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的货币政策论文-李祥发

内生的货币政策论文-李祥发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生的货币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SGE模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IS曲线,利率

内生的货币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祥发[1](2018)在《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中介目标的效应——基于产出和通胀的内生持续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DSGE模型框架下,推导出含有产出和通货膨胀内生持续的一般均衡模型系统,探讨利率和货币供给冲击对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效应。文章应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得到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观测变量的数据特征,并得到以下结论:(1)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效应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且其对观测变量波动的贡献程度较高。(2)在2009年第2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的样本内,利率冲击的平滑值显着大于零,有效地阻止了总产出的下滑,而货币供给冲击对总产出向上的推动作用较小;2015—201 6年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利率冲击在推动总产出的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姚景超,陈义俊,王进会,吴达,杨光[2](2016)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生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应重视金融失衡累积的潜伏性和隐蔽性,前移货币政策考察的时间窗口,综合判断货币政策立场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稳定的影响,在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将货币政策调控上升到维护金融稳定的高度。传统观点认为,旨在实现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设(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6-05-23)

刘海明,曹廷求[3](2016)在《基于微观主体内生互动视角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来自上市公司担保圈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以代表性厂商假设为基础,忽视了企业之间内生互动产生的网络对最终效果的影响。本文以担保圈为例,基于企业之间内生互动的网络视角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对处在担保圈内的企业影响更大,表明内生互动会放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内生互动强化货币政策效果主要集中在那些有高风险企业参与的担保圈当中。企业在担保圈中的节点位置越重要,货币政策对担保圈内企业投资的影响越强。担保圈内公司具有时变特征的传染效应以及更强的顺周期杠杆特征是内生互动强化货币政策效果的传导渠道。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微观主体内生互动产生的网络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充分考虑所在地区微观企业之间的内生互动问题,防止决策出现偏误。(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陈达飞,贾璐熙[4](2015)在《从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理论谈货币政策的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论为理论依据,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之争和"内生"与"外生"之争纳入到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探求货币政策操作的"内生"逻辑。采用我国2001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和系统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货币政策操作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货币内生创造机制的根源。实证结果表明,M2对名义GDP增长短期和长期均呈现中性;M2短期内会加剧CPI的波动率,但长期内和CPI增长率没有共同的趋势;存款与M2有共同的长期趋势,短期内二者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而且显着性不会随着结构变化、滞后项和控制变量的加入而减弱;贷款与存款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共同趋势,短期内贷款对存款的解释力度是高度显着且稳定的。以上四点主要结论对我国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方经济》期刊2015年05期)

童爽[5](2015)在《货币内生视角下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持有货币内生理论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可能存在某些外在的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货币内生,进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会对中央银行主导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应用货币内生性理论,分析外汇占款这一变量是怎样导致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以及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巨额外汇占款问题的相应解决方式,以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金融评论》期刊2015年01期)

马学宇[6](2015)在《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内生货币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一些与传统银行类似的功能,继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后凯恩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本质上属于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非中性的交易媒介,而央行是否能够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呢?本文基于内生货币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以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5年02期)

陈利锋[7](2015)在《偶发学习、内生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稳定化货币政策——一个带内生增长的NKMP-DSGE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偶发学习机制将内生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统一于NKMP-DSGE框架,并基于这一框架考察了偶发学习机制的效应以及实现劳动力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机制。研究发现:偶发学习的引入具有扩大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同时也是产生"通胀之谜"以及"工资通胀之谜"的原因之一。而政策分析的结论表明:就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劳动力市场而言,对失业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具有相对较好的政策效果。在当前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采用这一政策机制可能具有实现"保增长"和缓解失业的双重效果。(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李欢丽,王威[8](2015)在《中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评价——基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生缺陷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以来,中国实行了定向宽松货币政策,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研究显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存在两大内生缺陷。一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并持续恶化,使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自身的营运陷入困境;二是由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被市场扭曲,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只能控制流动性的规模,不能控制流动性的流向,庞大的流动性被市场转化成投机资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导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基本失灵。相比之下,中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不会恶化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且中央银行既能控制流动性的规模,又能控制流动性的流向。因此,中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优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学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郭殿生,吴丽杰[9](2015)在《西方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解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理论认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经济体系内的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由一国经济活动内生创生出来的。银行贷款创造存款,投资决定储蓄。近年我国存在货币过度供给情况,导致资本市场几近失控,通货膨胀蔓延,也增加了本币贬值的风险,影响对外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货币过度供给源于商业银行过度发放贷款、金融机构外币占款增多、商业银行购买企业或政府债券、信托贷款等。人民币贷款连年增加既有供给的因素,也有需求的原因。货币过度供给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较大压力。(本文来源于《税务与经济》期刊2015年01期)

贺俊,胡家连[10](2014)在《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政策是维系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关于货币政策效应问题一直都未形成统一意见,在此背景下厘清中国货币政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一个包含货币参数的经济增长模型来考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在稳定状态下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在实际经济中的适用性,以中国2000—2013年经济数据为例,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倒U型关系的稳健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内生的货币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重视金融失衡累积的潜伏性和隐蔽性,前移货币政策考察的时间窗口,综合判断货币政策立场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稳定的影响,在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将货币政策调控上升到维护金融稳定的高度。传统观点认为,旨在实现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生的货币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李祥发.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中介目标的效应——基于产出和通胀的内生持续性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8

[2].姚景超,陈义俊,王进会,吴达,杨光.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生关联[N].金融时报.2016

[3].刘海明,曹廷求.基于微观主体内生互动视角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来自上市公司担保圈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6

[4].陈达飞,贾璐熙.从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理论谈货币政策的出路[J].南方经济.2015

[5].童爽.货币内生视角下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北京金融评论.2015

[6].马学宇.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内生货币理论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5

[7].陈利锋.偶发学习、内生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稳定化货币政策——一个带内生增长的NKMP-DSGE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

[8].李欢丽,王威.中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评价——基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生缺陷视角[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

[9].郭殿生,吴丽杰.西方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解释意义[J].税务与经济.2015

[10].贺俊,胡家连.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标签:;  ;  ;  ;  

内生的货币政策论文-李祥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