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太阳能电池N型银浆用银粉的研究

硅太阳能电池N型银浆用银粉的研究

一、硅太阳电池N型银浆用银粉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聂婷[1](2021)在《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料用有机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正银浆料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机载体在银浆料中饰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料用有机载体的润湿性和流变性调控的方法,并研究了有机载体润湿性和流变性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首先,用接触角测试仪研究了溶剂与功能相、粘结相的润湿性,将丁基卡必醇和醇酯十二以及其不同比例下的混合溶剂分别滴在铜粉、银粉、玻璃粉-1、玻璃粉-2和硅片5种不同的基底上,测量结果表明,当丁基卡必醇:醇酯十二=1:1时,测得的接触角最小,表明溶剂具有最佳润湿性。其次,通过流变仪三段式测试比较三种不同粘结剂分别在不同含量下在规定时间内的回复率,发现丙烯酸树脂总是表现出优异的回复特性,去除外力后,M1-M3在30 s内的恢复率分别为87.8%、91.5%和91.92%。接着,用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比例触变剂对有机载体回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化蓖麻油:聚酰胺蜡=1:1时,有机载体表现出优异的触变性。通过接触角测试仪和流变仪对有机载体的润湿性和流变性进行调控,从而对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用有机载体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接着,研究了有机载体润湿性和流变性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试研究有机溶剂对银粉和硅片的润湿性,同时用粒子表面分析仪对银浆料的分散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二乙二醇二丁醚可提高溶剂与银粉及硅片的润湿性。润湿性好的有机载体M2制成的银浆料P3驰豫时间为94.46 ms,具有优异的分散性。与硅片润湿性好的有机溶剂S2制成的浆料P3在印刷时与硅基底接触良好,印刷后前电极栅线高宽比为0.39。最后,通过流变仪对浆料流变性进行表征,由结果可得,具有适中粘度和良好回复率的浆料能有效提高印刷性能,经测试,用润湿性和流变性优良的浆料制成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22.447%)。

董弋,郭少青,李鑫,董红玉[2](2021)在《银粉性质对太阳能电池浆料的影响》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品,太阳能电池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导电银浆作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影响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和度电成本。银粉作为银浆中的导电相,其性能对银浆的电性能、流动性、粘附性等性质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针对银粉的形态、尺寸、分散度、粒度分布和振实密度对导电银浆电性能的影响有较多研究。研究表明银粉的形态和粒径是决定银浆导电性、烧结质量等特性的主要因素;银粉的振实密度也是影响烧结厚膜的致密性以及电池的光电转化率的重要因素。在银粉制备过程中,不同种类的分散剂会影响银粉的分散性,从而影响银浆的细度、粘附性和电阻率。

刘城彬[3](2021)在《硅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用Te系无铅玻璃粉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化石资源正在日益枯竭,环境日益恶化,面对此情况,人们开始重视起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其中太阳能是一种无穷无尽且分布范围较广,可再生的能源。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关键装置,其中正银浆料是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部分,而玻璃粉又在银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世界各国都对导电浆料做出了相关规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限制铅含量。因此,研究出高性能且环保的无铅导电银浆对于全球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以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所用玻璃粉为研究对象,以TeO2-Bi2O3-B2O3玻璃为研究起点,通过DSC和红外光谱分析后确定各组分含量。随后依次加入ZnO、Ge O2,同样通过DSC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最终各组分为:45wt%TeO2-35wt%Bi2O3-6wt%Ge O2-6wt%B2O3-6wt%ZnO。由于Ge O2的存在,玻璃中增加了游离氧,使得锌离子不再去掠夺[TeO4]双三角锥体中的O2-,这样削弱了[TeO4]双三角锥体向[TeO3]三角锥体转变的趋势,玻璃稳定性更佳。XRD显示该玻璃粉非晶程度较高,成玻性较好。对该玻璃粉进行了化学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玻璃粉的化学稳定性较好,质量损失较小。讨论了不同烧结工艺对于银膜的方阻、附着力、表面形貌以及样品断面形貌的影响。确定了烧结温度800℃,保温时间60s为最佳烧结工艺,此时银膜方阻为2.57 mΩ/(9),附着力为4.85N。在该烧结工艺下,玻璃液能够有效浸润银粉,玻璃带着银颗粒在硅基片上均匀散开,银颗粒相互接触连接在一起,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断面上没有较深的孔洞。烧结温度过高时,玻璃液粘度下降,无法很好溶解银粉,欧姆接触效果较差。另外,存在过烧现象,过高的温度,使得硅基片受到强烈刻蚀,可能破坏电池片的P-N结。讨论了玻璃粉的相对含量对于样品烧结过程的影响。研究了正银浆料中玻璃粉的相对含量对于烧结后银膜的方阻、附着力以及样品断面形貌的影响,确定了玻璃粉含量3wt%时为最优含量。此时,银膜方阻最低,为2.26 mΩ/(9),附着力为4.85N。断面形貌显示,银膜致密度性较好,无较深孔洞,抗减反射层被刻蚀完全,玻璃层厚度均匀,银膜与硅发射极的欧姆接触效果较好。研究了玻璃粉中掺杂的银含量对于样品横截面形貌的影响。当玻璃粉中掺杂6wt%Ag NO3颗粒时,横截面SEM形貌显示,在玻璃层与硅发射极界面沉积了大小较为均一的纳米银颗粒,这有利于电子的传输,提升导电性。另外,对比了在玻璃粉氧化物原料中掺杂银粉,EDS显示掺银粉的玻璃粉中银含量较少,SEM形貌显示该玻璃粉制成的样品Ag-Si界面银微晶数量较少。

董芸谷[4](2020)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玻璃粉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硅太阳能电池通过半导体材料构建光电转换达到光伏发电的目的。为提高对光的吸收利用,通常在硅片表面镀上具有金字塔绒面结构的氮化硅层。通过丝网印刷将正面银浆印刷在硅片表面,烧制形成电极将硅片内部光生载流子导出。正面银浆中的玻璃粉含量虽然不大,但对银浆的性能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烧结过程中玻璃先腐蚀氮化硅层,随后搭建银粉与硅基板电子传导的桥梁,因此玻璃性能的优劣会影响到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TeO2-PbO系统玻璃因具有熔点低、腐蚀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市场中。本实验采用熔融水淬法制备玻璃样品。首先确定合理的Bi/Pb质量比,研究玻璃网络结构稳定的TeO2-Bi2O3-PbO系统玻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随后研究掺杂WO3和Cr2O3对TeO2-Bi2O3-PbO系统玻璃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单一碱金属氧化物(Na2O)和两种碱金属氧化物共掺(Li2O和Na2O)对TeO2-Bi2O3-PbO系统玻璃性能的影响。结论如下:(1)随着Bi/Pb质量比的增大,玻璃粉对硅基板的腐蚀程度下降,特征温度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当Bi:Pb=4:6时,玻璃的工艺窗口达到最大范围170℃。电阻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Bi:Pb=4:6时电阻率达到最低值2.17×1010Ω·cm,玻璃结构相对稳定;(2)WO3在TeO2-Bi2O3-PbO体系玻璃中可增强玻璃结构的稳定性,随着WO3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呈上升趋势(从210℃增高到364℃),电阻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玻璃的导电性下降,电阻率在WO3=8 wt%时达到最大值1.84×1011Ω·cm,腐蚀能力随着WO3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3)Cr2O3在TeO2-Bi2O3-PbO体系玻璃中,由于Cr2O3的溶解度很低,所以在烧结过程中会出现残留物。随着Cr2O3含量的增加,玻璃粉对硅基板的腐蚀程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呈上升趋势(从210℃增高到258℃),Cr2O3在该玻璃体系中会降低玻璃的导电性;(4)Na2O掺杂在TeO2-Bi2O3-PbO体系玻璃中会提升玻璃的导电性能,电阻率从2.17×1010Ω·cm降到4.7×107Ω·cm。Na2O会提升玻璃化学结构的稳定性,该体系玻璃的玻璃化转变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5)Na2O、Li2O共掺在TeO2-Bi2O3-PbO体系玻璃中,当混合碱总质量含量不变时,随着Li/Na比值的增大,玻璃态越发良好;在共掺4 wt%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阻率呈相反趋势。在共掺5 wt%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电阻率均呈上升趋势。在共掺6 wt%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呈下降趋势,电阻率呈上升趋势,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电阻率受碱金属氧化物总含量和Li/Na比例的影响。在Li/Na比值为1:3(碱金属含量为4 wt%)时,电阻率达到最低值3.6×107Ω·cm。

曾淋林[5](2019)在《太阳能电池用银浆玻璃粉的制备与表征》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不断进步,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化石能源都是有限的,而且我国传统化石能源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不断加强,对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应用范围广及资源充足等优点,在我国的长期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太阳能电池用银浆玻璃粉为研究开发对象,探讨了符合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和背面银浆用的玻璃粉,拟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正面和背面电极浆料的制备中。玻璃粉的研制过程采用高温熔融后对玻璃液进行水淬得到较粗玻璃颗粒,再利用气流磨磨制出了满足要求的超细微玻璃粉体。整个课题研究制备了 Bi-B-Si系正银用玻璃粉与Bi-B-Zn-Si系背银用玻璃粉,探究了银浆玻璃粉的熔制坩埚材质、玻璃体系的主要成分、单独以及混合加入碱金属、碱土金属对正银背银玻璃粉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IR)、拉曼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SEM+EDS)等多种表征方法分析了玻璃粉体本身的性能以及相关机理,通过热膨胀仪分析了玻璃块体的热膨胀系数和膨胀软化温度。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熔制Bi系银浆玻璃粉的最佳坩埚材料为刚玉坩埚,但使用刚玉坩埚在熔制过程中会引入Al2O3,而该系玻璃Al2O3含量过多会导致分相、熔化困难。本实验发现在该玻璃体系中Al2O3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8%以内。(2)在Bi-B-Si系正银玻璃体系,设计成分中SiO2含量的增加能使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提升,但也会提升玻璃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化温度,降低玻璃的膨胀系数,因此应用到正银玻璃粉中时,SiO2的质量分数以不超过10%为宜。随着Bi2O3含量的减少,B2O3含量的增加,八面体结构的[BiO6]逐渐转变为三角锥结构的[BiO3],三角体结构的[BO3]逐渐转变成四面体结构的[BO4],桥氧键数目增加,玻璃结构变得紧凑,从而引起玻璃的Tg、Tp及Tf值上升,玻璃的膨胀系数降低,还能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3)在Bi-B-Si系正银用玻璃体系中,单独加入Na2O,玻璃体系的膨胀系数变大,Tg,Tp,Tf的值都会降低,当Na2O和K2O混合加入后,出现了“混合碱效应”,玻璃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大大提高,在该系正银玻璃中,最佳质量比为:74Bi2O3-10.75B2O3-6.1 SiO2-5.6Al2O3-l.8ZnO-0.75CeO2-0.5Na2O-0.5K2O。(4)在Bi-B-Zn-Te系背银玻璃中,用少量Te02替换等质量的B2O3或ZnO2均会造成玻璃中四面体结构的[BO4]逐渐转变成三角体结构的[BO3],使非桥氧键增加,玻璃结构变得疏松,造成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析晶温度Tp,以及膨胀软化温度Tf的降低,膨胀系数也会增大。但用少量TeO2替换等质量分数的Bi2O3后,玻璃结构中的[Bi06]与[BO4]结构均会增加,玻璃结构中的桥氧键增加,玻璃网络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从而使得Tg,Tp和Tf有所提升,膨胀系数下降,综合差热,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成本等多因素分析,背银用玻璃粉的基础玻璃粉体系的最佳质量比为:67.9Bi2O3-9B2O3-9.5ZnO-4.7TeO2-5.6Al2O3-3.3SiO2。(5)在该背银玻璃体系中,单独加入少量的MgO后,随着MgO含量的增加,膨胀软化温度逐渐提高,而膨胀系数不断降低,加入等质量分数的CaO和MgO后,有出现“双碱土效应”的趋势,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增强,但作用效果不太明显,可能是因为Ca2+和Mg2+的半径差较小。(6)在磨制玻璃粉时,采用气流磨比用机械球磨方法更高效,省时,磨制的玻璃粉末粒径更细,粒径分布更均匀。

许红梅,于肖[6](2018)在《高产率合成银纳米线及提升太阳电池银浆性能》文中认为高长径比的银纳米线相比于银颗粒具有优异的一维长距离电子传输优势,可以减少电子传输过程中的损失。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大规模高产率的银纳米线。生长的银纳米线平均长度为62.7μm,平均直径为25.0 nm,长径比高达2 508;研究了反应时间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对银纳米线生长的影响,提出了银纳米线的生长机理。最后,将银纳米线以不同比例与商业化银浆进行掺混,并在P型硅片上制备银栅线。测试表明,适量地掺入银纳米线有助于显着提升银栅线导电和抗拉性能。

马君杰,冯斌,钟海锋[7](2018)在《硅基太阳电池及其所用正银浆料概述》文中认为介绍了不同硅基太阳电池技术优势及其所用正面导电银浆的作用及组成,对比了国内外各正银浆料供应商针对不同电池技术所研发的正面银浆,分析了各种正银浆料产品的不同与现状,总结并展望了未来高效电池技术及正银浆料发展的方向,为未来光伏技术的发展及正银浆料国产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王林杰[8](2017)在《多晶硅太阳电池烧结工艺及微观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硅太阳电池生产工艺到达瓶颈,如何在进一步提高电池片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已然成为各大电池厂商的首要问题。影响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前后金属电极形成的接触特性、前电极栅线入射光遮挡损失及硅材料本身短波响应损失。目前,降低由导电银浆制备的前电极栅线所造成的电阻损失及遮光损失,是目前提高硅太阳电池效性能研究重点与热点。而前电极烧结工艺主要影响银电极致密度、Ag/Si接触特性及电流传输性能,所以探究与正面银浆匹配的烧结工艺是提升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仅未制备前电极)为研究基础,利用本实验室自制正面银浆,研究了烧结工艺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包括烧结炉烘干区间温度、有机物燃烧区间温度、峰值温度及烧结炉带速,同时得到了该正面银浆的最佳烧结工艺。为给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实验利用SEM测量了不同峰值温度下电极栅线表面及Ag/Si接触界面玻璃层厚度、再生银晶粒大小、栅线体银颗粒形貌、栅线表面孔洞率等微观形貌,来探究电极栅线烧结微观机理,以及Ag/Si接触过程。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探究了不同烘干区间温度下,电池Ⅳ特性参数及电极栅线线电阻率的变化及联系;研究发现,烧结工艺烘干区间温度的不同主要影响电极栅线线电阻率及电池串联电阻,从而影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及效率。(2)探究了不同有机物燃烧区间温度下,电池Ⅳ特性参数及电极栅线高宽比的变化及联系;研究发现,烧结工艺有机物燃烧区间温度的高低主要影响电极栅线的高宽比,从而影响电极栅线导电性能和栅线遮光率,导致电池效率出现变化。(3)探究了烧结峰值温度从700℃上升到850℃下,电池Ⅳ特性参数、栅线线电阻率和接触电阻率的变化规律,该过程很好的模拟了正面电极从低温到高温的烧结过程,实验利用SEM重点测量了各烧结峰值温度下电极栅线表面银颗粒形貌及孔洞分布、Ag/Si接触界面玻璃层厚度、再生银晶粒大小等微观形貌,来探究Ag/Si接触过程及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对电池电性能变化的内在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根据栅线表面银颗粒SEM测量图及利用1mage J软件栅线表面孔洞分析结果,栅线烧结过程如下:随着烧结峰值温度上升,栅线体银颗粒相互凝聚成体块状,导电性增加,但同时导致颗粒间孔洞变大,降低了导电性能,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影响栅线致密度,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栅线线电阻率在780℃和850℃时不降反增。(4)探究了不同烧结炉带速分别为对电池Ⅳ特性参数的影响;若烧结炉带速过慢,电极栅线过度烧结,电池填充下降,效率下降;带速过快会导致烧结不充分,不利于Ag/Si欧姆接触的形成,效率也会下降。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实验室自制银浆的最佳烧结工艺为工艺16,烧结炉烘干区间温度、有机物燃烧区间温度、烧结炉带速以及峰值温度分别为200℃、400℃、7m/min、830℃,此时银电极线电阻率达到最小值3.54mΩ/cm,接触电阻率较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444%、66.874。

余向磊[9](2017)在《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烧结过程与导电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浆的烧结过程包括玻璃粉融化,玻璃熔体扩散并且浸润银粉,银粉移动重排、液相冷却固化等阶段。控制好银浆的烧结过程能获得较好的膜层与电池片的结合力及良好的导电性能。本课题通过对银浆烧结过程的研究,探究各组分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银浆烧结成的银膜的导电机理,从而得到高性能银浆的组成及烧结工艺。主要实验内容如下:首先通过研究450-900℃区间内,烧结成的银膜的方阻、附着力、比接触电阻率与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关系,同时结合银膜表面和断面的微观形貌分析银浆中银粉和玻璃粉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得到所研究银浆可用的烧结窗口及最优的烧结工艺,并探究了银膜自身及Ag-Si接触面上银膜的导电机理。然后分别研究银粉与玻璃粉的不同配比、球形银粉与片状银粉混合比例、球形微米银粉与纳米银粉混合比例对烧结过程及烧结成的银膜的方阻、附着力、比接触电阻率的影响,得到各因素对银膜性能的影响规律。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本论文研究的银浆体系的烧结窗口在700-900℃,该银浆的最佳烧结条件是850℃下烧结,保温50 s,此时烧结得到的电极综合性能最优,银膜的方阻为2.22 mΩ/□,银膜与硅基片的附着力为4.61 N,银膜与硅基片的比欧姆接触电阻率为0.30 Ω·cm2,2.银浆在中高温烧结时其中的银粉会有少量溶解于玻璃熔体,导致小颗粒的银粉溶解消失,大颗粒的银粉长大,片状银粉向球形银粉转变,同时溶解的银能在银膜与硅基片的接触面上析出,改善接触面的导电性能。3.玻璃熔体在烧结过程中浸润了银粉和硅基片表面,带动银粉重排形成导电网络,决定了银膜方阻的大小,同时玻璃熔体为银膜与硅基片的连接提供了连接介质,直接影响银膜与硅基片的接触性能,在烧结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中银浆体系的最优玻璃粉含量为4.5%。4.分别得到了片状银粉和纳米银粉含量与银膜性能的关系,为决定银浆中片状银粉和纳米银粉的掺入量提供了参考。

庆健[10](2016)在《太阳能电池银浆用玻璃粉的制备和表征》文中指出玻璃粉作为银浆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调节银浆的性能,从而对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和光电转化效率产生影响。当前光伏产业使用的玻璃粉大部分为含铅玻璃粉,而铅对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使得玻璃粉的无铅化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通过熔融水淬法制备了TeO2-Bi2O3-ZnO系三元玻璃样品,通过XRD、红外吸收光谱和DSC分析各个样品,研究TeO2-Bi2O3-ZnO系三元玻璃的形成区域以及各个成分对玻璃的网络结构和热学性能的影响。选取两种性能较好的TeO2-Bi2O3-ZnO系三元基础玻璃,掺杂不同含量的B2O3,通过XRD、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和DSC,研究B2O3对玻璃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选取B2O3含量均为6 mol%的两种Te-Bi-Zn-B四元玻璃粉,制备太阳能电池用银浆并对银浆的性能进行表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TeO2-Bi2O3-ZnO三元系统的玻璃形成区域范围:TeO2为50%90%,Bi2O3为0%20%,ZnO为0%50%。该形成区域内的玻璃是以[TeO4]和[TeO3]为主体构建玻璃网络结构的;Bi2O3以[BiO3]四面体和[BiO6]八面体的形式作为网络中间体,参与到玻璃网络的构成中;ZnO以[ZnO6]八面体形式作为网络外体,填充在玻璃网络结构的空隙中,以[ZnO3]四面体的形式起补网的作用。ZnO含量较低时,随着ZnO含量增加,玻璃的特征温度提高,即[ZnO3]四面体补网作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当ZnO含量较高时,随着ZnO含量增加,玻璃的特征温度会有所下降,即Zn2+的断网作用占主导地位。Bi2O3含量增加会降低玻璃的特征温度。不同含量的B2O3掺入TeO2-Bi2O3-ZnO系三元基础玻璃,玻璃的成玻性能未发生明显的改变,玻璃的网络结构依然以[TeO4]三角双锥体和[TeO3]三角锥体结构为主体。随着B2O3掺入量增加,[TeO3]三角锥体逐渐转变为[TeO4]三角双锥体,同时B3+以[BO3]三角体为主要结构参与玻璃网络的构建,提高了玻璃网络的连通性,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温度提高,而熔融温度下降。在50220℃区间,有机载体中的溶剂大量挥发,导致银浆的质量损失较快;在220500℃区间,有机载体中残存的溶剂和有机添加剂的缓慢挥发,导致银浆的质量损失速度放缓。由该银浆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片相比于对比样,串联电阻明显偏大,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明显偏小,且太阳能电池片的电致发光图出现明显的花片缺陷,证明在烧结过程中,玻璃粉没能彻底的腐蚀Si Nx减反射膜层,导致银电极与硅片的欧姆接触不完整。

二、硅太阳电池N型银浆用银粉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太阳电池N型银浆用银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料用有机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1.3 晶硅太阳能电池
        1.3.1 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
        1.3.2 晶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机理
        1.3.3 晶硅太阳能电池表征参数
        1.3.4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
    1.4 晶硅太阳能电池用银浆料
        1.4.1 银浆的简介及发展现状
        1.4.2 太阳能电池前电极栅线的导电机理
    1.5 正面银浆料用有机载体
        1.5.1 有机载体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
        1.5.2 有机载体的要求
        1.5.3 有机载体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6.2 本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测试及表征
        2.2.1 流变仪
        2.2.2 接触角测定仪
        2.2.3 粒子表面分析仪
        2.2.4 X射线粉末衍射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三章 有机载体润湿性和流变性调控的普适方法
    3.1 引言
    3.2 有机载体及浆料的制备
        3.2.1 正银浆料用有机载体的制备
        3.2.2 浆料的制备
        3.2.3 丝网印刷
    3.3 基于接触角进行溶剂选择
    3.4 基于流变仪进行粘结剂选择
    3.5 基于流变仪进行触变剂选择
    3.6 浆料的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载体润湿性和流变性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
    4.1 引言
    4.2 正银浆料的制备
        4.2.1 银粉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4.2.2 玻璃粉的制备及表征
        4.2.3 有机载体的制备
        4.2.4 电极浆料的制备
        4.2.5 电池片的印刷
    4.3 有机溶剂对银粉/硅片的润湿性研究
        4.3.1 不同溶剂对硅片的接触角
        4.3.2 不同溶剂对银粉的接触角
        4.3.3 同一溶剂对不同银粉的接触角
    4.4 有机载体和银浆料流变性的研究
        4.4.1 流变性对浆料印刷性能的影响
        4.4.2 流变性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论文总结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银粉性质对太阳能电池浆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银粉的形貌对银浆性质的影响
    1.1 树枝状银粉
    1.2 片状银粉
    1.3 球形银粉
    1.4 复合银粉
2 银粉的粒径对银浆性质的影响
3 银粉的分散性对银浆性质的影响
    3.1 阳离子型分散剂
    3.2 阴离子型分散剂
    3.3 非离子型分散剂
    3.4 纳米级银粉的分散处理
4 银粉的振实密度对银浆性质的影响
5 银粉技术展望
6 结 语

(3)硅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用Te系无铅玻璃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硅太阳能电池简介
        1.2.1 硅太阳能电池结构
        1.2.2 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1.2.3 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流程
        1.2.4 硅太阳能电池金属化技术
    1.3 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概况
        1.3.1 太阳电池正面银浆研究进展
        1.3.2 正面银浆所用银粉研究进展
        1.3.3 正面银浆所用有机载体的研究进展
        1.3.4 正面银浆所用玻璃粉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有机载体的制备
        2.2.2 玻璃粉的制备
        2.2.3 掺银玻璃粉的制备
        2.2.4 正面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
        2.2.5 正面银电极的制备方法
    2.3 实验方案
        2.3.1 玻璃各组分的确定
        2.3.2 玻璃粉含量对于各项性能的研究
        2.3.3 玻璃粉掺银含量对于性能的研究
        2.3.4 烧结工艺对于银膜性能的研究
    2.4 分析和表征
        2.4.1 玻璃粉的差热分析
        2.4.2 玻璃粉的X射线衍射分析
        2.4.3 玻璃粉的红外光谱分析
        2.4.4 微观形貌的观察
        2.4.5 银膜附着力的测定
        2.4.6 银膜方阻的测试
        2.4.7 玻璃粉的化学稳定性测试
        2.4.8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BET)
第三章 Te系玻璃粉各组分的确定以及其性能研究
    3.1 TeO_2-Bi_2O_3-B_2O_3玻璃的DSC分析
    3.2 TeO_2-Bi_2O_3-B_2O_3-ZnO玻璃的DSC分析
    3.3 TeO_2-Bi_2O_3-Ge O_2-B_2O_3-ZnO的 DSC分析
    3.4 TeO_2-Bi_2O_3-B_2O_3玻璃的红外光谱分析
    3.5 TeO_2-Bi_2O_3-B_2O_3-ZnO玻璃的红外光谱分析
    3.6 TeO_2-Bi_2O_3-Ge O_2-B_2O_3-ZnO的红外光谱分析
    3.7 TeO_2-Bi_2O_3-Ge O_2-B_2O_3-ZnO玻璃的X射线衍射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银浆料的烧结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4.1 不同烧结条件对于银膜性能研究
        4.1.1 不同烧结条件对于银膜方阻的影响
        4.1.2 不同烧结条件对于银膜附着力的影响
        4.1.3 不同烧结条件对于表面形貌的影响
        4.1.4 不同烧结条件对于银膜断面形貌的影响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玻璃粉对于正银浆料烧结过程的影响研究
    5.1 玻璃粉含量对于烧结过程的影响
        5.1.1 玻璃粉含量对于银膜方阻的影响
        5.1.2 玻璃粉含量对于银膜附着力的影响
        5.1.3 玻璃粉含量对于样品断面的影响
    5.2 玻璃粉中掺银含量对于银膜性能的影响
        5.2.1 掺AgNO_3玻璃粉的BET分析
        5.2.2 掺杂不同含量的银对于横截面形貌的影响
    5.3 玻璃粉中不同掺银方式的对比
        5.3.1 不同掺银方式的坩埚底部对比
        5.3.2 不同掺银方式的EDS总谱图分析
        5.3.3 不同掺银方式的样品横截面形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玻璃粉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光伏产业概述
    1.3 硅太阳能电池概述
    1.4 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概述
    1.5 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玻璃粉概述
    1.6 课题研究内容
2、实验部分
    2.1 实验部分
    2.2 实验表征手段
3、Bi/Pb质量比、WO_3和Cr_2O_3 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不同Bi/Pb质量比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3.3 WO_3对TeO_2-Bi_2O_3-PbO系统玻璃性能的影响
    3.4 Cr_2O_3对TeO_2-Bi_2O_3-PbO系统玻璃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碱金属氧化物对TeO_2-Bi_2O_3-PbO系统玻璃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Na_2O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4.3 Na_2O、Li_2O共掺杂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发表成果
致谢

(5)太阳能电池用银浆玻璃粉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
    1.2 晶硅太阳能电池
        1.2.1 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
        1.2.2 晶硅太阳能电池原理
        1.2.3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
    1.3 晶硅太阳能电池用银浆的发展及现状
        1.3.1 晶硅太阳能电池银浆的组成及发展状况
        1.3.2 晶硅太阳能电池银浆用有机载体的研究现状
        1.3.3 晶硅太阳能电池银浆用银粉的研究现状
        1.3.4 晶硅太阳能电池银浆用玻璃粉的研究现状
    1.4 晶硅太阳能电池银浆用玻璃粉的研究及进展
        1.4.1 正银玻璃粉的性能要求
        1.4.2 背银玻璃粉的性能要求
        1.4.3 银浆玻璃粉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1.6.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2 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 银浆玻璃粉熔制条件与性能的影响
    2.1 银浆玻璃粉制备及表征方法
        2.1.1 试剂及仪器
        2.1.2 银浆玻璃粉成分的确定
        2.1.3 银浆玻璃粉的制备方法
        2.1.4 银浆玻璃粉性能测试方法及原理
    2.2 不同熔制坩埚环境下对银浆玻璃粉性能的影响
        2.2.1 A组玻璃粉样品的熔制
        2.2.2 A组玻璃粉样品的表征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太阳能电池用正银玻璃粉
    3.1 正银玻璃粉主要成分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3.1.1 B组正银玻璃粉的制备
        3.1.2 B组正银玻璃粉的表征分析
    3.2 碱金属氧化物对正银玻璃粉性能的影响
        3.2.1 C组正银玻璃粉的制备
        3.2.2 C组正银玻璃粉的表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电池背银浆料用玻璃粉
    4.1 背银玻璃粉中Bi-B-Zn-Te含量对银浆玻璃粉性能的影响
        4.1.1 D组背银玻璃粉样品的制备
        4.1.2 D组背银玻璃粉样品的表征分析
    4.2 MgO、CaO含量对背银玻璃粉性能的影响
        4.2.1 E组背银玻璃粉样品的制备
        4.2.2 E组背银玻璃粉样品的表征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玻璃粉磨粉工艺及浆料的制备与测试
    5.1 玻璃粉磨粉工艺
        5.1.1 球磨机磨粉
        5.1.2 气流磨磨粉
    5.2 浆料的制备与测试
        5.2.1 拉力测试结果
        5.2.2 电阻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实验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高产率合成银纳米线及提升太阳电池银浆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银纳米线的制备
    1.3 丝网印刷银栅线电极的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银纳米线的形貌表征与物相分析
    2.2 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2.3 PVP浓度对生成产物的影响
    2.4 纳米线生长机理
    2.5 银纳米线掺混商业化银浆的性能研究
3 结论

(7)硅基太阳电池及其所用正银浆料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不同硅基太阳电池技术
2 硅基太阳电池用正银浆料
    2.1 正银浆料在太阳电池中的作用
    2.2 正银浆料的分类与组成
        2.2.1 高温烧结型正银浆料
        2.2.2 低温固化型正银浆料
3 适用于不同太阳电池技术的正银浆料
4 总结与展望

(8)多晶硅太阳电池烧结工艺及微观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太阳能电池简介
        1.1.1. 太阳能电池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太阳能电池发展历史及现状
    1.2. 硅太阳能电池
        1.2.1. 硅太阳能电池基本结构及原理
        1.2.2. 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损失机制分析
        1.2.3. 提高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途径
    1.3. 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制备
        1.3.1. 正面银浆简介
        1.3.2. 烧结工艺概述
        1.3.3. 正面银浆烧结动力学原理
        1.3.4. 正面电极接触过程及导电机理
    1.4.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
        2.3.1. 有机载体的制备
        2.3.2. 正面银浆的制备
        2.3.3. 电池样品制备及烧结
        2.3.4. 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
    2.4. 检测及测量方法介绍
        2.4.1. 细度测试
        2.4.2. 栅线形貌3D显微镜测量法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4. 栅线线电阻率测量法
        2.4.5. 接触电阻率测量法
        2.4.6. Ⅳ测试仪
3. 多晶硅太阳电池烧结工艺的影响研究
    3.1. 烘干区间温度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3.2. 有机物燃烧区间温度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3.3. 烧结峰值温度对电极金属化过程及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3.3.1. 面银电极栅线烧结过程及微观机理研究
        3.3.2. 银/硅接触过程及微观机理研究
        3.3.3. 烧结峰值温度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及微观机理分析
    3.4. 烧结炉带速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烧结过程与导电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太阳能电池简介
        1.2.1 太阳能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
        1.2.2 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1.3 太阳能正面导电银浆研究进展
        1.3.1 正面银浆用银粉研究进展
        1.3.2 正面银浆用玻璃粉研究进展
        1.3.3 正面银浆用有机载体的研究进展
        1.3.4 正面银浆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方法
        2.2.2 有机载体的制备方法
        2.2.3 正面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
        2.2.4 导电银膜的制备方法
    2.3 检测方法
        2.3.1 银膜方阻测试
        2.3.2 银膜附着力的测试
        2.3.3 银膜与硅基片比欧姆接触电阻率的测定
        2.3.4 微观形貌的观测
第三章 正面银浆烧结过程研究
    3.1 不同烧结条件对银膜性能的影响
        3.1.1 烧结条件对银膜方阻的影响
        3.1.2 烧结条件对银膜与硅基片附着力的影响
        3.1.3 烧结条件对银膜与硅基片比欧姆接触电阻率的影响
    3.2 不同烧结条件下银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3.2.1 不同烧结条件下银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3.2.2 不同烧结条件下银膜的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3.3 导电机理研究
        3.3.1 银膜的导电机理研究
        3.3.2 银膜与硅基片接触面的导电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浆中各组分对烧结过程的影响
    4.1 玻璃粉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
        4.1.1 玻璃粉含量对银膜性能的影响
        4.1.2 玻璃粉含量对银膜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4.1.3 玻璃粉含量对银膜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4.2 银粉中片状银粉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
        4.2.1 银粉中片状银粉含量对银膜性能的影响
        4.2.2 银粉中片状银粉含量对银膜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4.2.3 银粉中片状银粉含量对银膜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4.3 银粉中纳米银粉的含量对银浆烧结后性能的影响
        4.3.1 银粉中纳米银粉含量对银膜性能的影响
        4.3.2 银粉中纳米银粉含量对银膜与硅基片接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太阳能电池银浆用玻璃粉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浆的发展及现状
        1.2.1 正面银浆用银粉的研究现状
        1.2.2 正面银浆用有机载体的研究现状
        1.2.3 正面银浆用玻璃粉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选题意义
        1.3.1 目的和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TeO_2-Bi_2O_3-ZnO三元系统成玻性能研究
    2.1 TeO_2-Bi_2O_3-ZnO系玻璃形成区的研究
    2.2 实验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TeO_2-Bi_2O_3-ZnO系玻璃成玻性能的研究
        2.2.3 样品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组样品分析
        2.3.2 B组样品分析
        2.3.3 C组样品分析
        2.3.4 D组样品分析
        2.3.5 E组样品分析
        2.3.6 玻璃形成区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eO_2-Bi_2O_3-ZnO-B_2O_3系四元玻璃粉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配方设计
        3.2.3 玻璃样品的制备
        3.2.4 样品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组样品分析与讨论
        3.3.2 G组样品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玻璃粉对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太阳能电池用银浆的制备与表征
        4.2.3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银浆形貌分析
        4.3.2 银浆流动性分析
        4.3.3 银浆热性能分析
        4.3.4 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性能分析
        4.3.5 太阳能电池片的电致发光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四、硅太阳电池N型银浆用银粉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料用有机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聂婷. 西北大学, 2021(12)
  • [2]银粉性质对太阳能电池浆料的影响[J]. 董弋,郭少青,李鑫,董红玉. 功能材料, 2021(04)
  • [3]硅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用Te系无铅玻璃粉研究[D]. 刘城彬.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玻璃粉的制备与研究[D]. 董芸谷. 东华大学, 2020(01)
  • [5]太阳能电池用银浆玻璃粉的制备与表征[D]. 曾淋林. 海南大学, 2019(01)
  • [6]高产率合成银纳米线及提升太阳电池银浆性能[J]. 许红梅,于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7]硅基太阳电池及其所用正银浆料概述[J]. 马君杰,冯斌,钟海锋. 太阳能, 2018(04)
  • [8]多晶硅太阳电池烧结工艺及微观机理的研究[D]. 王林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9]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烧结过程与导电机理研究[D]. 余向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10]太阳能电池银浆用玻璃粉的制备和表征[D]. 庆健. 东华大学, 2016(05)
硅太阳能电池N型银浆用银粉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