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传统论文-潘复玲

书面传统论文-潘复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书面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传统文化

书面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潘复玲[1](2019)在《浅谈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语言工具,因此,加强学生的英语教育势在必行。所以现阶段的英语教育不仅仅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很大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西方文化教学的过分重视,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被搁浅,这就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频繁出现,使学生很难形成跨文化意识,进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屈永仙[2](2019)在《傣族叙事诗的口传传统与书面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傣族号称有几百部叙事诗,至少含有这叁种文类,即纯粹的"口头文本","源于口头的文本",以及"以传统为导向的文本"。自南传佛教带来文字后,一代代傣族先民逐渐将民间流传的口头诗歌落成手抄本,叙事诗走上了口头与书面二元发展的道路。现如今,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依然有章哈的口头演述,德宏村落仪式生活中也有人在创编和演述仪式文本《令冉》。在傣族叙事诗这个层面,既有口头传统也有书面传统。二者没有优劣之分,而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丛文俊[3](2018)在《传统书法批评与文学修辞:在书面表达中寻求艺术通感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文学化表达是古代书论的普遍现象,其中又以汉唐书势、书赋、书评、书铭、书赞之类的文学修辞尤为突出,属于因文及书的特殊现象,其传于后世也是出于艺文之需,并非专为论书而作。但是,这些文体篇什以其华美的藻饰,使天地万物、人情物理等文学意象与书法相联系,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与壮美,以此成为书法审美与批评的启蒙和诱导,翰墨之道也由此生出。作为沉浸在汉晋尺牍书法风尚中的清流士大夫,其价值观与寒门士人的工书和以书干禄者泾渭分明,所作书论本为文章,对于阐明书法诀要和义理,非其不能,乃不为也,以此造成汉唐笔法非得家法师承而不传的现象。至于古代书论产生的背景与文学修辞之表达方式的选择,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文化的、社会的、观念的诸多原因。文章最后选取若干书势、书赋为例,具体分析了文学修辞如何介入书论、文学意象与书法意象的相似性和艺术通感,以及崇文论书风气在宋以后的衰落和转化、艺术通感也随之玄妙难名转向平实易知并易于实践等等。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通观古代书论,肯定了文学修辞对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当代书法学术研究的视野。(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丛文俊[4](2017)在《传统书法批评与文学修辞:在书面表达中寻求艺术通感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文学化表达是古代书论的普遍现象,其中又以汉唐书势、书赋、书评、书铭、书赞之类的文学修辞尤为突出,属于因文及书的特殊现象,其传于后世也是出于艺文之需,并非专为论书而作。但是,这些文体篇什以其华美的藻饰,使天地万物、人情物理等文学意象与书法相联系,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以此成为书法审美与批评的启蒙,翰墨之道也由此生出。作为沉浸在汉晋尺牍书法风尚中的士大夫,其价值观与寒门士人的工书和以书干禄者泾渭分明,所作书论本为文章,对于阐明书法诀要和义理,非其不能,乃不为也,以此造成汉唐笔法非得家法师承而不传的现象。至于古代书论产生的背景与文学修辞之表达方式的选择,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文化的、社会的、观念的诸多原因。文章最后选取若干书势、书赋为例,具体分析了文学修辞如何介入书论、文学意象与书法意象的相似性和艺术通感,以及崇文论书风气在宋以后的衰落和转化,艺术通感也随之由玄妙难名转向平实易知并易于实践等等。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通观古代书论,肯定了文学修辞对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当代书法学术研究的视野。(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7年24期)

刘迎胜[5](2015)在《与汉文平行的另一种汉语书面语小儿锦——论回族民间传统书面语言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儿锦"是什么?已故回族学者冯增烈写道:"‘小儿锦'这个生疏的名称既不见之于阿拉伯语,也不是什么织锦绸缎之类的衣料,而是在中国回族人民中流行的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汉语拼音文字。"这种文字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在当代流行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下层群众之中。"小儿锦"应当怎样定义?它与汉语、汉文是什么关系?它与中亚的东干文又是什么关系?在本文中笔者试以以下文字厘清线索。(本文来源于《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9集)》期刊2015-01-01)

刘迎胜[6](2013)在《与汉文平行的另一种汉语书面语小儿锦——论回族民间传统书面语言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的种类比文字要多得多,当代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语言加起来有数千种,文字则要少得多。然而许多民族却不止有一种文字。认为汉语只有一种文字的说法,虽然相当普遍,但并不正确,汉语与汉字并非唯一对应关系。在当代,汉语的文字载体除了汉字以外,还有"东干文"。东干文是清末同治年西北"回乱"之后逃入当时俄属中亚的陕、甘回民起义军的后裔"东干人"所使用的文字。这些回族群众退入中亚后,将原先在他们中间所行用的"小儿锦"也带到中亚。(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苏珊[7](2012)在《台湾原住民口头传统与书面文学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原住民文学包括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两部分。口头传统与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的关系不单单是源与流的关系,应该说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是台湾原住民口头传统历史的叙述的文字发展",更是口头传统的历史延伸,两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独一无二的审美气质。(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苏珊[8](2011)在《口头传统与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原住民文学包括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两部分。台湾原住民没有自己的文字书写系统,在尚未与其他依赖文字的民族接触之前,人们是“不用文字而用声音进行文学的书写”(孙大川语),他们拥有数千年的山、海经验,在与自然环境共处、与其他族群共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思想、情感、体验,以神话、诗歌、传说、故事等口传文学的方式代代相传。在绵延数千年的传统部落生活中,口传文学一直担负着历史文化传承、传统习俗运作、价值观念转述等重要的教育功能。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接受现代教育的原住民知识分子的大量出现,以及受台湾社会运动兴起和重视本土文化风潮的影响,原住民知识分子开始借助汉语这一语言工具作为书写载体,台湾原住民从此开启了书面文学这一有力的自我“发声”途径,这正是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发端。当代原住民书面文学与口头传统之间的互动频繁而广泛,本文以当代原住民作家的汉语作品为例,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研究口头传统与当代原住民书面文学的关系。台湾原住民的口头传统是台湾当代原住民文学无尽的精神源泉。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是原住民口头传统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形式。当代原住民作家积极实践并实现了原住民口头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有效保护了族群母语的活形态传承,具有延长原住民族母语文化生命的意义,提升了母语文化的地位,扩大了对外影响,从而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口头传统与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的关系不单单是源与流的关系,应该说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是口头传统“历史的叙述的文字发展”,更是口头传统的历史延伸,两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独一无二的审美气质。近年来各族文字工作者对族群文化的回归更是成为了其文学和身份认同的标志。“在对当地文化的体认和美学风格的自觉追求中,原住民作家不断地深入族群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去认识和审视自己的族群文化,建构身份认同。原住民文学鲜明的审美个性追求和族群风格,与当代台湾地区主流文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拓展了当代台湾文学的深度与广度,催生了台湾文学多元化格局。而这,正是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的价值所在。”(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1-03-01)

王祺[9](2008)在《试论网络语言与传统书面语言的冲突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语言稀释了传统书面语言的准确、精炼,丧失了传统书面语言的意蕴、意境和韵律美,打破了传统书面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作为当代一种重要交际工具,要在使用范围、教育引导、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调节控制力度,使网络语言规范化建设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08年16期)

何道宽[10](2008)在《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保护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民间知识、手工技艺等一切无形文化遗产,这为无形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存,为弘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08年02期)

书面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傣族号称有几百部叙事诗,至少含有这叁种文类,即纯粹的"口头文本","源于口头的文本",以及"以传统为导向的文本"。自南传佛教带来文字后,一代代傣族先民逐渐将民间流传的口头诗歌落成手抄本,叙事诗走上了口头与书面二元发展的道路。现如今,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依然有章哈的口头演述,德宏村落仪式生活中也有人在创编和演述仪式文本《令冉》。在傣族叙事诗这个层面,既有口头传统也有书面传统。二者没有优劣之分,而是不同的表达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书面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1].潘复玲.浅谈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屈永仙.傣族叙事诗的口传传统与书面传统[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3].丛文俊.传统书法批评与文学修辞:在书面表达中寻求艺术通感的理论与实践[J].文化学刊.2018

[4].丛文俊.传统书法批评与文学修辞:在书面表达中寻求艺术通感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书法.2017

[5].刘迎胜.与汉文平行的另一种汉语书面语小儿锦——论回族民间传统书面语言问题[C].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9集).2015

[6].刘迎胜.与汉文平行的另一种汉语书面语小儿锦——论回族民间传统书面语言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苏珊.台湾原住民口头传统与书面文学关系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苏珊.口头传统与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1

[9].王祺.试论网络语言与传统书面语言的冲突与对策[J].世纪桥.2008

[10].何道宽.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评析[J].南方文坛.2008

标签:;  ;  ;  

书面传统论文-潘复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