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痛散论文-邵惠敏,宋洁玉,林美蓉

中药止痛散论文-邵惠敏,宋洁玉,林美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药止痛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中药足浴,耳穴压豆

中药止痛散论文文献综述

邵惠敏,宋洁玉,林美蓉[1](2019)在《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癌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叁阶梯止痛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癌痛,止痛效果明显,可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1期)

吴凤嘉[2](2019)在《观察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常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赵刚[3](2019)在《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对乳腺增生患者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对乳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5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止痛散结饮治疗,观察组给予止痛散结饮,同时在内服中药后将煎煮后的中药渣在乳房外敷,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肿块硬度、大小、总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乳房肿块硬度、大小及总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吴凤嘉[4](2018)在《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控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有效率。(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3-30)

何天毅[5](2017)在《中药通痹止痛散熏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退行性关节病~([1]),具有发展缓慢、隐匿性强的特点,,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及运动障碍等,重者还会发生关节变形甚至残废~([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索膝骨性关节炎更有效的治疗模式,笔者采用中药通痹止痛散熏敷联合手法弹拨、压腿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赵玮璇,贾玫[6](2017)在《中药止痛散脐敷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止痛散对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按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观察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起,Q72 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止痛贴,每日更换1次,两组分别观察7 d。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 QLQ-C30)量表,观察两组对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便秘、总生活质量方面标准分比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疲乏、疼痛、总生活质量方面标准分比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便秘方面标准分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止痛散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性疲乏状态、消化道症状及睡眠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庞嘉言[7](2017)在《通络止痛散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医治疗早中期膝KOA患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临床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本研究观察通络止痛散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医对早中期KOA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早中期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赵玮璇,贾玫[8](2017)在《中药止痛散治疗癌性疼痛34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止痛散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将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基础治疗方案基本相等,如癌症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爆发痛的处理、营养支持及辅助用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在躯干或上臂非刺激及非辐射的平整表面贴敷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止痛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疗效及NRS评分、爆发痛次数、阿片类药物总剂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为6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NRS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第1天和第8天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段治疗后N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第8天阿片类药物剂量少于治疗第1天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8天阿片类药物剂量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阿片类药物总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爆发痛发作次数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止痛散与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剂量并减少爆发痛的次数。(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谭娟,吕莉莉,瞿倩[9](2016)在《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4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内外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乳腺增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乳房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升高,FSH及LH水平改善更显着,疼痛时间显着缩短,治疗前后肿块差值显着增大。结论: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能够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6年09期)

赵玮璇[10](2016)在《中药止痛散脐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以癌性疼痛NRS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QLQ-C30为观察指标,客观评价中药止痛散临床疗效,为中药外治在改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特色优势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按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观察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敷脐+芬太尼)和对照组(芬太尼)各18例。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4.2mg起,Q72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止痛散脐敷,每日更换一次,两组连续观察7日。两组患者每日均填写癌性疼痛NRS量表、爆发痛次数、芬太尼透皮贴剂量(统一换算成口服吗啡剂量),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8天填写QLQ-C30量表,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疼痛缓解程度: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NRS评分有所下降,治疗组NRS评分由7.00±1.17降至3.0±1.27,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RS评分由7.41±1.06降至3.05±1.29,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59%,对照组为64.71%,两组间疼痛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爆发痛次数,治疗组由3.18±1.33减少至1.0±0.82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由3.12±1.22变为2.65±0.61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阿片类药物(吗啡)使用剂量:治疗第1天、第8天阿片类药物剂量,治疗组剂量由(159.41±16.97)mg减至(138.82±55.43)mg,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剂量由(165.88±17.95)mg增至(211.76±46.40)mg,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第8天阿片类药物剂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阿片类药物总剂量,治疗组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量表:治疗组治疗前后在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便秘、总生活质量领域标准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在疲乏、疼痛、总生活质量领域标准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便秘领域标准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躯体功能、疲乏、失眠症状及总体生活质量领域标准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改变;脐敷部位皮肤无发红、瘙痒、疼痛、破溃等发生。结论:①中药止痛散与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②中药止痛散可减少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剂量并减少爆发痛的次数;③中药止痛散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性疲乏状态、消化道症状及睡眠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中药止痛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常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药止痛散论文参考文献

[1].邵惠敏,宋洁玉,林美蓉.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2].吴凤嘉.观察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

[3].赵刚.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对乳腺增生患者的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4].吴凤嘉.自拟清风饮口服联合自拟止痛散中药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C].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何天毅.中药通痹止痛散熏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

[6].赵玮璇,贾玫.中药止痛散脐敷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7].庞嘉言.通络止痛散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医治疗早中期膝KOA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

[8].赵玮璇,贾玫.中药止痛散治疗癌性疼痛34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9].谭娟,吕莉莉,瞿倩.止痛散结饮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45例[J].陕西中医.2016

[10].赵玮璇.中药止痛散脐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标签:;  ;  ;  ;  

中药止痛散论文-邵惠敏,宋洁玉,林美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