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腹箱形截面论文-杨应华,曹凯翔

薄腹箱形截面论文-杨应华,曹凯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薄腹箱形截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稳定

薄腹箱形截面论文文献综述

杨应华,曹凯翔[1](2017)在《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了Q460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性能,提出了可供实际应用参考的设计公式。分析中考虑的主要参数有腹板高厚比,构件长细比,翼缘宽厚比及荷载偏心率。结果表明,对受压为主的构件,腹板局部屈曲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而对受弯为主的构件,这一因素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小。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现行规范方法计算结果比较表明,目前规范方法尚不能较好地计算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因而提出了修正直接强度法,该法精度较好且偏于安全。(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曹凯翔[2](2014)在《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强钢(强度等级460Mpa)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设计中,若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腹板高厚比的限值,过于严格,不利于其高强承载力的发挥。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法是采用高而薄的腹板,此方法虽容易导致腹板的局部屈曲,但并不表明构件丧失了承载力。因此,适当放宽腹板高厚比,利用腹板的屈曲后强度,形成薄(宽)腹工形截面构件,可以充分发挥构件的潜力,有效利用钢材。首先利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对Q460高强钢构件进行屈曲分析,研究了参数腹板高厚比,构件长细比,翼缘宽厚比,荷载偏心率对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并与相当的Q235钢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对比,最后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北美规范(AISI2004),用直接强度法提出Q460高强钢双向压弯构件相关屈曲的设计公式,并用有限元结果对相关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修正。经过分析研究,与普通钢材焊接薄腹工形压弯构件类似,当轴力起主导作用时,腹板局部屈曲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而当弯矩起主导作用时,腹板局部屈曲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小,其影响程度与腹板高厚比,构件长细比、翼缘宽厚比和荷载偏心率有直接关系;与相当的Q235钢构件相比,Q460高强钢构件的承载力较高,高出幅度与腹板高厚比、构件长细比、翼缘宽厚比和荷载偏心率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现行的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技术规程》(CECS102:2002)中的设计方法不能准确地计算Q460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且相对于有限元结果偏于保守,提出的修正的直接强度法有较好地精度,且偏于安全。(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郭彦利,姚行友[3](2011)在《薄腹箱形截面构件有效面积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美国规范(AISC:2005)、欧洲规范(E 3-1.5:2006)以及Winter公式受压板件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采用各国规范对翼缘和腹板不同宽厚比的箱形截面构件有效面积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翼缘和腹板宽厚比的情况下欧洲规范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由于考虑了翼缘和腹板的有效宽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稳定性较好,因此建议对于箱形截面构件有效面积可采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杨应华,许俊,张咪[4](2008)在《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外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通过对楔形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腹板宽厚比、翼缘宽厚比、构件长细比、楔率、荷载偏心等参数变化的模拟分析,研究了腹板局部屈曲对其平面外稳定性能的影响,并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可供工程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8-08-01)

杨应华,赵强,张咪[5](2008)在《基于ANSYS的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非线性板壳有限元理论,结合ANSYS程序对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承载力进行非线性分析。在考虑了腹板局部屈曲与构件整体屈曲的相关作用的同时,引入构件整体缺陷,腹板的局部缺陷以及残余应力,研究了构件几何参数以及残余应力对构件弹塑性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8-08-01)

谢斌[6](2008)在《薄腹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计算了薄腹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分析了参数改变对其造成的影响,主要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在ANSYS程序中,用其提供的Shell 181类型单元建立了薄腹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模型,考虑了构件的初始几何缺陷以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用该模型能够计算出薄腹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与已有的一些实验数据作出比较,结果较为吻合,证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薄腹箱形截面构件在双向压弯荷载下的受力特性。第二,对影响薄腹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稳定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这些因素包括腹板宽厚比,构件长细比,荷载偏心率以及残余应力等。研究表明腹板高厚比的增大,长细比的增大以及荷载偏心率的增大,都会降低构件的稳定极限承载力,另外,残余应力的存在也对构件产生不利影响。第叁,将ANSYS模型计算所得结果与我国现行规范作出比较,发现我国规范关于薄腹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普遍偏于保守,其程度随截面参数的改变而不同。(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杨应华,许俊,吴慢平[7](2007)在《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分析的ansys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组成宽薄腹板工形截面的板件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和屈曲后强度分析与经典解进行比较,以及通过对等截面的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试验值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比较和验证,来证明该有限元模型对宽薄腹工形截面的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分析的正确性,从而解决对具有此类特点的构件的有限元分析问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07年09期)

许俊[8](2007)在《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外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在工业以及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此类结构的斜梁、柱子的截面形式,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根据其受力特点而采用的变截面形式。就压杆整体稳定而言,合理的设计应使截面较为开展。对工形截面偏压杆绕强轴稳定来说,宽薄腹板截面是合理的。现行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中关于考虑腹板局部屈曲的楔形宽薄腹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公式是通过对等截面的公式修正而来,而不是由严密的理论分析得到的,亦未有相关的实验验证。本文将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通过对此类构件的腹板宽厚比、翼缘宽厚比、构件长细比、楔率、荷载偏心距(偏心率)和初始缺陷(包括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等参数的变化的进行模拟分析,来研究楔形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腹板局部屈曲对其平面外稳定性能的影响,并探讨此类构件的破坏机理,对规程给出公式的进行了分析和评比,以期为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通过对有限元ANSYS的单板模型计算值与其理论计算值、等截面宽薄腹构件的模型计算值与其试验值、变截面楔形构件模型计算值与其已算出的值的比较证明了有限元程序ANSYS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准确的,能够用于在大挠度、弹塑性范围内考虑相关屈曲作用的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计算中。并且运用该模型对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外稳定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赵强[9](2007)在《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在工业以及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力合理的楔形构件也大量出现在该类型的结构中。就压杆整体稳定而论,合理的设计应使截面较为开展,作为门式刚架结构中的楔形柱,它的理想截面往往要求腹板薄而开展以提供较大的承载能力。这样虽然会导致腹板易发生局部屈曲,但还有可观的屈曲后强度可以利用。目前对此类相关屈曲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的研究。论文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应用非线性板壳有限元理论,结合ANSYS程序,在大挠度、弹塑性范围内建立能够考虑相关屈曲作用的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有限元模型。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情况,在模型中引入初始缺陷,如构件整体初始几何缺陷,腹板的局部初始几何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的构件承载力、屈曲模式、应力分布等结果,证明了该有限元模型对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分析的正确性。第二部分对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进行参数分析。通过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翼缘宽厚比,腹板宽厚比,楔率,构件长细比,残余应力等参数,得出构件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的有限元结果,研究了几何参数以及残余应力对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弹塑性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并将有限元结果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杨应华[10](2006)在《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关于宽薄腹工形等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计算,虽然基本原理相同,但具体方法差别很大。通过对试验数据、数值法的分析结果与按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比较,发现“规范”的方法在很大范围内偏于保守,不甚合理;而“门规”的方法更为经济合理,建议规范也采用“门规”的方法对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进行计算,使设计更加统一,经济合理。(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06年05期)

薄腹箱形截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高强钢(强度等级460Mpa)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设计中,若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腹板高厚比的限值,过于严格,不利于其高强承载力的发挥。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法是采用高而薄的腹板,此方法虽容易导致腹板的局部屈曲,但并不表明构件丧失了承载力。因此,适当放宽腹板高厚比,利用腹板的屈曲后强度,形成薄(宽)腹工形截面构件,可以充分发挥构件的潜力,有效利用钢材。首先利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对Q460高强钢构件进行屈曲分析,研究了参数腹板高厚比,构件长细比,翼缘宽厚比,荷载偏心率对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并与相当的Q235钢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对比,最后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北美规范(AISI2004),用直接强度法提出Q460高强钢双向压弯构件相关屈曲的设计公式,并用有限元结果对相关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修正。经过分析研究,与普通钢材焊接薄腹工形压弯构件类似,当轴力起主导作用时,腹板局部屈曲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而当弯矩起主导作用时,腹板局部屈曲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小,其影响程度与腹板高厚比,构件长细比、翼缘宽厚比和荷载偏心率有直接关系;与相当的Q235钢构件相比,Q460高强钢构件的承载力较高,高出幅度与腹板高厚比、构件长细比、翼缘宽厚比和荷载偏心率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现行的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技术规程》(CECS102:2002)中的设计方法不能准确地计算Q460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且相对于有限元结果偏于保守,提出的修正的直接强度法有较好地精度,且偏于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腹箱形截面论文参考文献

[1].杨应华,曹凯翔.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性[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7

[2].曹凯翔.高强钢焊接薄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郭彦利,姚行友.薄腹箱形截面构件有效面积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2011

[4].杨应华,许俊,张咪.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外稳定分析[C].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5].杨应华,赵强,张咪.基于ANSYS的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性分析[C].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6].谢斌.薄腹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7].杨应华,许俊,吴慢平.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分析的ansys模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8].许俊.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外稳定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9].赵强.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0].杨应华.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设计[J].钢结构.2006

标签:;  ;  ;  ;  

薄腹箱形截面论文-杨应华,曹凯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