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

论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

一、论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毛雪娇[1](2021)在《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中职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向洪莹[2](2021)在《元认知策略在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导游资格证是旅游专业学生从事导游服务的必备的资格证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科目之一,由于本门课程知识点繁琐,识记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花费精力和时间回顾考试内容,但由于中职学生对于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而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而轻视条件性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这一痛点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元认知策略是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策略,其实质是自我调节的学习方法,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旨在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论文将元认知策略与各教学阶段相结合,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分别重点训练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开展研究。第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与元认知策略教学应用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得统计数据,找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撑。第三,在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元认知策略运用于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元认知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前期准备,教学活动流程以及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第四,在桂林市L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导游57班《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以《文房四宝、年画、剪纸、风筝》作为教学案例呈现教学实践过程,并通过学生成绩统计、学生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对教学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实践反馈并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元认知策略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理论型课程课堂教学,元认知策略与教学结合的实施路径可以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相兼容,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接受度和满意度较高;第二,主体性和主导性原则应贯穿于元认知策略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三,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学习主动性、自我反思意识和对问题解决的关注度均有提升;第四,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有助于中职教师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陈培桢[3](2021)在《中职英语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思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英语在教学方面取得一些喜人成绩的同时,也还有很多问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素养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特点都与中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行不悖,也为当前中职英语听说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翻转课堂引入我国的十年时间里,大量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与中职英语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还不是很多。本研究主要围绕中职英语听说课,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理念与中职英语听说课相结合,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研究设计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并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文献综述阶段、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阶段和反思总结阶段,具体研究如下:第一,在文献综述阶段,了解中职英语听说课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的发展历史、相关概念及特征、教学应用和相关教学理论,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具体的研究设计思路。第二,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阶段,笔者初步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活动流程。之后笔者根据教学活动流程图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了三轮教学行动研究,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并结合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螺旋式调整与完善。第三,在反思总结阶段,笔者通过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检验结果以及访谈、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验证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效果。实践证明,本研究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对教师教育学识、教育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亦为中职英语学科听说教学积累了教学视听资源。

李莹[4](2021)在《中职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课堂语言焦虑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焦虑作为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担忧心理,被研究者认为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种重要的情感因素。商务英语听说课堂是以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交互为过程,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在这一环节中,学习者容易因为听不懂或漏听关键信息而产生厌倦心理,也就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输出。本研究是通过对学生在商务英语听说课堂上出现的语言焦虑进行调查,分析焦虑程度及特点,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使学生的语言焦虑情绪处在恰当水平,克服对二语交际的畏惧心理,从而提高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效果,达到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本研究以互动式教学理论、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以及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以H省五所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英语听说课堂中的语言焦虑现状。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着中度的语言焦虑,但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而存在年级、生源差异,且各有侧重点,如一年级学生口语焦虑程度较高,二年级学生听力焦虑程度较高。此外,学生自我认知影响语言焦虑程度呈倒U型上扬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听力焦虑和口语焦虑具有一定相关性,即听力焦虑程度越高,口语焦虑的程度越高。最后,商务英语听说课堂中产生的语言焦虑从不同维度对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有着不同影响。根据所得数据及相关信息,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调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焦虑:调整评价机制促使语言焦虑向积极转化;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实际情况差异;转变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技巧教学提升商务英语听说效率;创设和谐教学情境弱化语言焦虑维度影响。

郭洋[5](2021)在《中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中等职业教育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听力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最重要的一项。然而,日语听力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易产生挫败感,易在听力过程中产生焦虑问题,从而影响听力成绩。因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以下几点:第一,中职生是否在存在日语听力焦虑现象,听力焦虑程度如何;第二,不同类型中职生的听力焦虑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第三,不同听力焦虑水平的中职生在听力成绩上是否存在差异;第四,中职生的听力成绩与听力焦虑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第五,为降低中职生的日语听力焦虑,教师与学生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对T市150名中职商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6名中职生和5名中职日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利用SPSS23.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焦虑程度普遍处于中高水平;听力焦虑量表中两个维度的焦虑均值从高到低分别为:听力紧张与担忧、缺乏听力自信;不同生源地、不同班级的中职生在日语听力焦虑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听力焦虑水平组的听力成绩由高到低分别为低焦虑组、中等焦虑组、高焦虑组,且p=0.00<0.05,说明降低日语听力焦虑程度对提高中职生的听力成绩具有促进作用;日语听力焦虑程度与日语听力成绩之间呈显着负相关。针对研究结论,本研究分别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对如何降低学生的日语听力焦虑提出了相关建议。教师在教学方面要活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并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另外,在考核学生听力水平时可采用过程性评价机制,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来降低学生听力焦虑。学生也应进行自我调节,正视自身存在的听力焦虑问题,选择合理的宣泄方法来降低焦虑,提高听力成绩。

曹志颖,师玉萍[6](2021)在《提高中职生英语听说能力策略探究》文中指出在中职生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生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围绕这一目的,中职英语教学应致力于使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进而发展为交际能力。英语的听说技能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且相辅相成。基于长期教学实践及辅导中职学生参加英语技能大赛的经验,分别从听说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阐释。其中听力方面主要述及寓教于乐、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口语教学方面主要提及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及课本剧教学等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教学方法有时是互相穿插使用在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过程中,不存在森严的界限。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授课内容,多种教学方法交相使用,以期更好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张晓斌[7](2020)在《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为例》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强调了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要求在语言学习中融入中外优秀文化的学习,客观了解中外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多年来,研究者围绕英语教学和文化教学展开研究,证实了文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关注英语文化教学的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然而,在中职学校,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授方式,按读单词、讲语法、讲课文、做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即使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却缺乏合理可行地文化教学手段。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笔者发现文化图示对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知识运用的难度。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并基于文化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基于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文化图示建构模式”,即“3阶段8方法”文化图示建构模式。“3阶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8方法”包括课前的学情分析和资料收集;课中的自主习得、对比分析、直接讲解和情景实践;课后的拓展阅读和反思评价。并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两个教学班75名学生为例,通过文献查阅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研究探索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文化图式理论的应用效果。同时,笔者以教材上第三单元中的“颜色词汇文化”阅读教学为例,来说明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如何构建文化图示。最后,本文呈现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对英语教学的启示,阐明本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后续展望。本次研究证实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3阶段8方法”文化图示建构模式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文化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文化图示的建构模式还可以不断完善,用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支持文化图式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证效果,从而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水平。

袁鑫磊[8](2020)在《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大众媒体的发展,以图片、影像、动画等颇具视觉冲击的视觉素材占据着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已经来到了“视觉文化时代”。基于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和阅读兴趣不高的现状,本文提出采用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应用于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以期能对未来教学有所帮助。本研究以某中职院校高一6班和7班两个班的9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输入理论为基础,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本研究通过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进行实验数据收集并用SPSS2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是否对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有影响?(2)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是否对中职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有影响?实验结束后,对比实验前后学生阅读成绩的变化,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反馈,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英语阅读就教学中的应用表示接受和喜欢。可见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客可观的。

吕梦冉[9](2020)在《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文中认为CLIL是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简称,即课目与语言整合式学习法,是指在教学中科学地将内容和语言相结合,用外语教授课目内容,从而促进语言和学科内容的双重学习。本文以CLIL教学模式及其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为依托,探究如何将CLIL模式引入旅游专业的英语课堂中,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论证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论文首先对该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进展等进行阐述,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中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依据CLIL理论模型提出了该模式在中职英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结合现用教材进行了一系列教学设计,将相关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案例并在中职院校展开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以所执教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采取CLIL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采用了测试、课堂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验证CLIL模式在中职英语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分析该模式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层面所产生的影响,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研究结果表明:CLIL教学理念符合中职英语的教学标准相一致,该模式运用到中职教学中是可行的,有助于改善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并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CLI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通过与职业情境的结合提高了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CLIL模式能够促进中职英语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CLIL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本研究为中职英语的CLIL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的个案,但是受实验条件和自身学识所限,研究尚还存在许多不足,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谢燕旋[10](2020)在《移动学习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出入境游逐年增多,对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和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一线导游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实践性,致使中职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以其便捷性好,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不断地吸引着学习者。据此,为了解决中职旅游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匮乏等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将移动学习应用到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本研究以产出导向法理论和非正式学习理论作为研究理论基础,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移动学习研究和旅游英语教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中职学校学情与教学内容,结合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将XX理工学校的旅游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实践等研究方法,调查目前中职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移动学习的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策略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中,听力方面的移动资源选择了“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口语方面的移动资源选择了MET全民英语小程序。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适时调整策略再进一步实施于听说教学。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本研究有三点发现:第一,移动软件的及时反馈功能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第二,有效监督是移动学习效果的关键;第三,将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论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2)元认知策略在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中职旅游专业理论型课程教学特点的要求
        2.中职旅游专业理论型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3.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总体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核心概念
        2.理论基础
二、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与对象
        2.调查内容与实施
    (二)调查数据与分析
        1.问卷调查分析
        2.访谈调查分析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
        1.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2.元认知策略在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的可行性
三、元认知策略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设计
    (一)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前期准备
        1.教学对象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4.教学环境分析
        5.教学资源准备
    (二)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活动流程
        1.课前导学:计划策略
        2.课中检测:监控策略
        3.课后反思:评价策略
    (三)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1.过程性评价
        2.总结性评价
四、元认知策略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
    (一)教学应用实践设计
        1.教学实践目的
        2.教学实践对象
        3.教学实践安排
        4.教学实践假设
    (二)教学实践前期准备
        1.教学对象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4.教学环境分析
        5.教学资源准备
    (三)教学实践活动过程
        1.《中国工艺美术——文房四宝、年画、剪纸、风筝》教学活动设计
        2.《中国工艺美术——文房四宝、年画、剪纸、风筝》教学活动实践
        3.《中国工艺美术——文房四宝、年画、剪纸、风筝》教学活动评价
    (四)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1.学生成绩结果分析
        2.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3.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五)教学实践总结
        1.元认知策略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2.元认知策略应用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建议
五、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1.元认知策略适用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理论型课程课堂教学
        2.主体性和主导性原则应贯穿于元认知策略教学过程的始终
        3.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
        4.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有助于中职教师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
    (二)研究反思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中职英语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要求
        1.1.2 翻转课堂受到广泛关注
        1.1.3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1.2.2 翻转课堂在中职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职英语听说课
        2.1.1 中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理论基础
        2.1.2 中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理念
        2.1.3 中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内容
        2.1.4 中职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
    2.2 翻转课堂
        2.2.1 翻转课堂的起源
        2.2.2 翻转课堂的定义
        2.2.3 翻转课堂的特点
        2.2.4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3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
    3.1 学习者分析
    3.2 教学目标分析
    3.3 教学内容分析
    3.4 教学过程设计
        3.4.1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3.4.2 教学活动流程图应用说明
    3.5 教学资源设计
        3.5.1 学习资源设计
        3.5.2 学习平台应用
    3.6 教学评价设计
4 教学行动
    4.1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4.1.1 初步设想
        4.1.2 时间安排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
        4.2.1 计划
        4.2.2 行动
        4.2.3 观察
        4.2.4 反思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
        4.3.1 计划
        4.3.2 行动
        4.3.3 观察
        4.3.4 反思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
        4.4.1 计划
        4.4.2 行动
        4.4.3 观察
        4.4.4 反思
    4.5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4.5.1 行动研究的过程分析
        4.5.2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4.5.3 改进后教学流程图
5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5.3 研究的局限性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听力口语三轮成绩测试单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职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课堂语言焦虑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需要
        2.提升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3.增强中职商务英语听说课堂有效性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基础
        1.互动式教学理论
        2.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
        3.输入输出假说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
        2.调查工具编制
        3.试测数据收集
        4.试测数据基础分析
    (二)调查实施
        1.量表调查
        2.访谈调查
        3.课堂观察调查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分析
        1.中职商务英语听说课堂听力焦虑
        2.中职商务英语听说课堂口语焦虑
    (二)研究结果讨论
        1.语言焦虑的整体水平
        2.语言焦虑的影响因素
        3.语言焦虑对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中职商务语言专业学生存在中度语言焦虑
        2.中职商务语言专业学生语言焦虑存在年级、生源差异
        3.中职商务语言专业学生语言焦虑受个体自我认知影响
        4.中职商务语言专业学生语言焦虑中存在听力和口语相关性
        5.语言焦虑对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存在不同维度的影响
    (二)建议
        1.调整评价机制促使语言焦虑向积极转化
        2.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实际情况差异
        3.转变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
        4.引入技巧教学提升商务英语听说效率
        5.创设和谐教学情境弱化语言焦虑维度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5)中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焦虑
        2.外语学习焦虑
        3.听力焦虑
        4.外语听力焦虑
    (二)理论基础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二)调查工具
        1.日语听力焦虑调查问卷
        2.日语听力测试题
        3.个人访谈问卷
    (三)调查实施
        1.问卷调查
        2.访谈
        3.统计分析
三、中职生的日语听力焦虑情况与分析
    (一)听力焦虑程度总体情况与分析
        1.听力焦虑程度总体情况
        2.总体情况分析
    (二)不同类型学生的日语听力焦虑程度差异情况与分析
        1.不同性别学生的日语听力焦虑程度差异情况
        2.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日语听力焦虑程度差异情况
        3.不同班级学生的日语听力焦虑程度差异情况
        4.差异情况分析
    (三)不同听力焦虑水平学生的听力成绩差异情况与分析
        1.不同听力焦虑水平学生的听力成绩差异情况
        2.差异情况分析
    (四)访谈与分析
        1.学生访谈与分析
        2.教师访谈与分析
四、中职生日语听力焦虑程度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听力焦虑程度与听力成绩相关性统计结果
    (二)统计结果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1.教师层面
        2.学生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6)提高中职生英语听说能力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培养和提高中职生“听”英语的能力
    (一)遵循“学以致用,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二)根据听力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注重逻辑析理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养成在听力训练过程中积极识记关键词句的习惯
    (三)科学利用适当的教具,创设英语听说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四)为了有效地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听力,教师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应要求学生注意一些问题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中职生“说”英语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课堂,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多做模仿,勤于练习
    (二)创设良好的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环境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中职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
    (四)根据教材内容创编课本剧或情景剧,调动学生在剧情中进行听说学习的积极性

(7)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1.1.2 新课标对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要求
        1.1.3 文化图示对中职学生理解能力的积极影响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化教学
        2.1.1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
        2.1.2 文化教学的内容
        2.1.3 文化教学的方法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文化图式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文化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2.3 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文化图式理论
        3.1.1 文化图示的概念
        3.1.2 文化图示的分类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 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文化图示建构的模式
第4章 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文化图示建构的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过程
        4.4.1 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分析
        4.4.2 “3阶段8方法”文化图示建构模式下的教学实例
        4.4.3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实例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2 文化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期末测试结果与分析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6.2 对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实验前)
附录二 :问卷调查(实验后)
附录三 :文化测试(前测试卷)
附录四 :文化测试(后测试卷)
附录五 :期末测试(前测试卷)
附录六 :期末测试(后测试卷)
致谢

(8)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2、现实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
        1、视觉文化
        2、视觉文化视野
        3、文化导入
    (二)相关研究综述
        1、视觉文化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研究概况
        2、国内外文化导入研究概况
    (三)理论依据
        1、跨文化交际理论
        2、输入理论
        3、图文理解整合模型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1、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2、英语阅读测试卷
        3、访谈
    (五)实验班教学具体实施
        1、实施目标
        2、实施原则
        3、实施方法
        4、实施过程
    (六)数据收集
        1、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阅读测试数据收集
        2、调查问卷数据收集
        3、访谈数据收集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阅读测试结果分析
        1、阅读成绩前测结果分析
        2、阅读成绩后测结果分析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阅读兴趣前测结果分析
        2、阅读兴趣后测结果分析
        3、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阅读兴趣前后测结果分析
    (三)访谈结果分析
    (四)结论
五、结语
    (一)研究结果概述
    (二)对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中职英语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CLIL
        二、教学模式
        三、中职
        四、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CLIL背景与发展概述
        二、CLIL概念内涵的研究
        三、CLIL教学模式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CLIL相关理论的研究
        二、CLIL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CLIL教学应用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结果分析
    第二节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一、访谈纪要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CLIL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校层面
第四章 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应用思路
    第二节 应用策略
        一、CLIL教学目标
        二、CLIL教学过程
        三、CLIL教学评价
    第三节 应用示例
        一、单元主题设计示例
        二、课堂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章 CLIL教学实验与数据分析
    第一节 教学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教学实施过程
        一、前测阶段
        二、教学阶段
        三、后测阶段
    第三节 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前后测试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三、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第六章 应用发现、问题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应用发现
        一、对学生的影响
        二、对教师的影响
    第二节 问题反思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四、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改进建议
        一、提高任务的针对性,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二、转变教师认知观念,提高教师知识技能水平
        三、开发资源共享途径,鼓励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四、优化教学硬件环境,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监控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移动学习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产出导向法理论
        2.1.2 非正式学习理论
    2.2 相关研究现状
        2.2.1 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2.2.2 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3章 基于移动学习的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设计
    3.1 移动资源的选择
        3.1.1 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
        3.1.2 MET全民英语小程序
    3.2 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设计
        3.2.1 教学对象
        3.2.2 教学目标
        3.2.3 教学内容
        3.2.4 教学策略
        3.2.5 教学步骤
        3.2.6 教学评价
第4章 移动资源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 “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在中职旅游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4.1.1 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的特点
        4.1.2 教学设计的实施
    4.2 “MET全民英语小程序”在中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4.2.1 MET全民英语程序的特点
        4.2.2 教学设计的实施
    4.3 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3.1 教学监控
        4.3.1.1 教师监控问题
        4.3.1.2 学生自控问题
        4.3.2 移动学习资源库建设
第5章 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改进建议
    5.1 教学监控
        5.1.1 教师借助移动软件实施有效监控
        5.1.2 教师借助“334”多元智能评价落实有效监控
        5.1.3 教师借助翻转课堂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5.1.4 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生有效监督
        5.1.5 激励机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5.2 移动资源库建设
        5.2.1 教师团队合作建设资源库
        5.2.2 学生小组合作建设资源库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酒店岗位英语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 B 移动学习调查问卷
附录 C 访谈问题
附录 D 酒店行业对英语的要求访谈问题
附录 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论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中职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毛雪娇.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元认知策略在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向洪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中职英语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 陈培桢. 扬州大学, 2021(09)
  • [4]中职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课堂语言焦虑调查研究[D]. 李莹.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5]中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 郭洋.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6]提高中职生英语听说能力策略探究[J]. 曹志颖,师玉萍. 现代职业教育, 2021(12)
  • [7]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为例[D]. 张晓斌. 西南大学, 2020(05)
  • [8]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袁鑫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D]. 吕梦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移动学习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谢燕旋.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论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