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结构论文-王栋,宋辉,刘新建

总供给结构论文-王栋,宋辉,刘新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总供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投入产出,中国经济

总供给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栋,宋辉,刘新建[1](2012)在《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中国经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着;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张杰,张宏伟[2](2012)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供求平衡除了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外,还表现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总供求结构平衡,是指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之间的平衡。本文对结构平衡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学苑版)》期刊2012年05期)

高士成[3](2010)在《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兼论中国短期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长期识别条件,通过引入贸易依存度等外生变量,采用SVAR方法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冲击进行分解,并讨论了中国短期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短期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需求冲击,同时,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也与理论基本相符,不存在"斜率之谜"。(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期刊2010年09期)

马可冰[4](1997)在《总量平衡结构失调——四川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总量平衡结构失调——四川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四川省统计局马可冰社会总供给是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且需货币交换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总量,包括地区内供给和地区外供给(即购买的地区外的产品和劳务)。社会总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为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而新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统计》期刊1997年01期)

楼继伟[5](1987)在《论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超分配——兼论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广泛使用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超分配的概念,但对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国民收入使用与国民收入生产之间的平衡这两对概念的比较研究进行得很不充分。由于这一问题十分复杂,加之非均衡经济条件下总量问题又同结构问题犬牙交错,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本文只提出初步的看法,并列举若干有关的疑难问题,就教于各位同仁,以期推进讨论的深入。(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1987年10期)

赵瑞彰[6](1987)在《论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应有的主题。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两个方面。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在理论上仅重视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研究,在实践上对供求平衡的宏观控制也偏重于总量平衡控制。西方宏观经济学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研究,虽然在方法上比我们更为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和定量分析,但也仅仅局限于总量平衡的描述。其实,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仅在数量上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而想单纯凭(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1987年03期)

赵瑞彰[7](1987)在《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但是,过去我们在理论上仅重视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研究,在实践上对供求平衡的宏观控制也只是偏重于总量平衡控制。其实,要真正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仅在数量上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供求结构上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总量平衡分析和控制,还必须对结构平衡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供求结构平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宏观控制的根本目标 国民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再生产过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也是在这个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控制的根本目标,应该从再生产过程中去认识。 社会再生产中的供给,是指在既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可供销售的物质产品及劳务技术的数量;而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需求,则是指社会对物资、劳务及技术等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商品的二重性,产品一经生产出来,便形成社会再生产中和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的对立统一的两种运动。一种(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1987年01期)

郭鸿懋[8](1987)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分析和动态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它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中居于核心的地位,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1987年01期)

总供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供求平衡除了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外,还表现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总供求结构平衡,是指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之间的平衡。本文对结构平衡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总供给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王栋,宋辉,刘新建.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中国经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

[2].张杰,张宏伟.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平衡[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

[3].高士成.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兼论中国短期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特征[J].世界经济.2010

[4].马可冰.总量平衡结构失调——四川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J].中国统计.1997

[5].楼继伟.论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超分配——兼论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之间的关系[J].经济研究.1987

[6].赵瑞彰.论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控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7

[7].赵瑞彰.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控制[J].兰州学刊.1987

[8].郭鸿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分析和动态平衡[J].天津社会科学.1987

标签:;  ;  ;  

总供给结构论文-王栋,宋辉,刘新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