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发展势头依然可期

2003年:发展势头依然可期

一、2003:发展势头依然看好(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1)在《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并购的绩效分析 ——以百圆裤业连续并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行业迅速的崛起。电子商务行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不可避免的对传统零售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于是传统零售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寒冬,外部受到来势汹汹的冲击,内部自身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诸如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店铺租金的激增以及产品的积压等问题。面对着不容乐观的局势,传统零售行业中的很多公司纷纷开始寻找突破和转型。服装零售作为传统零售行业的重要构成,具有技术滞后的特征。并且因为传统行业天生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得其在自身寻找突破点相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并购或者是跨界并购就成为了一种较好的方式。本文所研究的百圆裤业就是典型的传统服装零售企业,它经历过辉煌时代,但是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其在经营业绩下降的初期就积极寻求转型,并选择了与自身行业差距较大的跨境电商行业进行发展,通过并购这一直接有效的方式进入了跨境电商行业。在进入该行业以后为了巩固跨界并购的成果,百圆裤业选择进一步加大在电商行业的投资。在完成第一次并购以后由趁热打铁的收购另外两家跨境电商企业,进一步完善其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经过一系列并购之后百圆裤业的主营业务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服装零售业务变为了跨境进出口业务。本文通过对百圆裤业并购案例的详细研究,分析了其具体的并购过程和并购后的结果。重点研究了其并购以后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所用到了研究并购短期绩效的事件分析法,以及研究较长一段时间内并购绩效的EVA分析法、因子分子法等实证研究方法。不仅从财务角度还从非财务角度来分析并购绩效。在分析并购的具体过程时,不仅分析其并购取得成功的经验还指出了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传统零售行业是可以通过跨界并购新兴产业来实现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并购后高效整合并购双方资源可以增强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所以企业在身处困境时,并且在无法从自身寻求突破点时,能够参考百圆裤业并购的案例,运用跨界并购这一方式来为企业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陈鹏[2](2021)在《2020中国摩托白皮书》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让整个世界发展形势瞬息万变,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尤其在当前地区保护主义上升、全球经济低迷、国际贸易格局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市场规模性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增添强劲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曲晓燕[3](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指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梁辰,余成龙[4](2020)在《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视域下基层产业扶贫的决策过程分析——基于豫南石村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资源输入到乡村基层却无法有效承接。表现在产业扶贫中则是贫困村有大量的资金,不愿、不能却又不得不进行产业探索。研究基于豫南石村的个案观察,发现村庄通过自主探索和经验学习等方式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并拓展理性,但在决策过程中又产生了更多内部的不确定性,致使产业或陷入发展困境,或偏离最初扶贫目标。研究运用组织决策过程理论与经验进行深度对话揭示出:长时段与短时段两种决策模式中的非均衡矛盾,"公平与效率钟摆"引发的周期性目标替代,组织内外决策产生的"自主性吸纳"困境,以及发展与政绩之间的"压力型适应"悖论,是推动产业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内在根源。产业扶贫即将结束,各方注意力开始转向产业振兴,但基层面临的决策难题和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并未发生实质改变。

游启明[5](2020)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鉴于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中美关系的全局性影响,理性把握并因应美国的对华政策或战略,应成为中国在由富到强进程中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改变了对华战略认知,抛弃了冷战后的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提出了对华战略竞争新政策宣示,并从单边、双边以及多边层面着手,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多个领域,推进了该政策。面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新现实,本文从理论层面将战略竞争进行定位后,依据政策或战略研究的逻辑,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目标、资源依托、实施表现、特点、效能、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因应等问题。战略竞争是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类型之一。虽然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理想战略,但整体上缺乏一个系统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学框架,并探讨每种战略类型的实质。在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承认或蔑视、对崛起国实力增长与运用的容纳或限制这两个标准,本文将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分为对冲、竞争、顺应与鸵鸟四种类型。采取对冲战略时,霸权国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以此想软化后者的崛起意图,但它也会对崛起国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取限制措施;实施顺应战略时,霸权国既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会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用鸵鸟战略时,霸权国不愿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想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当霸权国对崛起国进行战略竞争时,不仅意味着它会打压崛起国在由富到强过程中所产生的地位追求热情,维护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还预示着霸权国会采用各种手段,努力限制崛起国运用实力的方式与范围,甚至会采取措施打乱崛起国的发展进程,从源头上打消崛起国对自身的潜在挑战。既有研究强调战略竞争的互动层面,本文则突出战略竞争的工具层面,把战略竞争视作霸权国主动进行的战略布局,认为它的本质是蔑视崛起国的地位追求热情,限制崛起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对霸权地位与认同的维护、对崛起国意图与实力的恐惧、对国内政治发展的回应等因素,会综合作用于霸权国竞争战略的出台。战略遏制是战略竞争在冷战时期的表现形式,应避免将此种特定历史时空下的战略类型作为判断战略竞争的标准,从而忽视战略竞争的实质。除了需要合理把握战略竞争与战略遏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外,还应该注意霸权国可能会从领域、层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竞争战略子类型或呈现出各异的战略竞争强度,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出台。长期经营与护持霸权的战略实践,使美国拥有了较强的霸权护持意识,这很容易使其从零和视角看待中国的崛起;特朗普政府对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的失望,对国内“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以及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也激励其对华进行战略竞争;中美相对实力差距缩小给美国带来的恐惧,中国奋发有为外交给美国带来的焦虑,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给美国带来的恐慌,也刺激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战略竞争政策来缓解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质,是既蔑视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地位,也限制和延缓中国实力的运用与持续增长,以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在政治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抵消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维护自身在印太地区的优势地位、强化对地区盟友的管理、转移国内政治矛盾并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规锁中国发展势头、制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保持美国经济优势等。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挤压中国安全空间、强化对华军事威慑、维护自身战略声誉并转移同盟成本。尽管美国正出现相对衰落,但美国依然保有较强的软硬实力,这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对华战略竞争备选手段。为打压中国的地位追求,限制中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特朗普政府从多层面、宽领域实施了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单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了贸易摩擦,在科技、贸易、金融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施压中国,想以此压制中国对美国的经济追赶势头,尽管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依然不能忽视美国经济施压的可能;特朗普政府还介入了中国香港、西藏、新疆以及台湾事务,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以此想分散中国的战略精力,甚至扰乱中国的发展进程;特朗普政府也提升了国防投入,提出了新的防务理念,加大了对网络、太空以及核领域的布局,以此想发起对华军事“抵消战略”,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双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但借助“朝核问题”,加大了对中国周边的布局,增加了中国的地缘风险;而且还在设法离间中俄关系,以此想塑造于美有利的“战略三角”关系;并且也强化了同日本、韩国等东亚盟友的关系,以此想借助同盟的实力制衡中国。多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仅推出了“印太”战略,想借助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平衡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制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还试图通过拉拢东盟,强化同越南、菲律宾等盟友和伙伴关系,制衡中国的地区发展;也在积极借助美日欧三边协调、“毒丸条款”等机制或方式,在全球层面挤压中国发展。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表现出了竞争目标的压制性、竞争领域的全面性、竞争手段的激进性以及竞争主体的国家性等特征。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战略压力,但其并未有效实现所设定的政策目标,甚至还给自身带来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存在不少困境。譬如:国内政治极化的加剧,制约了美国的政策执行;地区盟友和伙伴不愿在中美之间明确选边站,使美国无法获得足够的地区支持;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使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缺乏“合法性”等。依据文章所提框架,展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短期内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风险在加大,经过一段时期后美国可能会对中国进行以“竞合”为主的战略对冲,而美国顺应中国崛起的可能性则比较小。中国需要理性因应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第一,中国需要形成一套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思维框架,为实施具体的应对方略提供战略指导。对此,首先中国需要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通过发展做好自身的事情,为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和平发展提升中国崛起的“绩效合法性”,为更多国家带去发展机遇,软化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慌,降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合法性”。其次,中国也需要保持战略自信。既不悲观也不盲目自信地处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而是从自身正当利益出发,在尊重美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型塑中美关系发展。譬如,中国可以为中美互动提供一套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原则的“中国倡议”,并从经济、政治以及安全等方面具体优化中美互动。最后,中国还需要坚持战略底线,敢于同特朗普政府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美方形成一个理性客观的对华预期。第二,在上述战略思维主导下,中国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具体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例如,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政策打下实力基础;中国可以稳步发展同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国的伙伴关系,缓解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压力,并借助伙伴关系软化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中国还需要从“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主动实施战略示善、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营造一个友善的周边环境,防止特朗普政府借助周边事态施压中国。

任旭光[6](2020)在《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与陕西省贸易增长潜力研究》文中指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的对外产品贸易将会迎来一片广阔的天地,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政策的实施,陕西省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产品贸易在未来会有大幅的提升,进出口贸易额在今后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中能够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逐步实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双方的互联互通的不断加强,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更加频繁。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根据实证结果进行计算,对于贸易潜力再进行详细的细分。本文首先对陕西省进出口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进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当前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进出口市场拓展方面的现状。接下来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偏好相似理论对出口贸易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人口规模和两国人均收入差额绝对值对贸易额的影响效果。然后,对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然后,利用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进出口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均GDP和距离有显着影响。潜力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图表分析和实证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调整产品结构,建立更合理的贸易产业链;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国家,明确市场拓展目标重点;加强交流学习,发挥陕西文化软实力优势等政策建议来促进陕西省的产品贸易进出口。陕西省的贸易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没有进出口潜力,潜力有多大,对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潜力比较大?这是本文接下来要分析讨论的方向。文章分析了陕西省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计算,讨论陕西省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潜力的大小,为促进陕西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未来贸易方向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蔡文倩[7](2020)在《坚瑞沃能并购中业绩承诺未达标的成因及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日趋严峻的今天,企业想要扩张规模和升级转型时,仅依靠企业的内生式增长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而是需要借助于企业的外延式扩张例如并购重组。近些年,并购重组作为一种外延式扩张的方式受到企业的青睐,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并购重组存在较高的风险,为了降低并购重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因此业绩承诺机制应运而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业绩承诺被广泛地运用在企业并购中,而业绩承诺问题日益凸显。并购重组中出现了大量的业绩承诺未达标案例,业绩承诺未达标不仅对并购方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业绩承诺未达标的成因以及造成的经济后果,为完善业绩承诺制度和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文选择传统行业并购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新能源电池行业以寻求转型的典型跨界并购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案例为坚瑞沃能并购深圳沃特玛。在梳理了前人的研究观点、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事件研究法等方法对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整个案例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分析,一是并购双方的基本概况,二是案例并购中业绩承诺方案的设计,三是业绩承诺实施及达标情况、补偿协议,四是并购双方提出业绩承诺的动因。其次,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深入分析坚瑞沃能并购深圳沃特玛中业绩承诺未达标的成因。然后,对业绩承诺未达标对并购方所造成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从商誉、财务绩效、财务风险、市场反应、中小股东利益等角度分析业绩承诺未达标对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得出案例结论,并针对业绩承诺未达标问题从公司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并购重组中运用不合理的业绩承诺并未给并购方提供有利的保障,并购方不能认为在并购重组中运用业绩承诺是一劳永逸的。在并购重组中,首先,并购双方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业绩承诺,例如选择合适标的资产的估值方式以及设定切合实际的业绩目标。然后,并购双方要加强并购后各方面的整合,争取达到1+1>2的管理协同效应。最后,相关部门需要对业绩承诺制度进一步完善,才能让业绩承诺在市场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陈晓艺[8](2020)在《海外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研究 ——以海尔智家海外并购GEA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已具相当规模的国内企业纷纷开始寻求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在经历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不少行业的国内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等现实问题,因此,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政策以及其他相关“走出去”政策的相继推出,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考虑,纷纷规划“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国内企业在国家政策以及自身发展需求的引导下,逐渐在各行业迎来海外并购热潮,2016年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金额与数量更是达到顶峰,居全球之首,之后年度由于我国政策相对收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及其增长趋势有所缓解,但年度海外并购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海外并购而言,并购后是否如期实现协同效应是评价企业并购结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其中财务协同作为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财务协同效应在衡量并购结果中起着的更加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中资企业如何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中保障并且提升财务协同效应的产生越来越受到很多计划实行海外并购以及正在实行海外并购的中资企业的广泛关注。论文首先在梳理了国内外与财务协同效应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并购、财务协同效应及其表现形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财务协同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如对信号传递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税收理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理论等进行说明,同时基于上述的理论基础构建出了财务协同效应的评价体系;其次,论文在2016年频繁发生大规模海外并购事件的家电行业中选取了一起该行业中并购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作为具体分析案例,论文主要采用财务指标法并依据上述构建的评价体系对该案例的财务协同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资本成本节约效应、资金利用率提高效应、节税效应、市场预期效应这几方面对并购案的财务协同效应展开探讨,通过分析,论文认为主并企业在此次海外并购后实现了较好的财务协同效应,如实现了资本成本节约效应和资金利用率效应以及市场预期效应等,但此次海外并购并未使企业达到非常理想的财务协同效应,如在节约资本成本的同时加大了偿债风险以及节税效应并未得到长期明显体现等;最后,论文在上述并购案财务协同效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总结本次并购事件的经验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行为提供一些借鉴。

徐英雪[9](2020)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上述讲话极具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愈加复杂,部分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媒体低门槛、高渗透的特点,错误解读、蓄意歪曲甚至直接攻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试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部分党员干部精神疲软,少数人理想信念出现动摇,社会道德领域问题十分突出,新时代条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命重大、责任艰巨。为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其使命,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扬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借鉴前人宝贵实践经验的同时,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本质问题上创新解答,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继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依据重要历史文献资料及新时代党的相关文件,结合实证研究资料与结果,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成基础、时代动因、创新实践、特点与意义、不足与问题以及对策与建议展开全面探讨与深入研究。第二章与第三章概括并分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成基础与时代背景,阐述了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为深入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教育思想、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相关思想,以及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实践为研究资料,梳理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基础与实践积淀。同时,研究立足于现实语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新问题入手,剖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利条件及复杂挑战。第四章与第五章梳理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研究其中规律与特点,阐述新时代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教育路径三大方面,梳理与剖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思想上的成长与实践上的创新,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框架。研究从政治性与学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专业化及普及化探讨新时代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深刻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突出贡献。第六章与第七章针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并对继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研究始终坚持实践原则与问题导向,针对党员干部、高校学生与基层群众三大主要受众群体展开问卷调查,选取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发掘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矛盾问题。结合当前突出问题,研究按照顶层设计、队伍建设、内容体系构建与组织开展的逻辑,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路径,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闭环。文章最后总结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工作,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的研究方向。

陈鹏[10](2020)在《2019中国摩托白皮书》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固步自封太容易被淘汰出局;这是一个"快餐时代",面对速生速死,大多数人已见怪不怪,有人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但也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而事实上,最好的时代不在过去,也并非现在,而在于未来。2019年正值中国经济产业结构性调整、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摩托车行业作为

二、2003:发展势头依然看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发展势头依然看好(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并购的绩效分析 ——以百圆裤业连续并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理论回顾
        2.1.1 协同效应理论
        2.1.2 市场势力理论
        2.1.3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2.1.4 委托代理理论
    2.2 文献综述
        (1)有关跨界并购的研究
        (2)对发生跨界并购行为动机的研究
        (3)对公司并购后产生的绩效研究
        (4)有关公司战略转型的研究
        (5)文献述评
第3章 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的转型现状
    3.1 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3.1.1 销售途径与商品交易方式落后
        3.1.2 信息的传播具有延迟性
        3.1.3 消费者群体大幅度缩小
        3.1.4 发展速度太缓慢
    3.2 传统零售行业企业转型的方式
        3.2.1 运用并购扩展销售途径,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3.2.2 构建智能化供应体系
        3.2.3 发挥原有的优势,以客户为中心
    3.3 选择百圆裤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4章 百圆裤业连续并购案例简介
    4.1 并购双方主体介绍
        4.1.1 并购方的基本情况
        4.1.2 目标公司的基本情况
    4.2 百圆裤业并购转型的原因分析
        4.2.1 宏观原因
        4.2.2 微观原因
    4.3 百圆裤业连续并购的具体过程
        4.3.1 百圆裤业并购环球易购的过程
        4.3.2 百圆裤业并购前海帕拓逊的过程
        4.3.3 百圆裤业并购优壹电商的过程
        4.3.4 百圆裤业连续并购后的股权结构
        4.3.5 百圆裤业在并购前和并购后经营范围的变化
    4.4 百圆裤业连续并购转型的协同效应分析
        4.4.1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4.4.2 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4.4.3 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第5章 百圆裤业并购绩效分析
    5.1 并购短期绩效评价
        5.1.1 事件研究法
    5.2 并购长期绩效评价
        5.2.1 EVA绩效评价法
        5.2.3 因子分析法
    5.3 非财务指标分析
        5.3.1 并购以后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
        5.3.2 并购后研究开发能力的变化
        5.3.3 并购活动对企业员工所造成的影响
    5.4 百圆裤业跨界并购取得成功的因素
        5.4.1 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
        5.4.2 从公司的发展来看
        5.4.3 并购后对双方资源进行高效的整理合并
    5.5 百圆裤业跨界并购存在的问题
        5.5.1 被并购方的估值过高
        5.5.2 公司的利润在并购后出现下降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启示
        6.2.1 并购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在于正确的选择并购对象
        6.2.2 并购后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并购能够成功的关键
        6.2.3 传统行业企业可以选择跨界并购这种方法来进行转型
        6.2.4 传统产业可以选择和新兴产业结合来创造新的盈利点
        6.2.5 对被并购公司进行合理的估价
参考文献
致谢

(2)2020中国摩托白皮书(论文提纲范文)

01宏观环境篇
02市场产销篇
    (一)国内市场:中高端市场渐成气候
    (二)出口市场:震荡中寻求机遇
    (三)区域市场:“禁、限摩”何时休
03品牌格局篇
    (一)本土品牌:全面出击紧握消费需求
    (二)合资品牌:稳中求稳休闲通勤是王道
    (三)国际品牌:扩张提速守住高端阵地
    (四)配套企业:“国Ⅳ”实施转型还需时日
04产品车型篇
    (一)踏板车:强势崛起前景看好
    (二)跨骑车:复古渐浓拉力给力
    (三)弯梁车:个性化是唯一出路
    (四)电动摩托车:不管行不行先来占个座
05文化建设篇
    (一)中国摩博会
    (二)安驾培训已成常态
    (三)骑行装备:专业化与个性化
06“互联网+”篇
    (一)众筹:常规操作
    (二)网贷金融:分期买更省心
    (三)车联网:读懂人心
07未来展望篇
    (一)“国Ⅳ”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二)中高端大排产品引领趋势
    (三)电摩市场前景看好
    (四)“禁限摩”促使市场向二三线终端下沉
    (五)互联网嵌入式融合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4)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视域下基层产业扶贫的决策过程分析——基于豫南石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2 理论视角: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与组织决策
3 案例的背景介绍
4“搜寻”、学习与选择:石村产业扶贫的组织决策史
    4.1“不支持的同意”:种、养殖业的广泛“搜寻”
        4.1.1信息搜寻与实地考察:备选方案的生成
        4.1.2满意的“生产”:产业选择中村庄内部的妥协
    4.2 外部决策与蔬菜大棚项目的艰难探索
    4.3 小厂房的时代宿命:扶贫车间由盛转衰
5 产业发展中组织决策过程的深层矛盾分析
    5.1 非均衡决策:长期“搜寻”与短期“经验”的不合作
    5.2 周期性目标替代:产业决策中的公平与效率“钟摆”
    5.3“自主性吸纳”:外部决策和内部决策的冲突
    5.4“压力型适应”:短期化决策与长期目标的悖论
6 组织决策的反思与拓展:从项目制到产业扶贫再到产业振兴

(5)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相关专业术语首字母缩写说明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分类
        (二)文献综述
        (三)对既有研究的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战略
        (二)战略竞争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
    一、主流范式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
        (一)霸权转移范式下的遏制战略
        (二)自由主义范式下的对冲战略
        (三)建构主义范式下的情境战略
    二、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标准
        (一)霸权国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反应:承认或蔑视
        (二)霸权国对崛起国实力增长的态度:容纳或限制
    三、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类型的再划分结果
        (一)对冲战略
        (二)竞争战略
        (三)鸵鸟战略
        (四)顺应战略
    四、历史时空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
        (一)一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870-1914)
        (二)二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933-1939)
        (三)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战略(1993-20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基因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文化
        (二)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实践
    二、“美国优先”下的对华战略校准
        (一)对“接触中国”的战略失望
        (二)对“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
        (三)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
    三、中国崛起引发美国战略焦虑
        (一)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引发美国恐慌
        (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激发美国担忧
        (三)中国奋发有为外交催发美国猜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目标分析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政治目标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经济目标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安全目标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力依托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硬实力依托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软实力依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施
    一、单边层面:多领域施压中国
        (一)经济施压:挑起贸易摩擦
        (二)政治施压:挑战“一个中国”政策
        (三)安全施压:强化威慑
    二、双边层面:多点布局压制中国
        (一)借“朝核问题”,增大地缘风险
        (二)探索“离间中俄”,破坏周边稳定
        (三)强化东亚双边同盟,增加地缘压力
    三、多边层面:携手多方打压中国
        (一)推进“印太”战略,挤压中国地缘空间
        (二)拉拢东盟国家,平衡中国地区影响
        (三)推动多方协调,压制中国经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与趋势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
        (一)竞争目标的压制性
        (二)竞争领域的多样性
        (三)竞争手段的激进性
        (四)竞争主体的国家性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效果评估
        (一)政治目标的效果评估
        (二)经济目标的效果评估
        (三)安全目标的效果评估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
        (一)全面强化战略竞争的风险加大
        (二)存在“竞和”型对冲的可能
        (三)迈向战略顺应的不确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对策
    一、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战略思维
        (一)坚持和平发展,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
        (二)保持战略自信,型塑中美互动
        (三)坚守战略底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二、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具体方略
        (一)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应对能力
        (二)稳步发展伙伴关系
        (三)营造友善的周边环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与陕西省贸易增长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出口贸易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出口贸易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偏好相似理论
    2.2 陕西省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研究
    2.3 贸易潜力相关研究
    2.4 贸易潜力计量相关研究
    2.5 总结
第三章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分析
    3.1 陕西省“一带一路”相关分析
        3.1.1 进出口增长情况
        3.1.2 洲际分布情况
    3.2 陕西省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基本情况
        3.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划分
        3.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结构分析
        3.2.3 七个区域代表国家进出口总值分析
        3.2.4 商品结构特征
    3.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方式分析
        3.3.1 加工贸易分析
        3.3.2 经营主体特征
    3.4 贸易差额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4.1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总体发展潜力分析
        4.1.1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发展历程分析
        4.1.2 陕西省近十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分析
    4.2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发展潜力分类分析
        4.2.1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4.2.2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产品发展潜力分析
        4.2.3 陕西省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潜力分析
    4.3 总结
第五章 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与贸易潜力研究
    5.1 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5.1.1 国民生产总值
        5.1.2 地理距离
        5.1.3 人口规模
        5.1.4 规模经济
        5.1.5 两国人均收入差额绝对值
        5.1.6 汇率
    5.2 变量选择与说明
    5.3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5.4 贸易引力模型构建分析
    5.5 实证分析
    5.6 贸易潜力计算
    5.7 贸易潜力的国别比较
    5.8 总结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坚瑞沃能并购中业绩承诺未达标的成因及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业绩承诺的内涵及发展
        1.2.2 业绩承诺的效应
        1.2.3 业绩承诺的风险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创新点
2.业绩承诺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业绩承诺
        2.1.2 经济后果
    2.2 业绩承诺的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信号传递理论
        2.2.3 博弈论
    2.3 业绩承诺在并购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2.3.1 信息不对称下双方利益冲突分析
        2.3.2 信号传递过程中业绩承诺的效果分析
        2.3.3 双方博弈对局情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3.坚瑞沃能并购深圳沃特玛业绩承诺的过程及结果
    3.1 并购双方简介
        3.1.1 坚瑞沃能简介
        3.1.2 深圳沃特玛简介
    3.2 业绩承诺方案设计的过程
        3.2.1 企业并购方案
        3.2.2 标的资产估值定价
        3.2.3 业绩承诺安排
    3.3 业绩承诺的结果
        3.3.1 业绩承诺的实现情况
        3.3.2 业绩承诺补偿情况
    3.4 并购双方提出业绩承诺的动因
        3.4.1 被并购方提出业绩承诺的动因
        3.4.2 并购方提出业绩承诺的动因
    3.5 本章小结
4.坚瑞沃能并购深圳沃特玛业绩承诺未达标的成因分析
    4.1 业绩承诺未达标的外部成因
        4.1.1 国家政策导向不利
        4.1.2 行业竞争加剧
        4.1.3 业绩承诺估值方法存在缺陷
        4.1.4 业绩承诺额设定过高
    4.2 业绩承诺未达标的内部成因
        4.2.1 产品问题
        4.2.2 未能及时调整战略
        4.2.3 资金链断裂
        4.2.4 并购后整合不到位
    4.3 本章小结
5.坚瑞沃能并购深圳沃特玛业绩承诺未达标的经济后果分析
    5.1 商誉全额计提减值
    5.2 公司财务绩效下降
        5.2.1 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
        5.2.2 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分析
        5.2.3 对公司营运能力的分析
        5.2.4 对公司成长能力的分析
    5.3 公司财务风险升高
    5.4 事件研究法下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5.4.1 选择事件日和事件窗口期
        5.4.2 计算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5.4.3 窗口期内短期市场反应具体分析
    5.5 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5.6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案例结论
    6.2 公司层面的建议
        6.2.1 慎重选择并购标的公司
        6.2.2 设置合理的业绩目标
        6.2.3 避免过度依赖业绩承诺
        6.2.4 加强并购双方的有效整合
    6.3 政策层面的建议
        6.3.1 完善业绩承诺的相关法律
        6.3.2 提高服务机构的责任代价
        6.3.3 将业绩承诺纳入上市公司诚信体系
    6.4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海外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研究 ——以海尔智家海外并购GE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海外并购及财务协同效应相关理论概述
    2.1 海外并购与财务协同效应的相关概念
    2.2 财务协同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
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现状以及并购动因分析
    3.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现状
    3.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3.3 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海外并购特点
4 海尔智家并购GEA案例概况
    4.1 并购案例双方概述
    4.2 海尔智家并购案过程概述
    4.3 海尔智家并购动因
5 海尔智家海外并购案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5.1 资本成本节约效应
    5.2 资金利用率提高效应
    5.3 节税效应
    5.4 市场预期效应
6 案例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案例研究结论
    6.2 案例研究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计算2014年至2018年海尔智家β值的资料
附录B 计算2014年至2018年格力电器β值的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相关概念
        1.2.1 “马克思主义”概念阐述
        1.2.2 “教育”概念阐述
        1.2.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念阐述
        1.2.4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念阐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基础与历史积淀
    2.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基础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1.2 列宁的理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1.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的理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2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积淀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现实意义(1919—1949)
        2.2.2 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现实意义(1949—1978)
        2.2.3 改革开放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现实意义(1978—2012)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动因
    3.1 新时代历史方位对理论教育提出全新要求
        3.1.1 新时代理论教育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精神动力
        3.1.2 新时代理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
        3.1.3 新时代理论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
        3.1.4 新时代理论教育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纽带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为理论教育提供发展契机
        3.2.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新面貌为理论教育创新提供坚强保障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为理论教育创新提供思想力量
        3.2.3 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态势为理论教育创新提供路径支撑
        3.2.4 文化教育事业新繁荣为理论教育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3.3 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为理论教育带来巨大考验
        3.3.1 文化多样化解构理论教育话语体系
        3.3.2 信息化加大理论教育思想整合难度
        3.3.3 个人价值观失衡影响理论教育普及
第四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实践
    4.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念创新
        4.1.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原则
        4.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旨
        4.1.3 坚持“以研促教”的发展理念
    4.2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创新
        4.2.1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
        4.2.2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4.2.3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路径创新
        4.3.1 不断提升理论灌输的教育实效性
        4.3.2 全面加强新型传播平台的舆论引导力
        4.3.3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与意义
    5.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特点
        5.1.1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互支撑
        5.1.2 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5.1.3 专业化与普及化共同推进
    5.2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5.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宝库
        5.2.2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5.2.3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思想保障
第六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6.1 主体能力水平有差距
        6.1.1 组织者自主意识不强
        6.1.2 教育者专业素养不足
    6.2 教学内容安排欠合理
        6.2.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不深入
        6.2.2 教育内容实践性不强
    6.3 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6.3.1 理论教育方式方法较单一
        6.3.2 新媒体平台运用难推进
        6.3.3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
    6.4 效果分析与处理机制待完善
        6.4.1 反馈渠道不畅通
        6.4.2 消极反馈处理不及时
        6.4.3 评估指标不全面
第七章 继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7.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顶层设计
        7.1.1 明确各级职责,确保理论教育工作规范运行
        7.1.2 增强发展定力,促进理论教育体系科学创新
        7.1.3 树立问题意识,实现理论教育发展良性循环
    7.2 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建设
        7.2.1 强化领导团队的自主能力
        7.2.2 推动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常态化
        7.2.3 打造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7.3 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
        7.3.1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有序开展
        7.3.2 促进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有效结合
        7.3.3 聚焦理论教育内容体系包容性发展
    7.4 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组织开展
        7.4.1 探索“显性+隐性”复合型教学模式
        7.4.2 搭建全媒体理论宣传教育平台
        7.4.3 建立智能化反馈评估系统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的总结
    8.2 研究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附录B 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附录C 基层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附录D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调查问卷结果详述
附录E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F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调查访谈编码详情

(10)2019中国摩托白皮书(论文提纲范文)

0 1 宏观环境篇
0 2 市场产销篇
    国内市场:中高端市场雏形初现
    出口市场:稳定中面临着挑战
    核心市场:政策解禁推动消费升级
    区域现状:困顿与提速
0 3 品牌格局篇
    本土品牌:强势发力瞄准高端
    合资品牌:抢占“国Ⅳ”市场新高地
    国际品牌:扩张提速精细深耕
    配套企业:“国Ⅳ”引发大变革
0 4 产品车型篇
    踏板车:强势崛起前景看好
    跨骑车:拉力、复古双双发力
    弯梁车:细分市场仍有天地
    电动摩托车:提速跃进未来方向
0 5 骑行文化篇
    机车节日频繁上演
    安驾培训渐成气候
    骑行装备:专业化与个性化
0 6“互联网+”篇
    众筹:裂变开始
    互联网金融:打造消费闭环
    车联网:人机交互更完善
0 7 未来展望篇
    (1)“国Ⅳ”时代吹响改革号角
    (2)高端大排趋势明显
    (3)电动摩托大有可为
    (4)互联网深度融合

四、2003:发展势头依然看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并购的绩效分析 ——以百圆裤业连续并购为例[D]. 李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2020中国摩托白皮书[J]. 陈鹏. 摩托车信息, 2021(01)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视域下基层产业扶贫的决策过程分析——基于豫南石村的个案研究[J]. 梁辰,余成龙. 公共管理学报, 2020(03)
  • [5]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D]. 游启明. 吉林大学, 2020(06)
  • [6]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与陕西省贸易增长潜力研究[D]. 任旭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坚瑞沃能并购中业绩承诺未达标的成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 蔡文倩.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8]海外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研究 ——以海尔智家海外并购GEA为例[D]. 陈晓艺.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9]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D]. 徐英雪.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10]2019中国摩托白皮书[J]. 陈鹏. 摩托车信息, 2020(01)

标签:;  ;  ;  ;  ;  

2003年:发展势头依然可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