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研究

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研究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多,因此电力部门扩大电网系统规模和扩大电网电容是必然趋势。电网系统规模和电网电容的扩大必然要求相应的增多电力系统和设备,而系统和设备的扩充会对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电力部门工作的重点和核心,而采用D5000系统自动化管理可以使电网运行稳定和可靠,下面本文将一一介绍D5000系统本身的体系结构操作及对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D5000系统电网运行可靠性解决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D5000系统;电网运行;可靠性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各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飞速成长,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必然,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日渐增多,电网系统化扩大业已成必然,大量的电网D5000系统在电网中运行应用,人们对电网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随越来越高,D5000系统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可以保障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对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进行了一些分析与研究。

1、D5000系统电网运行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各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飞速成长,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必然,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日渐增多,人们对电网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随越来越高,D5000系统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可以保障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有:地域广阔、天气、地理等环境较为复杂、电网覆盖面较大、目前我国配电网系统结构不匹配、部分地区的电网设备落后,因此用D5000系统建立自动化平台是非常直接有效的办法来保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根据我们现有D5000系统应用平台,通过D5000系统应用平台运行可靠性的可靠度和可用率进行评估,来衡量D5000系统应用平台运行的可靠性。通过D5000系统评估发现的能够影响通过D5000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调度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低、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低、在突发状况下没有备用调度体系、没有二次系统纵深安全防护体系、D5000系统电网控制中的更新慢等。

2、D5000系统概述

在本质属性上,D5000系统属于分析型调度系统,其主要核心在于能量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当中包含了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系统、数据收集装置、能量管理和网络分析功能,在应用当中,工作人员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就能够实现对电网运作状态的了解,同时还能完成日常的电网调度工作,因此D5000系统,能够满足电网调度的工作需求。

但D5000系统的应用,不仅仅只针对日常的电网调度工作,在现代技术的发展前提下,D5000系统还能够针对电网调度上的故障现象进行处理。当调度出现故障,D5000系统将会自动对电流进行控制,针对故障进行若干次修复,若修复失败,将视为硬件损坏等故障类型,此时会通过预报通知相关维修人员前来修理。

3、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研究

对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主要通过相应的算法技术对处于运转状态下D5000系统电网进行风险性评定和稳定性检测。通过这些算法技术测算出来的数据与理想化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进而得出D5000系统电网运转的稳定性,以此判定其可靠性。测定D5000系统电网运转可靠性可以通过这两个步骤来实现:首先,通过测量电网处于稳定状态的运转数据,得出在D5000系统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次,对各节点的电网分层级分析,得出更具体的数据来计算。

对于全网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为:(1)系统平均停电频率*统计的供电点总数=瞬时停电总次数。(2)系统平均停电频率*统计的供电点总数=持续停电总次数。(3)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统计的供电点总数=所有停电的持续时间总和。(4)系统平均恢复时间*持续停电总次数=所有停电的持续时间总和。

以上四个计算公式都可以用来反映D5000系统电网可靠性的水平。对于供电网点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为:供电点不可靠程度*系统峰载=总缺供电量[3]。

D5000系统平台硬件及操作系统等在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硬件设备本身评估可靠性就较为困难,而且系统大规模的扩大,可操作性比较复杂,硬件设备种类增多,数量加大,同样也给评估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系统硬件设备的状况在D5000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里也有相应的指标来判断。对于硬件设备而言,有计划停止运行、非计划停止运行和危险停止运行。计划停止运行率是指在测算范围时间内,计划次数除以规定时间。提高停止运行率即是指降低实际停止运行次数,实际停止运行次数的减少这个和硬件设备的质量还有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密不可分,硬件设备在工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保证了硬件设备故障次数的降低,因此也就提高了硬件设备停止运行的次数。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周期性的采集分析,以这些个数据作为评估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主要依据,我们得出做好在自动化D5000系统电网下运行的可靠性要比一般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要稳定。因为D5000系统数字化运行更稳定,受外界影响的几率更小[4]。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是我们一直所致力完成的任务,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这意味着生命安全及经济财产。为使电网运行更安全和更稳定,自动化D5000系统在电网运行中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但光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提高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需要提高调度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建设备用调度体系等提高D5000系统硬件及操作系统稳定性进而整个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电力系统自动化[J].2012,33(9):1-4.

[2]杜责和,王正风.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38(15):127-131.

[3]姚建国,严胜,杨胜春等.中国特色智能调度的实践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0(17):16-20.

[4]常康,薛峰,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3(9):10-15.

标签:;  ;  ;  

D5000系统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