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术语论文-朱玲,李敬华,胡钦谙,杨峰

症状术语论文-朱玲,李敬华,胡钦谙,杨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症状术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Word2vec,FastText,词向量

症状术语论文文献综述

朱玲,李敬华,胡钦谙,杨峰[1](2019)在《基于词向量计算的中医症状术语相似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针对中医临床症状词描述的差异与分歧,以Word2vec和FastText为工具,基于现有中医药语料库,进行中医症状相似度研究,发现了一些较为晦涩、生僻的症状同义词及近义词,扩充了中医症状词的词表,并通过对Pearson、Spearman系数,以及召回率的比较,认为FastText在这一任务上有更好的表现。但是由于中文分词,特别是中医古籍分词的先天劣势,以及现有语料不够丰富,导致召回率和准确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董放,赵燕,李志勇,崔泽实[2](2019)在《IMDRF《健康影响-临床体征、症状及状态术语与代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解读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新发布《健康影响-临床体征、症状及状态术语与代码》的术语分类、结构特点基础上,与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术语体系中的《医疗器械伤害(表现)术语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关联性与对接程度。方法:比较分析两个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术语集在命名、术语分类、术语结构及代码等参量的兼容性与对接程度。结果:两个术语集的术语分类与层级结构基本相近,我国术语集分类的22类中有20类与IMDRF的22类基本对应,而IMDRF另设的"操作并发症"及"综合性紊乱"两类的术语词也基本上可见于我国伤害术语的多个相关类别中;我国术语集分类中的"儿科"、"口腔"两类在IMDRF术语中无对应类别(但部分术语词散布在其他类别中)。结论:我国先期编制的《医疗器械伤害(表现)术语集》在结合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管实际的基础上,术语分类和架构与IMDRF新发布的医疗器械报告术语附件E《健康影响-临床体征、症状与状态术语与代码》基本相近,具有可对接性,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信息交互。(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9期)

李明浩,刘忠,姚远哲[3](2018)在《基于LSTM-CRF的中医医案症状术语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医文献和临床医案数字化、结构化程度较低,从文本中有效获取症状信息是医案结构化的首要任务之一。针对中医医案临床症状术语,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和条件随机场(CRF)的深度学习症状术语识别方法。首先,参考中医临床症状术语规范,根据常见症状的组成要素制定了额外的字符级别特征,结合预训练的字嵌入获得文本序列的向量表示;其次,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建模症状术语字符分布特征与句内依赖,获得序列元素的概率分布矩阵;最后,通过条件随机场获得序列标注结果。在小规模训练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中医临床症状术语识别任务上F1值最高达到了0. 78。同时,该方法与传统的使用条件随机场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地识别字符较多的长症状术语,与进行人工特征标注相比代价更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8年S2期)

倪菲,曲金桥,王彩霞,崔家鹏,于睿[4](2018)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医脾胃系统疾病范围的症状术语进行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搜集相关标准、教材及学术期刊等普遍认可的文献,从中提取原始中医脾胃病症状词语,并按照术语命名的7大原则确定术语词条。对于遴选的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按照部位进行归类,参照术语定义原则界定其概念后征求专家意见,进而不断修改完善。结果:最终确立中医脾胃病常见症状术语并构建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数据库。(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廖虹,韩乐,孟玲筠[5](2018)在《中医症状体征名词术语英译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中医症状体征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于解决翻译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对比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语义分析,保证中医症状体征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中医文化的有效传播为目标,更好地促进中医的对外交流和推广。中医症状体征名词术语英译采用何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作非此即彼的选择。(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时美伶[6](2018)在《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的探索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运用“相似症状归类法”对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将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详细拆分,力求拆分后的症状表达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相互独立,为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工作奠定基础。通过搜集临床病历,整理临床常见症状描述并进行浅易分析。2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查阅1980年至今出版的、与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及专业书籍,搜集、归纳、整理出相关症状术语,运用“相似症状归类法”对整理出的症状术语进行归类,并对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详细分解和划分,力求拆分后的症状表达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相互独立。第二部分: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首次病程刻下症,并进行归纳整理,查看临床症状术语描述现状。3研究结果3.1 第一部分:运用“相似症状归类法”对所搜集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医症状进行归类,再对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进行拆分,得到表达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形成规范化症状术语清单。其中:全身类-相似症状共归纳55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65个;精神类-相似症状共归纳23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28个;头颈部-相似症状共归纳86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109个;胸部-相似症状共归纳41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45个;腹部-相似症状共归纳30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56个;二便及生殖类-相似症状共归纳71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84个;血证类-相似症状共归纳8组,均属症状内涵最小,不可再拆分。腰背四肢类-相似症状共归纳25组;因其症状发生部位的不确定性,除身重、角弓反张、手心热、足心热、手凉、脚凉、腰酸、背酸、腰软、膝酸、膝软、半身不遂,内涵相对独立外,其余可用“具体部位”+“病变性质”这一方式表达,对于其中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疼痛类症状可按疼痛性质和疼痛部位分为两大部分,疼痛性质-相似症状共有25组,部位类疼痛称谓比较单一,为:“疼痛部位”+疼痛/痛,二者共得到含义最小的症状术语89个,对于其中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肿胀类-相似症状共归纳11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12个,对于其中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3.2第二部分:参照上述恶性肿瘤相关的规范化症状术语清单,临床病历当中涉及到的全身症状有18个,当中仅恶寒、发热、盗汗3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精神类症状有11个,当中仅心慌、心烦2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头颈部症状有30个,当中仅头胀、面色萎黄、咽干、咽痒、口苦、口黏、口干、口渴、口不渴、流浊涕、鼻塞、耳鸣、耳聋13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胸部症状有24个,当中仅咳嗽、干咳、呛咳、阵发性咳嗽、无痰、懒言、失音7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腹部症状有16个,当中仅恶心、呕吐、干呕、反胃、嗳气5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腰背四肢症状有7个,当中仅腰酸1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其余临床症状多发生在肢体的某一部位,不能进行笼统概括,应当用“具体部位”+“病变性质”这一方式表达;涉及到的二便及生殖相关症状有26个,其中仅尿急、小便失禁、大便不爽、粘液便、便粘、腹泻、完谷不化7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据疼痛类症状描述可以得出:疼痛性质类症状描述比较单一,疼痛部位类描述可以用“疼痛部位”+疼痛/痛来表达,对于上述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涉及到的血证类症状有5个,症状描述都有一到多个其他称谓;涉及到的肿胀类症状有4个,据肿胀类临床症状得出,肢体类肿胀要详细划分至具体部位,以“具体部位”“水肿/浮肿/肿胀”这一形式表达,对于上述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4研究结论4.1“相似症状归类法”是对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进行归类的有效方法,是症状术语规范化工作的前提。4.2将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拆分至含义最小的症状,达到症状相互独立,有助于规范症状术语名称,明确症状内涵,是症状术语规范化工作的一部分。4.3医者在进行临床症状描述时,症状名称不统一、复合症状较多等现象普遍存在,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医者在进行症状描述时,要注意症状收集的全面性,避免以偏概全,影响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8-05-28)

王琼,刘亮亮,张晓如,曹馨宇[7](2018)在《基于模式自动获取中医临床症状术语》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医临床症状术语的构成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性模式的以《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中的标准术语为种子集的中医症状术语自动获取方法。首先,基于种子术语,获取种子术语中的特征词,构建种子词典;然后获取临床症状术语的词性模式,从语料中抽取所有满足词性模式并且包含种子词的词串;最后,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方法,对获取的候选术语进行过滤,生成中医临床症状术语集。在测试集上抽取结果的准确率为81.1%,召回率达到82.2%,F值为81.6%。(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王琼[8](2017)在《中医症状术语自动获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症状信息是临床研究的基础数据资源,为了推动中医信息化进程,深入挖掘中医临床知识,需要大量的临床症状术语作为支持。术语的自动获取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难点,由于中医语料的特殊性,从中医语料中自动获取中医术语更是一个研究难题。本文在分析了中医症状术语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中医临床病历文本中对中医症状术语进行自动获取。针对现有中医临床术语资源缺乏,术语自动获取存在着技术难点等问题,本文借鉴了命名实体识别的方法理论,并结合了中医临床病历文本的特点,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参考现有中医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和标注规范,构建了适用于症状术语获取的语料;2.通过分析中医临床病历文本中症状术语的构成模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术语构词模式来对中医症状术语进行自动获取的方法;3.针对于基于模式自动获取的低召回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化模式与统计特征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医临床病历中进行症状术语的自动获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准确率81.1%,召回率82.2%,F值81.6%;4.在获取了大量临床症状术语后,结合《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和《中医症状学研究》两部中医着作中收录的症状术语,利用本体构建方法,以中医四诊为顶层分类概念,构建了中医症状本体知识表示模型。(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7-12-30)

时美伶,张培彤[9](2017)在《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症状术语的规范化,是中医证名规范化、病名规范化,乃至整个中医体系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症状信息采集及规范化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症名不统一、一症多名,多症一名、复合症状较多、症状描述精确度不够、症状信息采集不规范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首先,在规范症状术语名称方面,应建立在继承中医典籍的基础上,遵循单义性、简明性、科学性、专业性、准确性等原则,制定出公众广泛认可的、可供临床实际应用的规范化症名表。其次,症状术语规范化研究的组织之间应加强沟通,成立统一的协会及小组委员会,制定公众一致认可的规范化症名表,并定期更新。再次,在症状信息采集方面,通过网络培训使医生掌握相同的信息采集方法;借助相应的舌诊、脉诊等辅助仪器对四诊信息进行收集;同时适当借鉴西医理化检查方法,弥补中医四诊采集信息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雷新霞,王志国,赵汉青[10](2017)在《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研究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症状、体征是中医诊疗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其术语规范化是信息化时代实现诊疗信息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文献以及查阅相关专着,分别从中医症状学、语言学、文献学、逻辑学、信息学角度介绍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规范化路径进行探析。(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7年03期)

症状术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在解读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新发布《健康影响-临床体征、症状及状态术语与代码》的术语分类、结构特点基础上,与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术语体系中的《医疗器械伤害(表现)术语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关联性与对接程度。方法:比较分析两个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术语集在命名、术语分类、术语结构及代码等参量的兼容性与对接程度。结果:两个术语集的术语分类与层级结构基本相近,我国术语集分类的22类中有20类与IMDRF的22类基本对应,而IMDRF另设的"操作并发症"及"综合性紊乱"两类的术语词也基本上可见于我国伤害术语的多个相关类别中;我国术语集分类中的"儿科"、"口腔"两类在IMDRF术语中无对应类别(但部分术语词散布在其他类别中)。结论:我国先期编制的《医疗器械伤害(表现)术语集》在结合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管实际的基础上,术语分类和架构与IMDRF新发布的医疗器械报告术语附件E《健康影响-临床体征、症状与状态术语与代码》基本相近,具有可对接性,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信息交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症状术语论文参考文献

[1].朱玲,李敬华,胡钦谙,杨峰.基于词向量计算的中医症状术语相似度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9

[2].董放,赵燕,李志勇,崔泽实.IMDRF《健康影响-临床体征、症状及状态术语与代码》浅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9

[3].李明浩,刘忠,姚远哲.基于LSTM-CRF的中医医案症状术语识别[J].计算机应用.2018

[4].倪菲,曲金桥,王彩霞,崔家鹏,于睿.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

[5].廖虹,韩乐,孟玲筠.中医症状体征名词术语英译方法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8

[6].时美伶.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

[7].王琼,刘亮亮,张晓如,曹馨宇.基于模式自动获取中医临床症状术语[J].中国数字医学.2018

[8].王琼.中医症状术语自动获取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7

[9].时美伶,张培彤.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研究现状[J].中医学报.2017

[10].雷新霞,王志国,赵汉青.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研究路径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7

标签:;  ;  ;  ;  

症状术语论文-朱玲,李敬华,胡钦谙,杨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