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务承载网论文-罗俊,郭祥明

多业务承载网论文-罗俊,郭祥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业务承载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互联网,承载网,IP,RAN,MSTP

多业务承载网论文文献综述

罗俊,郭祥明[1](2019)在《面向产业互联网业务承载网解决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产业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合承载网现状,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对多样化的产业互联网业务承载模式进行梳理,并结合运营商目前的网络建设指导意见和技术选取,提出合理承载方案,提高运营商在产业互联网业务接入的响应速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电信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潘文婷[2](2019)在《5G业务承载网规划部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5G商业频谱的分配及临时牌照的发放完成,人们已迈进了5G时代。高带宽大容量成为5G时代的标志,对于5G业务承载网的规划部署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要求,如何在满足网络感知的情况下兼顾网络初期的建设成本,成为网络运营商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从承载预测、总体原则及规划思路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承载网对于5G业务的部署思路,同时根据不同对象需求提供了初期的4G/5G共建的建设方案,为即将到来的5G业务承载组网方案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0期)

孟祥培[3](2019)在《区域性企业多业务承载网设计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业务不断的融合与进步,网络节点不断增多,区域性企业网络因为需要服务主要生产业务,数据网络状况愈加复杂。同时,当前通信网络也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不再像以往一样传输单一的数据,而是要传输生产信息、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提供高速、安全、多业务并行的网络平台,以满足网络用户多种多样的使用需求。因此,区域性企业结合自身需要,建设多业务承载网,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并满足新兴业务需求,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通信服务市场中取得先机,实现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是以解决油田下属的某通信专业运营商企业现有光传输设备老化、网络结构不合理、网络稳定性不高为目的,开展区域性企业多业务承载网设计和功能实现测试。本文首先结合网络结构和承揽业务运行现状,分析了企业当前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基于快速环网保护协议RRPP和MPLS VPN技术的多业务承载网。本文从传输光环网、MPLS VPN和网络扁平化叁个方面设计了整体的组网方案,并根据油田管理的要求和企业承揽业务的情况,规划网络基础环境、路由、MPLS VPN等内容,以典型通信站设备关键配置、业务测试为示例,对RRPP光环网、MPLS VPN的实现和测试进行了论述。目前,该企业建设的多业务承载网已经成功投用,并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质量的服务,使用效果良好。本文结合作者在企业多业务承载网建设中的工作,在文章结尾对基于RRPP/MPLS VPN技术的多业务承载网进行了相关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工作对国内其他区域性企业建设多业务承载网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黄启邦[4](2019)在《全业务承载网中POTN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PTN和OTN网络技术于城域内实施单独发展这种模式,当前已经不能使LTE与2/3G业务还有加集客多种业务的接入产生"大连接"需要得到满足。将PTN与OTN融合起来的POTN技术部署与当前多业务的发展趋向相适应,可以使得现存承载网络方面所面临的各种状况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研究了技术方案方面对于网络状况演变还有大城域的光网络构建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性能剖析,提出了POTN搭建能使得CAPEX与OPEX得到明显下降,并且使得网络架构获得合理简化,提前对5G时代传输的承载网进行布局。(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吴鹏[5](2017)在《IP RAN在南京电信综合业务承载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3G(3rd-generation)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的全IP(Internet Protocol)化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为解决分组业务的高效传送和运营级服务质量,IP无线接入网(IP RAN)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IP RAN技术及其应用是传送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适应移动网络IP化和宽带化的发展需求,传送网向IP RAN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电信基础支撑网络,传送网是为了满足所承载业务的需求并且优先于业务而发展的,必须具备多业务承载、高速率、优良QoS、后续演进的强扩展性等特征,而全业务运营和竞争,也促使国内各运营商更加重视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论文介绍了IP RAN网络技术原理和相关技术指标,提出了多业务承载的融合方案,讨论了该方案作为未来架构承载目标网络的可行性,构建了多业务融合承载的测试平台,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L2VPN+L3VPN的融合承载方案,具备高速率,优良QoS,高可靠性等优点。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城域网多业务承载及网络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0-26)

孙鹏飞[6](2016)在《全业务承载网建设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结合运营商的全业务承载战略,研究分析了中国移动全业务承载网的技术演进和建设策略,对于现有网络向全业务承载网的演进提供了指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高占军[7](2016)在《基于PTN系统的综合业务承载网建设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基于PTN系统构建的贯通全省的传输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利用PTN系统柔性带宽且组网灵活的特点,可有效地承载专网类业务及二、叁层电路应用类小颗粒业务,并可充分提升带宽的利用率,降低带宽成本,同时,也为今后河北广电网络开展其他各类专网业务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有线电视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许化栋[8](2015)在《面向LTE的城域IP综合业务承载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运营商承载网现状,结合业务需求,提出了面向LTE的城域IP综合业务承载网的目标架构、实现方式以及建设、部署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茅勇[9](2014)在《IP RAN技术在上海联通综合业务承载网中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单介绍了IP RAN技术特性,以及在运营商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4年30期)

秦建浩[10](2014)在《未来综合业务承载网IPRAN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就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使用IP技术实现综合业务承载,取代传统的TDM网络,是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全面研究IPRAN的组网模型建设、网络保护以及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等。(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4年15期)

多业务承载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5G商业频谱的分配及临时牌照的发放完成,人们已迈进了5G时代。高带宽大容量成为5G时代的标志,对于5G业务承载网的规划部署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要求,如何在满足网络感知的情况下兼顾网络初期的建设成本,成为网络运营商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从承载预测、总体原则及规划思路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承载网对于5G业务的部署思路,同时根据不同对象需求提供了初期的4G/5G共建的建设方案,为即将到来的5G业务承载组网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业务承载网论文参考文献

[1].罗俊,郭祥明.面向产业互联网业务承载网解决方案探讨[J].电信技术.2019

[2].潘文婷.5G业务承载网规划部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3].孟祥培.区域性企业多业务承载网设计及实现[D].郑州大学.2019

[4].黄启邦.全业务承载网中POTN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

[5].吴鹏.IPRAN在南京电信综合业务承载网中的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7

[6].孙鹏飞.全业务承载网建设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6

[7].高占军.基于PTN系统的综合业务承载网建设方案[J].有线电视技术.2016

[8].许化栋.面向LTE的城域IP综合业务承载网建设[J].山东通信技术.2015

[9].茅勇.IPRAN技术在上海联通综合业务承载网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4

[10].秦建浩.未来综合业务承载网IPRAN分析[J].通讯世界.2014

标签:;  ;  ;  ;  ;  

多业务承载网论文-罗俊,郭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