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对医学实习生教育及管理现状浅析及模式探讨

综合性医院对医学实习生教育及管理现状浅析及模式探讨

张绍芳(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1)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3-0375-02

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关键时期。临床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医学生将来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而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开展临床教学研究与实践,深化教学环节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区级医院,编制住院床位750张,目前开放床位为716张,年门诊量112万人次,年出院人数1.63万人次。是省内外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基地,每年接收实习生近100人,教学任务繁重。如何才能更好完成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探索适合我院实际的实习生教育及管理模式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目前临床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临床带教教师任务繁重

临床医师在带教活动中,既是教师,须承担教学任务,又有繁重的医疗任务。临床带教老师一方面要完成自已繁重的临床工作,保证不影响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带好实习医师,但后者并没有多少经济利益,故出现有些人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以致不少医师的教学责任感日趋淡化,教学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意识、教学使命感均不强,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1.2各种因素使实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过少

1.2.1自我国从1998年高等医学院扩大招生量以来,学院招生规模已增加一倍以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一倍以上;而医生及床位数增加却有限,造成师生比例失衡这给临床教师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1.2.2《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使我国医生执业走向法制化,但由于现行医疗机制及执业医师法对实习医生没有明确定位,使实习医生不能合法从事医疗活动;实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学生只能在科室做些简单的重复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2.3临床教学中在管理体制、质量监控、教学意识、教学与临床科研究关系处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种不足,使医学生的训练机会大大减少,造成操作不规范,临床实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临床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1.2.4医患紧张关系,使带教教师不敢轻易让学生动手。目前患者维权意识很重,医患关系紧张,病人对老师的带教行为,尤其是区级综合性医院有抵触情绪,所以医生,尤其是门诊,一般不敢轻易让学生动手。

1.3各种压力导致毕业生实习质量下降

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学生学习、考研、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都影响了实习学生的实习效果。一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去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招聘会、面试等,二是另一部分学生准备考研究生,造成实习医师频繁请假、缺课、甚至有些旷课,实习时间不充足,或实习时心不在焉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临床教学质量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2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的教育培养及管理模式

2.1加强教风建设,增强教学责任感

为切实做好教学工作,我院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要求承担教学的医务人员要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意识,强化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鼓励他们实施科教兴院、教学相长的政策,促进医院医师自觉树立投身教学、服务教学、管理教学的坚实思想。并应在品德修养、医德医风、钻研业务、尊重同道、团结协作诸方面做学生的表率。带教老师要为人师表,在注重实习生医学知识、医疗技术培养的同时,也要对实习生进行“五心”的培养,即“同情心、爱心、耐心、细心、精心”的培养。

2.2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实习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关键阶段,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但进入临床实习,接触社会的机会突然增加,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容易乘虚而入。这时又是学校、医院管理交替阶段,更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严格考勤、考核,提高学生对实习工作的重视。我们医院在坚持教学培养的同时,也兼顾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既有课堂教育,又组织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创造多院校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比赛,寓教于乐,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珍惜临床实习的每一天,以勤学、博彩、善思的面貌渡过医院实习阶段,为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2.3组织多种形式的临床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不但应具有宽厚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亦应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及思维能力。为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我院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和激励政策。全面推行了多媒体教学、标准案例教学等;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的模式,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让学生在临床中以循证医学的教学法和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学生的综合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素质。针对学生多、手术机会少、病人不配合、学生实习时间和范围不足等现状,我们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声、文、图集成一体,使传递信息更丰富、更形象,以利于实习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更好的接受信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标准案例教学方面,我们以病例为先导,以设疑、质疑、释疑为过程,带教老师负责组织和指导,主要由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等。这对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4建立临床技能操作室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当前学生扩招,重理论、轻实践倾向的今天,我们要求医生必须牢固地掌握临床技能,就必须锻炼他们临床思维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职业行为技能等,需要实实在在地动手训练。为了增加医学生的实际动手机会,我院自2010年开始,建立临床技能操作室,将以往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学科的基本检查临床常用诊疗操作及一些专科检查内容带入临床技能操作实,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操作的体验。课程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技能、沟通技能和临床技能,并将三者相结合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5鼓励带教、奖励带教

为鼓励医生带教,对参与带教和带教优秀的老师或者科室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同时在年终考核和科室优秀选举中给予优先考虑,从多个渠道激励医务人员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医学人才。怎样使我们的医学人才适应当前的竞争,是对我们当前医学教育的考验。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其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管理、临床教学质量等的高低。所以,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摸索适合本院发展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和方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卢芳,曲政海,王岩青,等.教学医院构建临床实习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及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4):397-399.

标签:;  ;  ;  

综合性医院对医学实习生教育及管理现状浅析及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