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观测网络论文-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

深海观测网络论文-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

导读:本文包含了深海观测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底观测网络,接驳盒,监控,数据采集

深海观测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1](2011)在《基于水下接驳盒的深海海底观测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深海海底环境的长期连续观测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水下接驳盒的深海海底观测网络。该网络由基站监控中心、水下接驳盒和海底观测传感器3个部分组成。采用嵌入式工控机和单片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水下接驳盒的数据采集和电能管理,并给出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适用于深海海底高压特殊环境下长期连续的实时观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1年18期)

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2](2011)在《深海海底观测网络远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观测传感器电能供给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水下接驳盒的远程电力监控方案。设计了电力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接驳盒节点的硬件结构。监控系统以水下接驳盒为核心节点,通过光以太网进行远程通信,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各种海底观测传感器的电流、温度监测和电能分配控制。实验测试证实了所设计的水下接驳盒装置是可靠的,同时也说明该监控系统能够应用于深海海底的高压特殊环境。(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3](2011)在《深海海底观测网络信息采集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套深海海底观测网络信息采集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由监控中心层、传输主干网层和采集子网层构成的监测系统分层总体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信息采集通信协议及控制策略。进行了高压环境下的通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40MPa的压力下,监测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实验测试数据亦表明系统能够用于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实时信息采集监测。(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薛志刚[4](2010)在《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电能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海底观测网络是针对深海海底探测与研究而提出的课题,海底观测网的电能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观测网电能供给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保证电能系统供给的安全。本论文针对当前海底观测网及其电能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电能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并提出了功能实现的方法。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深海海底观测网络,总结了当前电能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从海底观测网络的电能供给特点,分析了电能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分级保护的策略,并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第叁章:主要研究了电能管理系统的硬件结构。比较功率MOSFET作为开关器件的优缺点和设计方法。给出了过压短路保护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实现了对目前系统的叁路供电输出的电流电压的测量以及环境温度的监测。第四章:研究了电能管理系统的软件架构,介绍VC和TCP/IP网络编程技术。从接驳盒程序和基站程序两方面说明了功能实现方法,并应用了SQLSERVER数据库技术,以适应长期数据监测的需要。第五章:给出了研究结果和试验情况,并对试验结果给出了分析。第六章:对全文作了总结,并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作了设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3-01)

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燕虎[5](2010)在《深海海底观测网络水下接驳盒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长期连续观测,设计一套基于水下接驳技术的接驳盒原型系统.通过分析接驳盒体系结构,采用多个耐压密封腔体作为水下接驳盒的机电集成封装结构,完成耐压腔体机械结构和散热结构设计.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MOSFET器件以输入串联和输出并联相结合的方式,把2kV高压直流电转换为400V中压直流电,实现深海远距离高压直流电能传输.针对深海观测仪器设备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采用基于TCP/IP的光以太网技术和应用层自定义协议技术来实现通信控制.实验验证了在40MPa下,水下接驳盒原型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该水下接驳盒原型系统合理且实用,为实现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长期连续观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虞伟乔[6](2006)在《深海观测网络结构及其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探测、开发成为当前的热点和各国政策的重点。然而现有的多种海洋观测技术都受能量供应限制和信息传送困难制约。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海洋观测方式:深海观测网络——实现了对海洋进行地域性地、长期地、实时地观测和实验。本文主要针对“深海观测网络试验平台”开展网络结构和信息传输协议研究。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海洋探索的重要意义和深海观测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第二章,在对通信方式、网络连接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深海观测网络的双层网络结构设计方案;并对深海观测网络的硬件平台实现作了介绍。 第叁章,针对Datalogger传感器研究设计子网的自定义通信协议,并完成子网的通信软件设计。 第四章,研究设计主干网的TCP/IP协议和自定义通信协议,并完成主干网的通信软件设计:主干网的基站客户端软件设计和接驳盒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第五章,通过系统模拟实验平台,对子网和主干网软件的通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六章,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并对课题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重点进行分析和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8-01)

深海观测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对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观测传感器电能供给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水下接驳盒的远程电力监控方案。设计了电力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接驳盒节点的硬件结构。监控系统以水下接驳盒为核心节点,通过光以太网进行远程通信,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各种海底观测传感器的电流、温度监测和电能分配控制。实验测试证实了所设计的水下接驳盒装置是可靠的,同时也说明该监控系统能够应用于深海海底的高压特殊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海观测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基于水下接驳盒的深海海底观测网络设计[J].计算机工程.2011

[2].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深海海底观测网络远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1

[3].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深海海底观测网络信息采集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11

[4].薛志刚.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电能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0

[5].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燕虎.深海海底观测网络水下接驳盒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

[6].虞伟乔.深海观测网络结构及其协议研究[D].浙江大学.2006

标签:;  ;  ;  ;  

深海观测网络论文-卢汉良,李德骏,杨灿军,金波,陈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