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论文-黄若涵

设计史论文-黄若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设计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地方制造业

设计史论文文献综述

黄若涵[1](2019)在《地方制造产业在《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探讨了将地方特色制造产业应用于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在产品案例分析环节中穿插以学生为主导的本地同类产品的设计调研、设计实训和设计评价,努力缩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距离。此举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强化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作为一名设计师的综合素质。(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9年11期)

南海涛[2](2019)在《《设计史:理解理论和方法》的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陆大学的设计史教授谢尔提·法兰在其着作《设计史:理解理论和方法》中,围绕史学、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叁个议题展开论述。其研究目标的立足点是探索设计史来自哪里,现状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对这部着作的评述,是对谢尔提·法兰设计思想的还原,也是对其着作书写范式的总结。(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丹萍,邓洁茹[3](2019)在《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设计史课程内容量大,涉及历史背景、时间、流派、人物等较复杂的知识线。工科背景学生缺乏史论类课程学习经验,单纯应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效果不甚理想。以工业设计史的创新教学设计为例,通过翻转课堂及信息化等教学模式等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对史论类课程的兴趣,从而构建针对工科背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沈榆[4](2019)在《设计“外史”构建中“图、文、物互证”方法研究——以中国现代设计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设计史的研究不仅是求真的工作,还是求解的过程。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框架下构建设计"外史",目标是对于过去的设计经验事实进行社会学的分析,通过对设计知识的自治性和随之而来的"内史"优先性假定的批判,寻找"外史""内史"边界消解的可能。借鉴和拓展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发掘各类文献,并将之与各个历史阶段的设计成果"互证",进一步解决设计文献"孤岛化"、设计史解读"故事化"的问题,以多维度的叙事促进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产生更多的具有当代价值的知识。(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9年10期)

朱江[5](2019)在《现代设计体系的教学参考与实践体验——评《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目前所知的设计范围从景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产品研发到平面设计、从动漫表达到服装设计,几乎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历史发展角度梳理设计过程的转变这一类设计书籍在目前市场上比较少见,王受之先生着作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一书,以现代的产品设计为主要叙述内容,梳理了自工业革命前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涉及装饰艺术、工艺美术、汽车设计等,并在最后针对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北欧等六个国家(地区)进行了设计简史的陈述。该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在写作过程中,突出了设(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高新航[6](2019)在《现代设计史中的中国元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至今中国历史已有上下5000年历史,传统文化更是数量繁多、极其丰富。传统美术元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成长中绝无仅有独特风光,对于现代标志设计者来说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此探讨了现代艺术史中的中国元素,以期能够对现代艺术设计有些许启迪。(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8期)

杨敬飞[7](2019)在《对设计史课程教学中艺术设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史课程是对设计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设计特点、思潮变化和设计经典介绍。以设计史课程教学理念为视角,以提升学生设计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帮助学生从抽象的设计史论知识到具体的设计专业课程学习、设计实践过渡和衔接。教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深度融合网络资源,帮助学生从多元化设计知识中探索设计思路,培养创新意识,提升艺术设计综合素养。(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7期)

周伟斌[8](2019)在《机械设计史上的功勋图书》一文中研究指出享誉中国机械行业50年的大型工具书——化工版《机械设计手册》,在编者和出版者的共同努力下,创下了大型科技图书累计发行百万套的出版奇迹。《机械设计手册》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成大先等自发组织,汇聚了全国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和高等院校的数百余位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09-26)

刘志斌,黄璐璐[9](2019)在《工业设计史课程趣味性教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以及考研升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以趣味性为思路,依据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师生情感沟通叁个方面探讨了课程的趣味性改革思路.(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迟慧[10](2019)在《艺术设计史课程应用型教学内容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大背景,艺术设计史课程作为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也必须顺势而为,努力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探讨艺术设计史课程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的作用、定位和应用型教学内容探索。(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9期)

设计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奥斯陆大学的设计史教授谢尔提·法兰在其着作《设计史:理解理论和方法》中,围绕史学、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叁个议题展开论述。其研究目标的立足点是探索设计史来自哪里,现状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对这部着作的评述,是对谢尔提·法兰设计思想的还原,也是对其着作书写范式的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设计史论文参考文献

[1].黄若涵.地方制造产业在《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9

[2].南海涛.《设计史:理解理论和方法》的评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

[3].王丹萍,邓洁茹.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4].沈榆.设计“外史”构建中“图、文、物互证”方法研究——以中国现代设计史为例[J].装饰.2019

[5].朱江.现代设计体系的教学参考与实践体验——评《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J].中国教育学刊.2019

[6].高新航.现代设计史中的中国元素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

[7].杨敬飞.对设计史课程教学中艺术设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

[8].周伟斌.机械设计史上的功勋图书[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9].刘志斌,黄璐璐.工业设计史课程趣味性教学初探[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0].迟慧.艺术设计史课程应用型教学内容转型研究[J].休闲.2019

标签:;  ;  ;  ;  

设计史论文-黄若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