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五大”体系下的绿色农网供电所管理模式探讨

“三集五大”体系下的绿色农网供电所管理模式探讨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安徽太和236600)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管理方式变革,是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型和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在“三集五大”体系运行的新形势下,基层供电企业工会的组织结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顺应形势、发挥作用、主动作为,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中如何进行绿色农网供电所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农网;供电所管理;“三集五大”体系

1明确农网供电所基础管理的总体目标

供电企业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基层、在管理,因此,立足基层抓管理,面向生产经营抓基础,是供电管理工作的两个基本点。抓好基础管理是落实供电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提高供电管理工作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县级供电企业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农网供电所管理基础工作,必须明确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五大业务模式,统筹公司内部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总部管控能力,压缩公司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权责清晰、流程顺畅、管理高效的“五大”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2具体做法

2.1农电统一管理

(1)要加强农电标准体系建设,搭建标准统一、流程科学、界面清晰、管控有力的农电统一管理保障体系。以农电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全面引用适用于农电工作的各项制度、办法、标准,补充完善专属农村供电所的配套制度和标准,抓好制度落实,切实解决制度不健全、标准不高以及资料缺失等问题,实现基础资料标准化、规章制度系统化、业务流程便捷化、员工行为规范化。

(2)强化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公司关于诚信农电安全工作机制的各项规定,不断规范安全管理标准和流程,强化安全性评价意识。同时理顺农电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的关系,统一农村供电所的组织机构设置,保障县供电企业创建一流工作的有序推进。

(3)做好农电营销服务工作,提高农电营销服务水平。坚持经营、服务行为依法经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确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认真开展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全面建设统一的“国家电网”服务品牌。统一营业服务窗口建设;完善服务设施配置不断组织开展农电优质服务劳动竞赛、业务调考、专业培训和明察暗访等活动。坚持增供扩销基本策略,严格执行电价政策,建立农电营业普查常态工作机制,切实抓好电费回收工作;开发农电综合性降损措施辅助决策系统。开展低压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差别分析。进一步加大高损线路和台区降损整治力度,深化供电所分台区线损管理。

2.2农电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设置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和专业化的班组管理制度,强化专业分析管控建设,优化调整工作职责。供电营业所下设营销班和运检班,设有主任、书记、营销班班长、运检班班长、低压用电检查员、低压运检工等岗位。为提升班组管理专业化水平,将营销班和运检班,按照专业分工分别下设若干专业组。其中,营销班下设抄表催费组、营业组、低压信息数据管控组、低压用电检查组、低压计量运维组;运检班下设(低压)配电检修辅助组、配电抢修辅助组。各专业组分别设有组长及若干组。并建立社区经理(村队经理)制,由低压用电检查组人员兼任,保证面向农村客户的各项优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在建立扁平、高效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运用流程管理的手段,完善供电营业所制度体系,加强对供电营业所的全面管理,为监督及管控提供制度依据。在供电营业所的制度规范中,明确各业务流程每个环节需依据的制度,通过制度与流程环节的匹配分析,发现制度缺失、冲突、模糊等问题,并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2.3农电人力资源管理

(1)加强农村电工资源的管理,确保农电工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与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相协调。发挥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深入贯彻公司编制的农电工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体系,建立精干高效的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做好闭环管理的结点。

(2)完善农电工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从入口把关,坚持社会化用工,严格执行招聘程序和录用标准,控制农电工总量规模。规范农电工工作界面和岗位设置,建立健全以农电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农电用工机制,强化“依合同聘人、依合同用人、依合同管人”的合同意识。在健全劳动合同管理的基础上,研究通过内部奖惩考核、培训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衔接。建立有效的人员退出机制,有效解决“出口不畅”的问题,着力改善农电工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和结构。

(3)提升农电工综合素质。统筹利用农电培训师资队伍资源,开展农电培训交流,保证农电工全员持证上岗。积极开展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知识培训。做到每个县供电企业至少有两名以上技术人员熟悉新技术应用,至少有两名以上技术人员熟悉农电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维护。

2.4员工素质劳动付出的现代化,要与农电工待遇、薪酬要适应

农网供电所在积极提高供电所用工人员待遇的同时,在乡镇供电所实行专业化管理以后,可以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根据客户产权分界点与其签订有关安全、服务合同,向客户宣传、解释优质服务不等于义务服务,并进一步明确义务服务与有偿服务的界限,对本身不属于义务服务范畴的,可根据当地实际略低于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实行有偿服务,对学校、医院、敬老院、五保户等可实行无偿服务,但必须要做到收费帐目公开透明,这样既可避免工作人员的乱收费行为和客户不必要的投诉,也可使获得的部分收费款项按一定比例返还农电工,从而激发和调动农电工及农村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2.5对供电所制度及时进行公示,并坚持重复组织学习

“三集五大”体系改革,供电所要重组,因此供电所应强化各专业班组与部室间的互动及相关业务的协同,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安全制度,巡视制度,考勤制度,库房与废料回收制度,信息保密制度,值班制度等等也相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供电所必须通过各种专业形式进行不间断的学习,与上级协同,这样既增加了大家对制度的了解,也从气氛上使大家对制度得到重视。尤其在一些基础资料整理上,供电所更应该及时对各部室专责进行沟通学习,建立健全名目类别,避免做无用功。

2.6提供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电力企业的窗口单位,直接向广大客户展示着电力企业的光辉形象,是农网公司进行“三集五大”体系改革的目的之一。因此供电所在受理每一笔业务,每一次充值,每一件事故抢修工作中,都是一次优质服务的升华。尤其要做好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业扩报装、故障抢修等业务,提升公众满意度。国家电网公司将电力的优质服务定位成“国家电网的生命线”,更加说明了这个道理。优质服务是无止境的,所以供电所每位员工的努力也应该是无止境的。

3结语

农网供电所管理工作,尤其是“三集五大”新模式下,要求我们及时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水平,并且还需要我们在具体的供电所生产经营工作中,亲身参与岗位实践,用心思考每一件具体事务,通过学干结合,形成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达到不断适应供电所发展形势的需要,在执行上级决策和供电所发展前景谋划中,逐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张宇风,李晓凤,江玉梅.基于“三集五大”变革形势下的供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J].价值工程,2012(21).

[2]程嘉许,李云峰.“三集五大”体系的理论内涵与战略意义[J].国家电网,2012(02).

[3]蔡洪健,编著.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标签:;  ;  ;  

“三集五大”体系下的绿色农网供电所管理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