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替换手术论文-陈霞,李书红,赵继红,裴淑杰

二尖瓣替换手术论文-陈霞,李书红,赵继红,裴淑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尖瓣替换手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手术,心理护理,关闭不全,二尖瓣

二尖瓣替换手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霞,李书红,赵继红,裴淑杰[1](2010)在《二尖瓣替换手术55例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天性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在我国主要是风湿热的后遗症,对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采用外科心内直视下二尖瓣替换术收到良好效果。二尖瓣替换术的适应症主要与病因和二尖瓣装置的病变状态有关。一般而言,风湿性病变感染的心内膜炎经治疗关闭不全、瓣膜有明显僵硬或大片钙化、瓣口呈漏斗状或瓣膜组织缺损过多无法修补者,多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期刊2010-04-23)

李忠东,景华,李德闽,胡小南,董国华[2](2005)在《心脏再次手术二尖瓣替换59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共施行心脏再次手术二尖瓣替换术59例,效果满意。资料: 全组59例,男27例,女32例,第二次手术时年龄23-61岁(平均41±8.6岁)。再次心脏手术距第一次手术1-17年(平均10.7±4.9年)。生物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坏11例;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功能障碍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37例,其中左径扩张29例,右(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5-11-01)

杨润桃,陈霞,卢君宇[3](2004)在《二尖瓣替换手术25例临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天性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在我国主要是风湿热的后遗症 ,对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采用外科心内直视下二尖瓣替换术收到良好效果。二尖瓣替换术的适应证主要与病因和二尖瓣装置的病变状态有关。一般而言 ,风湿性病变感染的心内膜炎经治疗后瓣膜关闭不全、瓣膜有明显僵硬(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刘燕萍,周彦晰,吴继红[4](2003)在《二尖瓣瓣膜替换手术体外循环中心脏不能自动复苏原因分析(附58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二尖瓣瓣膜替换手术体外循环中心脏不能自动复苏的原因,以提高心脏自动复苏率。对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并行二尖瓣瓣膜替换手术体外循环中心脏不能自动复苏的58例临床资料,以及体外循环术中情况做一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在开放升主动脉或心内操作结束后,在心脏未自动复苏时经使用辅助药物、调整灌注流量等处理,电击除颤后心脏复跳。提示58例心脏未能自动复苏的原因主要与体外循环中温度的控制、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维持、心肌保护等方面的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王学锋,肖颖彬,陈林,钟前进,陈柏成[5](2002)在《再次心脏手术二尖瓣替换术77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报告再次心脏手术二尖瓣替换术 77例的治疗经验。方法  77例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 5 6例 ,生物瓣替换术后瓣膜毁损 15例 ,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功能障碍 4例 ,部分房室管畸形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 ,房间隔缺损术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1例。 5 5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手术 ,2 2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 4例 (死亡率 5 2 % )。晚期死亡 2例。随访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病人术前心功能是导致再次手术二尖瓣替换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可简化手术过程 ,改善心肌保护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张泉,冯爱强,张守科[6](2002)在《保留后瓣的二尖瓣替换手术1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自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3月共施行保留后瓣的二尖瓣替换手术 18例 ,收到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14例。年龄 32~ 6 4岁。平均年龄 46岁。风湿性心脏病 16例 ,其中重度二(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02年01期)

龙荣尊,吴威士,罗德源[7](2000)在《重症二尖瓣替换术前后防治肺水肿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症二尖瓣病变,出现左心衰后的最常见并发症为肺水肿,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肺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内科治疗重症二尖瓣病变,只能暂时减轻和缓解症状,根本解决问题在于二尖瓣替换。由于此类患者心肺功能较差,手术治疗危险性大,重视围术期处理,特别是术前术后积极防治肺水肿显(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00年01期)

袁贵道,马家驹,郭兰敏,范全心,邹承伟[8](1997)在《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再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再手术治疗山东省立医院(250021)袁贵道马家驹郭兰敏范全心邹承伟王安彪1992~1996年,我们共为11例二尖瓣替换术(MVR)后生物瓣衰败患者行再次换瓣手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30~53岁,...(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1997年10期)

李俊,梁智星,李大奇,高南翔,秦太昌[9](1997)在《二尖瓣替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手术治疗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二尖瓣替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者30例.其中8例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本组病例术后均长期生存。术后一个月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30例均显示心功能良好,CI、SV、CO、EF均明显优于同期施行常规切除瓣下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的病人。(本文来源于《山西临床医药》期刊1997年05期)

黄庆恒,许锁春,孙立,李兆志,耿希刚[10](1996)在《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患者再手术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再手术6例,其中生存5例恢复良好,死亡1例。本组病例在生物瓣置入后9年左右出现瓣膜衰败,以钙化、穿孔和关闭不全为主,同时伴有瓣支架蠕变、血栓形成和狭窄。生物瓣衰败,宜早期治疗。二次手术效果显着,关键在于分离粘连,防止意外大出血和保护心肌,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建议慎用生物瓣。(本文来源于《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期刊1996年03期)

二尖瓣替换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院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共施行心脏再次手术二尖瓣替换术59例,效果满意。资料: 全组59例,男27例,女32例,第二次手术时年龄23-61岁(平均41±8.6岁)。再次心脏手术距第一次手术1-17年(平均10.7±4.9年)。生物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坏11例;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功能障碍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37例,其中左径扩张29例,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尖瓣替换手术论文参考文献

[1].陈霞,李书红,赵继红,裴淑杰.二尖瓣替换手术55例围手术期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2010

[2].李忠东,景华,李德闽,胡小南,董国华.心脏再次手术二尖瓣替换59例报告[C].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5

[3].杨润桃,陈霞,卢君宇.二尖瓣替换手术25例临床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4].刘燕萍,周彦晰,吴继红.二尖瓣瓣膜替换手术体外循环中心脏不能自动复苏原因分析(附58例报告)[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

[5].王学锋,肖颖彬,陈林,钟前进,陈柏成.再次心脏手术二尖瓣替换术77例临床分析[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2

[6].张泉,冯爱强,张守科.保留后瓣的二尖瓣替换手术18例[J].中国医师杂志.2002

[7].龙荣尊,吴威士,罗德源.重症二尖瓣替换术前后防治肺水肿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0

[8].袁贵道,马家驹,郭兰敏,范全心,邹承伟.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再手术治疗[J].山东医药.1997

[9].李俊,梁智星,李大奇,高南翔,秦太昌.二尖瓣替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手术治疗30例[J].山西临床医药.1997

[10].黄庆恒,许锁春,孙立,李兆志,耿希刚.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患者再手术6例[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6

标签:;  ;  ;  ;  

二尖瓣替换手术论文-陈霞,李书红,赵继红,裴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