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冲厕论文-赵瑾

海水冲厕论文-赵瑾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水冲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沿海城市,城市生活用水,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海水冲厕论文文献综述

赵瑾[1](2017)在《海水冲厕:解决沿海城市淡水紧缺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因为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污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沿海城市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生活用水约占城市供水的30%,冲厕用水约占城市生活用水的35%。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还在增大,耗用大量淡水作为冲厕用水,无疑(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7-08-21)

高羿展[2](2017)在《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应用于海水冲厕污水中营养盐类污染物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污染的加剧,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在大多数城市居民仍使用清洁淡水资源冲厕,占普通家庭用水总量的20—35%,这使得本身就日渐匮乏的淡水资源更加宝贵,海水经简单处理后便可做为一种经济的替代水源应用于冲厕,香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已将海水冲厕投入规模应用,已覆盖全香港80%的人口。目前,在香港海水冲厕后污水即黑水直接排放至市政污水处理厂与其他污水混合后经活性污泥统一处理后深海排放,海水会将整个混合污水系统的盐度提高至0.9%,严重抑制生物处理过程,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尤为严重,对于排海总磷浓度现仍缺失相关标准。此外,海水冲厕污水的集中处理影响了城市的灰水循环。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微藻可以耐受高达70g/LNaCl的盐度,在处理含盐污水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国内外已有大量将钝顶螺旋藻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参照香港国际机场海水冲厕后污水(黑水)与灰水分类收集汇总的方法,将两股水分别按1:0、7:3、5:5、3:7的比例混合,并将钝顶螺旋藻投加于混合污水中,以实现污水中营养盐类污染物的去除,同时兼顾生物质的收获利用。提出了使用钝顶螺旋藻处理海水冲厕污水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在四组混合污水中均可以生长,同时可实现污水中CODCr、NH_4~+-N、TN、TP的去除。混合比为3:7的污水水质与香港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相近,此混合污水经钝顶螺旋藻处理后出水CODCr、NH_4~+-N、TN、TP浓度依次为 193.80 mg O_2/L、2.76 mg/L、2.77 mg/L、0.26 mg/L,出水的 NH_4~+-N、TN浓度远低于香港地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要求,CODCr出水浓度未达到香港地区排放要求,TP出水浓度已达到内陆排放要求。各实验组中钝顶螺旋藻生物量以及对NH_4~+-N、TN、TP的去除率均随混合污水中黑水比例的上升而减小,对CODCr的去除率却与之相反。SPSS聚类分析将各组中上述五个参数分为两类(生物量以及NH_4~+-N、TN、TP去除率、CODCr去除率),利用综合指标进行评价,发现当混合比为7:3时钝顶螺旋藻对营养盐的处理效果最好,其对CODcr、NH_4~+-N、TN、TP 的去除率分别可达 90.02%、82.61%、79.96%和 93.35%,但出水总氮浓度未达到香港地区的排放标准,可通过后期投加高效除氮菌提高除氮效果。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盐度为影响钝顶螺旋藻生长、细胞组成以及吸收利用营养盐类污染物的主要因素。利用Martinez Sancho动力学模型对各盐度污水中的NH_4~+-N浓度与钝顶螺旋藻生物量进行拟合,从动力学的角度上阐明了外界盐度升高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吸收利用污水中氨氮的影响。外界环境的盐度升高首先影响钝顶螺旋藻光反应系统,导致电子传递链的中断,继而影响钝顶螺旋藻生长、细胞成分组成、PS合成以及对污水中营养盐类污染物的吸收利用。本论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海水冲厕后污水的分类收集和生物处理以及钝顶螺旋藻的商业化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柳晓明,戴吉,吴镝,江峰,陈光浩[3](2016)在《新型水循环之海水冲厕的可持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安全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因此,寻找可持续替代的水资源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海水淡化和污水回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的用水紧张,但是这两项技术的高能耗和高费用阻碍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其实,城市用水中20%~30%是用于冲洗厕所,经过简单处理后的海水完全可以达到冲厕用水的水质要求。当然海水冲厕和再生水冲厕一样需要配备单独的管道系统。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估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在与常规淡水系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海水冲厕、海水淡化以及污水回用这叁种替代水资源的方法,在城市水系统中的相对节约淡水的潜力、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广泛应用的前景。结果表明,海水冲厕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其应用主要取决于城市的有效人口密度和距海岸的距离。在有效人口密度超过3000人·km~(–2)及距海岸30 km以内的沿海城市,海水冲厕所带来的总环境影响明显低于其他两个替代水资源。如进一步结合应用适合含盐污水处理的硫酸盐还原、自养反硝化和综合硝化(sulfate reduction,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and nitrification integrated,SANI)处理技术,海水冲厕的潜在应用范围可以扩大到距海岸60 km的沿海城市。对于符合这些要求的沿海城市,建议将海水冲厕纳入城市水系统,从而促进城市水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Engineering》期刊2016年04期)

苗英霞,王树勋,郝建安,姜天翔,王静[4](2014)在《对我国海水冲厕立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香港海水冲厕立法的成熟经验,针对我国内地海水冲厕技术推广的局限性,探讨我国内地海水冲厕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措施。认为海水冲厕技术是节约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其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亟需海水冲厕立法层面的推动和规范。(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保护》期刊2014年04期)

邱金泉,成玉,张晓青,王静,张雨山[5](2014)在《小球藻对海水冲厕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产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水冲厕污水作为培养液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研究了小球藻的生长及其对海水冲厕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净化作用,并对小球藻细胞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在以海水冲厕污水作为培养液时,其生长速率和生物量与在BG11培养液中生长时相比明显较低;小球藻能够有效吸收海水冲厕污水中的氮、磷,12d时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9%和98.2%;采用海水冲厕污水培养出的小球藻细胞总脂含量达到33.03%,其脂肪酸组成与采用BG11培养的相比略有变化,总体以C16和C18为主,符合作为生物柴油生产原料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张晓青,王文华,王静,张雨山,张爱君[6](2013)在《用于处理冲厕海水的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混合物作为包埋载体,对筛选出的耐盐复合菌群固定化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分别研究了包埋载体不同配比、包菌量、硅藻土投加量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的性能及其对冲厕污水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最佳包埋条件是:聚乙烯醇9%,海藻酸钠0.5%,包菌量1∶1,硅藻土20 g/L,交联时间为24 h。在该条件下,小球成球效果较好,机械强度高,对海水冲厕污水中COD的去除率达86.95%。(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余劼,余竹元[7](2013)在《海水冲厕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叁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虽然临江靠海,但淡水资源仍匮乏,是水质型缺水城市。要让每个人都认识节约水的重要性,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认真落实环保行动。针对淡水资源不足的情况,香港政府实行了海水冲厕免费措施,实践表明,采用海水冲厕是节约生活用水量最多且最有效的方法,值得上海借鉴。如果上海也推广使用海水或江河湖水冲厕,并实行免费或部分免费方案,则既可节省大量淡水,又可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居民的冲厕水费,有利于民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城镇供水》期刊2013年05期)

李通,王宁,李荣香[8](2013)在《秦皇岛市海水冲厕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秦皇岛市旅游人数增多,城市淡水资源缺乏;海水冲厕对解决沿海城市淡水资源供求矛盾现状具有重大意义。对国内外海水冲厕工程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秦皇岛市海水冲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3年20期)

马颖,郭华宇,孙国周,王志腾[9](2013)在《海水冲厕应用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冲厕是节约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提高海水处理效率、降低水处理成本、扩大活性污泥系统的耐盐范围和开发含盐生活污水处理新工艺等方面。相关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提出了冲厕用海水水质的参考标准;絮凝—沉淀—过滤是处理冲厕海水的主要工艺;在常温及NaCl质量浓度小于20 g/L时,活性污泥系统经过驯化,可以处理含盐生活污水。最后就海水冲厕水质标准、含盐生活污水处理与海水冲厕经济效益3个方面提出了海水冲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伍俊荣,邹士洋,丁冰泉,黄富民[10](2013)在《盐度对军港海水冲厕污水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舰船装备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舰艇部队淡水消耗量日益增加,部分军港为合理利用宝贵的淡水资源,尝试应用海水冲厕,节约了淡水,同时也面临海水冲厕污水处理难题。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tial batchbiofilm reactor,SBBR)是近年来新兴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具(本文来源于《海军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海水冲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污染的加剧,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在大多数城市居民仍使用清洁淡水资源冲厕,占普通家庭用水总量的20—35%,这使得本身就日渐匮乏的淡水资源更加宝贵,海水经简单处理后便可做为一种经济的替代水源应用于冲厕,香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已将海水冲厕投入规模应用,已覆盖全香港80%的人口。目前,在香港海水冲厕后污水即黑水直接排放至市政污水处理厂与其他污水混合后经活性污泥统一处理后深海排放,海水会将整个混合污水系统的盐度提高至0.9%,严重抑制生物处理过程,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尤为严重,对于排海总磷浓度现仍缺失相关标准。此外,海水冲厕污水的集中处理影响了城市的灰水循环。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微藻可以耐受高达70g/LNaCl的盐度,在处理含盐污水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国内外已有大量将钝顶螺旋藻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参照香港国际机场海水冲厕后污水(黑水)与灰水分类收集汇总的方法,将两股水分别按1:0、7:3、5:5、3:7的比例混合,并将钝顶螺旋藻投加于混合污水中,以实现污水中营养盐类污染物的去除,同时兼顾生物质的收获利用。提出了使用钝顶螺旋藻处理海水冲厕污水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在四组混合污水中均可以生长,同时可实现污水中CODCr、NH_4~+-N、TN、TP的去除。混合比为3:7的污水水质与香港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相近,此混合污水经钝顶螺旋藻处理后出水CODCr、NH_4~+-N、TN、TP浓度依次为 193.80 mg O_2/L、2.76 mg/L、2.77 mg/L、0.26 mg/L,出水的 NH_4~+-N、TN浓度远低于香港地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要求,CODCr出水浓度未达到香港地区排放要求,TP出水浓度已达到内陆排放要求。各实验组中钝顶螺旋藻生物量以及对NH_4~+-N、TN、TP的去除率均随混合污水中黑水比例的上升而减小,对CODCr的去除率却与之相反。SPSS聚类分析将各组中上述五个参数分为两类(生物量以及NH_4~+-N、TN、TP去除率、CODCr去除率),利用综合指标进行评价,发现当混合比为7:3时钝顶螺旋藻对营养盐的处理效果最好,其对CODcr、NH_4~+-N、TN、TP 的去除率分别可达 90.02%、82.61%、79.96%和 93.35%,但出水总氮浓度未达到香港地区的排放标准,可通过后期投加高效除氮菌提高除氮效果。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盐度为影响钝顶螺旋藻生长、细胞组成以及吸收利用营养盐类污染物的主要因素。利用Martinez Sancho动力学模型对各盐度污水中的NH_4~+-N浓度与钝顶螺旋藻生物量进行拟合,从动力学的角度上阐明了外界盐度升高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吸收利用污水中氨氮的影响。外界环境的盐度升高首先影响钝顶螺旋藻光反应系统,导致电子传递链的中断,继而影响钝顶螺旋藻生长、细胞成分组成、PS合成以及对污水中营养盐类污染物的吸收利用。本论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海水冲厕后污水的分类收集和生物处理以及钝顶螺旋藻的商业化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水冲厕论文参考文献

[1].赵瑾.海水冲厕:解决沿海城市淡水紧缺难题[N].中国海洋报.2017

[2].高羿展.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应用于海水冲厕污水中营养盐类污染物处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柳晓明,戴吉,吴镝,江峰,陈光浩.新型水循环之海水冲厕的可持续应用[J].Engineering.2016

[4].苗英霞,王树勋,郝建安,姜天翔,王静.对我国海水冲厕立法的思考[J].水资源保护.2014

[5].邱金泉,成玉,张晓青,王静,张雨山.小球藻对海水冲厕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产油性能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

[6].张晓青,王文华,王静,张雨山,张爱君.用于处理冲厕海水的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的制备[J].环境工程学报.2013

[7].余劼,余竹元.海水冲厕的启示[J].城镇供水.2013

[8].李通,王宁,李荣香.秦皇岛市海水冲厕的可行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3

[9].马颖,郭华宇,孙国周,王志腾.海水冲厕应用与研究进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3

[10].伍俊荣,邹士洋,丁冰泉,黄富民.盐度对军港海水冲厕污水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3

标签:;  ;  ;  ;  

海水冲厕论文-赵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