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矩形柱论文-邓宗才,高磊,王献云

混凝土矩形柱论文-邓宗才,高磊,王献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矩形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震性能,低周反复加载试验,GFRP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

混凝土矩形柱论文文献综述

邓宗才,高磊,王献云[1](2019)在《配置GFRP筋的混凝土矩形截面柱抗震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6根全GFRP筋混凝土柱和1根混合配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体积配箍率、轴压比、剪跨比和纵筋种类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将由国内外规范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出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GFRP筋混凝土短柱均发生了剪切破坏,而全GFRP筋混凝土长柱和混合配筋混凝土短柱发生了弯曲破坏;全GFRP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具有明显的捏缩效应,且耗能能力稍差;传统的延性系数评价方法不能客观的评价GFRP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而综合性能指标则可以全面的反映GFRP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当GFRP体积配箍率增大、剪跨比增大或轴压比减小时,柱的综合性能指标增大,抗震性能更好;各国规范计算的抗剪承载力均偏于安全,规范CSA-S806-12和GB50608—2010的计算值过于保守,而规范ACI 440.1R-15对抗剪承载力的预测相对合理.(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述辉,朱金凤[2](2019)在《小型农田水利现浇混凝土矩形渠道侧墙结构计算与比选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现浇混凝土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具有粗糙系数小、防渗效果好、强大的输水能力等优点。该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矩形渠道侧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比选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农田水利设计时,能够节约水利建设的成本,节约国家资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于洪斌[3](2019)在《回收钢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矩形柱轴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缠绕回收钢纤维约束混凝土矩形柱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方法,回收钢纤维主要取自于废旧汽车轮胎胎圈,通过工厂加工将钢纤维取出来。为研究钢纤维缠绕方式和缠绕钢纤维间距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柱轴向受压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本次试验制作了六根试件,编号如下:A1柱为未加固混凝土柱,A2柱为未加固粘贴钢板条的混凝土矩形柱,B1柱为螺旋约束方式下缠绕间距是20 mm的钢纤维加固混凝土矩形柱,B2柱为螺旋约束方式下缠绕间距是10 mm的钢纤维加固混凝土矩形柱,C1柱为水平约束方式下缠绕间距是10 mm的钢纤维加固混凝土矩形柱,C2柱为水平约束方式下缠绕间距是5 mm的钢纤维加固混凝土矩形柱。本文对六根混凝土矩形柱进行轴压试验分析和轴压强度计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缠绕回收钢纤维加固混凝土矩形柱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地提高了加固体的极限承载力,同时回收钢纤维缠绕加固混凝土矩形柱对混凝土的环向变形约束起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作用,对于混凝土加固体的延性起到了优化作用,对于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开展起到了延缓作用。本文通过试验结果证明,回收钢纤维缠绕加固方法是能够提高混凝土矩形柱轴压承载力和混凝土柱侧向的约束能力;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缠绕钢纤维的间距越小,混凝土柱承载力和延性提高的幅度越高;在相同的钢纤维缠绕间距下,采用螺旋缠绕加固方式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承载能力和延性均高于同等试验力下水平缠绕加固方式。文章在理论分析的依据上,通过参考其他侧向约束混凝土轴压柱的推导公式及相关文献,根据试验得出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出了回收钢纤维加固混凝土矩形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得出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结果比较吻合。(本文来源于《吉林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晶波,兰兴欢,谭辉[4](2019)在《地下与地上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结构由于受周围土体的约束作用,其受力与变形特点与地上结构存在差异。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分别对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下结构和不考虑土体的地上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单层单跨和单层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在有、无土体存在时抗震性能的差异。研究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下结构变形能力与无土体时存在差异。在相同结构尺寸与初始轴压比的情况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下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变小,地下结构更早出现塑性铰;单跨地下结构变形能力比地上结构的差,周围土体的剪切变形约束作用使得地下结构的延性变差;双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中柱变形能力相差不多,但侧墙的变形能力比地上结构的略差。因此,即使相同尺寸和初始轴压比的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地上与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仍存在较大差异,地上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宜直接用于地下结构。(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程选生,景伟,杜永峰,包超,吴忠铁[5](2018)在《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滑移隔震-限位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历次地震中都不乏该类结构的破坏案例,减小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概率迫在眉睫。为研究滑移隔震在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方面的有效性,运用振动台缩尺试验对比研究了非隔震、铅芯橡胶隔震、滑移隔震-限位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动力响应,探讨滑移隔震对贮液结构的减震优势,研究限位装置对结构滑移位移的控制效果,并验证基于ALE法数值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滑移隔震对结构动力响应和液体晃动波高都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其减震效果明显优于铅芯橡胶隔震,进行合理的限位装置设计能够克服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位移超限和震后残余位移较大的缺陷。滑移隔震-限位减震系统能够在震后保持完好,且造价低廉,因此其在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方面具有非常优越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刘志峰,王同珍,罗征[6](2018)在《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墩延性能力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配筋率、轴压比、壁厚、及纵筋强度等参数对空心墩柱延性能力的影响,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配箍率及剪跨比等参数对钢筋混凝土空心墩抗震性能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混凝土矩形空心墩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提高配筋率、轴压比及纵筋强度虽然能提高矩形空心墩柱的承载力,但会降低矩形空心墩柱延性能力,而提高配箍率与降低剪跨比却能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也提高空心墩柱的延性能力。(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弓晓丽,张循当,刘世忠[7](2018)在《部分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静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填充混凝土对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一座部分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为工程实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其空间叁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桥梁恒载作用下主桁挠度、弦杆轴力与应力等静力响应与自振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对比分析了填充混凝土对其静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填充混凝土能有效减小桥梁挠度、降低弦杆轴力和应力、增强连续刚构桥的竖向整体刚度、提高桥梁结构的竖向弯曲自振频率,但桥梁振型特征不变。(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8年15期)

金森平[8](2018)在《预制混凝土矩形构件复合水泥土墙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建工医院病房楼改建项目的周边环境条件复杂,改建过程中既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不影响院内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又要顺利安全地完成施工。为合理、安全地进行施工,基坑东、南两侧采取预制混凝土矩形构件复合水泥土墙,以保证围护施工的顺利实施。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预制混凝土矩形构件复合水泥土墙的施工工艺。监测数据显示,各项变形数据均较小,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8年07期)

林晓伟,张书涛,李明森[9](2018)在《谈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侧壁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水处理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通过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侧壁两种设计方案的对比,指出只有根据实际工程条件选取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特点,才能把水池这种构筑物设计得更加可靠和经济。(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20期)

王腾焱[10](2018)在《双向面内约束混凝土矩形板抗火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大多数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火试验未考虑面内约束,混凝土板可以在其平面内自由膨胀变形,然而,实际结构中楼板的抗火性能会受到相邻构件面内约束作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面内约束混凝土双向板的火灾行为研究,进而深入分析面内约束作用对混凝土楼板抗火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对试验炉进行了改造,并研制双向板面内加载装置。对4块混凝土双向板进行了火灾试验,试验板尺寸为3900×3300mm×100mm,其中1块为简支板、3块为面内约束板,即在板边施加恒定面内约束力。对比分析了4块试验板的裂缝发展规律、破坏模式、温度、平面内(外)位移和板角约束力等火灾行为。结果表明:面内约束力对板的变形及变形速率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后期阶段,面内约束力越大,变形越大,变形速率也越快;板角区域应加强配筋,防止板角过早出现破坏,不利于板内受拉薄膜效应开展。采用VULCAN软件对试验板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板温、板平面外位移(几何线性和几何非线性)以及薄膜机理开展等,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开展参数分析,研究了长宽比、板厚、面内约束类型、配筋率和钢筋层数等对约束混凝土板火灾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膨胀应变和几何非线性对约束板火灾行为有重要影响;对任一约束工况,较大混凝土膨胀应变导致较大变形;几何线性模型倾向于高估简支板或低估约束板变形,但几何非线性模型计算结果总体则较为合理。面内约束力作用工况对板的薄膜机理有重要影响,即不同面内约束下混凝土板具有完全不同的薄膜机理和破坏机理。火灾下约束混凝土板变形行为、耐火极限、破坏模式和薄膜效应主要取决于面内约束类型、约束水平、长宽比及其相互作用,进而建立约束板破坏准则时,应考虑上述因素影响;对于任一约束工况,增加板厚和配筋率有助于改进火灾下约束板延性,防止发生脆性破坏。提出钢筋应变差破坏准则,建立火灾下面内约束混凝土双向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与已有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试验板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面内约束力的增大,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相比单向面内约束作用,双向面内约束下混凝土板极限承载力降低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混凝土矩形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现浇混凝土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具有粗糙系数小、防渗效果好、强大的输水能力等优点。该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矩形渠道侧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比选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农田水利设计时,能够节约水利建设的成本,节约国家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矩形柱论文参考文献

[1].邓宗才,高磊,王献云.配置GFRP筋的混凝土矩形截面柱抗震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9

[2].李述辉,朱金凤.小型农田水利现浇混凝土矩形渠道侧墙结构计算与比选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

[3].于洪斌.回收钢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矩形柱轴压试验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

[4].刘晶波,兰兴欢,谭辉.地下与地上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5].程选生,景伟,杜永峰,包超,吴忠铁.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滑移隔震-限位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6].刘志峰,王同珍,罗征.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墩延性能力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

[7].弓晓丽,张循当,刘世忠.部分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静动力分析[J].施工技术.2018

[8].金森平.预制混凝土矩形构件复合水泥土墙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8

[9].林晓伟,张书涛,李明森.谈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侧壁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8

[10].王腾焱.双向面内约束混凝土矩形板抗火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标签:;  ;  ;  ;  

混凝土矩形柱论文-邓宗才,高磊,王献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