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带预失真论文-高正含

基带预失真论文-高正含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带预失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TMB,预失真,Nios,Ⅱ,FPGA

基带预失真论文文献综述

高正含[1](2014)在《基于DTMB标准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自主研发的DTMB标准已经成为全球DTTB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的一员,该标准中的多载波模式创新性地采用了][DS-OFI 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效应能力和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强等优点,TDS-OFDM技术利用PN序列填充循环前缀,同时在频域充当导频信号,进一步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简化了接收机同步和信道估计等操作。但是TDS-OFDM技术具有较高的PAPR(峰值平均功率比),使信号更容易进入发射机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区,造成严重的带内失真和带外干扰,破坏各个子信道间的正交性,从而降低通信系统性能。为了解决OFDM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和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之间的矛盾,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从功放线性化的角度出发,在DTMB标准的激励器系统中引入预失真技术。本设计通过实际采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曲线,利用软件算法确定预失真系数,使用查询表技术的预失真器补偿方式,实现了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最终获得更优的前端发射系统性能。本文按照实际工作顺序,首先设计了固定参数预失真器,通过在双音系统和激励器系统中的实际测试,验证了设计思路和预失真器硬件实现的正确性。考虑固定参数预失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接着对可变参数预失真系统进行设计。可变参数预失真系统由FPGA中的预失真器及其PC机中的用户控制界面组成。在PC机建立人机界面,借助该界面可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功放的非线性特性曲线,产生相应的预失真系数,并利用FPGA平台内嵌的NiosⅡ微处理器完成数据网络通信的设计,最终将预失真系数传递给硬件端,更新激励器中预失真模块的查询表,同时在PC机中也可以控制预失真功能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将本课题设计完成的预失真功能模块添加到激励器整体设计中,构成一个具有预失真功能的完整的DTMB激励器系统。通过对数据通信、硬件实现、实际电视信号的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可变参数预失真系统可以有效弥补固定参数预失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改善功放的非线性特性,纠正发射系统中因功放非线性造成的图像马赛克现象,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完成了设计目的。(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4-06-01)

杨德伟,宋雪松,王华,王正[2](2014)在《基于嵌入式Linux数字基带预失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作为整个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组件。它的非线性失真不仅会引起带外的频谱扩展,造成邻道干扰,而且会引起带内信号失真,使得系统误码率增大。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作为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功放线性化度。针对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的数字预失真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嵌入式Linux实现了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的算法以及对整个系统的控制。该系统的硬件采用基于ARM11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S3C6410,软件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此系统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可重用性和扩展性,能够实现预失真算法及对相关模块的控制。(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4年02期)

杨新,汪琳娜[3](2013)在《基于查询表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算法研究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率放大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可以通过数字预失真技术进行补偿,在基于查询表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算法研究中,可以通过二元函数微分法对非线性的输入和误差函数进行近似的线性表达,从而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并提升了收敛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3年20期)

陈宝文,韩军[4](2012)在《基于幂级数多项式的基带预失真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功放的非线性,使系统实现线性输出,介绍了一种基于幂级数多项式的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并论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最后从邻信道功率比(Adjacent Channel Power Ratio)、星座图、功放的幅度-幅度特性(AM-AM)叁个方面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预失真技术较传统的查询表预失真技术,不仅能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能更好地纠正功放的非线性,预失真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2年05期)

胡欣,王刚,王自成,罗积润[5](2012)在《射频预失真器与基带预失真算法结合对行波管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改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自适应算法的效果,一般会将行波管输出功率进行一定回退,但是会降低行波管的工作效率。通过在行波管前端加入射频预失真器,在额定输入功率范围内,线性化后的行波管的非线性失真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然后再进行基带自适应算法的实现。X波段行波管在输出功率回退较少的同时,达到较好的非线性失真改善效果。(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董鸿彦[6](2012)在《功放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研究及硬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率放大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为了保证传输系统的高质量,功率放大器必须工作在线性区域内。而随着宽频带、高峰均比信号的广泛应用,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严重造成带外频谱扩展增加、传输误码率增大。新的信号传输技术和调制方式又要求功率放大器具有较大的线性动态范围,因此,各种线性化技术被广泛研究。本论文对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和记忆效应产生的原理,并分析了它们对信号传输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描述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时常用的参数,对几种常用的功率放大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了各种模型的建模能力;研究了常用的线性化技术的原理并进行比较。接着,对着数字预失真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记忆多项式的间接预失真结构,采用LMS、RLS两种自适应算法进行预失真器设计,并在MATLAB上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使用LMS算法,最终在硬件上实现了该算法。本论文最后给出了数字电视发射装置的硬件实现方案,并在FPGA上实现了基于记忆多项式的数字预失真功能。在该FPGA上实现了数字上变频、数字下变频的转换,功放记忆多项式建模及自适应算法参数提取等功能。本论文给出了输入信号为8MHz带宽,对额定功率为300W的功率放大器实物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论文设计的预失真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改善性能,降低调制误差比14.98dB,旁瓣降低16dB。该方案避免了DSP等数字处理器件的使用,降低了整个系统的难度和复杂度。实测结果证明本论文所设计的功放预失真器不但成本低廉且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5-30)

董传盛[7](2012)在《低功耗低成本数字基带预失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移动通信技术持续高速发展。从最初的单纯语音通信,到简单的数据业务短信服务,直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人们从技术的进步中享受到了自由通畅的信息传递带给生活的种种便捷。现代社会对于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迅猛增长,使得无线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上有了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频谱资源的天然稀缺性使得应对这种挑战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宝贵的频带资源,高效率的调制方式和传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些技术也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信号的包络波动大,峰均比高,经射频功率放大器放大后会产生严重的非线性失真。在频带内,这些失真体现为系统误码率的升高;在频带外,这种失真表现为对邻近信道的干扰。为了能够保证功率放大器的高线性度和高效率,就必须使工作在接近饱和区的功率放大器依然有良好的线性度。在众多的线性化技术中,预失真技术以其复杂度低、稳定性高、带宽宽、线性化性能好等特点,成为目前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中最具应用前景的方向。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最早的实际应用是通信基站中的功率放大器,因为在通信基站中,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变化较小,同时基站的工作特性使得此时的预失真技术只需要考虑性能一个方面的指标。很多优秀的思想被应用于预失真,如自适应滤波器,基于查找表的方法,神经网络和数字反馈等。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方法很少有在手持设备上的应用,其原因在于这些算法的高复杂度,巨大的功耗和面积开销。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于低功耗低成本的预失真算法做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在第二章中主要阐述了发射机中的非线性来源,尤其是功率放大器。这一章简要分析了常用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和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非线性,然后建立了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以用于算法的仿真。应用于移动设备的功率放大器与基站应用相比,在记忆性,功率和相位失真方面有较大差别,在这一章中也做了分析。在第叁章中,简要分析了当前已有的解决方案的不同特点,特别是比较了不同算法的复杂度和应用于移动设备的可能性。接着在第四章中,叙述了预失真算法在实际实现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了预失真算法实际应用中的瓶颈所在。基于复数增益查找表预失真算法之上,提出了带有误差向量分解方法以利用尽可能小的查找表实现良好的校正性能。并给出了算法的仿真结果。最后在第五章,利用Agilent公司的Vector Signal Generator (E4438C)和Vector Signal Analyzer (E4440A)搭建了预失真测试平台,进行了验证。针对WCDMA协议的功率放大器,采用预失真后,临道功率抑制比(ACPR)从-30dB改善到-56dB;针对802.11a协议,EVM从-32dB改善到-40dB;同时,查找表尺寸大大减小到只有16个entries,而且大大增强了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性,有利于满足移动设备工作环境变化的特殊要求。(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4-16)

王骁[8](2012)在《功率放大器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的发展正在引起新一轮的变革,已经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功率放大器是现代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但却固有非线性这一特点。功放的非线性将严重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导致频谱再生,造成临近信道到干扰,从而使系统很难满足带外发射的要求。同时也会导致带内失真,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降低。早期的通信系统像使用频率调制和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这种恒定包络的技术,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要求不高。然而随着消费的强劲驱动,现代通信技术得以迅猛发展,特别是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的应用,使信号具有更高峰均比和高动态范围这一特点,从而功率放大器更容易工作在非线性区间,所以必须进一步提高功放的线性化技术才能满足现代通信系统的要求。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是一种比较有效且成本不太高的方法,所以得到了比较高的关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用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对功率放大器实现线性化。首先对功放的非线性产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接着对功放的比较典型的无记忆模型和有记忆模型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现有的几种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终提出了基于查找表和滤波器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的设计方案。根据自适应数字基带预失真方案要求,本文完成了数字基带预失真硬件平台的实现,对于方案所涉及到的模块,本文尽可能的详细论述了所有模块在FPGA和DSP硬件平台实现过程,对部分模块的关键部分给出了程序说明,并且给出了综合结果和仿真结果来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最后通过WCDMA信号和16QAM信号对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WCDMA信号邻近信道功率比改善了15dB左右,16QAM信号ACPR改善了13dB左右,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屈晓旭,娄景艺,高俊[9](2012)在《RLS算法在基带预失真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最小二乘(LS)类预失真算法运算量大,且不能跟踪功放的变化特性。推导了基于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和间接学习型结构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算法,并仿真和分析了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该算法与传统的LS类预失真算法对系统功放非线性改善的效果相当。为了进一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设计和构建了具有预失真功能的短波发射系统。硬件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功放输出的双音信号的叁阶互调改善量达25 dB,所有互调分量均低于-53 dB。(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2年01期)

娄景艺,高俊,屈晓旭[10](2011)在《基于升余弦滤波的基带预失真环路延迟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基带预失真环路延迟估计和补偿方法估计过程复杂,收敛速度慢,补偿信号存在混迭失真,影响预失真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带预失真器环路延迟估计和补偿方法,该方法采用黄金分割法完成环路延迟搜索,用升余弦滤波器完成环路延迟补偿。其环路延迟估计搜索速度快,准确度高,环路延迟补偿后信号失真小,应用该方法的基带预失真系统NMSE指标较传统方法优化17 dB。(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基带预失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作为整个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组件。它的非线性失真不仅会引起带外的频谱扩展,造成邻道干扰,而且会引起带内信号失真,使得系统误码率增大。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作为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功放线性化度。针对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的数字预失真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嵌入式Linux实现了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的算法以及对整个系统的控制。该系统的硬件采用基于ARM11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S3C6410,软件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此系统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可重用性和扩展性,能够实现预失真算法及对相关模块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带预失真论文参考文献

[1].高正含.基于DTMB标准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4

[2].杨德伟,宋雪松,王华,王正.基于嵌入式Linux数字基带预失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

[3].杨新,汪琳娜.基于查询表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算法研究与改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

[4].陈宝文,韩军.基于幂级数多项式的基带预失真技术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2

[5].胡欣,王刚,王自成,罗积润.射频预失真器与基带预失真算法结合对行波管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改善的影响[J].通信学报.2012

[6].董鸿彦.功放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研究及硬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7].董传盛.低功耗低成本数字基带预失真研究[D].复旦大学.2012

[8].王骁.功率放大器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9].屈晓旭,娄景艺,高俊.RLS算法在基带预失真系统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12

[10].娄景艺,高俊,屈晓旭.基于升余弦滤波的基带预失真环路延迟补偿[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1

标签:;  ;  ;  ;  ;  

基带预失真论文-高正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