地震灾害救援论文-熊晓雯

地震灾害救援论文-熊晓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灾害救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环境监测中心,甘肃省

地震灾害救援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加甘肃省2019年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省生态环境厅指示,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9月11日派出一辆流动式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走航车、两辆应急监测车和20名专业应急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奔赴兰州新区参加"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现场会"应急救援演练工作。演练期间,每名演练队员严守工作纪律,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兢兢业业完成每一个环节的演练任务,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本文来源于《环境研究与监测》期刊2019年03期)

吴芳,张耀丹,李静,魏华,黄莉莎[2](2019)在《国内外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文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地震灾害中救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六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1998—2018年发表的与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文献,并对文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相比未经历过救灾的护理人员,地震救援护理人员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灾前(防灾备灾阶段)心理上准备不足、灾中(应对阶段)救援心理压力过大、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结论]在灾害管理的每个阶段,救援护理人员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对其灾前心理的防护教育及培训,增强救援护理人员在灾害管理各个阶段的心理韧性。(本文来源于《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期刊2019年04期)

熊晓雯[3](2019)在《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优化配置和调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强的自然灾害,其破坏性极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挑战,例如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地震灾害的特点致使医学救援任务繁重且紧迫,受灾地区需要大量多种的应急医学救援物资,以满足其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等需求。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配置信息是否准确、配置计划是否科学、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如何得到提高及其能否满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配置需求,这些都是研究震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调度问题时必须进行考量的。根据以往抗震救灾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震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配置调度还存在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如何根据受灾地区的地理环境、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需求量、以及备选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集散地位置的可行性等,对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集散地的位置和数量进行选择,从而降低配送成本、减少配送时间。第二,如何根据受灾地区的地形、各救助点的道路连通情况、以及不同配送方式的优劣势等,确定最适合各救助点的多种配送方式进行组合,从而确保在最短的时间期限内将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送至各救助点。第叁,如何根据配送工具的最大运输量、配送工具的配送速度、各救助点的道路连通情况、各救助点的时间窗限制等,规划最适合最高效的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送路线,从而发挥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最大救援效能。针对上述叁个问题,本课题从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的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针对地震灾害所做的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经验,构建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模型,把握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分配的最佳方式,进而系统地阐释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和运送的优化途径,提高应急医学救援措施的有效性和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利用率。全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并取得相应结论:(1)地震灾害典型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品类分析。以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需求特性为研究视角,以典型国家级医学救援队为研究对象,本着“集成分类、层次配备、结构优化、灵活组合”的原则,突出“小型化、便携化、模块化、机动化和集成化”的特点,按照模块功能和任务范围,将典型的、必需的装备品种归纳组合,形成了装备模块化综合集成方案,包括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通用模块由分类指挥、手术、重症监护、病房、X线、检验、药房及综合保障八个模块组成,担负紧急救治和部分专科治疗任务;补充模块由抗震救援一个模块组成,完成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任务。上述模块可根据所执行任务的规模和保障需求灵活组配。(2)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模型研究。结合不同情境因素,构建了四类典型情境下的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模型,分别为应急医学救援物资供应充分条件下的多目标模型、应急医学救援物资供应不充分条件下的多目标模型、应急医学救援物资供应不连续的动态模型和应急医学救援物资供应连续的动态模型。这四类模型基本涵盖了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所面对的主要情境,各个模型之间存在着一个主要情境要素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如若面对不同于这四类模型的优化目标和限制条件时,则可将这四类配置模型进行结合和扩展,来扩大这四类配置优化模型的适用范围。(3)震后应急响应阶段应急医学救援物资调度的定位-路线问题(Location-Routing Problem,LRP)模型与算法设计:基于优化理论和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震后应急响应阶段应急医学救援物资调度的单级LRP模型,以系统总耗时最少为优化目标。根据所提出LRP模型的特点,基于两阶段分解理论,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分析了其算法复杂性。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启发式算法的性能,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并通过具体算例对这两种算法的运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均能够有效地求解该LRP模型,但启发式算法性能更为优越,计算效率更高,求解效果也更好。(4)震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多模式调度的多周期LRP模型与算法设计:从不同时间周期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地震发生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多模式调度的多级LRP。考虑到应急物流网络中的时间窗约束、各救助点的模糊需求、路网内局部线路受损及其动态修复、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多模式调度、以及运输车辆的随机行驶时间等因素,构建了一个带时间限制期的震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多模式调度的多周期模糊LRP模型,该模型的优化目标是使应急医学救援物资运至救助点的整体配送时间最少,设计了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并利用不同规模参数的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该模型和算法特别适用于地震发生后,不能精确预测灾区救助点所需的应急医学救援物资数量、因路网中有部分“连通孤岛”型救助点而导致必须使用多种运输方式对应急医学救援物资进行配送、以及因路网受损导致配送车辆具有随机的行驶时间的应急救援情况。(5)震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多模式公平调度的LRP模型与算法设计: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调度的公平性角度从发,研究了地震发生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多模式调度的多级LRP。考虑到应急物流网络中的时间窗约束、路网内局部线路受损及其动态修复、不同品种的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混载运输及其多模式调度、运输车辆的随机行驶时间等因素,构建了一个带时间约束期的震后多类型多配送方式的紧急医学救援物资公平调度的多目标LRP模型,该模型的优化目标是尽量减少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送至救助点的总配送时间,并尽量减少救助点的最大等待时间。根据所构建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来求解该模型,并根据汶川地震相关配送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震后灾民易受情绪波动影响、应急医学救援物资调度需要从公平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应急救援情况。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构建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的理论模型,有助于发现震后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配置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助于丰富应急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分析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调度优化方案,能够在现实震灾发生时为相关应急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应急医学救援物资配置的决策参考,提高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应急医学救援物资的配送速度和利用率,使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发挥最大的救援效能。(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5-30)

许建华,邓铎[4](2019)在《国内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救援情况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自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浩劫,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面对如此巨大的突发灾害,党和各级政府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应急考验。汶川地震救灾中所表现的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互相支援,举国上下全力救灾的画面仍然清晰地映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在积极救灾的同时,地震灾害救援暴露出的诸(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减灾》期刊2019年02期)

申源,梁厚朗[5](2019)在《基于地震灾害风险的市县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我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境内地震具有频次高、灾害重、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多,频发的地震灾害对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城镇房屋多为砖混或混凝土结构,震后搜救工作主要依赖专业设备、(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减灾》期刊2019年02期)

何宏国[6](2019)在《打造“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海口消防支队开展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支队指战员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强化业务素质,提升实战技能,确保队伍能第一时间"拉得出,打得赢",不断提升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需要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1月10日至11日,海南省海口消防支队利用江东拆迁改造场地,开展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随机拉动支队重型救援队、轻型救援队、通信保障队、搜救犬队、战勤保障队等应急救援力量共88名消防指战员,通(本文来源于《消防界(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廉国锋,李锏,谭超,罗勇军[7](2019)在《部队高原疾病及灾害防治系列研究(8) 青藏高原地震医学地理特点及灾害救援卫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强烈的地区,自1920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发生7.0~7.9级地震达100余次。地震及其后续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严重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地震具有分布面积广、地震活动强度大、地震发生比较密集、具有两个中深渊的地震活动中心等特点。高原地区低氧低压、寒冷干燥、强紫外线等环境特点及地质特点,增加了救援难度。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地震的特点,并结合文献总结了地震灾害后的救援卫勤措施。(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9年02期)

[8](2019)在《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向中国安科院发来感谢信》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2月14日,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向中国安科院发来感谢信,对中国安科院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防治指导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给予了表扬。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的组织下,中国安科院勘测队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的能力得到显着提升。2018年,勘测队及时响应了云南文山麻栗坡泥石流灾害救援、金沙江白格滑坡应急抢险、北京市房山滑坡应急监测等5项应急任务,为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的指挥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岳光,潘玉田[9](2018)在《突发地震灾害中无人驾驶救援车伺服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采用PID控制器控制无人驾驶救援车伺服系统时存在的轨迹跟踪精度不高,误差控制性能较差,灵活性、平稳性和安全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器的无人驾驶救援车伺服控制系统,建立突发地震灾害中无人驾驶救援车伺服控制系统驱动模型,并以此模型作为被控对象;根据系统期望输出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的控制偏差获得PID控制规律,并通过调节PID控制器控制参数实现系统控制,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通过对无人驾驶救援车伺服控制系统性能的学习,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器,并采用梯度下降法修正控制器加权系数,通过在线调整BP神经网络加权系数即可实现控制器的自适应调整,控制突发地震灾害中无人驾驶救援车实施救援。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器的无人驾驶救援车伺服系统可有效提高轨迹跟踪精度,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且能够保证驾驶员的安全和车辆平稳行驶。(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丽,郭文英[10](2018)在《备豫不虞 防灾常道——省暨松原市举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检验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能力,磨砺机制,提高专业救援队伍、企业职工以及志愿者在冬季低温寒潮天气里的地震救援实战化水平,针对松原地区近年地震频发、多发的实际情况,12月25日,省暨松原市举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六级地震来袭应急预案启动(本文来源于《吉林劳动保护》期刊2018年12期)

地震灾害救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地震灾害中救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六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1998—2018年发表的与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文献,并对文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相比未经历过救灾的护理人员,地震救援护理人员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灾前(防灾备灾阶段)心理上准备不足、灾中(应对阶段)救援心理压力过大、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结论]在灾害管理的每个阶段,救援护理人员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对其灾前心理的防护教育及培训,增强救援护理人员在灾害管理各个阶段的心理韧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灾害救援论文参考文献

[1]..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加甘肃省2019年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9

[2].吴芳,张耀丹,李静,魏华,黄莉莎.国内外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文献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9

[3].熊晓雯.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物资优化配置和调度方法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

[4].许建华,邓铎.国内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救援情况对比分析研究[J].城市与减灾.2019

[5].申源,梁厚朗.基于地震灾害风险的市县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构建[J].城市与减灾.2019

[6].何宏国.打造“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海口消防支队开展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J].消防界(电子版).2019

[7].廉国锋,李锏,谭超,罗勇军.部队高原疾病及灾害防治系列研究(8)青藏高原地震医学地理特点及灾害救援卫勤措施[J].人民军医.2019

[8]..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向中国安科院发来感谢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9].岳光,潘玉田.突发地震灾害中无人驾驶救援车伺服控制系统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

[10].张丽,郭文英.备豫不虞防灾常道——省暨松原市举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J].吉林劳动保护.2018

标签:;  ;  ;  ;  

地震灾害救援论文-熊晓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