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一、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波[1](2020)在《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文中认为西秦岭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华南地块的过渡区,晚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构造背景下,受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龙门山断裂围陷的西秦岭造山带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显着的构造地貌,并在先存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走向NWW和NE两组活动断裂。其中,NWW活动断裂系(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和临潭-宕昌断裂)是研究西秦岭构造变形的关键,对讨论块体过渡区的相互作用、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东延终止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秦岭造山带的三条NWW断裂为研究目标,通过宏观构造地貌分析和断裂新活动特征定量研究,分析西秦岭造山带和三条NWW断裂的长期构造变形,研究活动断裂的几何图像、活动性质、活动速率、古地震等定量参数,结合深部结构、大地构造、地震学、测绘等多学科资料,构建区域构造模型,讨论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终止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跨区域的宏观构造地貌显示:西秦岭以迭山山脉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的长期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显着强于北侧,白龙江流域受到由南向北的构造掀斜。第二,跨断裂的垂向宏观构造地貌显示:白龙江断裂的长期垂直分量较小,形成线性河谷和沟谷;光盖山-迭山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显着,断裂两侧垂直落差明显,形成迭山山脉和主夷平面、山间盆地、山前剥蚀面的边界,主夷平面发生数百米的垂直位错和1°-3°的构造掀斜;临潭-宕昌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明显,主夷平面的最大垂直位错约500 m,同时发生明显的构造掀斜。跨NWW断裂系的水系发生同步左旋拐弯,显示三条断裂具有长期的左旋走滑;左旋位移均明显大于垂直位移;位移峰值区均位于断裂中段。第三,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考察、活断层填图、古地震探槽、差分GPS和无人机摄影测量、14C和OSL测年等方法,定量研究三条断裂的几何展布和运动学特征,得到如下结果。白龙江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发生15°的顺时针旋转,中段和东段形成左阶阶区,阶区内发育武坪拉分盆地。西段呈帚状散开的形态,至少包括三条散开的分支;中段平直,线性较好;东段包括南支和北支,北支又包括两条次级分支。坪垭和葛条坪剖面显示东段北支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上新世-早更新世以来该分支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4-0.11 mm/a。光盖山-迭山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以腊子口左阶阶区分隔,中段和东段以化马左阶拐弯过渡,各段分为南麓和北麓断裂,包含2-3条次级分支;西段从裸露基岩山和森林穿过,遥感图像显示晚第四纪坡积物上发育断层陡坎和断层沟槽等新活动迹象;中、东段南麓断裂为1:50000填图段,新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在黑峪寺、老庄村和布陀村限定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2.6-4.4 mm/a(未剔除最新事件的同震位错)、<0.72±0.34 mm/a、<0.67±0.19mm/a,老庄村点垂直滑动速率为<0.13±0.03 mm/a,结合前人结果,认为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1 mm/a,垂直活动速率<0.5 mm/a;在巴盖村、下湾村和中牌村三个点限定4次古地震事件,分别是1385-2100 a BP、2765-3320a BP、12775-13005 a BP和18495-32950 a BP。临潭-宕昌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向西张开,东段帚状散开,中段形态收敛;完善了断裂的几何图像,发现了夏河断裂,该断裂与2019年夏河Ms5.7地震密切相关;首次发现断裂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在贡恰村发现全新世断层陡坎并限定一次古地震2090-7745 a BP,在东段分支——木寨岭断裂的峪谷村、哈冶口发现全新统被断错;断裂整体以左旋走滑为主,局部段由于构造转换以逆冲为主,中段一条分支全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0.86-1.10 mm/a,东段主断裂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86-1.65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5-0.10 mm/a,东段分支断裂——禾驮断裂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47±0.15 mm/a,临潭-宕昌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为1-2 mm/a。第四、区域构造模型和变形分配在东昆仑-西秦岭过渡区,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左阶过渡,与NE断裂系交切过渡,在西秦岭内部形成多个次级块体。应变由次级块体向东传递或转换,调节西秦岭的内部变形。白龙江块体和岷县块体的东边界高度积累应变并以巨大地震(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释放,而二者之间的次级块体沿边界断裂继承并继续向东传递应变至秦岭主造山带。区域地质剖面、小震剖面和深部结构显示,三条NWW断裂均向北倾,塔藏断裂、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组成白龙江构造带,是若尔盖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俯冲带,临潭-宕昌断裂向深部延伸归并到陡立、南倾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陇中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高角度俯冲带。综合宏观构造地貌、地表活动断裂及构造转换关系、深部结构等资料,认为西秦岭造山带总体上由南部的白龙江构造带、北部的西秦岭构造带共同控制,若尔盖盆地、陇中盆地向西秦岭的相向俯冲是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背景。万年尺度(活动构造研究)和十年尺度(GPS、区域构造应力场、小震分布)的构造变形研究显示,NWW断裂系以左旋走滑为主,白龙江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源于东昆仑断裂的东端效应,临潭-宕昌断裂的左旋走滑可能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相关。三条NWW断裂的晚第四纪左旋速率分别为1-2 mm/a、~1 mm/a、1-2 mm/a。若尔盖盆地东、西两侧,东昆仑断裂的滑动速率衰减1-3 mm/a,衰减值与白龙江断裂(1-2 mm/a)、光盖山断裂(~1 mm/a)的走滑相当。考虑到白龙江断裂、光盖山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以左阶过渡,阶区内发育一系列活动断层,说明白龙江构造带和东昆仑断裂带可能在深部相连,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参与分配东昆仑断裂的左旋走滑。东昆仑东端无剩余左旋分量分配到北侧的临潭-宕昌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变形既向东传递,又向北传递。向东传递时,变形被塔藏断裂及其东侧的横向构造(虎牙断裂和岷江断裂)吸收,形成强烈隆起的岷山和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向北传递到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变形主要被哈南-稻畦子断裂吸收并以巨型地震释放,可能有很小的分量传递到两当-江洛断裂,甚至到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形成帚状散开的构造形态,断裂终止于西秦岭造山带。

时伟[2](2020)在《构造和气候作用下的末次冰消期四川叠溪湖相沉积记录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大陆地壳构造变形最强烈、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自2008年汶川Ms 8.0强震以来,一系列7级中强地震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岷江上游地区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河谷和山间盆地中,导致局部人口密度较大。当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时,更容易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使得岷江流域范围内的构造和气候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岷江上游地区广泛出露的湖相沉积为揭示区域气候演化和构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湖相沉积中粒度、磁化率、软沉积物变形等指标揭示构造信息,然而气候信号研究较少。末次冰消期以来,湖相沉积高频波动的粒度、磁化率指标所揭示的气候或构造信息以及背后的主控机制还不清楚。此外,湖相沉积多分布于岷江河流两侧,那么湖相沉积的物源供给是否受到河流过程影响?如果有河流贡献,贡献量是多少?这一点颇受研究者关注。本次研究(1)通过对岷江河流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分析,一方面分析构造和气候因素对河流物源供给的影响,探讨河流沉积物对断层活动性的响应;另一方面定量估算河流过程对湖相沉积的贡献量。(2)通过对新磨村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记录进行深度解读,揭示末次冰消期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并分离出指示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3)通过叠溪博物馆湖相沉积的粒度、磁化率、TIC、TOC、亮度(L*)、p H、粘土矿物详细分析,揭示湖相沉积记录的古地震事件,探讨高频波动的主控机制;基于14C和OSL年代标尺,计算湖相沉积记录的古地震周期。通过上述研究,获得的初步认识如下:1.岷江上游不同河段的粒度分布呈明显的分段性。其中,岷江源-松潘-叠溪段河流沉积物以细颗粒背景粉尘(2-20μm,52.9%-57.3%)和近源粉尘(20-63μm,23.3%)为主;叠溪-汶川-都江堰河段粗颗粒当地物源(125-500μm,55.1%-63.3%)的显着增加可能响应了茂县-汶川断裂强烈的构造活动。基于粒度分布特征,CM图和端元模拟结果得到,河流过程对湖相沉积的贡献量远小于19.7%。2.末次冰消期(18.7-10.6 ka),新磨村湖相沉的孢粉记录表现为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疏林草原植被景观。其中喜湿花粉含量变化,如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Poaceae)、蓼属(Polygonum)、香蒲属(Typha)和狐尾藻属(Myriophyllum),可作为反映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根据喜湿花粉含量变化,将末次冰消期区域气候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18.7-16.8 ka,气候逐渐变湿;16.8-14.6 ka,气候维持湿润状态;14.6-12.9 ka,最湿润期;12.9-11.6 ka,气候显着变干;11.6-10.6 ka,气候再次变湿,过渡到全新世。此外,通过喜湿花粉百分含量与全球氧同位素记录对比发现,在B/A暖期(14.6-12.9 ka),北半球纵向温度梯度增加驱使印度季风向南退缩,导致区域喜湿花粉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3.14C、OSL年龄结果显示叠溪博物馆湖相沉积形成于末次冰消期(17.62-14.55 ka,持续时间为3070年,平均沉积速率为6.5 mm/a,样品分辨率为1.54年)。叠溪湖相沉积物的粒度、CM图、端元模拟等指标显示以风成物源为特征。根据粒度突然升高、缓慢降低古地震识别标志,在该剖面中识别出20次可能与古地震有关的环境事件。此外,3层软沉积物变形可能对应了3次古地震事件。4.叠溪博物馆剖面的碳含量、亮度、粘土矿物、p H值多指标分析显示,高频波动的粒度特征可能记录了频繁的地震活动引起物源变化,气候影响占次要地位。此外,20-63μm组分记录了26年、53年两个中强震周期和161年大震周期。

王亮[3](2020)在《基于重力资料的汉中盆地构造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汉中盆地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洋县龙亭铺,南括汉中市,东西长约116公里,南北宽约5~25公里,地理坐标介于33°~33°18’N,106°40’~107°40’E之间。前人对于汉中盆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造演化、盆地周缘断裂的活动性分析等方面,而由于研究区地震、钻井资料较少,因此对于汉中盆地沉积层以及基底结构的研究程度比较低。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汉中盆地的构造特征,了解汉中盆地地层分布特征,为之后研究汉中盆地的基础地质、构造地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地球物理依据,本文结合前人在该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研究区内已有的重力资料、地震资料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对汉中盆地进行断裂构造体系、地层发育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汉中盆地进一步基础地质、构造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地球物理依据,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系统收集并整理了已有的重力资料,并且利用相关的专业软件对重力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研究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图以及各种重力转换参数图件,同时结合研究区的基础地质、地震等相关资料对重力异常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重力场的特征,推断了局部重力异常成因以及研究区的断裂构造体系,探讨了研究区内地层的发育特征。本文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汉中盆地重力异常主要呈NE、NEE向展布,由西向东依次反映了西部断拗陷、东部浅断陷的构造特征,盆地南侧和北侧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别反映了汉南-米仓山隆升带以及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同时显示了汉中盆地断裂带的分布及走向特征。(2)研究区的局部重力高异常(11个)主要是由高密度地层和基底局部隆起引起的,局部重力低异常(11个)则主要是由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或新生界地层的局部增厚引起的。(3)研究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要断裂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一致,断裂规模大,延伸距离长,控制着汉中盆地的范围、边界以及盆地内地层的发育。而次级断裂规模相对较小,它们一般切断了主要断裂,为盆地沉积层内部的断裂;研究区内主要断裂构成了该区的主要构造格架,控制了各构造单元的主要边界,并控制研究区内地层的展布特征。(4)汉中盆地内地表几乎全部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平均厚度在500m左右,整体上呈现西厚东薄,北厚南薄的特征;未见中生界地层发育,主要是下古生界和震旦系地层;汉中盆地基底主要是太古界-下元古界的变质基底。

孙翔宇[4](2020)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自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以来不断隆升,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构造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崛起过程中构造变形强烈,在其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一条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急剧减小,并在尾端发育一系列“马尾状”分支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也是中强地震频发区域,特别是在东昆仑断裂带尾端区域曾发生过如1973年黄龙Mw6.5地震和1976年松潘Mw7.2、Mw6.5和Mw7.2地震群等中强地震,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也发生在该区域。本论文选取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为研究区,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隐伏发震构造问题、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东昆仑断裂东段延展特征和走滑速率锐减的深部成因、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等的深部接触关系为探测研究目标。随着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的成熟,使用面状分布的密集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下有效的恢复真实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延展特征、深部接触关系等信息。本论文使用了在研究区新测的273个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形成覆盖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面状分布的数据集和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4个重要地段的数据集。采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感应矢量分析技术等对测区的维性和电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使用Mod EM电磁反演成像系统进行了三维反演,开展了不同数据、不同参数、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研究,对最后的电阻率结构模型采用合成数据反演测试和模型灵敏度正演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地质构造解译和分析中紧密结合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形变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HCL)向北东方向涌动的端点附近,虎牙断裂向北延伸段在深部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带,与北侧塔藏断裂组成单侧的“花状”结构归并于壳内低阻层中。结合其他资料认定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为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2)1973年黄龙地震和1976年松潘地震群等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都聚集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向北东方向运移变浅的端部,与九寨沟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环境与震源机制。这种震源机制与电性结构的组合表明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受到了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层支配,区域内中强地震的动力源自软弱的中下地壳。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虎牙断裂北段-虎牙断裂一线的电阻率结构高低不均,导致不同位置的应力积累能力不同,最终表现为中强地震在沿线不同位置上串珠状发生。(3)东昆仑-西秦岭“马尾状”断裂系统不同段落的深部延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北西收紧的玛曲段断裂延展表现为略向西南倾斜的单一电性边界带,在东南撒开的“马尾状”断裂系统中的塔藏、迭部-白龙江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深部延展都表现为电性差异带,展示出由西南向北东推挤的单侧“花状”样式,并统一归并于中下地壳低阻层(HCL)中。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深部高、低阻混杂的介质电阻率分布状态是东昆仑断裂带走滑速率向东锐减且成弥散分布的深部成因。(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西南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广泛赋存具有较低粘滞度的低阻层(HCL),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东南、东北流动提供了物性基础。该低阻层的赋存深度具有向东南和东北变浅的趋势,表明向东南和东北的运动受到了具有高阻特征的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阻挡并在接触区向上涌动,这是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频发和地表隆起的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厘定了壳内低阻层的东边界和北东边界,但对于其南边界以及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测研究。

李献瑞[5](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提出地壳的三维应力状态及其时-空变化与地震的发生关系密切,了解这一状态对研究地震的动力学背景和孕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探讨与之相关的地壳变形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关于地壳应力状态的研究,多局限于近地表浅层,对地壳深部应力信息(包含大小和方向)仍缺乏足够了解,数值模拟技术为定量化研究整个地壳尺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有的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和地质等资料,并补充关键部位的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构建该地区包含复杂断层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得到青藏高原东缘高分辨率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并确保模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一致。重点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震源典型深度上连续分布的地壳应力特征,探究应力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明确壳内各处应力方向及大小,为实测应力数据稀少地区提供应力预测;结合地壳流变结构,揭示高原东缘隆升的过程和机理,探讨下地壳流或(与)刚性块体挤出模式对青藏高原东缘局部地区陡峻地形形成的具体作用和贡献,加深对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的理解。同时,以提取的主要断裂带上的应力和滑动速率信息为基础,重点分析这些断裂潜在的破裂段和相应的地震震级,为定量化评估青藏高原东缘的地震危险性提供重要信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震源机制解方面,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区整体处于逆冲断层应力场状态,最大主应力轴σ1呈近水平的NW-SE向,最小主应力轴σ3近垂直,反映了巴颜喀拉地块向南东方向的持续推挤作用。震源机制解显示断层倾角在地下约10km处存在明显变化,推测该变化由壳内浅部滑脱层引起,该滑脱层促进了上地壳的缩短和龙门山的隆升。根据断层几何形态、应力场特征和地貌特征,将龙门山断裂带以北川为界,划分为两段:南西段呈上陡下缓的铲式形态,而北东段为上缓下陡的挤压走滑断层形态。理县断层为一捩断层,调节巴颜喀拉地块内部不同块体之间在向南东逆冲过程中产生的速率差异。理县地区的正断层地震是由NW-SE向的理县断层左旋走滑运动形成的局部拉张引起的。受巴颜喀拉地块南东向的持续推挤作用,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应力积累程度高,孕育和发生大地震的危险性较高。(2)模型运动学方面,青藏高原东缘整体上呈SE向运动,并表现出一定的顺时针旋转变化,且西部运动速率较高,向东逐渐降低。川滇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内部,速率变化较明显,而四川盆地和北部的柴达木-祁连地块运动速率及方向较为恒定。不同地块之间的差异运动,主要通过地块间的边界断层来调节,其中NW-SE向的鲜水河断裂和东昆仑断裂横向滑动速率明显高于研究区内其他断裂。模型获得的鲜水河断裂北西部的炉霍-道孚段长期滑动速率为12–13mm/a,中部康定地区降低为10–11mm/a,南部石棉地区进一步降低为7–8mm/a。东昆仑断裂东段的西部滑动速率为5–6mm/a,在与龙日坝断裂交汇的地方速率降为3–4mm/a,向东经过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后,速率进一步降为2mm/a,在最东端则逐渐减小至1mm/a以下。NE-SW走向的断层由于其走向与研究区块体整体运动方向近垂直,断层横向滑动速率较低,如龙门山断裂带横向滑动速率不到1mm/a。龙日坝断裂走滑速率相对较高,为2.0–2.2mm/a,起着调节巴颜喀拉地块内部变形的作用。近S-N走向的虎牙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1.2–1.4mm/a,远高于其西侧的岷江断裂。地表垂向运动方面,研究区整体呈隆升状态,最大隆升值约为0.9mm/a,但在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带交汇区附近和东昆仑断裂经若尔盖盆地地区北侧存在两处明显的地表沉降区,最大沉降量约为0.7mm/a,反映出高速走滑的断层在拐弯处形成的局部拉张环境。虎牙断裂作为岷山隆起的主控断裂,吸收了来自东昆仑断裂的大部分变形,在巴颜喀拉地块持续作用下,其可能已经影响到了龙门山断裂的几何结构,导致北川断裂在与虎牙断裂的交汇区发生几何扭曲,在地表表现为NW-SE向的擂鼓断裂出露。虎牙断裂与理县断裂共同组成了与龙门山断裂带高角度相交的NW-NNW向断裂系统,该组断裂可能已经深刻影响到了龙门山断裂的几何形态,使得后者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中于虹口和北川两地表现出高位错,高烈度的特征。研究NW-NNW向这组断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3)模型应力场方面,川滇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整体上处于走滑断层应力状态,四川盆地大部及其北部的碧口地块和柴达木-祁连地块则处于逆断层应力状态。鲜水河断裂八美-康定段北侧和东昆仑断裂过若尔盖盆地北侧显示出明显的正断层应力场。研究区最大主应力σ1近水平分布,方位呈E-W向或NW-SE向,与最大水平应力SH相似。SH方位在滑脱层上下存在明显变化,表明若将浅部应力方位外推至深部时,应充分考虑壳内滑脱层对深部应力状态的影响。北川断裂断层面上的绝对应力结果显示,大致以北川为界,北东段正应力明显低于南西段;而剪应力高于南西段。推测这种应力状态是造成汶川Ms8.0地震单侧破裂的力学原因:由于断裂带南西段上的正应力较高,断层很难发生滑动,断层面上可以存储较高的应变能。随着巴颜喀拉地块向南东运动时产生的持续推挤作用,断层面上的应力一直增加,当达到岩石临界破裂强度后,在北川断裂南西段形成初始破裂,由此产生的应力场扰动使得破裂沿着正应力小的北东方向长距离传播,而在正应力高、剪应力低的南西段,破裂被快速阻止,最终形成了汶川地震破裂沿北东方向单侧扩展的现象。分析认为,鲜水河断裂八美-康定段存在的正断层应力场是由该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在断裂走向发生顺时针转动的康定处产生的拉张作用引起的。推测该正断层应力场为处于粘性状态的下地壳高温高压物质沿鲜水河断裂上涌打开了窗口,便于热量向上传递,促使上地壳岩石发生局部熔融,并为岩浆侵位创造了空间,最终形成了折多花岗岩。此外,该正断层应力场所引发的下地壳流上拱作用可能也促使丹巴背斜南西翼在12Ma时快速隆升。八美-康定附近的下地壳物质上涌,折多山花岗岩体侵位及丹巴背斜南西翼快速隆升均与鲜水河断裂在该处因走滑而产生的拉张作用有密切关系,是青藏高原物质向东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集体响应。(4)以鲜水河断裂为例,分析了该段断裂潜在破裂段和相应的最大震级。模型结果显示,鲜水河断裂康定-石棉段处于逆冲兼走滑的应力状态中,断层面上较高的正应力不利于断层滑动,使得断层容易积累更高的应变能,孕育大地震。该段断裂长期滑动速率约为9mm/a,距离上次强震已过去235年,估算断裂上所积累的能量可以产生Ms7.3级强震,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于该段断裂的活动性监测和研究。

蒲思颖[6](2020)在《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山主峰雪宝顶(5588 m)及其周边地区是叠加了山地生态系统和岩溶生态系统双重脆弱性的西南山区典型代表区域,但在前人研究中无统一确定范围。如何科学合理确定雪宝顶及其周边地区自然地域范围并开展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对该区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内容主要包括:(1)运用Arc GIS水文分析模块提取的小流域单元与该区域自然特色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雪宝顶雪宝顶流域边界,在此基础上对雪宝顶流域特有的生态地质旅游资源——钙华沉积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2)以2002—2019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2004—2015年地质灾害数据为数据源,对雪宝顶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植被覆盖及其变化、地质灾害发育展开分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探明了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和整体状况;(3)构建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模型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得到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明确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引入ESDA方法对其进行探讨;(4)以黄龙核心景区为例,对其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展开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雪宝顶流域总面积6988.97 km2,地理位置为103°25’59"~104°17’12"E,32°26’11"~33°28’51"N;(2)林地、灌木疏林和草地在研究区景观中占绝对优势,景观受自然因素干扰较强,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弱;(3)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中间低,四周高”分布,植被覆盖动态度较强,主要表现为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年际变化较大和植被覆盖等级稳定区面积占比持续下降;(4)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点多沿河流干流和断裂带呈线性分布,且集中发生在较软弱岩组与较坚硬岩组互层的地层中;(5)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整体水平以良好、较好为主,占总面积近60%,而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面积最小,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两极分化严重,表现为显着的正向集聚特征;(6)黄龙核心景区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以稳定和基本稳定级别为主,仅接仙桥属于不稳定级别。

王欣[7](2020)在《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文中指出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位于环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整个昌都-思茅地块的轴部区域,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类基础工程建设的跟进,在该区域开展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切峡谷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以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为研究对象,针对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区研究。结合峡谷特征,对其形态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对深切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发这一现象进行了主控因素的统计分析及易发性分区研究。最后对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进行了基于GIS的综合工程地质分区评价。主要研究进展有:(1)详细收集整理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得到各区县的气象水文统计信息,并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建造、构造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区划。在新构造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历史地震信息,为后续工程地质特征单因素分析奠定基础;(2)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单因素的栅格初步分区图。着重对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横、纵剖面形态上的分析,并结合Hack、SL等地貌参数对河流进行陡缓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形态类型及特征进行总结概括;(3)对典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定性的地质分析,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深切峡谷区范围密切相关。通过信息量值计算,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到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震、坡度、断裂、道路、水系、降雨等因素。易发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0.9%,却有91.21%的地质灾害点发育,并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深切峡谷干流水系两岸3km范围以内。另外,非对称V型河谷为地灾高发的河谷形态;(4)在各单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栅格分区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不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变速率、年平均降雨量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发现断裂构造、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三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采用基于GIS与组合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级分区评价。最后对各河段、各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区-分段-分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评价结果。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深切峡谷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分区结果为后续工程勘察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刘昭歧[8](2019)在《松潘-甘孜地块南部及周边区域电性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潘-甘孜地块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的西侧,区域构造复杂,地震频发,为了探究该地区各板块和各断裂带的岩石圈构造,本论文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MT)对区域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的“青藏高原地壳物性结构和变形带成像”下属专题“藏东—川西地区三维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通过对野外采集大地电磁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反演,最终获得了3条测线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和研究区的整体三维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内已有的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以及地质学和构造学资料,从二维三维电性结构模型中得出了以下认识:松潘-甘孜地块南部与四川盆地以龙门山断裂带为界,两边区域的电性差异十分明显,松潘-甘孜地块南部的电性结构主要表现为垂向分层的特点,上层的上地壳主要表现为高阻的脆性特征,而下层的中下地壳则表现为大规模的低阻塑性特征,推测大规模低阻体可能是含盐的水流体或局部熔融物质。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以东的四川盆地岩石圈整体表现出高阻特征。研究区内的断裂多为逆冲推覆断裂,这些断裂主要是在逆冲推覆作用下形成的,变形机制属于壳内脆性变形,进而引起地壳缩短推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隆升。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物质的运动可能导致地壳增厚,地壳增厚导致青藏高原东部隆升。推测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整体隆升是在这两种动力学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电性模型上显示扬子板块西边界为虎牙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带连线。研究区内震中位置多数集中在断裂带附近高阻体与低阻体的接触边界上,断裂两侧块体的挤压运动使得断裂带附近区域产生强烈形变,应力不断累积,使得地震频繁发生,中下地壳低阻层内无震源存在,说明地下低阻塑性体不具备地震震源所需的应力积累条件。

梁昌健[9](2019)在《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文中指出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地震是近十几年来在巴颜喀拉块体东缘活动构造带发生的第三次大地震,其余两次分别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0级地震。野外调查未发现明显的同震地表破裂,从而对于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成因机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基于野外调查,综合分析InSAR技术获取的同震形变场和发震断裂几何参数、遥感数据、同震滑坡分布数据、历史地震数据,以及前人资料,对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基于Sentine-l雷达影像数据,使用D-InSAR技术获取了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对断层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1)LOS向最大抬升量为15.2 cm,最大沉降量为21.0 cm;(2)此次地震最大滑动量1.06 m,地震矩释放总量约为6.82×1018Nm,矩震级为Mw6.46;(3)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为虎牙断裂北段的延伸断裂。2.通过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遥感解译综合分析了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震区内存在两处同震滑坡密集发育区,其滑坡分布特征与发震断裂的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断层效应,包括距离效应、方向和坡度效应、烈度效应。3.综合分析历史地震资料、地球物理资料、InSAR反演结果、虎牙断裂特征和巴颜喀拉块体的运动学特征,本文认为此次九寨沟地震的发生跟3种孕震条件相关,分别为:(1)虎牙断裂北段为未发生破裂的断层段(地震空区),即存在发生大地震的背景条件;(2)虎牙断裂具有较高的倾角,为左旋走滑断裂,这是孕育九寨沟地震的断层条件;(3)下地壳流为孕育九寨沟地震的动力条件。在下地壳流的驱动下,巴颜喀拉块体和华南块体相互作用,使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角向北东方向挤出,此过程中受到秦岭的阻挡,使虎牙断裂成为应力集中区。

邵崇建[10](2019)在《龙门山构造地貌特征与应变差异传递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现今的高原,还导致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快速隆升。龙门山断裂带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2008年Ms 8.0汶川地震和2013年Ms 7.0芦山地震,受到地学界的广泛关注。该地区地质地貌显着、水系发育较好,成为研究构造-地貌-水系演化和地表过程的典型区域。本文对龙门山河流流域地区的构造地貌差异性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龙门山应变差异传递机制和构造地貌响应模式。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采用多个地貌参数(高程、平均坡度、地形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河流纵剖面数学拟合函数和河流水力侵蚀模型),结合前人资料,研究表明龙门山流域地区的构造地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在变形方面上,龙门山中段和南段以逆冲为主,北段以走滑为主。(2)在隆升强度方面上,龙门山中南段和岷山整体隆升较强(其中岷山和龙门山中段的构造隆升强度强于南段),龙门山北段整体构造抬升较弱。(3)在地貌特征方面上,中南段和岷山地区地貌较高陡(中段最高陡,南段山体较中段缓、宽),地貌演化主要影响因素为构造抬升,处于Ohmori模式的发展期;北段相对较低矮,地貌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现处于Ohmori模式的衰退期。(4)岷江流域(本文特指四川盆地以西的岷江流域)整体构造抬升较弱,现处于Strahler模式的壮年期,随着岷江的溯源侵蚀,向老年期发展。基于Burbank的断层连接生长模式对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活动性进行分析,认为中段应变很可能大部分转移到北川-映秀断裂,从而导致茂县-汶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较弱。(2)基于龙门山流域地区隆升强度、地貌特征和变形特征明显的差异性,通过主应力方向、地震解译剖面、砂箱模拟的结果、浅层滑脱层的分布特征、地震数据和汶川地震导致的喷砂冒水等数据的分析,建立了龙门山分段之间的应变差异传递机制:(1)北段和中南段之间应变差异传递主要表现为传递方向的差异(中南段垂直于断裂带,北段平行于断裂带)和分段应变总量的差异(由于岷山构造带的阻挡作用,使得北段的应变总量小于中南段)。(2)中段和南段应变差异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三叠系膏岩层(浅层滑脱层)的厚度大小;南段前缘较厚的膏盐层导致其应变更容易向盆地传递,降低了南段断层的活动性。(3)基于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应变差异传递机制的分析,结合前人资料对南段“地震空区”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建立龙门山应变差异传递的构造地貌响应模式,获得以下几个认识:(1)基于“地震空区”双石-大川断裂和山前盲冲断层(RFBT)的发震能力分析,认为“地震空区”的发震能力很可能小于Ms 7.0。(2)“地震空区”岩石物性较南侧分段弱,导致应变更容易向盆地传递,这可能是龙泉山中部断层相关褶皱发育最好的原因。较弱岩石物理性质和强烈的东南向应变传递很可能是“地震空区”形成的主控因素。(3)龙门山应变差异传递机制:应变差异传递主要由应变传递方向、应变总量大小、岩石物理性质强弱和前缘地区浅层滑脱层厚度大小四个影响因素控制。

二、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科学问题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宏观地貌分析
    2.2 断裂几何图像和新活动特征研究
        2.2.1 多源遥感影像综合解译
        2.2.2 野外考察和探槽开挖
        2.2.3 晚第四系测年
        2.2.4 高分辨率地貌测绘
    2.3 区域构造模型建立
第3章 区域时间标尺
    3.1 夷平面
        3.1.1 夷平面的分级
        3.1.2 夷平面的时代
    3.2 剥蚀面
    3.3 河流阶地
    3.4 冲沟阶地
    3.5 研究区域时间标尺
第4章 宏观地貌
    4.1 地形地貌参数
    4.2 流域地貌参数
        4.2.1 流域不对称度
        4.2.2 面积高程积分
    4.3 区域条带剖面
    4.4 小结
第5章 断裂宏观地貌
    5.1 与断裂相关的宏观地貌
        5.1.1 横跨白龙江断裂系的山脊点剖面
        5.1.2 横跨临潭-宕昌断裂的山脊地形剖面
        5.1.3 跨区域的地形剖面
    5.2 水系位错
    5.3 小结
第6章 活动断层几何展布、新活动特征与活动速率
    6.1 白龙江断裂
        6.1.1 几何展布
        6.1.2 新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
        6.1.3 小结
    6.2 光盖山-迭山断裂
        6.2.1 几何展布
        6.2.2 活动性质和时代
        6.2.3 古地震研究
        6.2.4 滑动速率
        6.2.5 小结
    6.3 临潭-宕昌断裂
        6.3.1 几何展布
        6.3.2 新活动特征
        6.3.3 滑动速率
        6.3.4 小结
第7章 区域构造模型与变形分配
    7.1 活动断裂几何图像
        7.1.1 西秦岭NWW断裂系几何图像
        7.1.2 西秦岭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贵德断裂的构造转换
        7.1.3 NWW断裂系与NE断裂系的构造转换
    7.2 地表断裂的深部延伸与深部构造背景
        7.2.1 地质剖面特征与断裂的深部延伸
        7.2.2 研究区深部结构与断裂向深部延伸
    7.3 区域构造模型
        7.3.1 区域构造模型
        7.3.2 白龙江断裂与光盖山-迭山断裂、塔藏断裂的关系
        7.3.3 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
第8章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与东昆仑断裂东延问题
    8.1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
    8.2 东昆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与东延问题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研究成果
    9.2 存在的问题
    9.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表1 14C测年结果
附表2 OSL测年结果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构造和气候作用下的末次冰消期四川叠溪湖相沉积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拟开展的工作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叠溪博物馆剖面样品采集
    3.2 试验方法
    3.3 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 岷江河流沉积物特征及其构造响应
    4.1 引言
    4.2 样品采集
    4.3 岷江河流沉积物特征与分析
    4.4 岷江河流沉积物物源及搬运动力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相沉积孢粉记录的区域气候演化
    5.1 引言
    5.2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5.3 新磨村剖面的孢粉记录
    5.4 末次冰消期气候演化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叠溪博物馆湖相沉积的年代序列
    6.1 引言
    6.2 样品采集和实验处理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6.4 叠溪剖面年龄深度序列建立
    6.5 叠溪剖面沉积速率讨论
第七章 叠溪博物馆湖相沉积古地震记录
    7.1 湖相沉积的成因分析
    7.2 端元模拟结果及物源分析
    7.3 湖相沉积的古地震记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叠溪博物馆湖相沉积高频波动的构造控制
    8.1 .引言
    8.2 .湖相沉积物高频波动的指标分析
    8.3 .湖相沉积物高频波动的构造响应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对比
    9.1 引言
    9.2 剖面介绍和样品选择
    9.3 粒度组分和磁化率特征
    9.4 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分析
    9.5 湖相沉积中磁化率受控机制探讨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3)基于重力资料的汉中盆地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意义及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
    2.4 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章 重力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及技术
    3.1 重力资料的预处理
    3.2 重力资料的处理与转换
        3.3.1 局部重力异常的识别圈定及推断解释
        3.3.2 断裂构造划分
        3.3.3 重力剖面拟合地质解释
第四章 重力异常特征
    4.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4.2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4.3 局部重力异常特征
    4.4 局部重力异常成因分析
第五章 断裂构造体系
    5.1 断裂构造划分
        5.1.1 断裂平面位置的识别标志
        5.1.2 断裂产状要素的确定方法
    5.2 断裂构造推断结果
    5.3 断裂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综合解释
    6.1 剖面选择
    6.2 剖面解释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研究工作

(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确定和科学问题
        1.1.1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构造的重要地位
        1.1.2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地震构造
        1.1.3 2017年九寨沟地震
    1.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探测研究
        1.2.2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1.2.3 大地测量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应用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2.1.1 基本方程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2 大地电磁测深定性分析方法
        2.2.1 相位张量分解
        2.2.2 磁感应矢量
    2.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2.3.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2.3.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2.4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4.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震孕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4.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活动断裂带分段深部结构的探测应用
        2.4.3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4.4 大地电磁方法在其他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和大地电磁数据分布
    3.1 研究区断裂和区域构造
        3.1.1 主要断裂分布
        3.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3.2 大地电磁数据来源和分布
        3.2.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3.2.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三维反演
    4.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1.2 数据分析
        4.1.3 三维反演
    4.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4.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三维反演
第5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1 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1 九寨沟地震区马尾状断裂体系的延展特征
        5.1.2 构造单元深部电性结构横向特征
    5.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第6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意义
    6.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深度
    6.2 岷山地区几个中强地震构造和孕育环境
    6.3 东昆仑断裂东段分段结构和走滑速率衰减深部原因
    6.4 东昆仑断裂东端应变分配模式
    6.5 2017九寨沟地震以及2008汶川、2013芦山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6.6 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分布与流变结构研究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7.2.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2 论文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青藏高原东缘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地壳应力场的主要研究方法
        1.2.2 青藏高原东缘应力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及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地质背景
    NW-SE向断裂系统
    NE-SW向断裂系统
    近南北走向断裂系统
第三章 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反演
    §3.1 震源机制解
        3.1.1 g CAP反演方法简介
        3.1.2 震源机制解结果
    §3.2 地壳深部应力场
        3.2.1 方法原理
        3.2.2 深部应力场结果
    §3.3 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讨论
        3.3.1 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
        3.3.2 震源深度可靠性检验
        3.3.3 理县地区正断层地震成因
        3.3.4 龙门山断裂带分段及地震危险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构建
    §4.1 模型几何参数
        4.1.1 模型横向几何参数
        4.1.2 3D断层系统
    §4.2 岩石物理性质
    §4.3 摩擦系数
    §4.4 初始应力场
    §4.5 运动学边界条件
第五章 模型运动学结果
    §5.1 水平运动特征
        5.1.1 地表水平运动速度
        5.1.2 断层横向滑动速率
        5.1.3 跨断层运动速率
        5.1.4 块体旋转速率
    §5.2 垂向运动特征
        5.2.1 地表垂向运动速率
        5.2.2 断层垂向滑动速率
    §5.3 运动学讨论
        5.3.1 水平运动对比
        5.3.2 断层滑动速率对比
        5.3.3 垂向运动对比
    §5.4 虎牙断裂的意义
        5.4.1 岷山隆起的主控断裂
        5.4.2 对龙门山断裂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模型应力场结果
    §6.1 主应力轴产状
    §6.2 应力场类型
    §6.3 最大水平应力
    §6.4 差应力
    §6.5 应力场讨论
        6.5.1 汶川地震单侧破裂
        6.5.2 鲜水河断裂正断层应力场意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
    §7.1 鲜水河断裂滑动速率及应力状态
    §7.2 鲜水河断裂地震危险性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认识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6)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1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2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与水资源
        2.1.5 土壤、植被
        2.1.6 生物资源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交通条件
        2.3.2 经济结构与发展
        2.3.3 旅游资源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3.1.2 非遥感数据
    3.2 数据处理
        3.2.1 遥感数据处理
        3.2.2 非遥感数据处理
4 雪宝顶流域自然地域范围界定
    4.1 研究方法
        4.1.1 划定依据
        4.1.2 小流域单元的提取
        4.1.3 划定方法
    4.2 划定结果
    4.3 雪宝顶流域钙华沉积点空间分布特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变化分析
    5.1 雪宝顶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5.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及意义
        5.1.2 雪宝顶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5.1.3 雪宝顶流域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5.2 雪宝顶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5.2.1 植被覆盖度计算及分级
        5.2.2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5.2.3 植被覆盖度演变规律
        5.2.4 植被覆盖度变化驱动力
    5.3 雪宝顶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5.3.1 雪宝顶流域地质灾害概况
        5.3.2 雪宝顶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6.0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6.1 评价单元的生成
    6.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6.2.1 评价指标的遴选
        6.2.2 评价指标的取值和分级
    6.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1 评价模型
        6.3.2 计算各指标权重
    6.4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6.4.1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
        6.4.2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区
        6.4.3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
        6.4.4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
        6.4.5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
    6.5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稳定性评价——以黄龙核心景区为例
        6.5.1 建立黄龙核心景区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6.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5.3 黄龙核心景区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切峡谷研究现状
        1.2.2 深切峡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2.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形地貌
    2.3 区域地层建造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4.1 大地构造环境
        2.4.2 区域构造单元及断裂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历史地震
        2.5.1 新构造运动
        2.5.2 历史地震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形地貌
        3.1.1 平面特征
        3.1.2 垂直特征
    3.2 峡谷特征
        3.2.1 谷底特征
        3.2.2 谷坡特征
        3.2.3 河谷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3.3 地层岩性
        3.3.1 按地质年代划分
        3.3.2 按岩石强度划分
        3.3.3 按岩石类型划分
    3.4 地质构造
    3.5 地震活动
    3.6 降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3.6.1 降水特征
        3.6.2 水文地质特征
    3.7 人类工程活动
    3.8 构造应力场与地形变
        3.8.1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3.8.2 地形变场
第4章 澜沧江中游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区
    4.1 地质灾害点概述
    4.2 典型地灾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4.3 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4.3.1 距断裂距离统计
        4.3.2 距水系距离统计
        4.3.3 距道路距离统计
        4.3.4 地灾高程分布统计
        4.3.5 地灾平均坡度统计
        4.3.6 地灾降雨量分布统计
        4.3.7 地灾地震峰值加速度统计
        4.3.8 地灾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统计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4.4.1 地质灾害分布图
        4.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
        4.4.3 信息量计算
        4.4.4 熵权法计算权重
        4.4.5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4.4.6 各河谷类型地灾发育特点
第5章 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5.1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
        5.1.1 分区原则及依据
        5.1.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及流程
    5.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5.2.2 评价指标的简述及量化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5.3.2 基于CRITIC法的客观权重计算
        5.3.3 权重的组合
    5.4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5.5 各河谷类型工程地质特征
        5.5.1 各河段工程地质特征评价结果
        5.5.2 各河谷类型对应工程地质岩组
        5.5.3 各河谷类型断裂发育情况
        5.5.4 各河谷类型水文地质情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松潘-甘孜地块南部及周边区域电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大地电磁测深法
    2.1 大地电磁法概要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2.3 视电阻率与波阻抗
    2.4 阻抗张量
3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3.1 仪器设备
    3.2 仪器标定与一致性实验
    3.3 测点布置
4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与分析
    4.1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
    4.2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
        4.2.1 电性主轴分析
        4.2.2 相位张量
        4.2.3 磁感应矢量分析
5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5.1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简介
    5.2 二维反演
    5.3 三维反演
6 电性模型分析讨论
    6.1 电性结构模型对比分析
    6.2 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分析
    6.3 松潘-甘孜地块
    6.4 川滇地块
    6.5 鲜水河断裂带
    6.6 龙门山断裂带
7 研究区构造问题讨论及地震分析
    7.1 龙日坝向南延伸问题及大地电磁提供的证据
    7.2 岷江断裂对于地块划分的意义及大地电磁测深提供的证据
    7.3 基于电性结构的地震分析
8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完成工作
    8.2 主要成果
    8.3 论文不足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九寨沟地震研究进展
        1.2.2 InSAR技术在地震形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2.3 地震滑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巴颜喀拉块体及其地震活动性
    2.3 研究区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
        2.3.1 岷江断裂
        2.3.2 虎牙断裂
        2.3.3 塔藏断裂
        2.3.4 龙门山断裂带
    小结
第3章 基于D-InSAR的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3.1 九寨沟地震概况
    3.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3.2.1 D-InSAR基本原理
        3.2.2 D-InSAR主要处理方法
    3.3 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获取及分析
    3.4 九寨沟地震断层参数及滑动分布反演
    3.5 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小结
第4章 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特征与断层效应分析
    4.1 九寨沟地震极震区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1.1 日寨沟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1.2 树正—则查洼沟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1.3 上四寨村—干海子村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2 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断层效应分析
        4.2.1 距离效应
        4.2.2 方向和坡度效应
        4.2.3 烈度效应
    小结
第5章 九寨沟地震成因机制分析
    5.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裂与虎牙断裂的关系
    5.2 九寨沟地震与虎牙断裂历史地震破裂空区的关系
    5.3 九寨沟地震与虎牙断裂活动特征的关系
    5.4 九寨沟地震与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运动特征的关系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龙门山构造地貌特征与应变差异传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关键数据与技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第2章 龙门山及邻区构造特征
    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1.1 巴颜喀拉块体
        2.1.2 龙门山断裂带
        2.1.3 龙门山前陆盆地
    2.2 龙门山分带及分段
        2.2.1 龙门山分带
        2.2.2 龙门山分段
    2.3 龙门山构造活动性
        2.3.1 龙门山南段活动性
        2.3.2 龙门山中段活动性
        2.3.3 龙门山北段活动性
第3章 龙门山构造地貌特征
    3.1 基本理论与DEM数据介绍
    3.2 研究方法
        3.2.1 坡面地形因子
        3.2.2 面积高程积分(HI)
        3.2.3 河流纵剖面数学拟合函数
        3.2.4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
    3.3 结果
        3.3.1 坡面地形因子提取及其特征
        3.3.2 面积高程积分的提取及其特征
        3.3.3 河流纵剖面数学拟合函数的提取及其特征
        3.3.4 河流坡度-面积双对数剖面的提取及其特征
    3.4 讨论
        3.4.1 坡面地形因子对构造地貌差异性隆升的指示
        3.4.2 面积高程积分(HI)对构造地貌差异性隆升的指示
        3.4.3 河流数学拟合函数对构造地貌差异性隆升的指示
        3.4.4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对构造地貌差异性隆升的指示
        3.4.5 龙门山河流流域地区构造隆升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3.4.6 断层连接生长模式对龙门山中段活动性的约束
    3.5 小结
第4章 龙门山应变差异传递机制
    4.1 数据及其特征分析
        4.1.1 浅层滑脱层空间展布特征
        4.1.2 地震反射解译剖面揭露的构造样式特征
        4.1.3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汶川地震前后钻井压力变化特征
        4.1.5 汶川地震同震喷砂冒水空间展布特征
    4.2 利用砂箱模拟实验对龙门山及其前缘地区构造样式的模拟
        4.2.1 方法介绍
        4.2.2 砂箱实验模型设计
        4.2.3 龙门山及其前缘构造样式砂箱模拟结果
    4.3 讨论
        4.3.1 龙门山北段和中南段应变差异传递机制
        4.3.2 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应变差异传递机制
    4.4 小结
第5章 龙门山应变差异传递的构造地貌响应
    5.1 龙门山“地震空区”成因机制及其反映的应变差异传递机制
        5.1.1 “地震空区”断层活动性对比分析
        5.1.2 “地震空区”双石-大川断裂分段及古地震序列分析
        5.1.3 “地震空区”发震能力分析
        5.1.4 “地震空区”及其南侧分段应变差异传递机制的构造地貌响应
    5.2 龙门山应变差异传递的构造地貌响应模式
        5.2.1 地貌特征差异对应变差异传递的响应
        5.2.2 构造特征差异对应变差异传递的响应
        5.2.3 龙门山应变差异传递模式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D]. 张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2]构造和气候作用下的末次冰消期四川叠溪湖相沉积记录研究[D]. 时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3]基于重力资料的汉中盆地构造特征研究[D]. 王亮.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D]. 孙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5]青藏高原东缘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地震危险性分析[D]. 李献瑞.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6]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D]. 蒲思颖.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D]. 王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松潘-甘孜地块南部及周边区域电性结构研究[D]. 刘昭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D]. 梁昌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龙门山构造地貌特征与应变差异传递机制研究[D]. 邵崇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