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尘论文-江倩

城市街尘论文-江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街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粗糙度,街尘,污染负荷,累积

城市街尘论文文献综述

江倩[1](2018)在《城市道路表面粗糙度对街尘累积-冲刷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降雨冲刷引起的降水径流是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是当前中国最典型的两种道路类型,两者在粗糙度、质地、渗透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街尘的累积—冲刷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污染物负荷的估算以及LBMPs-LID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典型沥青和水泥路面的街尘及径流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法试验设计,对比分析粗糙度对街尘累积—冲刷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沥青路面,粗糙度较小的水泥路面所持留的颗粒物单位面积质量较少,颗粒物粒径较细,分选性较好。(2)氮磷含量与两种道路表面的粗糙度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各粒径对氮磷含量负荷比与其质量比一致,细粒径颗粒物对氮磷的吸附作用并不明显。而重金属污染则受两种道路表面的粗糙度影响较大,水泥路面浓度高于沥青路面,且细粒径颗粒物对重金属污染负荷比较大,高于其质量比2.4%~24.1%。(3)在街尘动态累积过程中,沥青路面街尘累积平衡时间与累积平衡量均高于水泥路面,其中沥青路面累积平衡量约为水泥路面的3.9倍。(4)在不同降水条件下,沥青与水泥两种道路表面对街尘降水前后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影响,总体上降雨前后沥青路面街尘单位面积总量的减少比例低于水泥路面1.4%~13.4%。同时,在径流冲刷过程中沥青与水泥两种道路表面对街尘的冲刷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道路表面的粗糙度对街尘的累积—冲刷过程均存在明显的影响,深入系统的分析其影响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将对污染物负荷的估算以及低影响开发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9)

林曼利,桂和荣,陈松,闵宁,王曜[2](2017)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街尘重金属富集与时空变化特征:以宿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街尘中重金属富集与时空变化特征,以宿州市为例,选取23个采样点进行了1 a连续采样。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采集的276个街尘样品进行了Cr、Cu、Zn和Pb等含量检测,并分别用富集因子法和Origin等高线图对重金属富集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Cu、Zn和Pb含量均值分别为112.9、27.5、225.3和45.2 mg·kg~(-1),分别是安徽省土壤背景值的1.7、1.3、3.6和1.7倍,与研究区其他环境介质(土壤和沉积物)的对比分析表明,街尘Cr和Zn含量相对较高。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Zn为中度富集,Cr、Cu和Pb均为轻度富集。4种重金属季节变化总体不明显,其中Cr含量夏季高于春季;Cu含量表现为春季高于夏、秋季,冬季高于秋季;Zn含量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而Pb含量无显着季节差异。空间分布结果分析表明,Cr高值区主要位于新工业区附近及采煤矿区方向,而Cu、Zn和Pb高值区多分布在人为活动较频繁的交通运输区和中心城区。结合数理分析发现,Cr可能主要来自工业活动,而Cu、Zn和Pb可能主要与交通活动有关。冬季燃煤以及区域风向、风速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江倩,谢文霞,尹澄清,李叙勇,赵洪涛[3](2017)在《城市道路下垫面粗糙度对街尘累积分布与污染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下垫面是街尘累积-冲刷这一城市地表径流发生核心过程的重要场所,研究道路下垫面粗糙度对街尘及其负载污染物的持留分布与污染特征将对估算地表径流负荷及控制策略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以典型沥青和混凝土路面的街尘为研究对象,采样配对法试验设计并结合分形理论,对比分析粗糙度对街尘单位面积含量、颗粒物粒径组成、负载的氮磷及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沥青路面,粗糙度较小的水泥路面所持留的颗粒物单位面积含量较少,颗粒物粒径较细,分选性较好.氮、磷含量与2种下垫面的粗糙度并无显着的相关关系,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各粒径的氮、磷含量负荷比与其质量比一致,细粒径颗粒物对氮、磷的吸附作用并不明显.而重金属污染则受2种下垫面的粗糙度影响较大,水泥路面重金属含量高于沥青路面,且细粒径颗粒物的重金属污染负荷比较大,高于其质量比2.4%~24.1%.不同下垫面街尘样品各粒径段颗粒物微观形态相似.破损路面对街尘累积过程的单位面积含量及粒径组成有着较大的影响,可能对街尘累积冲刷过程及污染物富集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林曼利,桂和荣,彭位华,张丙振,陈松[4](2017)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以宿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煤炭资源型城市宿州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对23个采样点进行了12个月的连续采样。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采集到的276个街尘样品进行了Cr、Cu、Mn、Pb、V和Zn等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Cr、Cu、Mn、Pb、V和Zn均值含量分别为112.9、27.5、410.3、45.2、75.6和225.3 mg/kg,除Mn和V外,其他四种重金属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u、Mn和V无污染,而Cr和Pb为无污染至中度污染,Zn为中度污染。6种重金属各月份的污染负荷指数介于1~2之间,污染等级为无污染至中度污染。尽管单个重金属及6种重金属联合所致的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生态风险等级,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高值区一般多分布在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地段,说明重金属含量及其生态风险明显受人为活动影响。同时,风向风速对街尘重金属含量和时空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7年02期)

张鑫[5](2016)在《城市垃圾污染及街尘清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垃圾污染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城市垃圾的污染来源、组成、收集、运输和处理备受瞩目。本文以城市垃圾处理运行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分类、组分、收集和再利用等方面对论文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城市街尘的特性和清洁措施,为城市垃圾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6年09期)

顾家伟[6](2014)在《我国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研究较早,国内相关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本文搜集了近10a来中国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研究的主要成果,从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赋存形态、污染来源以及污染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并就未来我国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4年05期)

赵洪涛,李叙勇,尹澄清[7](2012)在《街尘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关系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街尘是引起城市面源污染分布最为广泛、最重要的污染物载体,街尘及其负载的污染物与降雨冲刷相关过程的全面认识,对有效控制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全球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街尘及其降雨冲刷污染的研究现状,阐明了街尘及其降雨冲刷污染的不足与难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突破性给予展望。(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24期)

潘苏红,张干,孙亚莉,解启来[8](2012)在《中国与印度典型城市道路街尘中多环芳烃与黑碳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城市道路街尘中多环芳烃(PAHs)和黑碳(BC)的分布特征,2007年12月~2009年2月,分别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以及印度的加尔各答采集了城市主干道的街尘.样品处理后分别用GC-MS和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城市道路街尘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2.30~22.2μg.g-1,主要是以荧蒽、菲、芘、、苯并(b)荧蒽和苯并(ghi)苝为主要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印度加尔各答PAHs的含量范围为4.85~30.5μg.g-1,呈现出以2环的萘为主要的PAHs化合物.BC在中国主要城市道路街尘中的含量值高于印度的加尔各答,说明了2个国家可能的不同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耗.相关分析表明,PAHs与BC在不同的城市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可能指示了不同的来源.特征比值法表明城市街尘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其次来源于燃煤.(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王利军,卢新卫,雷凯[9](2011)在《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迁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街尘中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Z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Mn、Fe、Co、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迁移顺序是Cd>Pb>Zn>Cu>Mn>Co>Ni>Cr>Fe;在土壤中Cu、Zn、Fe、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Pb和Mn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Co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迁移顺序是Pb>Cd>Co>Mn>Zn>Cu>Ni>Cr>Fe;在河流沉积物中Cu、Zn、Fe、Co、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迁移顺序是Mn≈Pb>Cd>Co>Cu>Zn>Ni>Cr>Fe。在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中,Cu、Pb、Mn、Co和Cd易迁移,易被生物利用,危害较大。(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11年01期)

卢新卫,王利军,雷凯[10](2009)在《宝鸡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街尘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噪声污染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依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布设采样原则,采集了宝鸡市38个城市街尘混合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对38城市街尘样品中的Cu、Pb、Zn、Mn、Fe、Co、Ni、Cr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城市灰尘中铜(Cu)的含量范围是77.9-259.9 g/g,平均值是43.25 g/g;铅(Pb)的含量范围是151.9-1969.8 g/g,平均值是433.2 g/g;锌(Zn)的含量范围是437.5-817.8 g/g,平均值是594.4 g/g;锰(Mn)的含量范围是544.5-2335.8 g/g,平均值是368.62 g/g;铁(Fe)的含量范围(以Fe2O3的百分含量表示)是5.06-27.55%,平均值是7.22%;钴(Co)的含量范围是12.6-22.9 g/g,平均值是15.9 g/g;镍(Ni)的含量范围是33.3-219.3 g/g,平均值是48.8 g/g;铬(Cr)的含量范围是98.9-2 14.5 g/g,平均值是126.7 g/g。宝鸡城市街尘中的大多数重金属含量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国内外其他城市灰尘中重金属的含量。街尘中Cu、Pb、Zn、Mn、Fe、Co、Ni、Cr的污染指数在1.3-19.7之间,Pb、Zn、Cu的污染指数最大,分别为19.7、8.0、5.5,污染最为严重。分析表明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城市交通运输、炼焦、燃煤发电等人类活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0-17)

城市街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街尘中重金属富集与时空变化特征,以宿州市为例,选取23个采样点进行了1 a连续采样。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采集的276个街尘样品进行了Cr、Cu、Zn和Pb等含量检测,并分别用富集因子法和Origin等高线图对重金属富集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Cu、Zn和Pb含量均值分别为112.9、27.5、225.3和45.2 mg·kg~(-1),分别是安徽省土壤背景值的1.7、1.3、3.6和1.7倍,与研究区其他环境介质(土壤和沉积物)的对比分析表明,街尘Cr和Zn含量相对较高。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Zn为中度富集,Cr、Cu和Pb均为轻度富集。4种重金属季节变化总体不明显,其中Cr含量夏季高于春季;Cu含量表现为春季高于夏、秋季,冬季高于秋季;Zn含量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而Pb含量无显着季节差异。空间分布结果分析表明,Cr高值区主要位于新工业区附近及采煤矿区方向,而Cu、Zn和Pb高值区多分布在人为活动较频繁的交通运输区和中心城区。结合数理分析发现,Cr可能主要来自工业活动,而Cu、Zn和Pb可能主要与交通活动有关。冬季燃煤以及区域风向、风速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街尘论文参考文献

[1].江倩.城市道路表面粗糙度对街尘累积-冲刷规律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8

[2].林曼利,桂和荣,陈松,闵宁,王曜.煤炭资源型城市街尘重金属富集与时空变化特征:以宿州市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

[3].江倩,谢文霞,尹澄清,李叙勇,赵洪涛.城市道路下垫面粗糙度对街尘累积分布与污染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7

[4].林曼利,桂和荣,彭位华,张丙振,陈松.煤炭资源型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以宿州市为例[J].地球与环境.2017

[5].张鑫.城市垃圾污染及街尘清洁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

[6].顾家伟.我国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与趋势[J].地球与环境.2014

[7].赵洪涛,李叙勇,尹澄清.街尘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关系综述[J].生态学报.2012

[8].潘苏红,张干,孙亚莉,解启来.中国与印度典型城市道路街尘中多环芳烃与黑碳的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2012

[9].王利军,卢新卫,雷凯.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迁移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

[10].卢新卫,王利军,雷凯.宝鸡城市街尘重金属污染特征[C].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

标签:;  ;  ;  ;  

城市街尘论文-江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