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码论文-姚佳,蒲杰,青旭东,钟黎

控制码论文-姚佳,蒲杰,青旭东,钟黎

导读:本文包含了控制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控制码,编码器,Verilog,HDL,查找表

控制码论文文献综述

姚佳,蒲杰,青旭东,钟黎[1](2018)在《一种新型的融合控制码与数据码的8/10 bit编码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融合控制码(K码)与数据码(D码)、具有无效K码检测功能的高速8/10bit编码器。深入研究了8/10bit的编码特点以及K码与D码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将K码融合于D码的改进编码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该编码方法更简单,速度更快,占用逻辑资源更少。采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了编码器,使用Modelsim软件对设计进行了功能验证,并利用Quartus Ⅱ综合实现了8/10bit编码电路。该编码器可直接应用于需要8/10bit编码的收发器。(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8年05期)

邓雨晨[2](2014)在《基于混沌和量子特性的MBE-SSP控制码序列的产生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密钥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传统的密钥分配协议始终无法避免Catch22问题,而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在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保障下,具有无条件安全性。MBE-SSP量子密钥分配协议,不仅安全,而且传输效率很高,但这都是在控制码序列严格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如何提高控制码序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1)分析了MBE-SSP控制码序列的安全性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安全密钥的长度和安全系数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二是控制码序列的生成方式单一,重复使用时,会造成更多的信息量泄露。(2)提出了一个基于混沌和量子特性的MBE-SSP控制码序列产生方案。该方案通过混沌系统来生成初始的密钥序列,然后经过分组,异或,抽取获得最终的控制码序列。在控制码序列重复使用时,提出了移位循环抛弃算法。通过该算法,使控制码序列在每次循环时都产生变化,并控制着不同的测量基序列,增强了控制码序列重复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利用较短的控制码序列来传输更长的密钥序列。(3)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性分析,并设计出控制码序列在移位循环抛弃时,所能传输的密钥序列在安全性最优时达到的最长长度的计算公式,对方案的具体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提出的方案,较好的解决了MBE-SSP控制码序列安全性存在的两个问题,整个方案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可行性及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01)

乐小燕,代俊雅,郑海滨,夏力前,张宇[3](2013)在《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中运动控制卡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的硬件结构,针对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的硬件特点及实际需求,提出了采用PCI7505光电隔离卡进行改造的设计方案,为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量身订做了控制制码机正常、稳定运作的运动控制卡,实现了一个经济型的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实验证明,采用经PCI7505改造设计的运动控制卡运作稳定、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3年20期)

乐小燕,李书涛,张克军,夏力前,肖友清[4](2008)在《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当前的技术发展和制码系统的实际需求,在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PC、运动控制卡、驱动器和制码机为硬件组成,以OMAC模型为基础的模块化软件结构的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实现了一个具有较高实用性和复用性的经济型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08年07期)

刘海花,王志刚,赵卫丽[5](2008)在《WinCE下用控制码直接控制打印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控领域中,嵌入式系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M icrosoft W indow s CE(简称W inCE)作为其中的一种,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的性能。W inCE是一个紧凑的、高效且可扩展的32位操作系统,适用于各种嵌入系统和产品。它拥有多线程、多任务、(本文来源于《电脑开发与应用》期刊2008年01期)

周绍梅,乐小燕,吴悦成,郑欣[6](2006)在《数控制码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数控制码系统中数据处理的特点,讨论了数控系统中两种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叁种从不同方面对传统方法改进的数据处理方法。综合分析所有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制码系统中数据处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更适用的数据处理新方法。该方法既节约了系统资源,又提高了制码速度和工作效率。详细介绍了该方法在数控制码系统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06年10期)

周绍梅,乐小燕,吴悦成,郑欣[7](2006)在《数控制码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数控制码系统中数据处理的特点,讨论了数控系统中两种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叁种改进方法。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制码系统中数据处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更适用的数据处理新方法。该方法即节约了系统资源,又提高了制码速度和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06年05期)

秦东宏,吴思[8](2001)在《遥控系统中控制码的跳码加密防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遥控系统中防盗码的跳码加密技术 ,如何实现遥控码编码、解码 ,以及在遥控门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光隆[9](2001)在《控制码光发射机/接收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光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S-BFDL-818T光发射机和S-BFDL-818R光接收机分别由12V直流电源供电,主要用于交通、公安、海关、厂矿企业等区域下的监控系统中云台摄像机及镜头控制信号的传输,具有体积小、使用便利、动态范围宽、性能价格比高等特(本文来源于《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期刊2001年01期)

涂明武,李桂明[10](1999)在《用VXI测试系统发送TKR122电台控制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VXI总线技术组建了机载设备综合测试系统,实现了对TKR122电台的自动测试。本文介绍了电台控制码的发送方法。(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1999年05期)

控制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密钥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传统的密钥分配协议始终无法避免Catch22问题,而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在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保障下,具有无条件安全性。MBE-SSP量子密钥分配协议,不仅安全,而且传输效率很高,但这都是在控制码序列严格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如何提高控制码序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1)分析了MBE-SSP控制码序列的安全性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安全密钥的长度和安全系数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二是控制码序列的生成方式单一,重复使用时,会造成更多的信息量泄露。(2)提出了一个基于混沌和量子特性的MBE-SSP控制码序列产生方案。该方案通过混沌系统来生成初始的密钥序列,然后经过分组,异或,抽取获得最终的控制码序列。在控制码序列重复使用时,提出了移位循环抛弃算法。通过该算法,使控制码序列在每次循环时都产生变化,并控制着不同的测量基序列,增强了控制码序列重复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利用较短的控制码序列来传输更长的密钥序列。(3)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性分析,并设计出控制码序列在移位循环抛弃时,所能传输的密钥序列在安全性最优时达到的最长长度的计算公式,对方案的具体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提出的方案,较好的解决了MBE-SSP控制码序列安全性存在的两个问题,整个方案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可行性及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制码论文参考文献

[1].姚佳,蒲杰,青旭东,钟黎.一种新型的融合控制码与数据码的8/10bit编码器[J].微电子学.2018

[2].邓雨晨.基于混沌和量子特性的MBE-SSP控制码序列的产生及安全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4

[3].乐小燕,代俊雅,郑海滨,夏力前,张宇.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中运动控制卡的设计[J].科技传播.2013

[4].乐小燕,李书涛,张克军,夏力前,肖友清.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福建电脑.2008

[5].刘海花,王志刚,赵卫丽.WinCE下用控制码直接控制打印机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

[6].周绍梅,乐小燕,吴悦成,郑欣.数控制码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新方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

[7].周绍梅,乐小燕,吴悦成,郑欣.数控制码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新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2006

[8].秦东宏,吴思.遥控系统中控制码的跳码加密防盗技术[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9].光隆.控制码光发射机/接收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

[10].涂明武,李桂明.用VXI测试系统发送TKR122电台控制码[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1999

标签:;  ;  ;  ;  ;  

控制码论文-姚佳,蒲杰,青旭东,钟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