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系统论文-李光辉,秦建华,蒋芳明,王文荣

事件系统论文-李光辉,秦建华,蒋芳明,王文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事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事件树分析法,装载机,液力变速装置,故障分析

事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辉,秦建华,蒋芳明,王文荣[1](2019)在《浅析事件树分析法在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事件树分析法的运用,分析得出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故障的初因事件到后果事件之间的作用与联系,从而识别出故障发生的路径和故障发生的位置。根据故障案例分析表明:事件树分析法分析故障很容易判定问题出现的环节,这对改进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也可根据途径事件数量的多少,估算发生故障的概率,帮助维修人员尽快排除故障。(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12期)

董传保[2](2019)在《不确定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有线网络技术正在迅速地被无线网络技术取代。相比于有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的优点是方便并且价格低廉,但缺点是能耗非常的高,利用时间采样机制很难满足应用要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于人类来说,资源越来越紧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低能耗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面对这种情况,事件触发机制被引入了控制系统中。事件触发机制是进行的非周期采样,也就是说,系统仅在某个系统参数或者系统指标的误差超过规定的阈值时,才需要重新计算控制量,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才会被执行。由于外部干扰、未建模误差和系统的各种故障等原因,系统在建模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并且不确定性是各种各样的,实际控制对象的精确模型不容易得到,于是对鲁棒控制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且不断地得到发展。不确定性在大大小小的系统中都会出现,对系统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研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鲁棒稳定性,有利于得到所期望的控制要求和性能指标,有利于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文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对不确定线性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算法内容分为叁个部分,主要工作概述如下:第一部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采用事件触发机制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器,并构成闭环控制系统。首先,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建立稳定性判据,以保证闭环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其次,给出了事件触发间隔时间存在一个正下界的证明。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在事件触发条件下能够保证系统指数稳定,并且能够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第二部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并考虑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首先,系统的输出仅在不满足事件条件时被传送给状态观测器,通过控制系统和状态观测器误差系统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其次,针对闭环系统给出了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形式,以确保连续时间线性系统以及观测器误差系统具有Lyapunov稳定性。最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理论是可行的,并且算法是有效的。第叁部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和具有外界干扰的情况,基于事件触发条件,在状态观测器基础上设计了控制器,并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然后,证明了系统不仅具有Lyapunov稳定性,还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并且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了控制器增益,得到了系统的控制器。最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理论是可行的,并且算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12-01)

肖洁,刘弋戈,傅芳,陈聪琴[3](2019)在《沙库巴曲缬沙坦致认知障碍的风险分析-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致认知障碍的风险。方法根据medDRA术语标准,将认知障碍首选术语分为广义及狭义两个类别。以各首选术语为条件,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其临床试验期间对照药品依那普利的ROR值,比较两者在真实世界应用中致认知障碍风险的大小。结果共检索到沙库巴曲缬沙坦致认知障碍不良事件2 059份,其中广义认知障碍相关的不良事件1 977份,狭义认知障碍相关的不良事件82份。沙库巴曲缬沙坦致总体、广义、狭义认知障碍的ROR值分别为0.87(95%CI:0.83~0.91)、0.85(95%CI:0.81~0.89)、2.43(95%CI:1.95~3.02)。依那普利致总体、广义、狭义认知障碍的ROR值分别为1.51(95%CI:1.37~1.72)、1.51(95%CI:1.35~1.67)、2.54(95%CI:1.32~4.89),均大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结论从总体上看,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认知障碍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且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会增加患者认知障碍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曾招辉[4](2019)在《一起变电站直流系统异常导致10 kV线路保护拒动事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变电站在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拒动将导致开关越级跳闸,造成停电范围扩大。通过对广东梅州某110 kV变电站一起10 kV线路保护拒动导致10 kV母线失压事件的分析,深入分析直流系统异常对保护装置的影响,提出直流系统维护的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刘全周,李占旗,陈慧鹏,白稳峰,张蕾[5](2019)在《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车辆事故成因调查、事故还原的数据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出现有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应增加的16条事件数据,覆盖新能源、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控制器自身信息。介绍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对控制策略按照系统初始化模块、功能主程序模块、数据读取模块、故障诊断模块4部分进行详细阐述。为满足事件数据提取方式的通用性要求,设计了功能+物理寻址的数据提取方式,并采用VIN校验方式保证数据提取权限的安全性保证。(本文来源于《汽车电器》期刊2019年11期)

姚晓晖,李季梅[6](2019)在《基于事件全过程的应急决策模式研究及系统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量大、决策活动的频率高、影响大,明确各阶段的关键决策要素并借助于信息化技术高效实现显得愈发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辅助决策六维分析框架,并对"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四阶段的辅助决策流程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规划和软件实现。结果表明:此辅助决策系统框架、流程,以及功能规划和软件实现可为应急决策的科学性、高效性提供有效的支撑。(本文来源于《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吴斌,吴逢波,何治尧,徐珽[7](2019)在《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数据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使用硫唑嘌呤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60个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ex_UIMA_1.3.7系统进行药品名称标准化、《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不良事件系统分类等数据清洗后,提取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信号检测。对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患者的基本信息、报告者信息、报告的时间分布和国家分布、信号检测结果、直接/间接死亡患者用药剂量和合并用药,以及间接死亡患者报告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到硫唑嘌呤不良事件报告记录39 695条,其中直接死亡事件报告707条,间接死亡事件报告3 219条;死亡者中位年龄55岁;医师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报告共占77.38%;硫唑嘌呤口服给药报告占已知给药途径报告例数的90.40%(647/715)。"胎儿死亡"(ROR=4.16,PRR=4.16)和"新生儿死亡"(ROR=4.99,PRR=4.99)检测出信号。在死亡病例中,老年患者约占30%;存在硫唑嘌呤超禁忌症、超剂量使用情况;在合并用药中,免疫抑制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在间接死亡病例中,感染事件报告频率最高(3 122例次)。结论:应重视硫唑嘌呤潜在的致死风险,严格把握硫唑嘌呤禁忌症和剂量,关注老人、儿童特殊人群用药;建议硫唑嘌呤使用前完善基因检测,以精准用药。(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21期)

肖国年,李铮,李斌,徐海峰,何勇军[8](2019)在《局地强降雨事件下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强降雨事件呈现上升趋势,抽水蓄能电站坝址区的地形特点决定了其存在较多的高陡边坡,在局地强降雨事件下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对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归纳后,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危险点,提出以降雨量和位移监测二元同步监控措施,可较为完整地预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对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以实现建立高、中、低不同等级损失程度地质灾害预警指标。(本文来源于《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1)

孙洪涛,彭晨,王志文[9](2019)在《DoS攻击下的信息物理系统事件触发预测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信息物理系统(CPS)安全控制设计问题,提出拒绝服务(DoS)攻击下具有任意有界丢包的事件触发预测控制(ETPC)方法.首先,考虑DoS攻击能量的有限性及攻击行为的任意性,将DoS攻击描述为事件触发通信机制下的任意有界丢包;其次,在控制器端利用最近一次收到的状态信息进行控制器增益序列的预测设计以补偿DoS攻击造成的数据包丢失;随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切换系统分析方法考虑了DoS攻击下CPS的安全性并给出了控制序列设计方法.所提出的ETPC设计方法只需利用最近时刻收到的状态信息,无需满足传统CPS稳定性对最大允许丢包数的约束,为大时滞CPS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所提出的基于事件触发预测控制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9年11期)

李苏烔[10](2019)在《突发事件下高速铁路系统的熵流演化模型与运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突发事件下列车的延误特征,建立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熵流模型,以系统整体的熵值变化来分析高速铁路系统状态的演化机理。然后建立了列车延误的递推模型,分初始延误和连带延误两种情况,求出了延误发生后,该条线路上所有列车的延误总时间,并总结了列车的延误传播规律。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营,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运行控制和动态调度。当线路通行能力只是下降而不完全丧失时,通过控制每一辆列车相比正常发车时间或到站时间的偏离度,使其尽可能小,即可逐步削弱列车延误的影响,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1期)

事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有线网络技术正在迅速地被无线网络技术取代。相比于有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的优点是方便并且价格低廉,但缺点是能耗非常的高,利用时间采样机制很难满足应用要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于人类来说,资源越来越紧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低能耗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面对这种情况,事件触发机制被引入了控制系统中。事件触发机制是进行的非周期采样,也就是说,系统仅在某个系统参数或者系统指标的误差超过规定的阈值时,才需要重新计算控制量,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才会被执行。由于外部干扰、未建模误差和系统的各种故障等原因,系统在建模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并且不确定性是各种各样的,实际控制对象的精确模型不容易得到,于是对鲁棒控制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且不断地得到发展。不确定性在大大小小的系统中都会出现,对系统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研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鲁棒稳定性,有利于得到所期望的控制要求和性能指标,有利于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文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对不确定线性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算法内容分为叁个部分,主要工作概述如下:第一部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采用事件触发机制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器,并构成闭环控制系统。首先,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建立稳定性判据,以保证闭环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其次,给出了事件触发间隔时间存在一个正下界的证明。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在事件触发条件下能够保证系统指数稳定,并且能够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第二部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并考虑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首先,系统的输出仅在不满足事件条件时被传送给状态观测器,通过控制系统和状态观测器误差系统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其次,针对闭环系统给出了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形式,以确保连续时间线性系统以及观测器误差系统具有Lyapunov稳定性。最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理论是可行的,并且算法是有效的。第叁部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和具有外界干扰的情况,基于事件触发条件,在状态观测器基础上设计了控制器,并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然后,证明了系统不仅具有Lyapunov稳定性,还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并且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了控制器增益,得到了系统的控制器。最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理论是可行的,并且算法是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事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光辉,秦建华,蒋芳明,王文荣.浅析事件树分析法在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19

[2].董传保.不确定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9

[3].肖洁,刘弋戈,傅芳,陈聪琴.沙库巴曲缬沙坦致认知障碍的风险分析-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

[4].曾招辉.一起变电站直流系统异常导致10kV线路保护拒动事件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

[5].刘全周,李占旗,陈慧鹏,白稳峰,张蕾.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电器.2019

[6].姚晓晖,李季梅.基于事件全过程的应急决策模式研究及系统构建[J].安全.2019

[7].吴斌,吴逢波,何治尧,徐珽.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数据挖掘研究[J].中国药房.2019

[8].肖国年,李铮,李斌,徐海峰,何勇军.局地强降雨事件下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预警系统[C].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孙洪涛,彭晨,王志文.DoS攻击下的信息物理系统事件触发预测控制设计[J].控制与决策.2019

[10].李苏烔.突发事件下高速铁路系统的熵流演化模型与运行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标签:;  ;  ;  ;  

事件系统论文-李光辉,秦建华,蒋芳明,王文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