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菌生理小种论文-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

条锈菌生理小种论文-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条锈菌生理小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致病类群,监测

条锈菌生理小种论文文献综述

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1](2018)在《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2016年对1 000份甘肃省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监测,结果表明:共监测到56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贵农22致病类群已占据优势地位,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28.72%上升到2016年的66.76%。新小种条中34号(原代号贵22-9)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11.28%上升到2016年的34.85%,居第一位;条中32号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15.38%下降到2016年的9.12%,居第二位;贵22-14致病类型2016年出现频率6.43%,居第叁位;条中33号出现频率由13.85%降为5.63%,居第四位。次要小种HY4、HY8、水11-4、水11-5、水11-7及贵22-8、贵22-45、贵22-74等类型出现频率较低,在0.51%~6.15%之间。毒性频率分析发现,到2016年对Yr9、Yr3b+Yr4b、YrSu、Yr26基因的毒性频率均超过58%,其中对Yr26超过72%,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已进入以条中34号为主、贵农22致病类群占优势的新的变异活跃期。抗锈育种应以针对条中34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为主,兼顾贵农22、Hybrid 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他类型。(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8年06期)

贾诗雅,郭惠杰,郭鹏,闫红飞,孟庆芳[2](2018)在《2017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所引起的真菌性气传病害,具有破坏性强、循环式侵染、专性寄生等特点,是小麦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小麦叶锈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小种变异导致抗病品种易丧失抗性,因此,监测我国叶锈菌生理小种组成结构,对小麦品种抗叶锈育种和品种布局具有指导意义。2017年对我国山东、河北、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甘肃和宁夏9个省或自治区的1 610份小麦叶锈菌标样进行繁殖,繁殖获得1407株小麦叶锈菌菌株,利用16个固定鉴别寄主(Lr1、Lr2a、Lr2c、Lr3、Lr9、Lr16、Lr24、Lr26、Lr3ka、Lr11、Lr17、Lr30、LrB、Lr10、Lr14a、Lr18),对1407株小麦叶锈菌进行苗期致病性测定,根据小麦叶锈菌的密码命名系统确定各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显示,1407株小麦叶锈菌株划分为了52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小种为THTT(41.97%)、THTS(21.45%)、PHTT(8.66%)、THKT(5.54%)、PHTS(3.84%)、THKS(3.20%)、THJT(2.56%)。小麦叶锈菌小种在不同省份出现的种类及频率不同,优势小种种类也存在差异。2017年四川出现的优势小种为THTT、PHTT、THTS;山东优势小种为THTT、THKT、THJT;河北优势小种为THTT、PHTT;湖北、河南、甘肃优势小种均为THTT、THTS;安徽、江苏优势小种均为THTS、THTT,其出现频率均在各省高于10%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白学慧,V.M.P.VáRZEA,李锦红,M.C.SILVA,郭铁英[3](2017)在《云南咖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明确云南咖啡锈菌生理小种类型,为咖啡锈病防控及抗锈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2015年间在云南芒市、泸水县、隆阳区、等12个县(市)的生产品种上采集咖啡锈病标样51份,采用温室接种的方法对19个鉴别品种接种咖啡锈菌,调查各鉴别品种的发病程度;【结果】鉴定出9个生理小种,分别为VIII(v2,3,5)、XXXIII(v5,7orv5,7,9)、XXXIV(v2,5,7or v2,5,7,9)、XXXVII(v2,5,6,7,9)、XLI(v2,5,8)、XLII(v2,5,7,8orv2,5,7,8,9)、New race (v2,5,6,7 or v2,5,6,7,9)、New race (v1,2,5,7 or v1,2,5,7,9)、New race (v1,5,7orv1,5,7,9)。XXXIV为优势小种,占测试样本的54.91%,XXXIII、XXXVII、VIII、XLI分别占测试样本的15.68%、11.76%、5.88%和3.93%,XLII、New race(v2,5,6,7 or v2,5,6,7,9)、New race (v1,2,5,7 or v1,2,5,7,9)、New race (v1,5,7 or v1,5,7,9)各种1.96%,VIII号生理小种寄主品种为S.288、XXXVII号生理小种寄主品种为CatimorT5175、其他生理小种寄主品种均为Catimor7963;【结论】XXXIII、XXXIV、XLI、XLII、New race (v2,5,6,7 or v2,5,6,7,9)、New race (v1,2,5,7 or v1,2,5,7,9)、New race (v1,5,7 or v1,5,7,9)等新小种的产生,使云南主栽品种Catimor7963丧失了抗锈性,标志着云南咖啡锈菌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异,应引起育种和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12)

白学慧,郭铁英,周华,萧自位,马关润[4](2017)在《侵染卡蒂姆7963的咖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6个咖啡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对采自农业部瑞丽咖啡种质资源圃卡蒂姆7963原种区的8个锈菌标样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XXXIII(v5,7或v5,7,9)和XXXIV(v2,5,7或v2,5,7,9)这2个生理小种可侵染卡蒂姆7963。(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7年04期)

陈文,吴石平,詹刚明,王伟,何庆才[5](2016)在《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利用19个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对贵州13个县(市、区)的70个条锈病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明确的条锈菌小种(类型)有15个,分别为CYR20、CYR24、CYR27、CYR30、CYR32、Hybrid46-6、Hybrid46-7、Hybrid46-8、CYR33、水源11-3、水源11-5、水源11-9、水源11-10、贵22-9和贵22-14类型,出现的频率为1.43%、1.43%、1.43%、1.43%、57.14%、1.43%、1.43%、1.43%、5.71%、2.86%、1.43%、1.43%、2.86%、1.43%和4.29%;其中CYR32出现的频率位居第一,是贵州的优势小种,CYR33和贵22-14分别为第二、第叁位。(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浦仕献,杨雅婷,张培花,李锐,马艳[6](2016)在《用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5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7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标记(条中23,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V26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1 206份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条中33号生理小种(CYR33)在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检出率都是最高的,其检出率都在90%以上,是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小种;在用近几年新出现的新菌系V26新菌系检测云南的小麦条锈菌时,发现V26新菌系在云南小麦条锈菌中的检出率也较高,各地的检出率均达72.0%以上,后期有可能上升为小麦条锈菌的优势小种;另外,单个病斑能够检出1~7个不等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而且95%以上的样品能够从单个病斑上检出3个或3个以上的生理小种,这暗示着小麦条锈病存在多个小种复合侵染的情况且很普遍。(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李强,李高宝,岳维云,杜久元,杨立军[7](2016)在《2002—2014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和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的群体结构、变异动态和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为病害流行预测、防治以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02—2014年从陕西省8个市(区)的28个县(区)和毗邻的甘肃省、四川省和湖北省部分地区共采集鉴定小麦条锈菌标样2 779份,监测到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45个,其中,CYR33和CYR32为目前陕西省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新致病类型G22-9和G22-14虽然目前出现频率不高,但对贵农系列、92R系列以及Moro均有毒性,且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小麦条锈菌群体中Hybrid46致病类群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绝对优势,这与我国小麦品种抗病基因单一化有较大关系,应加强开发和利用新的、多元化的抗源材料。对2 952份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病性测试结果表明,其整体抗性水平呈上升趋势。综合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抗病性分析结果,目前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应以抗CYR33和CYR32为主,同时注意对G22-9和G22-14的抗病性研究。(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洪莹莹[8](2016)在《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简称MLP)是青杨派、黑杨派及其杂交杨上重要的叶锈菌之一。该锈菌遗传结构复杂、变异性强。本研究在以往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LP)生理小种分化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全国的MLP生理分化进行鉴别寄主检测;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该锈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如下:对来自全国9个省份、18个地区的落叶松-杨栅锈菌单孢子堆化菌系进行了鉴别寄主反应型测定。初步将供试的25个菌系归为5个生理小种及3个新致病类群:Th_(053)菌系为1号生理小种(CMLP_1);Ts和Yl_(071)菌系归为2号生理小种(CMLP_2);Nm、Fx_(091)、Gd_(08)和Gf_(081)菌系归为3号生理小种(CMLP_3);Cj_(052)、Cj_(111)、Ns_(114)、Sb_(113)、Sp_(112)和Yl_(073)菌系归为4号生理小种(CMLP4);Bq、Tg_(081)、Wh_(03)、Yl_(035)和Yl_(08)等菌系归为5号生理小种(CMLP_5);Qh_(111)、Wh_(082)等菌系归为Ⅰ号新致病类群;Jh_(101)、Js_(102)等菌系归为Ⅱ号新致病类群;Sz_(103)、St_(112)、Hx_(112)等菌系归为Ⅲ号新致病类群。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9个MLP菌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筛选出7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进行DNA扩增,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7.571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70527.8168,平均3.5359。供试的39个菌系在7个SSR位点上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87~0.98,平均0.95,均大于0.5,表明39个菌系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态性。但不同位点的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差别较大,变化范围为0.9244~2.1969,平均值1.3494。这表明这39个样品在这7个位点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观测杂合度(Obs_Het)为0.6317,平均期望杂合度(Exp_Het)为0.6335,Fst值范围为0.1400-0.6066,平均值为0.3519,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之内(64.81%)。MLP种群基因流Nm值为0.4605(小于1),说明MLP种群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菌系地理群体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6404,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平均为0.4495,菌系的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依据Nei′s无偏遗传距离将17个地理群划分为6个类群:菌群Ⅰ由北京延庆和四川菌系组成;菌群Ⅱ由陕西凤县、杨陵、宁夏固原、吉林长春和黑龙江哈尔滨诸菌系组成;菌群Ⅲ由秦岭火地塘、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陕西宝鸡菌系组成;菌群Ⅳ由陕西太白山、周至渭河站、甘肃临夏和青海菌系组成;菌群Ⅴ由山东泰安/枣庄和江苏淮安/泗阳菌系组成;菌群Ⅵ仅含河南新乡菌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鲁传强,马丽杰,王保通,康振生,胡小平[9](2015)在《条形柄锈菌33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APD-SCAR分子标记技术,从3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到了对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33号生理小种特异的2条引物,将特异性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后(Gen Bank注册号为AB914691和AB914692),依据其序列设计出了2对引物S261F33/S261R33和S300F33/S300R33,能够特异性地从33号生理小种基因组DNA及发病小麦叶片总DNA中分别扩增出247bp和763bp的片段,其结果与采用常规的鉴别寄主法鉴定的结果一致。因此,这2对引物都可用于条形柄锈菌33号生理小种的快速鉴定与监测。(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安亚娟[10](2015)在《2013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3月到7月在我国采集和收集了635份小麦叶锈菌标样,获得345个单孢子堆菌株,划分为86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生理小种为THTT、THTS、PHTT、THSS、PHTS、THKT,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4.6%、14.5%、7.5%、5.2%、2.9%、2.9%。以麦区为单位,分析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分布。研究发现,新疆冬春麦区的92个菌株划分为21个生理小种,优势生理小种为THTT(50.0%)、THTS(15.2%);北部春麦区的7个菌株,划分为7个生理小种;北部冬麦区32个菌株,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优势生理小种为THTS(15.6%)、PHTT(15.6%)、THTT(12.5%);黄淮冬麦区145个菌株,划分为54个生理小种,优势生理小种为THTS(13.8%)、THTT(11.0%)、THSS(10.3%)、PHTT(9.7%);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25个菌株被划分为15个生理小种,优势生理小种为THTT(32.0%)、THTS(12.0%);西南冬麦区的44个菌株划分为20个生理小种,优势生理小种为THTT(25.0%)、THTS(18.2%)、PHTS(11.4%)。除北部春麦区外,THTT、THTS为各麦区的优势生理小种;PHTT在各麦区都有出现,并为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的优势小种;THSS和PHTS除新疆冬春麦区和北部春麦区外,在其它麦区均有分布,并分别为黄淮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的优势小种。各麦区都有独特的生理小种类型存在。以省份为单位,分析各省生理小种的组成特点。各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生理小种组成复杂,有多个生理小种组成,不同群体的组成不同。除四川、贵州和安徽外,其它各省都有独特的生理小种类型存在。除内蒙古和浙江外,其它各省均有优势小种存在,不同省份的优势小种类型和比例有所不同。根据对各麦区及省份的小麦叶锈菌毒性频率的分析可知:我国目前有效的抗叶锈基因有Lr9、Lr19、Lr24、Lr38、Lr39、Lr42、Lr47;丧失抗性的抗病基因有Lr1、Lr2a、Lr2c、Lr3、Lr16、Lr26、Lr3ka、Lr11、Lr17、Lr21、Lr B、Lr10、Lr14a、Lr2b、Lr3bg、Lr14b、Lr29、Lr32、Lr33、Lr33+34、Lr25、Lr37、Lr50。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发现各群体间的毒性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利用MEGA6软件对2013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群体进行了基于毒性特征的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地理位置相邻的小麦叶锈菌群体可聚在同一类群,也有可能聚在不同类群;地理位置上不相邻的群体有可能聚在一起;说明小麦叶锈菌的毒性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相关。这可能是小麦叶锈菌群体在当地发生遗传变异,也通过气流进行远距离扩散。(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3)

条锈菌生理小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所引起的真菌性气传病害,具有破坏性强、循环式侵染、专性寄生等特点,是小麦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小麦叶锈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小种变异导致抗病品种易丧失抗性,因此,监测我国叶锈菌生理小种组成结构,对小麦品种抗叶锈育种和品种布局具有指导意义。2017年对我国山东、河北、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甘肃和宁夏9个省或自治区的1 610份小麦叶锈菌标样进行繁殖,繁殖获得1407株小麦叶锈菌菌株,利用16个固定鉴别寄主(Lr1、Lr2a、Lr2c、Lr3、Lr9、Lr16、Lr24、Lr26、Lr3ka、Lr11、Lr17、Lr30、LrB、Lr10、Lr14a、Lr18),对1407株小麦叶锈菌进行苗期致病性测定,根据小麦叶锈菌的密码命名系统确定各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显示,1407株小麦叶锈菌株划分为了52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小种为THTT(41.97%)、THTS(21.45%)、PHTT(8.66%)、THKT(5.54%)、PHTS(3.84%)、THKS(3.20%)、THJT(2.56%)。小麦叶锈菌小种在不同省份出现的种类及频率不同,优势小种种类也存在差异。2017年四川出现的优势小种为THTT、PHTT、THTS;山东优势小种为THTT、THKT、THJT;河北优势小种为THTT、PHTT;湖北、河南、甘肃优势小种均为THTT、THTS;安徽、江苏优势小种均为THTS、THTT,其出现频率均在各省高于10%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条锈菌生理小种论文参考文献

[1].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J].植物保护.2018

[2].贾诗雅,郭惠杰,郭鹏,闫红飞,孟庆芳.2017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的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白学慧,V.M.P.VáRZEA,李锦红,M.C.SILVA,郭铁英.云南咖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C].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4].白学慧,郭铁英,周华,萧自位,马关润.侵染卡蒂姆7963的咖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J].中国热带农业.2017

[5].陈文,吴石平,詹刚明,王伟,何庆才.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6

[6].浦仕献,杨雅婷,张培花,李锐,马艳.用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5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J].天津农业科学.2016

[7].李强,李高宝,岳维云,杜久元,杨立军.2002—2014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和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J].植物病理学报.2016

[8].洪莹莹.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9].鲁传强,马丽杰,王保通,康振生,胡小平.条形柄锈菌33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标记[J].菌物学报.2015

[10].安亚娟.2013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毒性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

标签:;  ;  ;  ;  

条锈菌生理小种论文-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