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评估论文-吴静,沈慧聪

级别评估论文-吴静,沈慧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级别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弥散张量成像,预后,磁共振成像

级别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吴静,沈慧聪[1](2019)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高级别胶质瘤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7月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31例,治疗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肿瘤实体区最小ADC值,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临床表现,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生存状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1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中7例复发,1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全部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最小ADC值、病理级别、年龄、术前KPS评分、术前是否有癫痫症状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其中最小ADC值>0.5×10~(-3)mm~2/s患者的PFS明显高于最小ADC值<0.5×10~(-3)mm~2/s者。结论最小ADC值、病理级别、年龄、术前KPS评分及术前是否有癫痫症状可能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最小ADC值>0.5×10~(-3)mm~2/s为保护因素。(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周双[2](2019)在《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实施前(2018年3月—2018年7月)和实施后(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住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各44例为观察研究样本,实施前后入住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护理流程基础上进行饮食宣教,试验组接受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干预后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饮食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食物稠度量化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误吸预防护理,可获得较好的误吸防范效果,是一种深受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认可的饮食护理工作方式。(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29期)

李红,黄英,冯媛,张毓倩,冯云[3](2019)在《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Aptima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检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10例女性,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用于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为阳性的病例同时进行HPV E6E7分型检测和阴道镜定点活检,同时对63例HPV E6E7检测阴性,但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进行阴道镜定点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为96. 3%,特异度为76. 9%,阳性预测率为36. 4%,阴性预测率为98. 4%,其中HPV E6E7分型的阳性预测率高达73. 9%,HPV E6E7检测与HPV E6E7分型检测的阳性预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PV E6E7检测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比CIN1有明显优势(P<0. 05)。结论 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CIN2及以上病例有很好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率,可以有效减少CIN1及以下病变检出率,在早期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8期)

陈永露,谢新凤,梅颖洁,杨粤龙,吴晓玲[4](2019)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评估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预测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和突变型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5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平扫、T1WI增强及APTw扫描。依据术后病理分为IDH野生型组和IDH突变型组,依据FLAIR图像选取肿瘤实性成分,逐层测量肿瘤APT值,取其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APT值的差异,ROC曲线评估APT值判断IDH基因状态的效能。结果 25例高级别胶质瘤中,IDH突变型9例,IDH野生型16例。IDH野生型组APT值[(3.21±0.82)%]明显高于IDH突变型组[(2.23±0.72)%;t=2.89,P<0.05],其判断IDH基因状态的AUC为0.84(P<0.05),诊断IDH野生型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66.7%。结论 APTw成像可用于预测高级别胶质瘤中IDH基因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陈慧峰,闫雪华,陈妍珊,赵雷,黎丽春[5](2019)在《广东省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粉尘危害风险级别的3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3种风险评估方法对广东省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建设项目")粉尘危害的风险分级。方法 2017年5—10月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及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测,并分别采用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分级标准)、风险指数评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价模型("ICMM定量法")对该建设项目切割和喷涂车间工作场所进行粉尘危害风险进行评估,并对3种风险评估方法的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级标准对喷砂工序评价为中度危害,对风铲轮、手工焊和CO2保护焊工序风险分级评价为轻度危害,其余评价为相对无害。风险指数法对喷砂工序风险分级评价为高度危害,手工焊工序为中度危害,CO2保护焊和风铲轮工序评价为轻度危害,其余工序评价为无危害。ICMM定量法对风铲轮导致的呼吸道刺激症状风险分级评价为非常高风险,对气割、等离子切割工序导致的呼吸道刺激症状风险分级评价为可容忍风险,其余工序均为不可容忍风险。定量法对各工序导致的尘肺风险分级评价均为不可容忍。结论分级标准和风险指数法分级结果较一致。分级标准对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风险评价虽然较客观,但需进一步细化指标。风险指数法粉尘风险评价较全面,但部分指标主观性较大。ICMM定量法对粉尘风险的评价高估且评价较主观。(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09期)

姚建国,王志刚,彭维杰,黄鹏,陶云龙[6](2018)在《低分次伽玛刀治疗16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分次伽玛刀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164例,WHO分级Ⅲ级98例,Ⅳ级66例。采用Masep Superplan V3.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低分次伽玛刀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肿瘤体积、临床症状等给予单次6~8 Gy处方剂量,55%~6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分3次治疗,每次间隔2~3 d。平均随访时间为34.6个月。结果 164例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8.75%、30.36%,中位数总生存期21个月。其中WHOⅢ级、Ⅳ级患者3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39.05%、17.27%,中位数生存期分别为28、15个月,Ⅲ级患者术后生存期较Ⅳ级显着提高(P<0.05)。总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8.05%(46/164),其中Smith并发症Ⅱ级38例;Ⅲ级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较Ⅳ级显着降低(11.22%比53.03%,P<0.01)。结论 WHO分级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以Smith并发症Ⅱ级为主。低分次伽玛刀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何伟杰[7](2018)在《DWI及ASL对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级别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脉自旋标记法(arterial spin labeling or arterial spin tagging,ASL)对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级别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6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DWI、ASL扫描,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脑血流量(cerebral imaging,CBF)。结果:高级脑胶质瘤的rADC(1.13±0.45)明显低于低级脑胶质瘤的rADC值(1.67±0.2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47,P=0.012<0.05)。高级脑胶质瘤的rCBF(100.34±31.25)明显高于低级脑胶质瘤的rCBF值(38.67±8.0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62,P=0.042<0.05)。rADC与rCB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9.34%)、特异性(100%)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及ASL可有效评估脑胶质瘤级别,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8年07期)

杨寒凝,杨谧,孙月,陈敏,陆永萍[8](2018)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评估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分析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纵向及环向血管壁硬度,比较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壁硬度差异,探讨2种技术在高血压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至12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分级分为1、2、3级高血压组3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无高血压病史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获得所有研究对象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得到颈动脉的纵向血管壁硬度;应用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获得所有研究对象颈总动脉壁的脉搏波速度,包括收缩期开始时的脉搏波速度(PWVBS)、收缩期结束时的脉搏波速度(PWVES),得到颈动脉的环向血管壁硬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级别高血压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颈总动脉壁硬度值(Mean、Max、Min、PWVBS、PWVES),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壁硬度值(Mean、Max、Min、PWVBS、PWVES)与高血压级数的相关性。结果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均为高血压3级组>高血压2级组>高血压1级组>健康对照组,且任意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与高血压级数均有相关性(r=0.817、0.767、0.796,P均<0.05)。随着高血压级数的增高,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呈增高趋势。颈总动脉脉搏波速度(PWVBS、PWVES)均为高血压3组>高血压2组>高血压1组>健康对照组,且任意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脉搏波速度(PWVES、PWVBS)与高血压级数均有相关性(r=0.650、0.585,P <0.05)。随着高血压级数的增高,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PWVBS、PWVES)呈增高趋势。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为高血压分级诊断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随着高血压级数的增高,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的纵向及环向血管壁硬度均呈增高趋势,且两者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9期)

郑治强[9](2018)在《CT灌注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高级别胶质瘤术后的病人在同步放化疗前后行头颅CT灌注扫描,测量并分析对照两组数据差异性,探讨CT灌注成像各参数值与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WHOⅢ级或Ⅳ级的胶质瘤术后患者17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1.43±8.27岁),均在同步放化疗前1周内和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2周行CT灌注扫描,期间均未行其他抗肿瘤治疗。对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参数值CBF、CBV、MTT、TTP的差异进行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同步放化疗后瘤床边缘实质区测得的CT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放化疗前后无显着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与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呈显着相关性,CT灌注能够很好的评价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6-28)

谢小华,王蕾,罗艳华,李嘉辉,谭薇[10](2018)在《联合评估式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定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Logistic模型探讨急诊分级分诊各监测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别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7月我院500例急诊分诊病例,对比传统法监测指标(模型1)、"传统+早期预警评法(MEW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模型2)两种方法建模的拟合优度,分析各指标对病情分级的临床意义。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对Ⅰ~Ⅳ级患者均有显着相关的监测指标有年龄、呼吸、NRS,其中对Ⅱ级患者有显着差异的有年龄(OR=1.053,95%CI 1.026~1.082)、呼吸(OR=1.504,95%CI 1.211~1.868)、NRS(OR=1.372,95%CI1.156~1.628);Ⅲ级患者有年龄(OR=1.037,95%CI 1.021~1.053)、呼吸(OR=1.373,95%CI 1.142~1.651)、NRS(OR=1.395,95%CI1.266~1.538);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显示,模型2拟合优度(OR=0.465)高于模型1(OR=0.387)。结论联合评估式分诊有利于优化传统预检分诊监测模式,建立更加便捷、准确、科学的监测指标模型,从而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级别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实施前(2018年3月—2018年7月)和实施后(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住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各44例为观察研究样本,实施前后入住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护理流程基础上进行饮食宣教,试验组接受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干预后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饮食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食物稠度量化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误吸预防护理,可获得较好的误吸防范效果,是一种深受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认可的饮食护理工作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级别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吴静,沈慧聪.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2].周双.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

[3].李红,黄英,冯媛,张毓倩,冯云.AptimaHPVE6E7mRNA检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19

[4].陈永露,谢新凤,梅颖洁,杨粤龙,吴晓玲.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评估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状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5].陈慧峰,闫雪华,陈妍珊,赵雷,黎丽春.广东省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粉尘危害风险级别的3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9

[6].姚建国,王志刚,彭维杰,黄鹏,陶云龙.低分次伽玛刀治疗16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7].何伟杰.DWI及ASL对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级别的作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

[8].杨寒凝,杨谧,孙月,陈敏,陆永萍.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评估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弹性[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8

[9].郑治强.CT灌注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

[10].谢小华,王蕾,罗艳华,李嘉辉,谭薇.联合评估式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定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

标签:;  ;  ;  ;  

级别评估论文-吴静,沈慧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