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探析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探析

平原县水务局山东德州253100

摘要: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设备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机械化。为了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必须革新传统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强化质量监督和控制管理,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基本保障。文章首先指出了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随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优化给排水施工技术,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田水利;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在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下,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与设备上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上的效率。但是农田水利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质量上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还是采取了传统的施工操作方法。可以说在这种施工方法的影响下,使得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存在着许多的隐患问题。如排水系统中连接阀上存在着漏水或是管道在接口焊接上存在着密封性不足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其次,从给排水施工本身上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难以借助后期的质量检测等方法来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也就给后期中的水利工程发展遗留下了安全隐患问题。一旦水利工程后期出现问题,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材料来进行修复,不仅影响到了正常的顺利灌溉,同时也造成了资金上的浪费。

1.2管材质量上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

对于给排水施工来说,所采用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后期中的使用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受到自身建筑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在选择给排水管材的过程中,常常选择一些价格低、质量不高的劣质管材。且这些管材不仅使用寿命短,在使用中也很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从而出现漏水等问题,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的效果。如在给排水的管道接头部位中。所选择的管材没有经过防腐层的涂刷,这样在使用一阶段后就会出现锈蚀问题,从而引发漏水等现象。另外,一些给排水管道由于需要深埋到地下,所以即便是出现了管材破损以及漏水等问题,也难以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1.3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上的不足

对于水利工程中的给排水施工来说,属于一项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工程,对质量上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这一要求的影响下,也就需要施工队伍要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施工的需求。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中的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着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大多数的施工人员往往是能进行基础的给排水施工工作,对工作质量的管理以及后期的维护等方面却并不专业,这样也就限制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与优化。现如今,针对我国施工人才短缺等问题,企业也开始与高校中进行联合,借助校企合作的方法来成立专门的专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人人才不足的问题,。但是却出现了高校人才在理论知识上十分丰富,专业实践能力与经验却严重不足,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也难以形成体系,最终也就影响了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上的质量。

2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2.1合理安装给排水管道

进行给排水管道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应该注意就是积水镀锌管道,这种管道的施工,不能够采用焊接的方式,应该采用丝扣连接的方法,另外,丝扣连接根应该将螺纹外漏,尤其是要做好防腐工作,给水铸铁管承插接口的灰口位置应该密实并且饱满,做好相应的防湿处理,当遭遇侵蚀性的地下水时,应该在管道的接口位置涂抹一些沥青,防止其受到腐蚀。其次,到目前为止,给水支管大多采用的是一些板内暗装,尽管推广使用的给水塑料管耐腐蚀性比较好,相对的冲击性比较差,这就后期的渗漏堵埋下了隐患。最后,对于给水管材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选择好的材质是相当重要的,连接件的材质是否具有一致性。排水管道的安装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合理的安装:①管道要做好防水层,杜绝出现在防水层做完后出现打洞、埋设管道以及剔槽等。还应该注意其洞口的处理,因为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以防渗漏等。②管道接口结构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应该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并且管径应该小于或者等于?0.6m,同时将接口的混凝土管口的浆皮刷净;对于管径大于0.6m的管道口应该进行凿毛。③排水管道是靠压力差来自行的排水,从而避免出现管道堵塞以及沉积等问题。这就要求在安装管道时应注意一定的坡度,杜绝出现其陡坡、倒坡以及高低不平现象。

2.2?合理安排管道应对地下水位的方法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是针对一般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其土层中也会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这样的土层具有的一般特点就是,空隙大、压缩性强,并且具有极高的渗透性,这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缺点,这样的结构具有特殊的流变性,因此比较出现渗水问题,通常来说,技术人员一般会采用换填土层技术、排水固结技术、置换及拌入技术和土木聚合物等办法。如果是采用填土层技术的话,那么就需要在地基一下相当一定深度的位置,对软弱土层进行挖掘,然后才将一些具有较高承压性,稳定性的碎石砂土回填到同样的位置,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体层的承受能力。其关键作用分析如下:首先,针对浅土层部位,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供其基础的承载力,由于地集中的剪切破坏主要就是来自于地表,伴随着应力的增大开始了纵向的发展,所以抗剪程度很强的砂石可以很好的置换基础下面的软弱土层,减少地基的破坏。第二,防止冻胀。因为粗颗粒的垫层材料的孔隙非常大,不容易产生毛细管的现象,所以可以很好的防止在寒冷地区造成的冻结和胀破现象。第三,在软土排水固结方面应该更加重视,由于软弱土层是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将这部分问题解决好,否则,将会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砂石等垫层材料的透水性能非常的强,软土层受到压力之后,垫层就可以很好的将基础下面的水压力迅速的排解和消散,很好的提高了垫层下面的软弱土层的固结能力和强度,将地基发生塑性破坏的几率降到最低。

3结语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能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引进现阶段施工技术,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位辉.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5(24):141.

[2]阿斯哈尔?托力吾巴衣.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6(01):148-149.

[3]张勇.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52):291-292.

标签:;  ;  ;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