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因论文-孙晓梅,于鸽,鲁慧文,朱生巍,陈红兴

商品基因论文-孙晓梅,于鸽,鲁慧文,朱生巍,陈红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商品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VRTN基因,肋骨数,多态性

商品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梅,于鸽,鲁慧文,朱生巍,陈红兴[1](2019)在《VRTN基因在商品猪群中的遗传效应及其在不同来源种猪群中的频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猪肋骨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表明肋骨数的个体差异受VRTN基因影响,为明确VRTN基因在天康猪群中的遗传效应,为培育多肋商品猪提供基础数据。采集283头不同品系种公猪耳组织样品和230头叁元杂交商品猪肌肉样品,检测VRTN基因ins291位点基因型,进行商品猪VRTN基因型与肋骨数的关联分析,分析不同品系种公猪的VRTN基因型频率。发现所检测群体中VRTN基因ins291位点存在多态性,有QQ、Qq和qq叁种基因型;该位点处的插入突变对商品猪的肋骨数表型变异影响极显着(P <0.01)。长白公猪群中有利等位基因Q基因频率为A系> B系;大白种公猪群中有利等位基因Q基因频率为A系> B系;有利等位基因Q频率为:杜洛克公猪群中BC系> C系> AC系> B系。VRTN基因对肋骨数的遗传效应得到验证,以QQ为优势基因的A系长白、A系大白、BC系杜洛克和C系杜洛克种猪可用于生产多肋商品猪。(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夕冉,苏恬恬,郑子建,廖晓萍,孙坚[2](2019)在《广东地区某鲜花商品链中blaCTX-M耐药基因的流行性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对广东地区某鲜花商品链中blaCTX-M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7年从广东地区某条鲜花商品链中的种植基地、花卉市场和鲜花店叁个流通阶段采集样品,通过含头孢噻肟的药板筛选出对其不敏感的菌株;分离纯化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上述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合琼脂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PCR对耐药基因blaCTX-M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部分菌株进行二代测序(NGS)以获得细菌全基因组序列;针对blaCTX-M耐药基因传播规律和流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本次实验共分离到502株头孢噻肟不敏感菌株,89株为blaCTX-M基因阳性菌株,其中41株同时含有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二代测序结果表明该鲜花商品链中主要流行的ST型为ST773,拼接结果表明存在1株携带有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菌株和2株含有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NDM-5的菌株。[结论]广东地区某鲜花商品链中的blaCTX-M耐药基因在种植基地、花卉市场和鲜花店这叁个流通环节中存在水平传播,并发现blaCTX-M与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存在于同一质粒上,进一步增加了这两种耐药基因传播的风险;该商品链中mcr-1和NDM-5耐药基因的发现,对于评估各商品链中耐药基因的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3)

赵云翔,李私丞,彭兴,朱琳,江威[3](2018)在《不同丹系基因比例叁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和屠宰性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的叁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性能、抗病性和采食、屠宰、肉质性状之间差异,采用美系杜洛克、50%丹系杜洛克和100%丹系杜洛克公猪分别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叁元杂交商品猪(分别具有50%丹系血统、75%丹系血统和100%丹系血统),在相同批次分娩且在相同饲喂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跟踪测定。结果显示:出生至断奶日增体质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0. 224 kg/d)> 75%丹系血统(0. 212 kg/d)> 100%丹系血统(0. 200 kg/d),且50%丹系血统显着高于100%丹系血统。断奶至体质量30 kg日增体质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0. 384 kg/d)>75%丹系血统(0. 335 kg/d)>100%丹系血统(0. 319 kg/d),且50%丹系血统极显着高于75%和100%丹系血统。校正100 kg体质量日龄依次为50%丹系血统(156. 8 d)> 75%丹系血统(156. 2 d)> 100%丹系血统(153. 0 d),且100%丹系血统显着低于50%和75%丹系血统。100%丹系血统叁元杂交商品猪的全程死淘率(6. 94%)高于50%丹系血统(2. 84%)和75%丹系血统(2. 84%)。饲养前期每头商品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75%丹系血统> 100%丹系血统,饲养中后期每头商品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100%丹系血统> 75%丹系血统。不同品系终端杜洛克父本生产的叁元杂交商品猪的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差异不显着。小肠长度依次为100%丹系血统(23. 64 m)> 75%丹系血统(20. 40 m)> 50%丹系血统(19. 99 m),且100%丹系血统与50%和75%丹系血统的差异均显着。不同品系叁元杂交商品猪各肉质性状差异不显着。综上,100%丹系商品猪生长速度有明显优势,但在屠宰率方面无显着优势,商品猪生产企业可利用不同比例的丹系基因进行配套生产商品猪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殷依[4](2018)在《基于特征学习与有效区域基因选择算法的商品图像属性标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伴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Web上的商品图像急速增长,如何有效地组织并管理商品图像,进而向用户提供准确、便捷的检索服务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对大规模图像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是使其“语义清晰”,即准确、有效地标注图像。图像标注包括手工标注和自动标注两种方法。手工标注的人工成本较高且不具备客观性;早期自动标注多采用名词标注,标注结果单一,易产生噪声和歧义。若采用高层组合语义(如句子或短语)标注图像,则需设计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来分析单词之间的句法关系,算法复杂度高。因此,本文聚焦位于中间语义层的图像属性标注,提出商品图像属性标注新机制:一、基于传统特征与分类模型的商品图像材质属性标注。材质是刻画商品图像的显着特性,其优劣会影响用户的购买行为。建立全新的材质数据集MattrSet。围绕MattrSet,从形状、纹理等角度提取图像的LBP、Gist、SIFT特征,运用KNN、Na?ve Bayes等分类模型完成商品图像材质属性标注。此外,跨越异类商品进行迁移学习,以进一步提升材质属性标注性能。不同于名词性标注,属性标注对商品采用形容词标注,它能跨越商品类型完成材质属性标注,语义信息更丰富。实验表明:叁种图像特征在不同材质属性分类中性能有差异,即单种特征对材质属性的刻画各有侧重,仅采用单种特征不能全面地描述商品图像。二、基于深度学习特征与ERGS(Effective Range Based Gene Selection,简称ERGS)算法的商品图像材质属性标注。引入深度学习特征:VGG-16、VGG-19,并运用ERGS算法,动态计算特征权重,实现多特征融合,生成判别性能更优的标注模型;同时,拓展材质属性深层语义描述,丰富材质标注的语义内涵。此外,运用迁移学习策略改进标注模型性能。实验表明:1)ERGS后融合后,属性标注性能显着提升;2)材质属性的深层语义描述中蕴涵更有价值的信息(也称实用属性),它能降低人类认知与低层特征之间的“语义鸿沟”;3)迁移学习策略实现了跨越异类商品的材质属性标注,标注性能稳步提升。叁、商品图像相对属性标注。由于实用属性贴近人类客观认知,基于相对属性(Relative Attribute,简称RA)模型完成商品图像的实用属性标注:不同于传统的“非0即1”(二元)的图像属性标注,RA模型对商品图像的实用属性值做定量度量,以比较不同商品图像中实用属性的程度大小,进而更好地辅助用户的购买行为并改善其检索交互体验。实验表明:通过相对属性标注,零样本学习(Zero-shot learning)或少量样本学习所获得的标注性能优于传统的二元属性标注模型,模型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主要创新点:1)聚焦商品材质属性建立全新的商品图像材质属性数据集:MattrSet。围绕它,在特征学习基础上,构建基于ERGS算法的后融合模型及RA模型,从属性层面创新商品图像标注方法;2)聚焦商品图像属性标注,从特征、材质、核函数等角度设计多种定量的评估方法,更全面、客观地评判模型优劣。(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8-06-30)

袁小远,孟凯,张玉霞,徐怀英,李莉[5](2018)在《2016年~2017年山东地区商品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山东地区商品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13株从不同肉鸡场分离的H9N2 AIV的H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获得的H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3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均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8株分离株有8处糖基化位点,其余5株存在个别位点缺失情况;受体结合位点除198位有变异外,其它位点均保守;234位氨基酸均为L,因此具有与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结合的特征。所有分离株H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1%~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4.3%~100%。HA基因进化树显示,所有分离株均属于欧亚分支中的A/Chicken/Beijing/1/1994(A/Duck/Hong Kong/Y280/97)亚群,也同属于近几年在中国鸡群中流行的以A/chicken/Zhejiang/HJ/2007为代表的G57分支。以上研究为H9N2亚型AIV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了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董伟峰[6](2018)在《2016~2017年胶东地区商品肉鸡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山东胶东地区商品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RT-PCR技术对13株从不同肉鸡饲养场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所获得的HA全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3个分离株的裂解位点均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有6~8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受体结合位点除198位有变异,其他位点均较保守;234位氨基酸均为L,具有与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结合的特征;13个分离株H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1%~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4.3%~100%。13个分离株同属于欧亚分支中的A/Chicken/Beijing/1/1994亚群,同属于近几年在中国鸡群中流行的以A/chicken/Zhejiang/HJ/2007为代表的G57分支。(本文来源于《家禽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谢庆华[7](2017)在《商品蛋鸡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发病观察及分离株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种由反转录病毒科中统称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多病型的肿瘤性疾病,给家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同一个父母代种鸡场同时入雏的4群商品代蛋鸡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和检测,以研究鸡群感染ALV的情况、鸡群的发病特征和主要生产性能、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离株gp85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为今后对广西蛋鸡中AL的认识、诊断及防控提供依据。在A、B、C、D四群鸡中,A、C两鸡群从10周龄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通过对发病初期的疑似病例进行剖检发现,病鸡呈现明显的内脏器官肿瘤,且在A鸡群病鸡的胸骨内发现有骨髓瘤。临床病鸡样品的PCR检测结果显示,A鸡群为ALV、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阳性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阴性,C鸡群为MDV、REV阳性及ALV阴性;在发病后期的26周龄时,对临床病鸡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显示,A鸡群为MDV、REV阴性及ALV阳性,C鸡群MDV、REV和ALV均为阴性;在58周龄时,随机采集4群鸡的蛋清和血浆分别进行ALV-p27抗原检测和ALV分离培养,结果表明:A、B、C和D四群鸡蛋清样品的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4.29%(15/105)、10.92%(13/119)、0%(0/104)和 0%(0/104);A、B、C 和 D 四群鸡的ALV 分离阳性率分别为 9.78%(9/92)、5.43%(5/92)、0%(0/92)和1 0.09%(1/92)。在产蛋性能方面,A、B、C和D四群鸡19-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率分别为76.05%、84.94%、78.29%和79.23%。粉壳鸡中A鸡群的产蛋率明显低于B鸡群,而两群褐壳鸡(C、D鸡群)的产蛋率差异不明显。在死淘方面,4群鸡在开产前(0-18周龄)的死淘率分别为37.51%、3.12%、31.78%和1.18%,在产蛋期(19-72周龄)的死淘率分别为18.06%、4.69%、9.58%和9.55%,A鸡群的死淘率明显高于其他鸡群,而C鸡群的高死淘率主要在发病阶段。对临床病例进行解剖,采集病料接种于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细胞培养物分别进行ELISA和PCR检测后确定分离到一株ALV-J毒株,命名为GX201507。对病毒分离株的囊膜糖蛋白基因gp85进行扩增、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分离株GX201507的gp85基因全长924个核苷酸,编码308个氨基酸。在分离株的gp85氨基酸全长序列中,共发现有12个突变位点,其中S182G、A268V、L289H叁个位点突变为GX201507株所特有。进化树分析表明,,GX201507与国内A、B、E亚群参考株SDAU09C3、SDAU09E3、SD0501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支上,而与广西地方品种鸡的ALV-J参考株GX14ZS14、GX14FF01和国内蛋鸡ALV-J参考株FJ201308、GL09DP01及J亚群原型株HPRS103的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个分支上。gp85基因的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GX201507与国内A、B、E亚群参考株SDAU09C3、SDAU09E3、SD0501的gp85氨基酸相似性较低,分别为43.7%、44.3%和43.5%;与J亚群参考株的gp85氨基酸相似性为87.8%~98.4%,其中与J亚群原型株HPRS103的相似性为95.5%,与4株广西地方品种鸡ALV-J参考株的相似性为87.8%~98.4%,与5株国内蛋鸡ALV-J参考株的相似性为88.7%~98.1%,与5株国内白羽肉鸡ALV-J参考株的相似性为89.6%~92.2%,与之相似性最高的是广西分离株GX14FF01,为 98.4%。本课题研究表明,来源于同一个父母代种鸡场同时入雏的4群蛋鸡中,有3群存在ALV感染,但其中仅有一群发生明显的临床疾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内脏器官肿瘤和胸骨骨髓瘤,且在发病早期存在ALV和MDV混合感染。发生AL的鸡群的产蛋性能明显低于其他同品种的正常鸡群,且在整个饲养期内表现出较高的死淘率。从临床发病鸡群中获得一株ALV-J毒株,该分离株gp85基因与源自国内蛋鸡和广西地方品种鸡分离株的氨基酸相似性高于白羽肉鸡分离株的。(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12-01)

禹建[8](2016)在《“基因测序”前景方兴未艾 医疗算命商品切勿盲目轻信》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显示,近叁年来,我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了产前基因检测,未来两叁年都将保持20%~25%的年增长率,五年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级。癌症是目前基因测序的第一大市场,现在对于很多癌症患者,尤其是乳腺癌、肺癌、直肠癌患者来说,基因检测几乎是必做的。可以说,基(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6-08-22)

祖海涛,朱连德[9](2015)在《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滴鼻免疫对商品猪群gE抗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规模化养猪的重要疾病之一。猪只一旦感染伪狂犬病毒,将会终身带毒,成为猪场的隐患。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发现,如果使用合适的疫苗,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滴鼻免疫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可以有效阻止野毒对商品猪群的感染,降低商品猪群的野毒阳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猪业》期刊2015年12期)

叶晶,蒋能静,刘丽霞,张稳[10](2015)在《兰州不同地区商品猪SLA-DQB基因的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兰州不同地区商品猪SLA-DQB基因的差异,以猪肉组织为实验材料,提取兰州永登县、榆中县、兰州市叁个地方的白猪(毛色为全白)、黑猪(毛色为全黑)、花猪(毛色为黑白)的DNA,并对目的基因(SLA-DQB)进行PCR扩增,片段大小为273bp;将PCR产物送往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测序,将测序好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进行差异性分析。另外将兰州、永登县、榆中县商品猪的SLA-DQB基因序列与NCBI查找的SLA-DQB基因的苏太猪(登录号:AY303988)、太湖猪(登录号:AY243101)、五指山猪(登录号:AY243105)、大白猪(登录号:AY247779)。利用MEGA6.06软件构建进化树,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兰州不同商品猪与他们的亲缘关系远近。(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商品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广东地区某鲜花商品链中blaCTX-M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7年从广东地区某条鲜花商品链中的种植基地、花卉市场和鲜花店叁个流通阶段采集样品,通过含头孢噻肟的药板筛选出对其不敏感的菌株;分离纯化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上述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合琼脂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PCR对耐药基因blaCTX-M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部分菌株进行二代测序(NGS)以获得细菌全基因组序列;针对blaCTX-M耐药基因传播规律和流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本次实验共分离到502株头孢噻肟不敏感菌株,89株为blaCTX-M基因阳性菌株,其中41株同时含有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二代测序结果表明该鲜花商品链中主要流行的ST型为ST773,拼接结果表明存在1株携带有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菌株和2株含有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NDM-5的菌株。[结论]广东地区某鲜花商品链中的blaCTX-M耐药基因在种植基地、花卉市场和鲜花店这叁个流通环节中存在水平传播,并发现blaCTX-M与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存在于同一质粒上,进一步增加了这两种耐药基因传播的风险;该商品链中mcr-1和NDM-5耐药基因的发现,对于评估各商品链中耐药基因的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品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晓梅,于鸽,鲁慧文,朱生巍,陈红兴.VRTN基因在商品猪群中的遗传效应及其在不同来源种猪群中的频率[J].猪业科学.2019

[2].王夕冉,苏恬恬,郑子建,廖晓萍,孙坚.广东地区某鲜花商品链中blaCTX-M耐药基因的流行性调查[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3].赵云翔,李私丞,彭兴,朱琳,江威.不同丹系基因比例叁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和屠宰性能比较[J].河南农业科学.2018

[4].殷依.基于特征学习与有效区域基因选择算法的商品图像属性标注[D].华东交通大学.2018

[5].袁小远,孟凯,张玉霞,徐怀英,李莉.2016年~2017年山东地区商品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

[6].董伟峰.2016~2017年胶东地区商品肉鸡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分析[J].家禽科学.2018

[7].谢庆华.商品蛋鸡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发病观察及分离株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D].广西大学.2017

[8].禹建.“基因测序”前景方兴未艾医疗算命商品切勿盲目轻信[N].中国妇女报.2016

[9].祖海涛,朱连德.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滴鼻免疫对商品猪群gE抗体的影响[J].中国猪业.2015

[10].叶晶,蒋能静,刘丽霞,张稳.兰州不同地区商品猪SLA-DQB基因的差异性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2015

标签:;  ;  ;  ;  

商品基因论文-孙晓梅,于鸽,鲁慧文,朱生巍,陈红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