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同义论文-马晓旭

异形同义论文-马晓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形同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字词,异形,同义词

异形同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旭[1](2016)在《中韩异形同义汉字词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韩两国同处中华文化圈,韩国汉字词在形态、意义、音韵方面和中国汉字词很相似。因此中国人在学习韩语的时候对于起初看到的汉字词能够猜出大概意思,但是到了中高级的以后,随着自学遇到的专业性的、书面体的汉字词汇的增多,在学习韩语汉字词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中韩两国二音节异形同义词的分析,能够对学习韩国语的学习者和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带来有效的帮帮。(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25期)

姚丽娜[2](2014)在《韩语中异形同义汉字词和对应汉语词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文字没有创制之前,朝鲜半岛一直使用汉字来表记事物和现象。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王世宗大王和一批文人志士创制了《训民政音》之后,朝鲜半岛才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但创制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该文字一直都没有代替汉字成为书写朝鲜语的文字。因此汉语通过汉字源源不断的被输入到韩国语语言体系中。在语言上就体现在韩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字词。习惯上把韩国语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叁大部分,而其中的汉字词就占了韩国语总体词汇的一半以上。这些汉字词在韩语语言体系中不断的被引入、融合和再造,一方面保留着汉语的特性,另一方面与韩国语中的固有词一起被该语言体系所融合和同化。韩国语汉字词的两面性正是韩汉词汇对比的价值所在。对于韩国语汉字词,中韩两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对比研究,其成果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大量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韩国语汉字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形,义”叁个方面。而“字形”和“语义”的研究尤为突出和丰富。因为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和韩语汉字词在韩语体系中的演变,汉字词和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除了语音上的辩读外,更要注重它的词义解释情况。本文以韩国语中异形汉字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异形汉字词的形态变化和语义情况。力求对整个异形汉字词加以全面考察。文中首先通过历时角度的分析,追溯异形汉字词的来源和原因;再以共时层面的研究为主,异形同义汉字词在形态结构、词义、用法等各方面体现出的规律和特点。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具体的语言学理论,对目前韩汉词汇比较中甚少涉及的异形汉字词的“形”和“义”进行系统全面的探索;在对异形同义词的形态结构、词义和用法方面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的同时,展望异形同义词语义的发展趋势。本论文先从历时的角度分析考察韩国语汉字词的发展过程和特征,再从语言对比的共时角度对《中韩字典》(高丽大学2004)以及《韩汉精选词典》中查找出现的异形同义词的形态、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再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首先运用传播学基础理论,从历时的角度考察韩国语汉字词系统的发展过程、来源,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然后找到韩国汉字词的特点。研究方法主要以寻找历史语言材料,在大量的史料和前人的研究结果中找寻出韩国语汉字词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异形汉字词的字形对比研究”是本论文的一个研究重点。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异形汉字词进行分类,得出不同分类下的异形汉字词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例举了大量的异形汉字词的实例,从异形词构成形式、音节数量、音节数量变化关系的角度对异形汉字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异形同义汉字词的语义对比研究”是本文又一个研究重点。从语义层面上来看“异形同义词”已经做到了“同义”,语义对比似乎没有研究的价值。但是一些词虽然在韩语和汉语中所对应的概念是基本相当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些词在意义上会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点。所以“同义”的汉字词也是具有解释学价值的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从字典中查找到异形同义汉字词共计188组。从音节数的角度分析,单音节单词1组,双音节单词共计87组,叁音节单词92组,四音节单词8组。双音节单词的相同音节数异形形式主要有6种,不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8种。其中音节数减少的异形形式有3种,音节数增加的异形形式有5种。而与之数量相当的叁音节单词中,由于本身单词的音节数多于双音节,所以它的异形形式也比双音节复杂。目前已查找到的相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5种,而不同音节数异形形式多达15种。同时本文还对四音节单词的异形形式进行了考察,发现其相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4种,不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3种。(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4-05-20)

容艺菁[3](2013)在《廉州话与普通话动词的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廉州话属于钦廉方言,由于受到地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廉州话与普通话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本文以廉州话的动词为研究对象,对廉州话和普通话的动词进行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的比较分析,同时探讨造成其差别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胡娟[4](2011)在《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香港社区词研究的现况进行了梳理,以《香港社区词词典》为考察对象,探讨了香港社区词的来源及类型问题,还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两个方面探讨了两地词语的差异和特征。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间的差异是香港词汇系统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差异具有多层面性,既受香港词汇系统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习俗、政治制度等语言外部因素的制约。(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张菁[5](2008)在《“A了去了”及其异形同义短语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A了去了"短语为研究对象,首先着重分析了它的语义、语用、句法特点;其次对"A了去了"的内部结构——述语"A"、程度补语"去"和两个"了"进行逐个分析;最后介绍了该短语的五种异形同义短语,以期对"A了去了"短语作出多全方位的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08年01期)

姚鑫隆,秦着红[6](2002)在《普通话和吴方言同形异义词语和异形同义词语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方言间的词语的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因为从理论上讲 ,可以促使我们深入研究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从教学上讲 ,它需要我们解决如何在使用上避免误导和误解 ;在语言运用中 ,既有助于讲吴语的人提高普通话水平 ,也有助于讲普通话的人学吴语 ,裨益是双向的。对于同形异义词主要从含义、褒贬色彩、用法叁个方面进行论述 ;对于异形同义词语主要从词序、词素、古今语、名称称谓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南昌高专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刘超班[7](1991)在《异形同义成语的特点、形成及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要讨论的汉语异形同义成语,就是指整体意义完全相同,形体结构不同,在语言运用中可以互换而不改变原义的一组成语.所谓"整体意义",是指成语的整体词汇意义;所谓"形体结构"是指成语构成成分和成分的组合形式.例如,"刻骨铭心"、"铭心刻骨"、"刻骨镂心"、"铭心镂骨",都表示刻记在心灵深处,永记不忘的意思;但是,"刻骨铭心"、"刻骨镂心"、"铭心镂骨"叁个成语构成的语素均不相同,"刻骨铭心"、"铭心刻骨",构成的语素虽然相同,但语素组合的顺序不同.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它们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原意的表达.如:(本文来源于《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1年03期)

杨汝福[8](1988)在《汉字的构件及其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从形成系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叁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构件出现了两种值得认真研究的现象:一是同形异义;二是异形同义。汉字的构件指哪些?何谓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其规律如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论述。一汉字的构件就是指构成汉字的部件。我认为汉字的构件应包括基本构件和类基本构件两种。基本构件是指构成汉字的不能再分解的最基本的单位。如,八、人、冖、几、刀、勹、二、厂、卩、冫、卜、囗、口、弓、广、宀、山、巾、子、大、女、小、土、川、干、幺、夕、(?)、攵、廴、彳、彡、亡、手、爪、心、牙、毛、日、月、曰、欠、气、爿、斤、父、母、止、犬、牛、羊.豕、马、木、水、火、戈、矛、斗、自、田、肉、面、首、耳、而、网、舟、车、臼、皿、鸟、虫、佳、交、言、页、身等。汉字的基本构(本文来源于《河池师专学报(文科版)》期刊1988年02期)

异形同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韩文字没有创制之前,朝鲜半岛一直使用汉字来表记事物和现象。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王世宗大王和一批文人志士创制了《训民政音》之后,朝鲜半岛才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但创制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该文字一直都没有代替汉字成为书写朝鲜语的文字。因此汉语通过汉字源源不断的被输入到韩国语语言体系中。在语言上就体现在韩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字词。习惯上把韩国语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叁大部分,而其中的汉字词就占了韩国语总体词汇的一半以上。这些汉字词在韩语语言体系中不断的被引入、融合和再造,一方面保留着汉语的特性,另一方面与韩国语中的固有词一起被该语言体系所融合和同化。韩国语汉字词的两面性正是韩汉词汇对比的价值所在。对于韩国语汉字词,中韩两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对比研究,其成果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大量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韩国语汉字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形,义”叁个方面。而“字形”和“语义”的研究尤为突出和丰富。因为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和韩语汉字词在韩语体系中的演变,汉字词和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除了语音上的辩读外,更要注重它的词义解释情况。本文以韩国语中异形汉字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异形汉字词的形态变化和语义情况。力求对整个异形汉字词加以全面考察。文中首先通过历时角度的分析,追溯异形汉字词的来源和原因;再以共时层面的研究为主,异形同义汉字词在形态结构、词义、用法等各方面体现出的规律和特点。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具体的语言学理论,对目前韩汉词汇比较中甚少涉及的异形汉字词的“形”和“义”进行系统全面的探索;在对异形同义词的形态结构、词义和用法方面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的同时,展望异形同义词语义的发展趋势。本论文先从历时的角度分析考察韩国语汉字词的发展过程和特征,再从语言对比的共时角度对《中韩字典》(高丽大学2004)以及《韩汉精选词典》中查找出现的异形同义词的形态、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再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首先运用传播学基础理论,从历时的角度考察韩国语汉字词系统的发展过程、来源,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然后找到韩国汉字词的特点。研究方法主要以寻找历史语言材料,在大量的史料和前人的研究结果中找寻出韩国语汉字词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异形汉字词的字形对比研究”是本论文的一个研究重点。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异形汉字词进行分类,得出不同分类下的异形汉字词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例举了大量的异形汉字词的实例,从异形词构成形式、音节数量、音节数量变化关系的角度对异形汉字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异形同义汉字词的语义对比研究”是本文又一个研究重点。从语义层面上来看“异形同义词”已经做到了“同义”,语义对比似乎没有研究的价值。但是一些词虽然在韩语和汉语中所对应的概念是基本相当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些词在意义上会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点。所以“同义”的汉字词也是具有解释学价值的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从字典中查找到异形同义汉字词共计188组。从音节数的角度分析,单音节单词1组,双音节单词共计87组,叁音节单词92组,四音节单词8组。双音节单词的相同音节数异形形式主要有6种,不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8种。其中音节数减少的异形形式有3种,音节数增加的异形形式有5种。而与之数量相当的叁音节单词中,由于本身单词的音节数多于双音节,所以它的异形形式也比双音节复杂。目前已查找到的相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5种,而不同音节数异形形式多达15种。同时本文还对四音节单词的异形形式进行了考察,发现其相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4种,不同音节数异形形式有3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形同义论文参考文献

[1].马晓旭.中韩异形同义汉字词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分析[J].长江丛刊.2016

[2].姚丽娜.韩语中异形同义汉字词和对应汉语词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4

[3].容艺菁.廉州话与普通话动词的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之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

[4].胡娟.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及其成因[J].中州大学学报.2011

[5].张菁.“A了去了”及其异形同义短语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

[6].姚鑫隆,秦着红.普通话和吴方言同形异义词语和异形同义词语之比较[J].南昌高专学报.2002

[7].刘超班.异形同义成语的特点、形成及类型[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

[8].杨汝福.汉字的构件及其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J].河池师专学报(文科版).1988

标签:;  ;  ;  

异形同义论文-马晓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