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定标论文-植维坚

数字定标论文-植维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定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心电图机,定标电压,不确定度,评定

数字定标论文文献综述

植维坚[1](2019)在《数字心电图机内定标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心电图机作为医院常用的医疗设备之一,对其检定尤为重要,国家也将其纳入强制检定的医疗计量器具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心电图已逐步取代了模拟心电图机,覆盖了绝大多数医院。以前对于模拟心电图机各个参数的检定是根据《心电图机》(JJG 543—2008)检定规程进行的。随着数字心电图机的不断普及,我国于2008年4月出台了《数字心电图机》(JJG 1041—2008)检定规程,对其各个参数做出计量检定,与先前出台的对模拟心电图机的检定规相比,有着很大范围的改进和变化。文章依据《数字心电图机》(JJG 1041—2008)检定规程对数字心电图机内定标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分析,以期对数字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9年06期)

胡振龙,郑柯,张勇,陶鹏杰[2](2017)在《基于数字检校场的“天绘一号”卫星在轨几何定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天绘一号"卫星在轨几何定标的效率和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利用数字检校场(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基于简化的卫星几何定位模型的在轨几何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卫星影像与数字正射影像自动匹配得到同名点的平面位置、由数字高程模型获得高程位置,得到大量地面控制点,再基于简化内外方位元素误差补偿模型,利用多轨数据求解系统误差改正参数,实现了几何定标。精度检测表明,经过定标后,无控定位平面误差由初始约100m,提升至10.5m(一倍中误差);基于内方位定标结果,文章实现了基于虚拟线阵算法的高分影像子条带合成和多光谱配准,并实现了优于0.3像素的内部符合精度。(本文来源于《航天返回与遥感》期刊2017年05期)

王振占,谢莹,陆浩,董帅,李彬[3](2015)在《23.8GHz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定标及其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对海面风场的高精度测量,不但需要特殊的全极化定标基准,同时需要高稳定性的接收机系统。恒温控制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简单有效的途径之一。基于23.8GHz的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考虑温度对于定标的影响,采用特殊的温控方案,设计出一套恒温控制系统,使辐射计工作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恒温控制可以使辐射计工作维持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而可以简化定标过程,延长定标周期,同时保证定标精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遥感技术与应用》期刊2015年04期)

谢莹[4](2015)在《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温控系统设计及其对定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是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被动微波遥感器。它在传统的微波辐射计测量Stokes参数vT和hT的基础上,增加3T和4T的测量,可以更好的研究目标特性。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利用全极化定标源进行整体定标。在定标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定标周期和定标结果,而系统温度波动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系统噪声特性、测量准确度、系统灵敏度等性能指标进行理论分析,从原理上论述了温度对微波辐射计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介绍了23.8GHz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全极化定标源原理及地面上采用定标源五个不同角度的定标方法(简称五点法定标,或五点法)。根据五点法定标机制分析温度对定标周期的影响,指出辐射计温控的必要性。针对微波辐射计的恒温控制需求,设计研制了一套微波辐射计的恒温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利用高精度铂电阻和微控制器进行温控电路设计,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软件设计,根据半导体制冷原理,实现高精度的恒温控制功能。辐射计恒温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温控系统可以使辐射计的工作温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控温精度优于0.1K。验证了温控系统的可行性。最后,以23.8GHz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辐射计在恒温及非恒温两种状态下的整体定标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状态下的试验数据,可知恒温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善定标精度。五点法定标是采用依次测量的5个角度下的理论亮温数据和电压数据进行计算,恒温控制可以使辐射计系统在5点测量周期内保持稳定,并且该稳定状态可以延长至连续7个点,即定标周期可延长至8~10分钟。本文研究验证了系统恒温控制对辐射计定标的重要性,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期刊2015-04-01)

赵航,顾行发,高海亮,谢勇,郑逢杰[5](2015)在《机载数字航摄仪场地绝对辐射定标及验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遥感定量化中绝对辐射定标相关研究较少的问题,该文利用安阳试验场布设的8种不同反射率的固定靶标,采用反射率基法对机载数字航摄仪进行绝对辐射定标,分别用单点法、两点法和多点法得到不同的定标系数;为了验证辐射定标结果,选择另外4块不同颜色的靶标,分别对不同方法得到的定标系数进行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单点法得到的定标系数平均误差最大,两点法和多点法的定标误差比较接近,多点法的平均定标误差最小。研究结果对于今后航空遥感相机的在轨定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徐振南[6](2014)在《LED弱相干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及相移定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全息显微术是数字全息术的一项重要分支,它在显微测量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比于传统的光学显微术,该技术可以同时记录物体的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从而再现物体的叁维立体像。数字全息显微术通过数字再现的方法,采用频域滤波技术或者相移技术,根据衍射理论实现物光波信息的重建。纯数字的处理过程给再现像的图像处理带来了更灵活的操作空间。其中,相移技术能有效的解决同轴式和离轴式数字全息术的零级衍射和孪生像的影响。但是相移技术对相移量要求严格,而且在现实测量环境中比较难实现精准相移量的定标,因此对相移技术中相移量定标问题的研究是值得探索的。现阶段,数字全息显微术主要采用激光作为光源。但是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通常需要复杂的光路,这样会引起光路中光学器件的多级反射,高相干性的激光会在全息图中引入大量的散斑噪声和寄生干涉条纹。弱相干光源能有效的减少这些噪声,本文就LED弱相干光源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进行了实验探究。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部分:1.对相移技术的定标问题进行了探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相移量确定术实现了自定标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使用USAF-1957-1X分辨率板作为待测物体,通过对比自定标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和传统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自定标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的优越性。2.采用LED弱相干光源作为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的光源进行了有关实验。首先分析了LED光源的相干性。然后搭建了基于LED弱相干光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利用USAF-1957-1X分辨率板作为待测物体检验LED弱相干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的重建质量。实验结果表明LED弱相干光源能有效的消除了散斑噪声和寄生干涉条纹,并且最大的解像力可以达到128lp/mm。3.开展了对LED弱相干光源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的实际应用研究。对AlGaN/GaN电子迁移晶体管集成片进行了叁维显微测量,获得了高质量的叁维重建图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集成片中圆形传输线模型欧姆接触表面的粗糙度。(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4-06-10)

徐振南,钟金钢[7](2013)在《基于载频条纹分析的自定标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相移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相移数字显微全息的测量精度。相移误差可大致分为数值误差和不均匀误差两类。相移器的标定错误和环境震动都能产生不可忽略的数值误差,因此自定标相移数字全息是值得探究的。提出了一种基于载频条纹分析方法的自定标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利用傅里叶条纹解调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四幅全息图的载频条纹相位。通过对比载频条纹相位获得全息图间的相移量。实验装置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了不均匀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Linik干涉仪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装置。实验结果证明了自定标算法和改进型的Linik干涉仪具有更好的重建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3年12期)

张祥安,高鹏飞[8](2013)在《电定标热释电辐射计系统的数字相位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ltera公司cycloneIII系列EP3C5芯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定标热释电辐射计(ECPR)系统中一种数字相位计的实现方法。该相位计的作用是调整系统中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使得相敏检波的幅度达到最大,从而提高光功率的检测精度。将被测信号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FPGA芯片中,与查找表中的参考信号做I-Q正交解调算法,得到一组I-Q值利用CORDIC算法计算arctan函数获取相位差,最后做出相应的信号同步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相位计使辐射计系统的测量光功率值的精度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当测量精度为1mW,其不确定度为1%。(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13年05期)

陆浩,王振占,刘璟怡,郑伟[9](2012)在《数字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系统设计与定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风场是海洋与大气作用的重要参数之一。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是一种新型的微波遥感器。数字全极化微波辐射计采用多路数字相关技术,对水平和垂直极化信号进行相关处理,产生反演海面风场模型所需海面亮温Stokes矢量。详细介绍了数字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射频前端、中频段和数字相关器的设计。同时给出了系统内定标以及外定标方法。对数字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做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和硬件实现设计。(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万欢[10](2012)在《数字航测相机的实验场辐射定标》一文中研究指出辐射定标是遥感数据定量化的基本环节,其目的是定量地描述成像设备的辐射测量性能。本文利用嵩山摄影测量与遥感综合定标场的影像数据对ADS40数字航测相机进行了辐射定标实验,重点研究了数字航测相机实验场辐射定标的原理、流程和方法。根据数字传感器的线性响应特征,使用了线性模型对相机进行了绝对辐射定标,并对ADS40数字航测相机的辐射测量性能进行了评估验证。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了利用实验场对数字航测相机进行辐射定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了一套野外实验场条件下对数字航测相机进行辐射定标的流程与方法,并对数字航测相机辐射定标实验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2.采用空、地同步观测的方法对ADS40数字航测相机进行了实验场辐射定标实验,计算得到了定标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估,分析了误差来源,实验证明参考目标性质和大气属性是影响实验场辐射定标的主要因素。3.通过实验数据定量描述了ADS40相机的辐射测量性能,并对CCD传感器线性度、动态范围、灵敏度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验证了ADS40传感器的线性响应、在全色波段动态范围优于多光谱波段、全色波段灵敏度约为多光谱波段3倍等特性。4.以辐射定标模型为基础,设计开发了数字航测相机实验场辐射定标实验程序,用以解算目标等效反射率、定标参数、观测值中误差以及定标系数中误差,提高了实验场辐射定标的效率。(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2-04-15)

数字定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天绘一号"卫星在轨几何定标的效率和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利用数字检校场(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基于简化的卫星几何定位模型的在轨几何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卫星影像与数字正射影像自动匹配得到同名点的平面位置、由数字高程模型获得高程位置,得到大量地面控制点,再基于简化内外方位元素误差补偿模型,利用多轨数据求解系统误差改正参数,实现了几何定标。精度检测表明,经过定标后,无控定位平面误差由初始约100m,提升至10.5m(一倍中误差);基于内方位定标结果,文章实现了基于虚拟线阵算法的高分影像子条带合成和多光谱配准,并实现了优于0.3像素的内部符合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定标论文参考文献

[1].植维坚.数字心电图机内定标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

[2].胡振龙,郑柯,张勇,陶鹏杰.基于数字检校场的“天绘一号”卫星在轨几何定标[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7

[3].王振占,谢莹,陆浩,董帅,李彬.23.8GHz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定标及其影响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5

[4].谢莹.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温控系统设计及其对定标的影响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5

[5].赵航,顾行发,高海亮,谢勇,郑逢杰.机载数字航摄仪场地绝对辐射定标及验证分析[J].测绘科学.2015

[6].徐振南.LED弱相干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及相移定标技术研究[D].暨南大学.2014

[7].徐振南,钟金钢.基于载频条纹分析的自定标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术(英文)[J].中国激光.2013

[8].张祥安,高鹏飞.电定标热释电辐射计系统的数字相位计[J].光学仪器.2013

[9].陆浩,王振占,刘璟怡,郑伟.数字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系统设计与定标分析[J].微波学报.2012

[10].万欢.数字航测相机的实验场辐射定标[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

标签:;  ;  ;  ;  

数字定标论文-植维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