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王新龙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王新龙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68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但在施工过程中,裂缝现象也日益突出,给工程建设和土木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隐患。找到并有效实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非常重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广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质量的好坏,也同样影响施工过程安全和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裂缝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变化、地基变形、钢筋锈蚀和工艺缺陷,为了给土木工程提供有效保障,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技术特点

混凝土最小截面尺寸一定要比1m大,只有这样才可以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和一般的混凝土相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各个角度考虑施工高度以及位置这些问题。其中主要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体积大结构大,厚度和一般混凝土比也更厚,占地范围广。(2)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求较高。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浇筑量,同时一定要进行连续浇筑施工,这样才可以保证浇筑施工质量。(3)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便是混凝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遇到水便会发生凝固之后产生水化热,因为水泥会产生水化热的问题,便会产生大量热能,同时这些热量在1~3d之内也只能散发掉总热量的50%,这样剩余热量便会集中在混凝土内部。同时混凝土自身便是导热不良体,这样会出现温度升高的问题,中心温度过高便会产生压应力,边缘部分受到拉应力,这样在拉力跟压力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承受范围之后便会出现裂缝。为了控制好裂缝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水热化的问题,浇筑厚度控制在1.5m之上的混凝土一定要进行分层施工。(4)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抗渗防水性能。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是在基础工程中使用,常年处于地底。这些受到的外界干扰虽然较小但是地下水会对大体积的混凝土产生影响。在高层施工中一定要考虑到防水设计。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抗裂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抗裂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混凝土自身特性采取的,主要实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首先,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设计上,原材料的种类、数量、配比值均需通过试验和对比确定,在不同混凝土配比结果中选择最优抗裂性的方案应用,除此之外,还需强调配比过程的规范操作,具体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既定方案和制度进行规范配置,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其次,除提升混凝土自身抗裂性能外,在混凝的搅拌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其他材料加强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材料充分混合的基础上,将配筋材料加入到混凝土结构相对脆弱的部分,通过增加混凝土强度来提升其抗裂性能;同时使用添加剂,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伸缩特性,将其收缩或膨胀程度固定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2.2控制温度施工技术

混凝土材料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在施工中注重控制温度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温度控制主要实施在施工设计和特殊情况处理两方面上,在施工设计中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浇筑温度。水泥遇水会发生放热反应,这对受温度影响严重的混凝土来说非常不利,所以需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而水泥成分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自身强度,还需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中会使用低热水泥或添加减水剂的方式降低水泥热化温度,从而保证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水泥用量的减少主要是控制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而浇筑温度的控制侧重点在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外部环境温度越高,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越差,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要尽可能避免炎热夏季作业,如果无法避免则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不断降低浇筑温度。针对特殊或突发情况急需降温时,则将冷水注入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中,强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2.3控制约束力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控制约束力主要来自地基和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前者是外部约束力,后者是内部约束力。针对外部约束力,采取将混凝土与地基分离开来的施工措施,主要是在两者之间添加或铺垫沥青或砂子,形成沥青毡层或砂垫层,这样在地基发生沉降或位移的时候,有效减少其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力,从而避免裂缝情况出现;而对于内部约束力,主要原理是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主要方式包括覆盖和蓄水,以此来减少和保持混凝土内部产生的积聚应力和温度平衡,则能有效避免热胀冷缩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2.4抗拉强度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依附于混凝土中应用的材料,想要提升这种强度,需考虑增强材料的合理利用。土木工程中主要采用的增强材料包括:有机纤维、无机纤维和金属纤维,其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拉效果。

3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达到相关标准,除了预料控制和技术控制外,在施工交付之前还需要根据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工程合格评定和验收,通常以混凝土强度作为技术指标来分析工程的质量情况.

3.1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

我国传统的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是在同一浇筑地点抽取具有代表性试样,按照既定规则制定立方体试件,然后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在养护28天,再进行强度试验从而测得的试件抗压强度.由于试件与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原材料、配制比例及养护条件,因此可以有效代表混凝土的真实质量水平.大试件往往内部缺陷率高,主要存在的试件平整度不同的问题,试件强度越低,则试件的可塑性越大,其变形量越大,从而其表面平整度对实际强度的影响就越小.通常情况下,大试件的表面平整度和平行度均低于小试件,保证混凝土强度试件表面的平整度和平行度是必要的,因此在试验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和磨平,否则会影响到混凝土强度试验的结果.

3.2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混凝土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构件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测试仪器获得有关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缺陷等物理参数,进而通过获取混凝土物理量的方法来间接评定混凝土质量,根据我国现行的行业标准可以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后装拔出法等无损检测方法来推定混凝土结构是否达到指标,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混凝土构件结构,操作简单及测试费用低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多个领域.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有效结合了回弹法与超声波法,即首先测定混凝土的回弹值,然后再测量波速,并用一定的方法修正得到的回弹值与超声值,最终推测出所测的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较实际强度更下,但由于其规律性明显,且离散度小,因此该方法具有可靠性.超声回弹综合法要求测试区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两个相邻测区的间距不得超过2m,尽量避免钢筋密集区和预埋件,在每个测区应先进行回弹测试再进行超声测试,且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时,不能混用非同一测区的回弹值与声速值.

结语

参考文献

[1]杨辉.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88-93.

[2]蒋万东.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6):20-21.

标签:;  ;  ;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王新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