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审美论文-涂苏琴,吴国如

理性与审美论文-涂苏琴,吴国如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性与审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文学,亚审美性,多媒体,超文本

理性与审美论文文献综述

涂苏琴,吴国如[1](2019)在《网络文学亚审美特性的理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文学是依托网络产生并传播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兼具技术与艺术双重特性,这就决定了其在原有文学性的基础上,又必然在审美特性方面体现出网络传播的技术特性。本文从视图化的审美体验、娱乐化的审美趣味、大众化的审美视角叁个方面对网络文学的亚审美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亚审美特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分析。(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0期)

王敬策[2](2019)在《薇拉·凯瑟小说研究——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性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薇拉·凯瑟是美国着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百灵鸟的歌声》、《青春和聪明的梅杜萨》、《我们中间的一个》等,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大多聪慧、坚强、乐观、独立,她们身上充分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想回归。本文将以《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为例,系统分析薇拉·凯瑟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想回归。(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9期)

佘陈琦[3](2019)在《浅谈大众审美与当代绘画——理性之外》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工业化生产不断扩大和深入,技术革命和网络信息时代到来,随着日常生活的不断更新,关于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矛盾。特别是在今天的中国,伴随着对西方文明囫囵吞枣式的快速吸收,现代性危机日益严重。相对于科技、政治、经济等社会元素而言,艺术是柔软的媒介剂,在今天无法避免的社会问题中,由于其自身的特质,艺术似乎更加具有存在的理由。同时,它也在社会的语境中不断演化、发展,慢慢在审美、伦理、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渗入主体,潜移默化。那么,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到底是相互融合还是相互平行,甚至彼此分裂呢?(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7期)

易飘[4](2019)在《以“形式的专制”反“理性的专制”——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西方极权理性对人的爱欲压抑,马尔库塞借鉴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内涵,吸收德国浪漫主义美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提出了"形式的专制"。它是马尔库塞用艺术来反抗现实的有力武器,贯穿了他的整个审美救赎之路。"形式的专制",作为艺术之为艺术不可少的机制,能将审美形式作为理想和现实的中介,一方面通过艺术异在达到对现实的分裂,否定和超越现实;另一方面,通过美的最高法则实现理性和感性的和谐,培育新感性,实现人的爱欲解放。(本文来源于《喀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洪兴[5](2019)在《指向审美德育的“诗与远方”——从一堂班会课找寻学校德育的几组关系的理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一堂班会课的展示为蓝本,以审美德育为标准,立足长山中学"五大课堂",探讨了学校德育发展的几组关系——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德育的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感的统一、德育的刚性法治与柔性文治的统一、德育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涵养的统一,希望让德育教育走向诗意,走向审美,走向远方。(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9年16期)

李艳丰[6](2019)在《审美文化的治理性与当代美学话语的文化政治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推动美学话语从哲学美学向审美实践、实用主义、日常生活等多重向度转型,形成了以研究审美文化治理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政治话语范式。审美文化治理强调将审美实践同文化治理统一起来,把审美视为塑造主体的治理性技术,通过对感性世界的审美介入,在文化空间构建广义的政治权力共享与共治模式,形成审美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融通耦合的结构,最终实现以审美实践助推政治治理的文化政治目的。西方文化知识界在反思审美文化治理问题时,虽然认识到审美文化的治理性内涵,但拘囿于知识话语和文化观念的领地,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审美乌托邦色彩。构建社会主义的审美文化治理范式,应批判性借鉴西方审美文化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构审美文化的治理性内涵,使审美文化治理成为表征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文化政治实践。(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傅德锋[7](2019)在《试论当代书法审美鉴赏的理性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平心而论,中国书法是存在审美标准的,而且这种审美标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和理论梳理逐步形成的。尽管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但它却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之上存在有它的基本标准。反过来讲,如果说中国书法没有基本的审美标准,那么是否就可以说,一切使用毛笔书写汉字的书迹留存都可以算得上是书法呢?答案肯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篆刻(钢笔书法)》期刊2019年03期)

刘洋[8](2019)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是我国艺术学校中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学生时代学习过。对于音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认知以及学习方式,同时音乐审美也各不相同。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人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改变。要想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势在必行。有鉴于此,本文对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以及审美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几点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理性与审美分析策略,期望能够为我国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流行色》期刊2019年03期)

赵怡豪[9](2019)在《深厚宏阔的理性审美——读李泽厚《美的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泽厚是我国当代着名哲学、美学家,他于1981年出版发表的《美的历程》第一次从美的视角对中国的各种古典文艺形式做了细致的梳理、深入的剖析,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形成了洛阳纸贵的局面。全书共分为十章,即"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和"明清文艺思潮"。从每一章的标题即可看出,李泽厚先生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归纳概(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9年02期)

范大邯[10](2018)在《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关于康德的审美自律学说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阐释康德哲学内部实践理性和审美判断力的关系、实践理性的自律与审美自律的关系时,Paul Guyer援引了康德的"实践理性优先性"的学说,认为实践理性和道德相对于审美判断力具有优先性。Guyer的这一观点在学界很有影响。我的讨论将从叁个方面展开:1,我认为,不适于将"实践理性的优先性"这一表述引入关于《判断力批判》的讨论中并主张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与《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实践理性会与理论理性潜在地陷入争论不同,并不存在使审美判断力陷入与实践理性冲突的契机。2,虽然"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的表述不妥,我也并不就认为在康德处审美领域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价值。当我们追问其价值时,这一设问方式本身就会将我们带回到探寻其对于实践领域的价值的老路上去。3,《实践理性批判》讲到每一种心灵能力都有自己的关切,并明确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各自的关切(Interesse),却未提及审美判断力的关切。我将就康德在这一点上的沉默展开分析,并试图表明:康德之所以不言及审美判断力的关切,有其特别的考虑。(本文来源于《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理性与审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薇拉·凯瑟是美国着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百灵鸟的歌声》、《青春和聪明的梅杜萨》、《我们中间的一个》等,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大多聪慧、坚强、乐观、独立,她们身上充分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想回归。本文将以《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为例,系统分析薇拉·凯瑟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想回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性与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1].涂苏琴,吴国如.网络文学亚审美特性的理性思考[J].北方文学.2019

[2].王敬策.薇拉·凯瑟小说研究——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性回归[J].青年文学家.2019

[3].佘陈琦.浅谈大众审美与当代绘画——理性之外[J].牡丹.2019

[4].易飘.以“形式的专制”反“理性的专制”——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之路[J].喀什大学学报.2019

[5].刘洪兴.指向审美德育的“诗与远方”——从一堂班会课找寻学校德育的几组关系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

[6].李艳丰.审美文化的治理性与当代美学话语的文化政治转向[J].文学评论.2019

[7].傅德锋.试论当代书法审美鉴赏的理性回归[J].中国篆刻(钢笔书法).2019

[8].刘洋.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探析[J].流行色.2019

[9].赵怡豪.深厚宏阔的理性审美——读李泽厚《美的历程》[J].新课程(中学).2019

[10].范大邯.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关于康德的审美自律学说的再思考[J].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8

标签:;  ;  ;  ;  

理性与审美论文-涂苏琴,吴国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