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进行时态不代表“进行中” 现象分析

英语进行时态不代表“进行中” 现象分析

一、英语进行时态不表示“正在进行”现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亚军[1](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提出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王敏辰[2](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欢[3](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杜丹[4](2020)在《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类型学视野下的存现范畴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存现句式相关成分如存现主体、存现动词以及相关的时体特征、格特征,同时对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以及相关句式如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的存现范畴的跨语言考察,试图寻求跨语言中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同时结合语义地图模式、语言语序类型、认知语言学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等试图探寻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以及产生共性的机制与动因。首先,本文认为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特征以及内在属性对存现句式以及存现动词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应该成为判定存现句式的标准之一。同时根据跨语言调查发现存现主体的内在属性也会对人称代词、处所助词、语气词以及时体助词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假设存现主体是存现句式主语的论点,试图在类型学视野下进行论证并探寻共性。通过对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语言使用格标记、助词、词缀等句法手段将处所短语标记为向格、位格或方位格,一般情况主格为零形式;同时在无格标记的处所短语存现句式与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中,本文从语言的类型特征、论元配置、生成语法原则等方面试图论证存现主体为存现句式的主语。然后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的存现动词的跨语言考察,试图描写存现动词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发现主要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存在结构编码类型。进而根据其谓词性编码类型,试图描写并解释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基于以上存现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以及演变路径探寻存现动词如存在动词、领有动词、系动词、居住动词、处所动词之间的蕴含共性。同时,通过对跨语言存现动词的类别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汉藏语系、班图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中都存在消失类存现动词,只有印欧语系中很少使用消失类存现动词。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寻英汉存现动词类型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以上差异是由于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语言类型与使成式、动补结构以及存现句式不同的历时来源等四个方面造成的。另外,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跨语言中进行体/持续体以及相关语法语素大多源于存现动词,包括存在义类、领有义类、系词类、位移义类、居住义类、处所义类等动词,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跨语言中存现动词与时体标记的演变路径、蕴含共性以及动因。存现句式是一种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式,一般由存现主体(Existential Theme,简称T)、处所短语(Locative Phrase,简称L)、存现动词(Existential Verb,简称V)三部分组成,但是在不同语言语序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有所差异,文章把存现句式基本语序类型总结为三种:L+T+V,V+T+L以及L+V+T。同时探寻T、L、V三者之间在存现句式中的蕴含等级序列以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跨语言中调查并探寻存现句式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并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类型,发现存现句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处所短语编码类型以及指示代词编码类型;并将两种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相结合探寻其中的蕴含共性或类型特征。同时在跨语言中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进而探求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的关联性,发现在跨语言中四种语序语言中仅存在三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SVO语序语言对应L V T语序类型、SOV语序语言对应L T V语序类型、VSO/VOS语序语言对应V T L语序类型,由此得出一条蕴含共性:若L后置则T后置;若T前置则L前置。最后根据定指性效应、话题化、可别度领先原则、语义靠近原则、“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左右分支结构配置以及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解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尝试把语言类型学与构式语法相结合,试图归纳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的主要类型特征,探讨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在跨语言中的类型特征以及蕴含共性。最后,本文参照主宾格语言和施通格语言的句法特征以及存现主语与存现动词分裂性、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三个方面,试图分析并解释汉语存现句式的分裂施格特征,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讨分裂施格特征在跨语言中的普遍性。

陶明星[5](2019)在《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文中指出哲学界、逻辑学界及语言学界均对“时”、“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英语时、体的形式与意义不匹配现象(本文称之为非典型用法)和一般现在时的“现联性”、历史现在时的“生动性”、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的“礼貌性”和现在完成体的“现时关联”等等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解释。所以,本文基于虚拟性理论,从分析上述种种用法中所体现的虚拟思维入手,对它们进行统一解释。具体研究:1)英语一般现在时诸用法中的虚拟思维;2)英语一般过去时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3)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4)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研究发现: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与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的非典型用法都反映虚拟性,虚拟思维表现为:指类、转移指示中心/投射指示中心或描述虚拟事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中,状态现在时和习惯现在时的动词没有入场,指向类概念而不是例概念;瞬间现在时从一个虚拟的视角虚构(重构)了一个同步进行的事件,从而实现事件发生和描述的同步性;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和表将来用法中的虚拟思维体现在指示中心的转移;叙事文学作品中用现在时描述假想的、虚幻的事件,思维发生在想象的空间,动词失去时态功能,即任何读者在任意时间阅读,阅读时间和作品中的事件时间没有任何关系。这里现在时的虚拟性优势在于,可以使任何读者在任意时间阅读时都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2)一般过去时的非典型用法中,习惯过去时的动词不是指向现实中发生的行为事件,而是指向由这些事件抽象出来的“类”概念;间接引语和态度过去时表达现在时间并且显得礼貌些,“礼貌”产生于说话人将指示中心投射到了一个虚拟的“听话人说话时间”;假设性过去时表达与说话人信念、期望相反的情景。假想过去时的含义是动作或事件在说话时还没有发生,或将来也不可能发生,即将事件性从说话人的直接现实中排除出去,只表达说话人对事件的评价、看法。3)进行体的非典型用法中,习惯进行体中的动词指向有限时间内可以重复发生的动作抽象而成的“习惯”——类概念,而不是指向一个现实中的动作的持续;在进行体表达静态的属性特征用法中,在说话时,动作不一定要发生,虽然也许会发生,即它是虚拟发生的事件;静态动词进入进行体可以表示动态意义,静态动词表示状态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但是虚拟思维可以截取状态中的“一段”,从而凸显它,把它虚拟成动态的活动。这一过程是把状态分解成了一个个首尾相连的“动作”,然后凸显其中的一个与众不同;进行体表将来时间用法是说话人将说话时间和参照时间右移到虚拟的动作发生时间,即通过指示中心转移来实现的;现在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用法中的动词为心理动词,这样就出现事件时间与描述时间不同步。说话时虚拟了发生在心理空间的行为事件并把它回放到现在。礼貌性是这样产生的:因为说话人涉及的动作是虚拟而来的,没有现实发生,那么对听话人来说就没有“强迫”(imposition),所以显得礼貌些;过去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用法即涉及指示中心的转移,也涉及到指示中心的投射,后者是为了表达礼貌;瞬间动词die、win等等也可以用进行体标志,其实质是在心理空间虚拟了一个慢镜头,在现实中不会发生。4)现在完成体具有现时关联。现时关联产生于把可以用过去时描述的事件转用现在完成体描述的过程中,说话人将过去的参照时间转移到说话时间位置,同时将事件的终结点虚拟延伸到现在的参照时间位置,这样一来,一个终结点在过去的动作被人为虚拟拉长到现在;现在完成体表非完整时,说话人通过使用时间状语,把原本的具体单个动作虚拟出许许多多个同样的动作,并把这一系列有间隔的动作虚拟成连续的状态,从而凸显状态的持续,即显性表达其主观性。动词指向类概念而不是例概念,反映虚拟思维;过去完成体在表达过去的习惯用法中,动词类指一系列有间断的、可重复的动作,而不是特指其中的某个例。在表达虚拟语气用法中,所描述的动作都没有发生,反映虚拟思维。总之,英语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都体现虚拟思维,一般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的非典型用法也体现虚拟思维。

李丹宁[6](2018)在《“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考察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语料中的分布与用法。考察选取书面语语料:《人民日报》,口语语料:《编辑部的故事》、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和综合类语料:现当代小说、戏剧、《新结婚时代》和百家讲坛。较为全面,有代表性。分析研究“了”的分布特点:主要是“了”与动词性成分连用的句子最多,其中动宾之间结构在各类语料中都是最多的。书面语料中的句中“了”分布多于句尾“了”,口语语料中的句尾“了”分布多于句中“了”。对动词性成分后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进行语义语用分析及用法辨析。按“了”表示的“完成体”把语义分为动作行为结束、开始持续、状态变化实现三项。并据此语法意义分析发现,大多数句子及句子类型都具有动作行为结束义,较少数句子具有开始持续义。对难以判断的语义根据实际确定了依据条件,其中有变化实现语义的三个条件。对句尾语气词的认定确定了判别条件等。考察分析“了”在非动词性成分后的结构在各类语料中的占比情况,其中形容词后最多,名词、代词、数量词较少。主要语法意义表示变化实现,开始持续。还有表示和缓口气的语气词。对特殊结构中的“了”进行了分析,发现并解释了与现有教材及研究的差异。对“了”的语用功能作了分析描写,认为“了”有和缓口气、强调突出、提醒注意和成句作用,在意义上可以代替省略的句法成分。按照四大句类考察所有语料中的例句,发现祈使句中“了”的语气词用法多些,其它句类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中的语气词用法较少。与俄语完成体进行了对比,对《围城》中880个带“了”的例句进行整理,分出十一类结构。分析对译情况发现,俄汉两种完成体的意义有同有异,可以借鉴共通的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利用共性特点进行教学。因为一切理论研究最终要为实践服务。

张存玉[7](2017)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时间系统》文中认为时间现象一般主要涉及时态、体与时相三个基本范畴,学界在这三个范畴的概念、系统建构、体现形式、系统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研究没有植根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性强的理论框架下,且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即将重心置于既定意义的语言表达形式上。有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时态、体与时相的既有研究成果,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采取"自上至下"、"自下至上"、"自同一层面"的三维视角系统地探讨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潜势意义、体现形式以及系统内部的关系,拟为现代汉语建构一个较为全面的时间系统。首先,本研究遵循系统功能语言学"以意义为中心"的原则,基于元功能维度"俯视"汉语时间系统,重在阐释时间系统的潜势意义。本文指出,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包括时态、体与时相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均具有经验、逻辑、人际与语篇功能:时态的经验意义主要是指时态对过程的直接时间定位以及对参与者与环境的间接时间定位,最终都定位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域;逻辑意义包括并列阐释与主从阐释两种意义;人际意义主要指通过时态建构的人际关系与衍生的情态意义;语篇意义则指在语篇中的时态形成线性时态序列与同步时态序列,表达序列性时间意义,从而组织语篇、连贯语篇并推动语篇发展。就体而言,其经验意义反映的是说话人识解时间经验的不同方式;逻辑意义可分为显性与隐性,显性的逻辑意义主要涉及主从关系与阐释逻辑语义;人际意义包括通过体构建的人际关系与衍生的情态意义;语篇意义即完整体与非完整体具有在语篇组织与发展中对语篇进行前景化与背景化的功能。对于时相来说,其经验意义主要表现为时相将时间经验识解为过程、参与者与环境成分,其逻辑意义与体的逻辑意义类似,也存在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的逻辑意义涉及阐释、延展与增强三个类别;其人际意义是隐性的,原因在于谓体词汇本身具有的人际意义较为丰富,从而压制了时相的人际意义;时相表达的语篇意义具有连续性,形成一个连续统,具体而言,完结类时相与状态类时相位于连续统两端,分别趋向于提供背景信息与前景信息,居于两者之间的是实现类与活动类。其次,本研究基于层次维度"自下至上"仰视汉语的时间系统,重在描述体现时间意义的主要形式。本研究指出,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形成了一个由词汇形式、准语法形式与语法形式构成的连续统。结合语法化研究相关成果,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不同语言层而确立出划分体现形式的主要标准,即在语义层上上主要依据去语义化程度,在词汇语法层上主要依据去范畴化程度,在语音层上主要依据语音的消蚀程度。基于这些标准,本研究对时态、体与时相的体现形式分别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发现,时态的主要体现形式是汇形式,主要涉及时间副词及其他时间词语。体的主要体现形式是体标记与准体标记,前者属于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语法形式,后者属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准语法形式。时相的体现形式是词汇形式,主要包括名词词组、动词、性质词组与数量词组。最后,本研究"自同一层而"环视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即基于系统维度阐释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时间系统内部成分之间存在并协与互补关系。一方面,时态与体之间存在并协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时态与体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承担不同的功能;2)两者在意义上存在突显与压制;3)两者在与谓体的距离象似性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时态与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首先,两者都与车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这三个时间因素关系密切;其次,两者在意义上存在一定对应性。对于体与时相来说,一方面,体与时相之间存在并协关系:首先,体具有主观性,而时相具有客观性;其次,进行体/持续体与状态或实现类时相相互排斥;再次,体对时相具有压制作用。另一方面,体与时相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具体来讲,体离不开时相,因为时相是形成体的基础因素。时相也离不开体,因为不同的体反映了说话人对时相的观察方式。总体上讲,本研究基于新的研究视阈并采取三维研究范式对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进行全面构建。这不仅有利于丰富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时态、体与时相的理论体系,为汉语时间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系统的研究范式,还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时间意义表达方式选择方面的借鉴。

朴玟贞(Park Minjung)[8](2016)在《韩语情态词尾与汉语相应情态动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讨论了韩语情态词尾与相应的汉语情态动词。韩语情态词尾和相应的汉语情态动词具有很多相似点,但并不一定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由于两种语言情态表达之间的异同点,韩国汉语学习者觉得汉语情态动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而产生偏误。本文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首先分析了韩语情态词尾与相应的汉语情态动词在语义、句法特征和语用上的个性。其次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二者的异同点。韩、汉语情态表达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韩国汉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而且有助于他们灵活地运用汉语情态动词。本文分为6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韩汉语情态对比分析的基础。分析后本文发现:韩语情态词尾有七个(“-l su iss-”、“-l geos-i-”、“-l geos gat-”、“-l jul al-”、“-do doen-”、“-ya ha-/doe-”和“-go sip-”),这七个韩语情态词尾与汉语的九个情态动词(“能”、“可能”、“会”、“应该”、“可以”、“要,”、“得(d ei)”、“想”和“愿意”)相对应。第三章简单地探讨了韩语情态词尾和与之对应的汉语情态动词的基础知识。分析后本文发现:韩语“-l su iss-”和汉语“能”的语义很相似,如二者都表示可能性、能力和许可等。第四章探讨了韩、汉语认识情态表达的核心意义、句法与语用上的异同。分析后本文发现:在语义方面,韩语表[可能]的“-l su iss-”与汉语“能”、“可能”相对应。“-l su iss-”表示较客观的推测时,与“能”对应,表示无根据的、模糊的、不着边际的推测时,与“可能”对应;表[盖然]的“-l geos-i-”和“-l geos gat-”与“应该”、“会”相对应。“-l geos-i-”多用于表示主观性强的推断,“-l geos gat-”多用于表示以较客观性的主观信息为根据作出的推断。“-l geos-i-”与“会”相对应,“会”通常表示将来的可能性,而“-l geos-i-”没有这种限制,“-l geos gat-”与“应该”相对应;表[必然]的“-l geos-i-”和与之对应的“应该”、“要”都表示确信程度相当高的推断。在句法方面,只有表[可能]的“-l su iss-”有着在谓词属性、主语人称、连用现象、否定形式上的特殊性以外,“-l su iss-”和与之对应的“能”、“可能”都有共同特点;表[盖然]的“-l geos-i-”有着在主语人称上的特殊性以外,“-l geos-i-”、“-l geos gat-”和与之对应的“会”、“应该”都有共性;表[必然]的“-l geos-i-”和对应的“要”、“应该”在与第一人称主语、疑问句、否定句、与同类情态的连用上存在着差异,其他句法特征上有共同特点。在语用方面,韩汉语情态表达几乎相同,如表[可能]、[盖然]的都表示较委婉的、有礼貌的说话态度;表[必然]的都会形成不礼貌的语感。第五章对比分析了韩、汉语非认识情态表达的核心意义、句法与语用上的异同。分析后本文发现:在语义方面,韩语表[能力]的“-l su iss-”、“-l jul al-”与汉语“能”、“会”相对应,尤其“-l jul al-”和“会”都在语义、句法上大致相同。但汉语“能”和“会”表示[能力]时,可以表示“善于做某事”,对应的韩语无法表达;表[许可]的韩汉语情态表达有着共性;表[意愿]的“-go sip-”、“-l geos-i”和对应的“想”、“愿意”、“要”在语义上大致相同,如韩汉语都表示希望发生某种情况或做某事的意愿,而且与“-go sip-”相比,“-l geos-i”表示主语对做某事的愿望程度更加强烈,相应的汉语“想”和“要”之间也有这种差别;韩语“-ya ha-doe-”和对应的汉语“应该”、“要”、“得”都表示[义务],但汉语“要”、“得”和“应该”之间存在着义务强度上的差别,即“应该”的义务强度低于“得”和“要”。与此相比,韩语“-ya ha-/doe-”不管义务强弱,都用“-ya ha-/doe-”来表达。在句法方面,表[能力]、[许可]的韩汉语情态表达在体标记、副词修饰与否上存在着差异;表[意愿]的韩汉语情态表达在句法上大致相同;表[义务]的韩汉语情态表达中,只有“要”与第一人称主语的关系有特殊性以外,它们都有着共性。在语用方面,韩汉语非认识情态表达起相同的作用。第六章是结语,对本论文的分析结果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整理,归纳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并且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意义与不足之处。

鲁曼,陈荟娟[9](2016)在《生成语法框架下的长沙方言体貌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沙方言完成体标记既可以用来表示完成体意义,也可以用来表示进行体和持续体意义。与传统方法不同,本研究提出区分两个"哒",即"哒完成"和"哒进行"分别位于外部体和内部体位置。句法生成过程中"哒完成"往上移位与时态特征合并,所形成的形态句法特征使事件论元在句法上获得允准,由此形成合法句子。而"哒进行"由于位置较低,无法上移,句子时制因而无法停泊,事件论元也因此无法得到允准。使用"哒"表示进行义时,句子往往需要借助外来成分,后者帮助事件论元得到允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哒"表示进行意义时不能独立成句,而用来表示完成体意义时却可以。

徐悦虹[10](2015)在《法语体范畴研究》文中认为“体”(vid)这一术语源自俄语语法研究,它所涵盖的体现象却超越俄语而广泛存在于其他语言中。本论文探讨了体范畴的定义、分类、本质以及表现模式,着眼于梳理法语中的体现象并论证法语中存在体系统。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体的概念和体范畴,并在普通语言学层面上提出体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指出体范畴普遍存在于不同语言之中,它是以语言手段表征事态与时间之关系的语言学范畴,该定义可作为确认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基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交错对应的关系,采用形式标准和意义标准对体进行双重分类:从形式角度,依据体现象所借助的语言手段,划分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从意义角度,依据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划分动作的延续、阶段和界点、重复和频次以及序列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包括延续体和瞬间体,第二类包括前瞻体、整体体、过程体、结果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第三类包括重复体、反复体、惯常体以及单次体,第四类统称序列体。由此,体的形式分类是意义分类的实现方式,体的意义分类是形式分类的语义集合,二者均可作为梳理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第二章构建理论框架,以便揭示体范畴的认知根源,并基于此而设计表现体范畴的时间-事态模式。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本论文的理论构建以Lakoff&Johnson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Langacker,Taylor,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为补充,并借鉴Guillaume和Gosselin等法国语言学家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意象图式是固化于人类经验的基本认知模式,是进行隐喻投射的前提,概念隐喻是根植于人类经验的主要认知机制,是对意象图式的扩展:它们是阐释人类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意象图式反映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后者至少可归纳为注意力、动静、边界、精密度、抽象和视角六个方面,它们是人类理解实体和空间等认知对象的共同基础。概念隐喻将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进行跨经验域投射,从而使普适于喻体概念的认知规律也普适于本体概念,其中,本体隐喻通过实体而认知事态,包括“事件是物体”和“非事件是物质”两个方面,空间隐喻通过空间而认知时间,即“时间是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隐喻,即“时间中的事态是空间中的实体”,不但包括由实体域向事态域以及由空间域向时间域的双重投射,还存在实体之于空间的辩证关系向事态之于时间的辩证关系的映射。人类语言中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皆为事态与时间的认知关联:当事态被时间包含,则主要涉及事态在时间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态的相对时间关系,这是时价值的内容;当事态包含时间,则主要涉及事态所包含时间之长短、事态的边界和结构,以及若干事态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关系,这是体价值的内容。根据体范畴的认知根源,设计时间-事态模式作为表现体范畴的认知模式。该模式参照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且吸收单轴模式和平行轴模式的优势,以便融入更多的表现方式,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它适于表现体范畴的本质、体的意义分类,并可用于描写特定语言中的体现象。第三章讨论法语语法体,并梳理法语中语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语法体的特点是以显在的语法形式表达明晰的体价值。在法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中,简单形式均表达非结果体,包括整体体和分割体两种可能,而复合形式均表达结果体,并可转而表达整体体。第四章讨论法语词汇体,并梳理法语中词汇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词汇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差别不甚显着而体的差别丰富细致。动词以其自身意义能表示不同的事态类型,借助不同词缀可表达重复体、起始体和终结体等,构成迂回法则主要表现动作进展的大小阶段,涉及前瞻体、过程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等;动作名词以及名词意群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动词以及迂回法呈大致的平行关系;副词主要传达动作的频次、程度、时间和序列等信息,涉及重复体、强化体、瞬间体/延续体和序列体;形容词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副词呈大致的平行关系。第五章讨论法语句法体,并梳理法语中句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句法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和体的意义的合成性。在句中,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或状语组合为动词意群,并受后者所带来的意义成分的影响,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谓语动词所采用的特定语法形式表达一定的体价值,促使动词或动词意群所表达的事态类型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在意义,也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综上所述,依据体定义和体的分类确认并归纳法语中的体现象:它们分布于不同的语言层次,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可分别归入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这些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不尽相同,均可归入体的意义分类。至于篇章体,它是比语法体、词汇体和句法体更为复杂的体现象,涉及更多因素的影响。总之,法语中的这四类体现象由简至繁,彼此之间存在着语义关联和相互作用,它们是法语中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促成法语体系统的运转。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以普通语言学的高度提出抽象、概括的体定义,采用形式和意义的双重标准提出全面、有效的体的分类,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索体范畴的本质;其实用价值在于,加深对体范畴、法语中的体现象以及体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法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二、英语进行时态不表示“正在进行”现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进行时态不表示“正在进行”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2)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表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基本理论
        3.2.1 元功能思想
        3.2.2 功能句法理论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3.3.1 强调语义模型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3.4 小结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4.1 引言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4.5 小结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5.5 小结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6.1 引言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6.2.1 语料说明
        6.2.2 数据统计
        6.2.3 总体分布异同
        6.2.4 局部分布异同
        6.2.5 小结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6.5 小结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7.1 引言
    7.2 历时因素
    7.3 认知因素
    7.4 思维因素
    7.5 小结
8 结语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发现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0.2.1 条件句
        0.2.2 条件标记
        0.2.3 语义范畴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0.4 语料的选择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1.1 逻辑关系分析
    1.2 句法分析
        1.2.1 句法组成
        1.2.2 句法位置关系
        1.2.3 句法表现
    1.3 语义分析
        1.3.1 偏句语义分析
        1.3.2 主句语义分析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1.4 语用分析
    1.5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2.2.1 多省略形式
        2.2.2 有标记的否定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2.2.4 多受事主语句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2.3.2 接谓词性成分
        2.3.3 接体词性成分
        2.3.4 单独成句
    2.4 小结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3.2.1 高指称性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3.2.4 表示可能假设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6.4 小结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及插图清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4)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理论意义
        1.2.2 实践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1 存现句式的分类
        1.3.2 存现动词的分类
        1.3.4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变
        1.3.3 存现句与格理论
        1.3.5 存现动词以及存现句式的形成条件
        1.3.6 概念编码类型与语序类型
        1.3.7 语义地图模型
    1.4 主要研究问题
    1.5 理论依据
        1.5.1 语言类型学理论
        1.5.2 存现句与格理论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1.8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存现范畴的界定
        2.1.1 存现句式的界定
        2.1.2 存现动词的界定
        2.1.3 存现主体的界定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2.1 处所句式相关概念
        2.2.2 领属句式相关概念
        2.2.3 存现范畴与显赫范畴
        2.2.4 存现范畴与时体范畴
        2.2.5 存现范畴与格范畴
        2.2.6 话题化与定指性效应
    2.3 小结
第三章 存现主体的编码类型特征
    3.1 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
    3.2 存现主体的属性与句法成分
    3.3 存现主体人称代词的类型特征
    3.4 其他助词及语气词的句法表现
    3.5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
    4.1 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1 汉藏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2 阿尔泰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3 南岛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4 南亚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5 印欧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6 班图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7 小结
    4.2 无标记语言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2.1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的主语
        4.2.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主语
    4.3 小结
第五章 存现结构与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分析
    5.1 存现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
        5.1.1 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1.2 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2 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2.1 存现动词的概念空间及语义图
        5.2.2 存在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3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特征的动因
        5.3.1 存在动词的历时演变
        5.3.2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的显赫性
        5.3.3 存在概念类型与语言类型
    5.4 小结
第六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动词的对比分析
    6.1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1 英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2 汉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2 英汉存现动词的差异
        6.2.1 英汉存现动词中及物动词的使用差异
        6.2.2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别与数量差异
        6.2.3 英汉消失类存现动词的不对等现象
    6.3 英汉存现动词差异的动因
        6.3.1 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
        6.3.2 语言类型与使成式
        6.3.3 动补结构对存现构式的影响
        6.3.4 存现动词历时来源不同
    6.4 小结
第七章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类型学特征
    7.1 类型学视野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1 汉藏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2 阿尔泰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3 南岛语系中的典型存现动词
        7.1.4 南亚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5 班图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6 印欧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7 消失类存现动词中的蕴含共性
    7.2 消失类存现动词类型特征的动因
        7.2.1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矢量性
        7.2.2 存现句式中动词类型与体貌特征
        7.2.3 存现句式的历时来源
        7.2.4 不同语言类型
    7.3 小结
第八章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化的类型特征分析
    8.1 存现动词及其时体演变类型
        8.1.1 存在类动词的时体演化
        8.1.2 系词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3 领有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4 位移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5 居住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6 处所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7 存现义动词演变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的语言
    8.2 存现动词的演变路径
    8.3 存现动词演变为时体标记的动因
        8.3.1 存现动词的显赫性
        8.3.2 空间域(源域)向时间域(目标域)的转化
        8.3.3 存现动词的语义泛化
    8.4 小结
第九章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9.1 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9.2 存现句编码类型特征
    9.3 存现句式编码类型动因
        9.3.1 可别度领先原则
        9.3.2 语义亲疏等级原则
        9.3.3 “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
        9.3.4 左右分支结构配置
        9.3.5 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
    9.4 小结
第十章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10.1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10.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的类型特征
    10.3 形式代词编码存现句式类型特征动因
        10.3.1 形式代词语序与语义靠近原则
        10.3.2 语言语序与形式代词编码类型
        10.3.3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与存现动词类别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特征
    11.1 跨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1 汉藏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2 印欧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3 阿尔泰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4 南岛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5 南亚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6 班图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7 闪含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2 存现句式表达的类型特征
    11.3 存现句式表达类型特征的动因或条件
        11.3.1 事物与事件类存现句
        11.3.2 存现动词的表达类型与时态
        11.3.3 语言类型与存现动词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存现句式、处所句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
    12.1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相反的语言类型特征
        12.1.1 基本语序类型
        12.1.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基本语序动因
    12.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一致的语言类型特征
    12.3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同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4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中的语言类型特征
    12.5 只有处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6 小结
第十三章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类型特征
    13.1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中动词一致的类型特征
        13.1.1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领有动词的类型特征
        13.1.2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be+介词”的类型特征
        13.1.3 区分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的形式手段
    13.2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之间的类型特征
        13.2.1 领有动词与“be+介词”的编码类型
        13.2.2 “存现”与“领属”从概念关联到构式关联
    13.3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演变路径
    13.4 小结
第十四章 从分裂施格现象看汉语存现句的类型特征
    14.1 汉语存现句的分裂施格表现
        14.1.1 存现主事与存现动词的分裂性
        14.1.2 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
        14.1.3 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
    14.2 存现句分裂施格现象的动因
        14.2.1 存现动词的内论元假说
        14.2.2 及物动词的不及物化
        14.2.3 生命度等级
    14.3 分裂施格的类型学意义
    14.4 小结
第十五章 结语
    15.1 研究成果
        15.1.1 基本观点
        15.1.2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
    15.2 研究启示
        15.2.1 对存现范畴研究的启示
        15.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15.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15.3.1 研究创新
        15.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5)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问题
    1.4 文章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时的非典型用法研究
        2.1.1 ERS时间理论的研究
        2.1.2 形式主义的研究
        2.1.3 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
        2.1.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2.2 英语体的非典型用法研究
        2.2.1 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的研究
        2.2.1.1 形式主义的研究
        2.2.1.2 功能主义的研究
        2.2.2 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依据
    3.1 语言系统中的虚拟性
        3.1.1 国外学者的虚拟性理论
        3.1.2 国内学者对虚拟性理论的发展
    3.2 哲学视角的虚拟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英语一般现在时各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 一般现在时非指示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1 状态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2 习惯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3 瞬间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2 一般现在时表过去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3 一般现在时表将来时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4 一般现在时在虚构叙事中的虚拟思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语一般过去时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5.1 习惯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2 过去时表现在和将来时间中的虚拟思维
        5.2.1 间接引语中的虚拟思维
        5.2.2 态度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2.3 假设性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 进行体不表动作过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1 进行体表习惯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2 进行体表静态用法的虚拟思维
    6.2 进行体中静态动词转动态用法的虚拟思维
    6.3 进行体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3.1 进行体表将来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3.2 进行体表现在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1 现在完成体表非完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2 过去完成体表非完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致谢

(6)“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和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同类课题研究回顾
        二、同类课题研究评述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句法和分布概念及理论基础
        二、时态概念及理论基础
        三、体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四节 语料考察、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语料考察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第一节 报刊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一、《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
        二、《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分析
    第二节 口语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一、《编辑部的故事》剧本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二、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第三节 综合类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一、现当代小说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二、老舍戏剧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三、《新结婚时代》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四、百家讲坛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第一节 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及各语料中语义对比
        一、动宾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二、动补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三、各类结构语法意义占比情况分析
    第二节 句尾“了”的句法分布对比与语义语用分析
        一、句尾“了”的句法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二、句尾“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动词性成分后及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第一节 “了”的占比情况与语义语用分析
        一、“了”在动词性成分与非动词性成分后的占比分析
        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在各语料类型中的占比情况
        三、非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第二节 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一、双“了”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二、其他结构中“了”的用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句尾“了”语气词的分布与辨析
    第一节 汉语语气和语气词
        一、汉语语气的概念
        二、汉语语气词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句尾“了”语气词用法辨析
        一、句尾“了”在各句类中分布的情况分析
        二、疑问句句尾“了”辨析
        三、感叹句句尾“了”辨析
        四、祈使句句尾“了”辨析
        五、陈述句句尾“了”辨析
        六、句尾“了”兼类情况分析
    第三节 句尾“了”具体语义分类和使用条件分析
        一、句尾“了”具体语义分析分类
        二、句尾“了”的使用条件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态助词“了”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研究
    第一节 俄汉对比的意义和内容
        一、俄汉对比的意义
        二、俄汉对比的内容
    第二节 调查问题、语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二、本章语料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从概念和语法意义上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一、俄语语料翻译结果统计分析
        二、时体概念及俄汉时体对比
        三、俄汉“体”的语法意义对比
    第四节 从具体翻译中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一、“动+了+宾”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二、“动+了+补”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三、“动+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四、“动+宾+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五、“动+补+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六、“形+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七、其他结构中“了”的翻译情况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时间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时间系统研究的主要视角
        2.2.1 传统语法视角
        2.2.2 形式语言学视角
        2.2.3 功能语言学视角
        2.2.4 语言类型学视角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
    2.3 时间系统研究的主要观点
        2.3.1 "有时有体论"
        2.3.2 "有体无时论"
    2.4 结语
3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时间系统的主要范畴
        3.2.1 时态
        3.2.2 体
        3.2.3 时相
    3.3 基于语言维度描述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
        3.3.1 基于元功能维度描述时间系统的意义
        3.3.2 基于层次维度描述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
        3.3.3 基于系统维度描述时间系统内部的关系
    3.4 结语
4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意义
    4.1 引言
    4.2 时态的意义
        4.2.1 时态的经验意义
        4.2.2 时态的逻辑意义
        4.2.3 时态的人际意义
        4.2.4 时态的语篇意义
    4.3 体的意义
        4.3.1 体的经验意义
        4.3.2 体的逻辑意义
        4.3.3 体的人际意义
        4.3.4 体的语篇意义
    4.4 时相的意义
        4.4.1 时相的经验意义
        4.4.2 时相的逻辑意义
        4.4.3 时相的人际意义
        4.4.4 时相的语篇意义
    4.5 结语
5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
    5.1 引言
    5.2 体现形式的连续统
    5.3 体现形式的划分标准
    5.4 时态的体现形式
        5.4.1 时间副词
        5.4.2 其他时间词语
    5.5 体的体现形式
        5.5.1 体标记
        5.5.2 准体标记
    5.6 时相的体现形式
        5.6.1 名词词组
        5.6.2 动词
        5.6.3 性质词组
        5.6.4 数量词组
    5.7 结语
6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内部的关系
    6.1 引言
    6.2 时态与体之间的关系
        6.2.1 时态与体之间的并协关系
        6.2.2 时态与体之间的互补关系
    6.3 体与时相之间的关系
        6.3.1 体与时相之间的并协关系
        6.3.2 体与时相之间的互补关系
    6.4 结语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的局限性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术语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韩语情态词尾与汉语相应情态动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Appendix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关情态本身的研究
        1.2.2 对比视角的韩汉情态研究
        1.2.3 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情态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调查
        1.4.2 对比分析
        1.4.3 三个平面分析
    1.5 语料来源
2 韩汉情态对比分析的基础
    2.1 情态的定义和下位分类
        2.1.1 情态的定义
        2.1.2 情态的下位分类及其界定
    2.2 韩语与汉语情态表达方式
        2.2.1 韩语的情态表达方式
        2.2.2 汉语的情态表达方式
        2.2.3 研究项目的选定及其标准
    2.3 韩、汉情态表达的特征
        2.3.1 在句子中的位置
        2.3.2 独立性程度
        2.3.3 功能
        2.3.4 否定形式
        2.3.5 连用现象
    2.4 小结
3 韩语情态词尾与汉语相应情态动词的基础
    3.1 韩语情态词尾
        3.1.1 “-l su iss-”
        3.1.2 “-l jul al-”
        3.1.3 “-l geos-i-”
        3.1.4 “-do doen-”
        3.1.5 “-ya ha-/doe-”
        3.1.6 “-go sip-”
    3.2 汉语情态动词
        3.2.1 “能”
        3.2.2 “可能”
        3.2.3 “会”
        3.2.4 “可以”
        3.2.5 “应该”
        3.2.6 “要”
        3.2.7 “想”
    3.3 小结
4 韩汉语认识情态对比分析
    4.1 表[可能]的“-l su iss-”与“能”、“可能”
        4.1.1 语义对比
        4.1.2 句法对比
        4.1.2.1 谓词属性
        4.1.2.2 主语人称
        4.1.2.3 句子类型
        4.1.2.4 否定形式
        4.1.2.5 情态表达的连用
        4.1.2.6 与其他句子成分的结合
        4.1.3 语用对比
    4.2 表[盖然]的“-l geos-i-”、“-l geos gat-”与“会”、“应该”
        4.2.1 语义对比
        4.2.2 句法对比
        4.2.2.1 主语人称
        4.2.2.2 句子类型
        4.2.2.3 否定形式
        4.2.2.4 与其他句子成分的结合
        4.2.2.5 情态表达的连用
        4.2.3 语用对比
    4.3 表[必然]的“-l geos-i-”与“应该”、“要”
        4.3.1 语义对比
        4.3.2 句法对比
        4.3.2.1 主语人称
        4.3.2.2 疑问形式与否定形式
        4.3.2.3 与其他句子成分的结合
        4.3.2.4 情态表达的连用
        4.3.3 语用对比
    4.4 小结
5 韩汉语非认识情态对比分析
    5.1 表[许可]、[能力]的“-l su iss-”与“能”、“可以”、“会”
        5.1.1 语义对比
        5.1.2 句法对比
        5.1.2.1 主语人称与谓词属性
        5.1.2.2 句类与否定形式
        5.1.2.3 与其他句子成分的结合
        5.1.2.4 情态表达的连用
        5.1.3 语用对比
    5.2 表[意愿]的“-go sip-”、“-l geos-i-”与“想”、“要”
        5.2.1 语义对比
        5.2.2 句法对比
        5.2.2.1 主语人称
        5.2.2.2 与其他句子成分的结合
        5.2.2.3 否定形式
        5.2.2.4 情态表达的连用
        5.2.3 语用对比
    5.3 表[义务]的“-ya ha-/doe-”与“要(得)”、“应该”
        5.3.1 语义对比
        5.3.2 句法对比
        5.3.2.1 主语人称
        5.3.2.2 与其他句子成分的结合
        5.3.2.3 否定形式
        5.3.2.4 情态表达的连用
        5.3.3 语用对比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韩语转写对照表
作者简历

(9)生成语法框架下的长沙方言体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一)“哒”与动态性
    (二)“哒”与意义转折标记
二汉语时制停泊(Tsai 2008)
三“哒完成”和“哒进行”
    (一)“哒完成”和“哒进行”
    (二)句尾“在咯”与现时义
四事件论元允准与“哒进行”

(10)法语体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0.1 体范畴与体现象:研究对象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研究的思路以及论文的框架、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章 体:概念和分类
    1.1 体的渊源
        1.1.1 古典语言中的体概念
        1.1.1.1 古希腊语中的体概念
        1.1.1.2 拉丁语中的体概念
        1.1.1.3 古阿拉伯语中的体概念
        1.1.2 俄语中的体定义
    1.2 体的定义
        1.2.1 体与动作方式
        1.2.2 普通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2.1 Comrie的观点
        1.2.2.2 Dahl的观点
        1.2.2.3 Cohen的观点
        1.2.3 英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3.1 Vendler的观点
        1.2.3.2 Verkuyl的观点
        1.2.3.3 Smith的观点
        1.2.4 法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4.1 Guillaume的观点
        1.2.4.2 Bally的观点
        1.2.4.3 Gosselin的观点
        1.2.5 本文对体的重新界定
    1.3 体的分类
        1.3.1 体的狭义二分法
        1.3.2 体的广义二分法
        1.3.3 体的多分法
        1.3.3.1 Bally的分类法
        1.3.3.2 Wilmet的分类法
        1.3.4 本文对体的重新分类
    第一章结论
第二章 体: 理论和模式
    2.1 关于体的主要理论学说
        2.1.1 Guillaume的心理机制论以及体的理论
        2.1.1.1 概述
        2.1.1.2 动词理论
        2.1.1.3 体的理论
        2.1.2 Gosselin的时性语义学
        2.1.2.1 概述
        2.1.2.2 反向双重动力模式
        2.1.2.3 体-时表征以及解读程序
    2.2 阐释体的认知途径
        2.2.1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2.2.1.1 体验哲学
        2.2.1.2 认知语言学
        2.2.2 意象图式、概念隐喻以及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
        2.2.2.1 意象图式理论
        2.2.2.2 概念隐喻理论
        2.2.2.3 基本的认知规律及其意象图式
        2.2.3 事态及其认知阐释
        2.2.3.1 事态类型学说
        2.2.3.2 认知视角下的事态
        2.2.4 时间及其认知阐释
        2.2.4.1 “时间类型”学说
        2.2.4.2 认知视角下的时间
        2.2.5 认知视角下的体
    2.3 描写体的时间-事态模式
        2.3.1 单轴模式
        2.3.1.1 表现内容
        2.3.1.2 评价
        2.3.2 平行轴模式
        2.3.2.1 Gosselin的平行轴模式
        2.3.2.2 评价
        2.3.3 垂直双轴模式
        2.3.3.1 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
        2.3.3.2 时间-事态模式
        2.3.3.3 时间-事态模式的优势
    第二章结论
第三章 法语语法体
    3.1 直陈式
        3.1.1 简单形式
        3.1.1.1 现在时
        3.1.1.2 未完成过去时
        3.1.1.3 简单过去时
        3.1.1.4 简单将来时
        3.1.1.5 过去将来时
        3.1.2 复合形式
        3.1.2.1 复合过去时
        3.1.2.2 愈过去时
        3.1.2.3 先过去时
        3.1.2.4 先将来时
        3.1.2.5 过去先将来时
    3.2 虚拟式
        3.2.1 简单形式
        3.2.2 复合形式
    3.3 条件式
        3.3.1 简单形式
        3.3.2 复合形式
    3.4 其他语式
        3.4.1 命令式
        3.4.1.1 简单形式
        3.4.1.2 复合形式
        3.4.2 不定式
        3.4.2.1 简单形式
        3.4.2.2 复合形式
        3.4.3 分词式以及副动词
        3.4.3.1 现在分词
        3.4.3.2 过去分词
        3.4.3.3 副动词
    第三章结论
第四章 法语词汇体
    4.1 动词
        4.1.1 单一动词
        4.1.1.1 简单动词
        4.1.1.2 代动词
        4.1.2 动词词缀
        4.1.2.1 前缀
        4.1.2.2 中缀
        4.1.2.3 后缀
        4.1.2.4 前后缀
        4.1.3 动词短语
        4.1.3.1 三大阶段以及序列和重复
        4.1.3.2 三小阶段以及中断和接续
    4.2 名词
        4.2.1 动作名词
        4.2.1.1 单一名词
        4.2.1.2 名词词缀
        4.2.1.3 名词意群
        4.2.2 时间名词
        4.2.2.1 时间单位
        4.2.2.2 时期
        4.2.2.3 日期
    4.3 副词
        4.3.1 频次
        4.3.1.1 频率
        4.3.1.2 次数
        4.3.2 程度
        4.3.3 时间
        4.3.4 序列
    4.4 形容词
        4.4.1 频次
        4.4.1.1 频率
        4.4.1.2 次数
        4.4.2 程度
        4.4.3 时间
        4.4.4 序列
    4.5 介词
        4.5.1 空间点和时间点
        4.5.1.1 基于一点的静态定位
        4.5.1.2 基于一点的动态定位
        4.5.2 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4.5.2.1 基于两点的静态定位以及距离
        4.5.2.2 基于两点的动态定位以及距离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 法语句法体
    5.1 简单句
        5.1.1 动词与宾语
        5.1.2 动词与主语
        5.1.3 动词与状语
        5.1.3.1 频次状语
        5.1.3.2 程度状语
        5.1.3.3 时间状语
        5.1.3.4 地点状语
        5.1.4 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1 单一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2 动词意群与语法形式
    5.2 复杂句
        5.2.1 先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1.1 以avant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1.2 以jusqu'a ce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 同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2.1 以pendan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2 以aussi longtemps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 后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3.1 以apres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2 以aussito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第五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四、英语进行时态不表示“正在进行”现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2]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4]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D]. 杜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D]. 陶明星. 湖南大学, 2019(01)
  • [6]“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D]. 李丹宁. 黑龙江大学, 2018(07)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时间系统[D]. 张存玉.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7)
  • [8]韩语情态词尾与汉语相应情态动词对比研究[D]. 朴玟贞(Park Minjung). 浙江大学, 2016(07)
  • [9]生成语法框架下的长沙方言体貌特征[J]. 鲁曼,陈荟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0]法语体范畴研究[D]. 徐悦虹.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英语进行时态不代表“进行中” 现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