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采集论文-唐向红,肖永松

实验数据采集论文-唐向红,肖永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验数据采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数据,无线串口,电机实验

实验数据采集论文文献综述

唐向红,肖永松[1](2019)在《基于无线串口的电机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并准确测取叁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基于单片机技术和电压、电流变送模块以及转速转矩测量仪获取实验数据后,再利用无线串口模块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软件。基于C#开发平台设计的上位机软件通过无线串口模块接收实验数据,同时绘制出实时趋势图。整个系统为实验人员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效果同时也为其它实验设备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1.引言在当前各高校工科专业努力推动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大环(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21期)

兰旭颖,何上明,郑怡,李爱国,王劼[2](2019)在《硬X射线微束掠入射实验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发展了硬X射线微束掠入射实验方法,并将此具有微米级高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应用于纳米厚度薄膜的微区分析。该实验方法对分析样品表面或薄膜在微小区域的不均匀组分、结构、厚度、粗糙度和表面元素化学价态等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X射线全反射原理,以微聚焦实验站的高通量、能量可调的单色微束X射线为基础,通过集成运动控制、光强探测、衍射和荧光探测,设计了掠入射实验方法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此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并基于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EPICS)环境设计SPEC控制软件。通过建立SPEC和EPICS的访问通道,实现SPEC软件对EPICS平台上设备的控制和数据获取。在所设计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中,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多维样品台电机的运动,实现定位样品位置和调节掠入射角;光强探测系统则监测样品出射光强度,通过样品台运动控制和光强探测的联控,实现样品台的扫描定位控制;通过衍射和荧光探测系统获取不同入射深度下样品的衍射峰强度和荧光计数。此外,为准确控制掠入射角角度,必须确定样品平面与X射线平行的零角度位置,对此给出一种自动定位零角度的方法,编写了该方法的控制算法,设计了相应的控制软件。零角度自动化定位的扫描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微区分析的空间分辨率达到2.8μm,零角度定位精度小于±0.01°。利用该系统在上海光源微聚焦实验站首次实现了具有自动化准确控制零角度的微束掠入射X射线衍射和荧光同步表征的实验方法,实验中被测样品为10 nm Au/Cr/Si薄膜材料, Si基底最上层为10 nm厚的Au薄膜,其间为一层很薄的Cr粘附层。在不同掠入射角下测量样品的衍射信号,获取不同入射深度下样品的衍射峰强度,并实现在同一掠入射角下,同步采集样品的荧光计数信号,从而确定了样品表层的相结构信息以及荧光信号强度与入射角关系,实现了对纳米厚度薄膜在微小区域的相结构和组分分析。此外,通过该技术能够选取荧光计数最大值对应的入射角度,有助于提高后续发展的低浓度样品掠入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实验方法的信噪比。(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9期)

郭志恒,施惠元,刘玉玲[3](2019)在《基于NI ELVIS平台和数据采集技术的滤波器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将NI ELVIS实验平台、电路仿真及LabVIEW测试开发软件应用于电路实验教学。以滤波电路为例,使学生在高效、集成的实验环境下,方便、灵活地完成对实验项目的设计、测试和调整过程,同时对实测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误差比较,激发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梁文婧,冯晅[4](2019)在《基于LabVIEW的电磁波数据采集实验系统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主控计算机、网络分析仪、叁维直角坐标仪和天线构建了全自动电磁波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的实验系统可在实验室内实现电磁波数据自动采集,并实时显示当前波形,克服了传统实验中每一测量点需手动保存数据的枯燥耗时。通过对比目标体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测量所得的物理模拟结果,可直观地了解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9年08期)

许广吉,石晶[5](2019)在《基于LabVIEW的ADAS实验台数据采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实验平台中引进美国仪器公司NI设备,其中PXIE-8880等用来作为该系统的主控PC。针对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所实现的功能研究并搭建出一套ADAS实验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在LabVIEW2017环境下,用图形化语言实现通信,使主控PC能够对接受RT系统采集的制动、转向、油门和档位信号。(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刘敏杰[6](2018)在《B/S架构工控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B/S架构工控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与设计,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工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迫切需要一种升级维护方便,可以跨平台并方便接入互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探索B/S架构下用户以WEB模式通过Browser直接对设备访问,同时在WEB服务器端实现控制浏览,在嵌入式端实现数据采集和保存的一套数据采集系统。(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8年43期)

罗钧,李华,付丽,侍宝玉[7](2018)在《基于MSP432的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动态显示实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无线数据采集存在着距离短、功耗高的不足,设计了一套通信距离较远、超低功耗的无线采集系统。系统以德州仪器最新高性能低功耗微处理器MSP432的主控单元,配合温湿度传感器、光敏电阻,对温度、湿度、光照度进行采集,通过无线模块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并显示在LCD显示器上。通过该实验,学生能很好地学习嵌入式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8年10期)

陈鑫栋,颜拥军,朱皓[8](2018)在《基于PCI-9812数据采集卡的核能谱测量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PCI-9812数据采集卡的核能谱测量装置,该系统由溴化镧(La Br3)探测器、前端模拟电路、峰值检测保持电路、高速数据采集卡与Matlab处理软件组成,初步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较传统的能谱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数据处理方便、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5)

丁志兵,赵栓峰,魏明乐,李红卫[9](2019)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模拟驾驶实验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开发型模拟驾驶系统存在成本高、教学型模拟驾驶系统不能采集数据的问题,利用软件和硬件设计并实现对模拟驾驶实验数据的采集。硬件部分的Logitech G29方向盘、汽车踏板作为模拟驾驶的输入,计算机作为数据的处理中心,采用Visual C++6.0与OpenGL联合开发实现对输入模块、汽车力学分析模块、虚拟现实驾驶环境生成模块、车辆运行状态参数记录模块、接口模块的构建。经实例验证所设计的模拟驾驶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为汽车操纵动力学特性研究提供数据来源,并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功能。(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3期)

张朝阳[10](2018)在《基于数码照相的开采沉陷模型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山开采沉陷是煤矿采动损害的主要形式之一,相似材料模型实验是研究开采沉陷机理与地表变形规律的重要技术手段。模型实验中通过布设测点标志量测其位移信息,来揭示其开采沉陷规律。因此,改进模型位移量测的精度和效率对于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具有重要意义。相似材料模型变形监测具有范围小、精度和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常规的模型监测方法在测量精度和效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叁维激光扫描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模型实验中,但这些方法需使用大型专用设备,操作复杂且成本高,不便于推广应用。为此,本文探讨用普通数码照相方法进行模型测点的位移观测。在每个监测点周围布设控制格网并固定于模型架上,实验过程中利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测点与控制格网的像片经过影像坐标变换和几何畸变纠正后,解算出各测点相对于控制格网的坐标值,实现开采沉陷模型实验数据的高精度采集与处理。本文针对开采沉陷相似材料模型特点和监测精度要求,讨论了模型位移监测点和周边控制格网的合理布设方案,包括测点标志材质、布点间距、控制格网大小、格网刻画及其固定方式等。基于摄影测量理论原理分析了数码相机焦距、像素、摄影距离和影像分辨率的关系,探讨了数码照片的像点坐标精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验模型具体条件确定了外业拍照的硬件选型。针对本文数码影像中像控点呈格网型密集分布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模型对平面外畸变的系统误差进行内插拟合标定,利用一次样条函数内插出像点的畸变差值,用其补偿各像点的畸变差,最后加入约束条件使畸变校正的精度更高,并进行了算法实现,开发出一套模型实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实现模型测点坐标的高精度解算与可视化表达。同时,以燕家河煤矿8211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为原型,制作了开采沉陷实验模型,并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普通数码照相的开采沉陷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简单实用,所获得的测点坐标精度满足模型实验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实验数据采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国内发展了硬X射线微束掠入射实验方法,并将此具有微米级高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应用于纳米厚度薄膜的微区分析。该实验方法对分析样品表面或薄膜在微小区域的不均匀组分、结构、厚度、粗糙度和表面元素化学价态等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X射线全反射原理,以微聚焦实验站的高通量、能量可调的单色微束X射线为基础,通过集成运动控制、光强探测、衍射和荧光探测,设计了掠入射实验方法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此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并基于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EPICS)环境设计SPEC控制软件。通过建立SPEC和EPICS的访问通道,实现SPEC软件对EPICS平台上设备的控制和数据获取。在所设计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中,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多维样品台电机的运动,实现定位样品位置和调节掠入射角;光强探测系统则监测样品出射光强度,通过样品台运动控制和光强探测的联控,实现样品台的扫描定位控制;通过衍射和荧光探测系统获取不同入射深度下样品的衍射峰强度和荧光计数。此外,为准确控制掠入射角角度,必须确定样品平面与X射线平行的零角度位置,对此给出一种自动定位零角度的方法,编写了该方法的控制算法,设计了相应的控制软件。零角度自动化定位的扫描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微区分析的空间分辨率达到2.8μm,零角度定位精度小于±0.01°。利用该系统在上海光源微聚焦实验站首次实现了具有自动化准确控制零角度的微束掠入射X射线衍射和荧光同步表征的实验方法,实验中被测样品为10 nm Au/Cr/Si薄膜材料, Si基底最上层为10 nm厚的Au薄膜,其间为一层很薄的Cr粘附层。在不同掠入射角下测量样品的衍射信号,获取不同入射深度下样品的衍射峰强度,并实现在同一掠入射角下,同步采集样品的荧光计数信号,从而确定了样品表层的相结构信息以及荧光信号强度与入射角关系,实现了对纳米厚度薄膜在微小区域的相结构和组分分析。此外,通过该技术能够选取荧光计数最大值对应的入射角度,有助于提高后续发展的低浓度样品掠入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实验方法的信噪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验数据采集论文参考文献

[1].唐向红,肖永松.基于无线串口的电机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2019

[2].兰旭颖,何上明,郑怡,李爱国,王劼.硬X射线微束掠入射实验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郭志恒,施惠元,刘玉玲.基于NIELVIS平台和数据采集技术的滤波器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4].梁文婧,冯晅.基于LabVIEW的电磁波数据采集实验系统开发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5].许广吉,石晶.基于LabVIEW的ADAS实验台数据采集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9

[6].刘敏杰.B/S架构工控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与设计[J].广西教育.2018

[7].罗钧,李华,付丽,侍宝玉.基于MSP432的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动态显示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8].陈鑫栋,颜拥军,朱皓.基于PCI-9812数据采集卡的核能谱测量实验研究[C].第十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丁志兵,赵栓峰,魏明乐,李红卫.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模拟驾驶实验数据采集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9

[10].张朝阳.基于数码照相的开采沉陷模型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D].西安科技大学.2018

标签:;  ;  ;  ;  

实验数据采集论文-唐向红,肖永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