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团更新模型论文-阙永生,杨辉,汪海风,吴春春,潘崇根

颗粒团更新模型论文-阙永生,杨辉,汪海风,吴春春,潘崇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团更新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表面更新模型,微观涡流模型,纳米颗粒,LDHs

颗粒团更新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阙永生,杨辉,汪海风,吴春春,潘崇根[1](2013)在《采用表面更新模型与微观涡流模型制备MgAl-CO_3 LDHs纳米颗粒》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与质量传递有关的表面更新模型(surface renewal model)与微观涡流模型(eddy cell model)引入到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并通过自制两级反应器成功制备出粒径较小、结晶度较高的MgAlCO3LDHs纳米颗粒。采用XRD、TEM、SEM、AFM、激光粒度仪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充气基本不影响MgAl-CO3LDHs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但对颗粒尺寸和均匀性影响较大且能明显提高颗粒形貌的均一性;搅拌速度从300rpm增加到600、900和1200rpm的过程中,粒径逐渐变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气流流量由1kPa依次增大至6kPa,平均粒径大小逐渐减小,但减小趋势逐渐变缓;并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苏亚欣,骆仲泱,岑可法[2](2001)在《循环流化床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的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进行了修正 ,引入新的床内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 ,改进了颗粒团覆盖壁面的百分比和颗粒团 -壁面之间的气膜厚度的表达式 ,使之与床的宏观运行参数以及床体、床料的参数相联系 ,从而避免了前人模型中凭经验来确定一个比例系数的缺陷。对于弥散相和壁面间的辐射传热 ,考虑到了它们的直接辐射和弥散相辐射到颗粒团、再经颗粒团反射到壁面的传递过程。模型计算结果和有关实验数据的对比吻合较好。图 4表 1参 1 0(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期刊2001年05期)

赫俏,陆继东,钱诗智,林志杰[3](1997)在《循环流化床颗粒团更新模型与局部换热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循环流化床换热机理的研究出发,提出了一种能够综合描述换热特性并求解床壁间局部换热系数的模型.基于简化的颗粒团更新概念,沿床高分段求出各个位置颗粒团的平均滞留时间,对应于各处局部换热系数.(本文来源于《华中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10期)

戴天红,钱壬章,李宏顺[4](1997)在《循环流化床的传热机理——颗粒絮团更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循环流化床的传热机理——颗粒絮团更新模型。对不同来源模型中的壁面被颗粒絮团覆盖的面积分率、颗粒絮团在壁面的滞留时间以及颗粒絮团与壁面间的气膜厚度等关键参数的计算和设定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各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1997年03期)

颗粒团更新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进行了修正 ,引入新的床内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 ,改进了颗粒团覆盖壁面的百分比和颗粒团 -壁面之间的气膜厚度的表达式 ,使之与床的宏观运行参数以及床体、床料的参数相联系 ,从而避免了前人模型中凭经验来确定一个比例系数的缺陷。对于弥散相和壁面间的辐射传热 ,考虑到了它们的直接辐射和弥散相辐射到颗粒团、再经颗粒团反射到壁面的传递过程。模型计算结果和有关实验数据的对比吻合较好。图 4表 1参 1 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团更新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阙永生,杨辉,汪海风,吴春春,潘崇根.采用表面更新模型与微观涡流模型制备MgAl-CO_3LDHs纳米颗粒[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

[2].苏亚欣,骆仲泱,岑可法.循环流化床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的修正[J].动力工程.2001

[3].赫俏,陆继东,钱诗智,林志杰.循环流化床颗粒团更新模型与局部换热系数[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

[4].戴天红,钱壬章,李宏顺.循环流化床的传热机理——颗粒絮团更新模型[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7

标签:;  ;  ;  ;  

颗粒团更新模型论文-阙永生,杨辉,汪海风,吴春春,潘崇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