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公共设施设计论文-邱裕,吴绮颖

街道公共设施设计论文-邱裕,吴绮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街道公共设施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公共设施,环境艺术小品设计

街道公共设施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邱裕,吴绮颖[1](2019)在《武汉市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角路街道景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汉区马场角路街道是武汉市城市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场角路城市街道公共设施和环境艺术小品可以增强街道社区的活力,传达文化内涵。公共设施和环境艺术小品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文章探讨了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角路街道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的相关概念,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房伊[2](2018)在《枫林街道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更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街区固有的特殊性,承续着城市的记忆,是人类文明历程的见证。不仅仅是街区的建筑遗存,它所居住的人文景观、心理环境及周边设施更是值得保护的对象,构成街区标志性的形象要素。公共设施能够表达其街区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传承历史文脉,街道上的公共设施与行人关系最为密切,是为大众提供的最直观的服务设施。但现有公共设施更新改造只是对生活出行中基本物质需要做的填充,历史街区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论文针对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详细调查研究,从用户视角发现问题,从地域性、文化性、功能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对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现状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论文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明确历史街区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保护价值,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的功能、分类及历史街区与公共设施的相互关系,并简述论文研究的枫林街道历史街区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设施更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对首尔仁寺洞公共设施的实地调研,总结出叁点设计建议,为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提供指导。其次,通过POE法对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现状研究,采集用户使用公共设施的心理感受,依据使用感知评价,得出公共设施现有设计中功能不足、地域文化消失等问题;依据位置偏好评价,得出公共设施规划中距离、空间比例的意见;依据街区文化现状调查,获取用户最感兴趣的文化要素类别。最后,依据规划建议确定公共设施的种类、数量,地方分布位置;结合使用感知分析结果从功能更新、地域文化元素提取两方面提出设计策略,筛选用户感兴趣的文化类别制作核心意象图表,针对不同设施物功能设计特点应用图表,通过抽象的形式,组成具有典型性象征意义的符号,最直观的从公共设施的形态元素感受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延续文化传统。论文是对枫林街道实际项目的操作,论文把用户情感引入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有助于设计人员准确把握枫林街道历史街区的特点,针对性的对街道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使设计在以用户感受为导向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30)

孙诗卉[3](2017)在《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我们可以给它想象成一个大家庭,它不仅仅局限在几十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它可以包含很多。它是一个我们从小时候出生以来一直居住的家,等我们长大了又要搬进了另外一个新家里一样。家是一个有人情味,有温度,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使人想要靠近却又望而生畏。而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就应该像是父母给予的爱一样,无私而又伟大。它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在寒地城市这样特殊性的地域更需要优秀的公共设施为其带来一丝温暖。探究如何使寒地城市街道的公共设施更加以人为本,怎么样克服恶劣的寒冷气候带来的不便和怎么样增强街道的活跃度等等。使居住者衣食住行中的行字体现的更加生机蓬勃,生气盎然,生活的更加精彩,心情愉悦。优化城市街道的公共设施最终的理想就是要打造出一个和谐、健康、舒适、有爱的生活环境。而研究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优化设计是因为它是顺应时代的脚步的,也具有实践性并且有着现实意义的。寒地城市的人们对于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的认识相对于较为浅显,人们对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有着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如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短缺的问题,在使用上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在对公共设施研究的合理性问题上都有着不同的看法,相对于其他的国家,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较为完善,我们可以从较为完善国家的公共设施方面着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的规划。所以通过本文对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优化设施的综合分析与研究,以综合立体优化治理,利用最新科技与最好的空间优化手段还有民间传统文化的手段相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希望可以为我国寒地城市带来一丝新鲜的血液,改善居住环境,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生活条件。使得我国的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更加完善与合理。在一个家庭中谁都是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要做到他好我也好才是真的好。在接受父母的疼爱,宠溺和帮助的同时时也不要忘记好好照顾他们。要想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罗京艳[4](2016)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街道公共设施的低碳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碳设计减少城市公共设施带来的能源消耗。方法分析我国城镇化过快发展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街道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家具,其低碳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从而提出街道公共设施低碳设计策略。结论在街道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结合低碳能源与低碳材料,采用低碳管理模式,实现低碳节能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6年18期)

张娜,梁喜[5](2015)在《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人文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街道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文化素养的表现,公共设施的建立可以大大方便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提高。在现代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城市街道公共设施的建立也需要以人为本,建设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风貌,对城市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5年04期)

曲畅[6](2012)在《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微观要素之一,具有数量多、尺度小、牵涉面广的特点,常规的设施设计及建设往往面临着布局不合理、形态单一、设施种类不完善、人性化设计不足、色彩混乱、缺乏系统性及统一性等问题。随着不断加快的社会化进程,引进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我国也逐步开始在理论界探讨现代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论,并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不过,正是由于缺乏城市系统化的建设指导与管理,对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定义概念又模糊不清,而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没有引起到足够的重视,导则了从事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参与人员对设施设计的把握程度无据可依,进而所设计的街道环境设施也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如何提高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品质、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及整体性并与所在街区环境相协调,是本论文关注及研究的重点内容。设计导则作为设计成果内容的一部分,是将设计的意图和构想用文字条款和图解的形式构成的一种技术性文件。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及使用功能,针对城市建设的某一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本论文研究主要以城市规划控制和引导为目的,结合运用设计导则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制定相应的可供遵循或参考的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的成果框架,以便更有效地提升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系统性、统一性及规范性。不仅对丰富和发展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改造和开发我国现代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也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论文的研究策略主要采用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在理论层面上来说,首先对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及其设计、设计导则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后,对导则编制的原则、目标体系、工作程序做了具体研究,为最终导则成果的推导提供了依据,最后系统地梳理出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的成果构成与内容,明确了导则引导要素结构,从总则、通则、分则叁个不同层面针对不同的引导要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根据推导出的导则对哈尔滨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作为案例展开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应用成果,以期为今后的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给予参考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12-01)

马广韬,丁娟[7](2012)在《基于人-环关系的沈阳商业街街道主要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沈阳商业街街道主要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进行研究。首先调查国内外商业街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现状,对商业街街道公共设施进行分析,总结公共设施在商业街街道和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介绍色彩设计的相关理论,进一步阐述色彩设计的重要性,提出公共设施色彩设计原则,归纳出中街街道主要公共设施的修改建议。最后结合中街特点,就这叁种主要公共设施进行人性化的色彩设计。(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论文集》期刊2012-10-21)

杨帅[8](2012)在《基于设计伦理学的街道公共设施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设施作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环境小品中的一项重要设计因素正得到重视,它影响着整个空间环境形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设施设计的品质与设置合理与否,直接体现出该空间环境的质量,更表明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艺术品位与开放度。当今街道公共设施设计的主要注意力还侧重于产品外观的设计和功能设计上。着眼未来来看,这种设计方法是孤立的,静止的。一些产品的设计不仅未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反而会误导用户的使用,歪曲用户的价值取向等。这使得引入伦理学对设计进行道德引导成为了必须。需要通过设计伦理来完善补充现代设计意识,给设计一个新的价值理念点,重新构建基于伦理学的和谐的设计理念,使社会更为和谐的发展。本文以伦理学的视角思考现代城市公共设施中设计中问题,从公共设施中的伦理缺失出发,阐述了设计伦理学的价值以及基本原则,对公共设施设计产生发展及特性加以分析,并以伦理视角的设计原则为依据深入剖析当前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不合乎伦理的缺陷,尝试总结出合乎伦理学的街道公共设施设计方法。本文以设计伦理学为依据,对公共设施在造型设计,功能整合,互动交流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公共设施设计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了符合伦理学的一些关于公共设施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2-06-30)

陈牧[9](2011)在《城市街道公共设施的类型研究——从产品设计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的视角,对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作其工业产品属性上的分类,以期消减城市规划等相关理论对设施设计理论本身的负面影响,使城市街道设施设计对目标群体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设计回归人性化"的时代设计理念。(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1年18期)

史恺[10](2010)在《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街道设施是现代城市街道诸多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品质,并在塑造城市形象、美化生活环境、营造宜居生活空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城市街道设施的公共艺术设计需要依托城市建设的背景,在实践中完善城市街道设施的公共艺术设计理论,探索有效的设计方法,并为设计实践提供指导。本文以公共艺术的视角并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城市街道设施的设计,深入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的公共艺术化发展趋势,建立城市街道设施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论框架,以湘潭市建设路城市街道设施公艺术设计为例,从实践方面拓展其广度与深度。全文分五个章节。第一、二章理论解读。首先阐明了公共艺术和城市街道设施的内涵,其次对其概念的界定、特性、与城市的联系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阐述了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的公共艺术化发展趋势。第叁章深化认知。提出了公共艺术理念在城市街道设施设计中的植入,并详细阐述了城市街道设施的美学价值、识别价值、文化价值、行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第四章理论构建,通过解析城市街道设施的视觉元素,提出城市街道设施公共艺术设计的指导原则和设计策略,构建城市街道设施公共艺术设计理论框架。第五章实践设设计,结合湘潭市建设路城市街道设施设计课题,从湘潭莲文化传承角度提出设计原则,并尝试进行方案设计。通过本研究,希望从理论层面对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的深入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10-01)

街道公共设施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街区固有的特殊性,承续着城市的记忆,是人类文明历程的见证。不仅仅是街区的建筑遗存,它所居住的人文景观、心理环境及周边设施更是值得保护的对象,构成街区标志性的形象要素。公共设施能够表达其街区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传承历史文脉,街道上的公共设施与行人关系最为密切,是为大众提供的最直观的服务设施。但现有公共设施更新改造只是对生活出行中基本物质需要做的填充,历史街区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论文针对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详细调查研究,从用户视角发现问题,从地域性、文化性、功能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对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现状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论文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明确历史街区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保护价值,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的功能、分类及历史街区与公共设施的相互关系,并简述论文研究的枫林街道历史街区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设施更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对首尔仁寺洞公共设施的实地调研,总结出叁点设计建议,为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提供指导。其次,通过POE法对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现状研究,采集用户使用公共设施的心理感受,依据使用感知评价,得出公共设施现有设计中功能不足、地域文化消失等问题;依据位置偏好评价,得出公共设施规划中距离、空间比例的意见;依据街区文化现状调查,获取用户最感兴趣的文化要素类别。最后,依据规划建议确定公共设施的种类、数量,地方分布位置;结合使用感知分析结果从功能更新、地域文化元素提取两方面提出设计策略,筛选用户感兴趣的文化类别制作核心意象图表,针对不同设施物功能设计特点应用图表,通过抽象的形式,组成具有典型性象征意义的符号,最直观的从公共设施的形态元素感受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延续文化传统。论文是对枫林街道实际项目的操作,论文把用户情感引入枫林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有助于设计人员准确把握枫林街道历史街区的特点,针对性的对街道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使设计在以用户感受为导向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街道公共设施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邱裕,吴绮颖.武汉市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角路街道景观设计为例[J].艺术教育.2019

[2].房伊.枫林街道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更新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8

[3].孙诗卉.寒地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4].罗京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街道公共设施的低碳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

[5].张娜,梁喜.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人文化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

[6].曲畅.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7].马广韬,丁娟.基于人-环关系的沈阳商业街街道主要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C].第十二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论文集.2012

[8].杨帅.基于设计伦理学的街道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9].陈牧.城市街道公共设施的类型研究——从产品设计的视角[J].科技资讯.2011

[10].史恺.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

标签:;  ;  ;  ;  

街道公共设施设计论文-邱裕,吴绮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