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早期儿童论文-李娅

普通话早期儿童论文-李娅

导读:本文包含了普通话早期儿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言习得,体标记,情状体假设,基本儿童语法

普通话早期儿童论文文献综述

李娅[1](2016)在《普通话早期儿童体标记词“在”与“了”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时体系统的习得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影响语言时体习得的众多因素中,动词的词汇体(lexical aspect)对时体标记的影响和控制,即情状体假设(The Aspect Hypothesis),是这一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情状体假设在语言习得中得到了普遍的支持,但也存在很多争议,针对该假设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本文采取图片理解实验和句子模仿实验两种方法,考察普通话早期儿童对进行体标记“在”和完成体标记“了”的习得情况,进一步研究儿童对体标记“了”以及“在”与不同动词共现的习得顺序,从而验证情状体假设的各项预测是否成立。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普通话早期儿童对体标记“了”与“在”的习得:不同阶段普通话儿童对“了”与“在”的习得差异以及习得顺序;比较普通话儿童对“了”与“在”与不同动词连用的习得差异;验证普通话早期儿童对体标记词“了”与“在”的习得是否符合情状体假设,并进一步对该假设做出解释。本文动词分类则沿用了Vendle (1967)的理论,坚持四分法,即把动词划分成活动动词,状态动词,完结动词以及达成动词。本研究两组实验的受试均来自长沙的一所幼儿园,受试儿童分为叁个年龄段(3岁、4岁、5岁),每组均为20人,这些儿童均智力发育正常,无语言障碍。理解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阶段普通话儿童对于“了”与“在”的习得情况与年龄成正比,儿童对“了”的理解普遍优于对“在”的理解。对于“了”,不同阶段儿童倾向于与达成动词连用;而对于“在”,不同阶段儿童则普遍用于活动动词。模仿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在”与完结动词连用的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叁个阶段的儿童模仿明显有困难。而对于“在”与状态动词搭配的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叁个阶段的儿童并没有模仿困难,且模仿结果优于对“了”与状态动词连用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两组实验的结果与情状体假设的预测基本一致,即:即学习者先将进行体标记用于完结动词,而后扩展到活动动词;在有完成体和非完成体区别的语言里,过去非完成体体标记出现得比过去完成体标记晚;在有进行体的语言里,进行体标记首先用于活动动词,然后扩展到达成动词。但是模仿试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情状体假设相违背,即儿童会错误的把进行体标记“在”用于状态动词。本文认为,情状体假设揭示了语言中的一些普遍语法现象,具体表现在特定语言还是会有一些差异。基于两组实验结果,本文还详细讨论了Slobin (1985)针对情状体假设的解释而提出的基础儿童语法(The Basic Child Grammar),此外,本文还试图从语言输入、语义原型等新的视角对情状体假设中所描述的语法体在词汇体之间的分布模式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做出解释。(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4-25)

熊丽双[2](2014)在《普通话早期儿童方位词习得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位词是用来表达时间和空间范畴的最常见的语法手段,而且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类词。本文分为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一名儿童(1;0—5;0)习得方位词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描述该儿童方位词发展的面貌,总结儿童方位词习得机制,并试图做出合理解释。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从方位词本体研究、儿童方位词习得研究两个方面,对方位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研究语料的来源。第二章:儿童方位词习得概况。利用图表进行分析,对儿童方位词习得的概况从空间方位词与时间方位词习得的概况、各类空间与时间方位词所占比例、各年龄段空间与时间方位词产出数量、复合方位词与单纯方位词习得情况、以及儿童方位词习得与现代汉语方位词总表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叁章:儿童主要方位词习得情况。从发展概况、语法发展、语义发展叁方面对儿童各类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中旁、左右、东南西北)的习得情况进行描写,对儿童方位词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和图表对比研究。第四章:儿童方位词习得规律。基于前一章节的分析,得出结果:空间方位词整体习得顺序:“里”类>“上”类>“后”类>“下”类>“前”类>“外”类>“旁”类>“中”类>“右”类>“左”类>“东西南北”;时间方位词整体习得顺序:“后”类>“上”类>“前”类>“下”类。并且,总结了儿童方位词语义习得规律:无标记>有标记,空间义>时间义>范围义,具体义>抽象义,“里外”类>垂直“上下”类>水平“前后”类;语法习得规律:复合方位词>单纯方位词,方位词作主、宾语>方位词作定、状语,代词+方位词>名词+方位词。第五章:儿童方位词习得规律解释。从语义难度、句法难度、认知难度、非语言策略、成人输入频率五个方面对儿童方位词习得规律进行解释。句法难度、语义难度和认知难度与儿童方位词习得难度成正比,非语言策略和语言输入频率影响儿童方位词的习得。第六章:结语。总结了论文所做的工作,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论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文章采用个案追踪研究的方法,普遍性不够强,有待更多个案研究的例子补充进来,进而充实儿童方位词习得的研究。另外,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和存在争议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0)

宋刚[3](2013)在《普通话儿童早期句法习得的标记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2.5岁儿童语料,通过反映形态、句法、语义知识发展的动词重迭形式与句法框架习得情况的分析,本研究论证语言项目的标记性和语言习得的起点与发展途径的关联性,即,如果同一范畴的语言项目间存在显着性上的差异,那么具有无标记性的成分最先习得,具有标记性的成分较晚习得;此外,语言成长的过程是从这一范畴核心部分的无标记性结构开始,逐步向边缘部分的标记性结构发展。(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邹立志[4](2012)在《普通话早期儿童“给”字句习得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一名1-4岁普通话儿童纵向语料的追踪,考察"给"字句的习得情况并探索其习得机制。文章考察了儿童原型双宾句"N1给N2N3"语序的建立、其相关句式的习得时序,还考察了汉语儿童四种"给"字句的习得时序(S3<S4<S2<S1)、四种复杂"给"字句的习得时间,成人语言输入与儿童语言产出频率的高度相关性等,认为儿童句式的习得是儿童在交际意图作用下,从"事件结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层层促动的结果。句法习得是语用驱动的、基于范例的规则抽象。语言输入频率在习得中起重要作用,儿童从具体动词上升到抽象的题元结构,从一开始依动词为主过渡到以构式为主,逐步完成句法习得。(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2年04期)

苏彤[5](2012)在《普通话早期儿童动宾结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宾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句法结构,也是儿童语言习得中重要的结构之一。本文采用自然观察、个案纵向跟踪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儿童的自然语料进行了考察,并运用了基于用法建构的语言获得观和原型范畴理论对儿童动宾结构的习得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序叁方面着手,对一名一岁两个月到四岁的儿童习得动宾结构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试图做出合理解释。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明确了研究对象的概念范围,回顾了以往对动宾结构的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说明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第叁章和第四章分别从句法结构、语义和语序这几方面来分析儿童的习得情况,并得出一些习得序列。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并提出研究的意义和不足。本文的研究表明,儿童对动宾结构的习得是逐步丰富起来的,其中的动词和宾语分别由单一形式发展为复杂形式。在语义方面,儿童首先习得的是作为原型的受事宾语,使用频率也较高,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逐渐习得其他语义类型的动宾结构。从语序发展层面来看,儿童对动宾结构语序的习得也呈现出多样性,儿童能根据语用的视点、认知语义的内外参照、语义上的有定无定来决定句法上的不同语序,即根据语用、语义来决定句法。(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2-05-12)

邹立志,周琳,程莉维[6](2010)在《普通话早期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以“上、下”两组趋向动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一名1;2—3;7普通话儿童"上、下"两组共六个趋向动词的习得情况作了详尽的追踪考察,包括它们习得的时间序列、产出频率、语义发展规律等,我们发现儿童趋向动词习得在认知发展上反映出"路径→结果→时间"的隐喻投射;在语义发展上,基本上演绎了汉语历时发展上"空间→路径→结果→状态→时间"实义虚化的过程;在语法发展上,体现出"词汇范畴→词汇—语法范畴→语法范畴"的转变。总的看来,儿童的语义—语法发展跟他们的认知发展基本一致,不过语用频率因素可能压倒认知原则从而使某些词义习得违背一般的习得序列,但我们认为这些词义的语用频率之所以高,归根到底还是认知语义决定的。我们的研究支持基于认知功能的语言习得观。(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0年03期)

袁园[7](2009)在《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声母习得偏误是普通话早期儿童语音习得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本文将“声母习得偏误”定义为在早期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共同生理机制基础的有规律成系统的异于成人语音的声母发音。较已有研究,本文的进步之处体现在叁方面:一是语料的选取,本项研究选取的语料是一名北京儿童01;02岁至03;00岁产出的自然语言,年龄跨度的完整性以及大密度的语料采集方式真实反映了早期儿童的声母习得状况,基于此语料归纳出的声母偏误类型较为全面,不仅印证了已有结论,还从中发现了新的声母偏误类型;二是采用实验分析方法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叁是从生理角度深入探讨声母习得偏误成因。根据语料,被试产出的声母偏误类型包括四类:替换、同化、脱落、增音,其中替换类型又分为十种,分别是塞音化、塞擦音化、擦音化、前移、后移、送气化、非送气化、交叉、半元音化和浊音化。本文的实验是通过对另一名02;00岁北京儿童产出的声母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从共时角度为关于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偏误类型的结论提供佐证,总结声母偏误的规律。我们认为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具有以下规律:一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普通话早期儿童所产出的声母偏误的类型和数量都有各阶段的特点;二是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的类型和数量与声母习得顺序的先后有一定的相关;叁是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类型在出现频率上有高有低。在声母偏误成因方面,生理因素对于早期儿童语音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一列生理支配次序之中,同时语言因素即儿童所要习得语言的发音难易度也是造成声母偏误产出的原因之一。本文可为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研究提供声母习得方面的补充。(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0)

宋刚[8](2009)在《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范畴、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考察了普通话儿童早期习得句法范畴“动词”的发展过程与习得机制。儿童早期语言习得是基于规则的,还是基于归纳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创造性地运用言语并检验自我假设的过程,还是一个依靠一般认知能力并模仿外部输入语言的过程?外部语言输入在早期语言习得过程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论文所进行的研究就肇始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并力图从系统的自然儿童习得语料中去寻求回答。理论架构方面,本研究既融合了当前语言习得前沿理论的核心思想,比如句法启动研究,也汲取了汉语传统语法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学说,比如关于汉语词类划分的“广义形态说”的思想精髓,以便努力实现儿童语言习得事实与语言习得理论的充分而紧密的结合,并且致力于能利用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现为语言本体理论的发展提供推动力。习得理论方面,本研究主要将句法和语义接口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尝试勾勒出儿童早期动词与论元结构习得的发展脉络,不但提出了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的“扩散性”模式,并且立足于儿童习得的基本特征对习得机制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论阐释,即儿童语言习得是基于规则的并且表现出创造性特征。对于语言本体研究而言,本研究所提供的儿童早期习得语料和相关理论分析同样能提供理论论证的重要素材和理论拓展的有力支持,比如句法范畴动词、动词的句法表现形式、动词的论元结构、主导语序、担当特定论元的句法成分的层级等重大问题。不仅如此,作为基础研究的普通话儿童早期习得研究还能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在生成语法的原则与参数框架内展开,融合了句法启动的核心思想;同时,根据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等句法特征,本研究汲取了“广义形态说”思想精髓,重新分析了作为句法范畴的汉语动词的句法表征,并且努力实现儿童语言习得事实与语言习得理论的充分结合。研究将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作为研究对象,将特定句法成分或句法结构作为目标项目,比如动词重迭形式、动词“有、在、是”、动词“给”、含趋向动词“来、去”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等。换言之,研究考察了动词重迭形式的早期习得,也着重考察了介于句法和语义接口层面的动词论元结构的早期习得,揭示了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的发展进程与习得机制。本研究主要使用了3位操普通话的北京儿童两岁前的自然语言习得语料,共计121个单次取样语料,语料全部来自长期纵向追踪获得的汉语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语料。该语料库是一个大规模的儿童语言习得语料库,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特征。研究使用的儿童语料都经过了词性标注,也都进行了动词论元结构分析,从而保证研究能更科学而充分地展示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的客观事实。本研究语料统计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儿童语言习得事实”和“多种角度展示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统计方式对目标项目的儿童输出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穷尽式的考察,比如以单次取样为单位的纵向发展统计,以一个月为跨度的阶段性发展统计,再如基于儿童语料词性标注体系的统计与分析,基于动词论元结构分析的统计与分析;此外还采用了全面对照儿童输出与外部输入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式,尤其是对儿童输出与对应外部输入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全面考察,详尽地发掘了普通话儿童早期习得动词重迭形式与动词论元结构的发展进程,进而深入地探讨了儿童习得动词的具体机制与理论阐释。第一章首先对主要术语进行了操作性界定,尤其对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以便研究中有所遵循,比如早期语言习得、动词、论元结构、句法启动等。其次,概述了早期动词习得与句法发展、词汇发展等的关系,重点讨论了基于自然语料的汉语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研究,并且分析了早期动词习得的研究方法,比如句法启动与汉语动词习得研究等。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汉语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语料库,尤其是介绍了本研究使用的儿童语料的基本情况,比如语料选取、儿童基本信息、统计方法、模仿与自发的判定等。其次,简要介绍了论元结构分析体系,尤其是论元结构分析体系的主要特征“面向儿童语言习得事实”与“多种角度展示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最后,择要介绍了词性标注体系,特别是与早期动词习得研究相关的内容,比如确定“词”的标准、动词重迭形式的标注、动词性结构的标注等。第叁章利用动词论元结构分析体系考察了儿童早期习得动词重迭形式的情况,穷尽式追踪了儿童输出与对应外部输入的内在关系,揭示了早期动词习得的进程与机制。研究运用不同统计方式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儿童习得动词重迭形式的发展进程。统计方式分别涉及儿童ZTX在00;11;18-02;06;02期间习得动词重迭形式的整体发展,儿童ZTX在01;07-01;10期间习得动词重迭形式的阶段进展,以及儿童SJQ、ZTX、CY在两岁前习得动词重迭形式的横向对照。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动词重迭形式中能将重迭规则应用于具有动词特征的词项上,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习得特征。研究支持,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是基于规则的,儿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动词范畴概念,外部语言输入对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第四章到第八章主要考察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论元结构习得的发展进程与具体机制。其中,第四章到第六章研究使用的儿童语料分别涵盖了儿童SJQ、ZTX与CY两岁前的动词习得发展情况;第七章到第八章主要使用了经过词性标注的儿童ZTX在00;11;18-02;06;02期间的15个单次取样语料。第四章主要呈现儿童输出的动词论元结构实例的总体分布情况,重点分析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的整体特征,并且利用具体语料集中论证了主导语序等在早期动词习得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第五章从叁个不同角度全面剖析了儿童早期习得动词“有、在”的过程与机制。首先,研究考察了表达事物“存在”的句法表现形式中出现的动词;然后,考察了动词“有、在”在儿童输出中承担的核心句法功能;接着,考察了儿童输出的动词“有、在”实例与其对应外部输入实例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研究立足于详实的儿童习得事实讨论了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手段与发展机制,并且提出了早期动词习得的扩散式发展模式。研究发现,特定动词与特定句法框架之间确实存在清晰而稳定的对应关系。研究也表明,儿童在早期动词习得中不但能认知外部输入中的主导语序、句法框架等句法特征,而且具有动词范畴概念,可以创造性地输出言语。研究支持,外部输入中的句法框架等句法特征能成为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中的句法线索,并能对早期动词习得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也验证了,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是一个逐步成熟的、基于规则的发展过程。第六章考察以“是”为代表的判断动词的儿童早期习得,并且主要讨论动词“是”习得与表达“判断”的句法框架“客体_类属”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七章着重考察了动词“给”的儿童早期习得。第八章着重考察了含“来”或“去”的复合趋向补语动词结构的儿童早期习得。这些研究同样支持儿童早期动词“有、在”习得研究的结论。同时,这些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儿童早期动词习得呈现出扩散式发展模式。儿童首先习得具有特定表述功能的特定动词与特定句法表现形式,再逐步习得其他有关的动词与句法表现形式。第九章综合动词重迭形式与动词论元结构早期习得语料,着重讨论了主导语序、句法框架等句法特征在早期动词习得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揭示了早期动词习得的具体机制,也探讨了外部输入、论元层级等因素对早期动词习得的影响。本部分首先阐述了对语言习得、动词范畴等问题的认识。其次,着重讨论了动词重迭形式的早期习得,尤其是儿童在早期动词习得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并且进一步提供了复合趋向补语动词结构习得、能愿动词“要”习得等方面的证据。再次,重点讨论了动词论元结构的早期习得,尤其是语序、句法框架等能成为促进早期动词习得发展的句法线索,并且获得了动词“有、在、是、给”的早期习得研究的支持。最后,还讨论了早期动词习得中的客体论元居首等非主要论元结构、外部输入的作用、论元层级、扩散式发展模式等问题。第十章对整个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且指出了本研究的特点与今后研究的方向。本研究最后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儿童早期动词重迭形式习得研究表明,儿童在早期动词习得中能将一定的句法规则正确应用到没有出现外部输入实例的词项上。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支持,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是基于规则的,并且儿童已经具有动词范畴的概念。(2)儿童早期动词论元结构习得研究支持,特定动词与特定句法框架之间确实存在清晰而稳定的对应关系。儿童输出与对应外部输入的穷尽式对照表明,外部输入的句法框架等句法特征能成为早期动词习得中的句法线索,并且能发挥促进早期动词习得发展的积极作用。(3)儿童早期动词论元结构习得研究支持,主导语序对早期动词习得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儿童动词习得语料统计与分析表明,外部输入的主导语序等句法特征在早期动词习得中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4)儿童早期动词习得呈现出扩散式发展的趋势,这一特征不仅体现在动词论元结构的发展以及动词论元结构中出现动词的发展上,而且还体现在担当特定论元的句法成分形成的层级上;这一发展模式集中反映出典型性特征对儿童早期动词习得发展的深刻影响。(5)外部输入能激发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但又不是早期动词习得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9-05-01)

张小玲[9](2009)在《普通话儿童前语言阶段与早期语言阶段音高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基于9名长沙儿童的汉语语料(男5名,女4名),对其前语言阶段和早期语言阶段的语音数据进行了声学研究和统计学分析,探讨了他们在上述两个阶段的音高发展情况。主要研究了下述几个问题:1)长沙普通话儿童在前语言和早期语言阶段的音高发展有何特征,音高发展在两个阶段是否具有相似特点;与其他语言环境的儿童相比,儿童音高发展是否具有普遍性的特征;2)两阶段音高发展过程中男女儿童是否具有显着的、系统性的性别差异;3)两阶段的音高发展呈连续性还是非连续性;4)儿童音高的发展是否具有偏向目标语的特征。9名儿童在前语言阶段的平均年龄为0;10;23,处于Locke(1983)所提及的早期音系发展叁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0;6;0至1;0;0);早期语言阶段的平均年龄为1;8;14,根据Locke (1983)的划分,他们处于早期音系发展的第叁阶段(大于1;6;0 ),两个年龄阶段内受试者年龄差异均小于1个月。本论文选取受试两个阶段的语料,一次处于前语言阶段,另一次处于早期语言阶段,因此9个儿童共有18次录音,每次录音均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时间为45-60分钟。本文对儿童前语言和早期语言阶段最常见的单音节话语进行分析,采用Cool Edit和Praat语音软件对单音节话语进行分离,共分离出2009个符合要求的音节。并用Praat命令脚本对每一个音节进行处理,对基频进行取样,平均取11点生成Lz-score图,并将其转化成相应的五度值。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平调和简单曲折类型的音高在儿童前语言和早期语言阶段占主导地位,两阶段均表现出相对音高值偏高的倾向,既具有相似点,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的特征;2)男女儿童音高发展具有一定性别差异,但不具有系统性;3)音高发展在前语言和早期语言阶段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4)音高发展具有偏向目标语的特征。本研究从儿童音高发展方面为连续性模型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9-04-20)

范莉[10](2007)在《儿童对普通话中否定词的早期获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对3名儿童跟踪所获语料,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义叁个角度考察了儿童早期对普通话中否定词的获得过程。词汇方面,讨论了操普通话的儿童获得否定词的次序以及形成原因。语义方面,报告了其主要否定概念的始现时间和使用频率,发现了其早期语义发展的特点,并讨论了语义获得与句法获得之间的关系。句法方面,总结了儿童自发使用的否定结构和使用频率,分析了结构由简到繁的变化过程及成因,并提出了儿童开始对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敏感的大致时间和证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07年02期)

普通话早期儿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方位词是用来表达时间和空间范畴的最常见的语法手段,而且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类词。本文分为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一名儿童(1;0—5;0)习得方位词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描述该儿童方位词发展的面貌,总结儿童方位词习得机制,并试图做出合理解释。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从方位词本体研究、儿童方位词习得研究两个方面,对方位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研究语料的来源。第二章:儿童方位词习得概况。利用图表进行分析,对儿童方位词习得的概况从空间方位词与时间方位词习得的概况、各类空间与时间方位词所占比例、各年龄段空间与时间方位词产出数量、复合方位词与单纯方位词习得情况、以及儿童方位词习得与现代汉语方位词总表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叁章:儿童主要方位词习得情况。从发展概况、语法发展、语义发展叁方面对儿童各类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中旁、左右、东南西北)的习得情况进行描写,对儿童方位词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和图表对比研究。第四章:儿童方位词习得规律。基于前一章节的分析,得出结果:空间方位词整体习得顺序:“里”类>“上”类>“后”类>“下”类>“前”类>“外”类>“旁”类>“中”类>“右”类>“左”类>“东西南北”;时间方位词整体习得顺序:“后”类>“上”类>“前”类>“下”类。并且,总结了儿童方位词语义习得规律:无标记>有标记,空间义>时间义>范围义,具体义>抽象义,“里外”类>垂直“上下”类>水平“前后”类;语法习得规律:复合方位词>单纯方位词,方位词作主、宾语>方位词作定、状语,代词+方位词>名词+方位词。第五章:儿童方位词习得规律解释。从语义难度、句法难度、认知难度、非语言策略、成人输入频率五个方面对儿童方位词习得规律进行解释。句法难度、语义难度和认知难度与儿童方位词习得难度成正比,非语言策略和语言输入频率影响儿童方位词的习得。第六章:结语。总结了论文所做的工作,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论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文章采用个案追踪研究的方法,普遍性不够强,有待更多个案研究的例子补充进来,进而充实儿童方位词习得的研究。另外,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和存在争议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通话早期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娅.普通话早期儿童体标记词“在”与“了”的习得研究[D].湖南大学.2016

[2].熊丽双.普通话早期儿童方位词习得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3].宋刚.普通话儿童早期句法习得的标记性解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邹立志.普通话早期儿童“给”字句习得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2

[5].苏彤.普通话早期儿童动宾结构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6].邹立志,周琳,程莉维.普通话早期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以“上、下”两组趋向动词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10

[7].袁园.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8].宋刚.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范畴、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D].北京语言大学.2009

[9].张小玲.普通话儿童前语言阶段与早期语言阶段音高之比较[D].湖南大学.2009

[10].范莉.儿童对普通话中否定词的早期获得[J].现代外语.2007

标签:;  ;  ;  ;  

普通话早期儿童论文-李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