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效论文-王媛媛,汝涛涛,陈庆伟,钱柳,李芸

认知功效论文-王媛媛,汝涛涛,陈庆伟,钱柳,李芸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功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照度,认知功能,延续作用

认知功效论文文献综述

王媛媛,汝涛涛,陈庆伟,钱柳,李芸[1](2019)在《日间照度认知功效的延续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光照对个体心理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包括警觉性、注意加工以及较为复杂的认知执行功能等方面。绝大多数关于环境照明非视觉作用的研究通常是在光照作用的过程中对其产生的非视觉影响进行主观或客观测量,极少数研究是在光照作用结束后考察其对个体警觉性和认知加工绩效的影响。最近有研究发现,光照的非视觉作用在高照度光照作用结束后仍可以延续一段时间,从而提高警觉性和认知表现。但是环境光照对个体心理认知功能的非视觉作用在光照作用结束后具体的延续效果尚不可知。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日间照度对个体认知功能非视觉作用的时间延续性及作用强度。本研究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光照的操纵方式(任务前和任务中均为暗光(200lx)vs任务前亮光vs任务前和任务中均为亮光(1000lx))和认知任务测试模块(Block1vs Block2),所有被试需来3次,每次间隔2-7天且实验时间保持一致。其中Block1为光照作用结束后的第一个15分钟,Block2为光照作用结束后的第二个15分钟。因变量为叁种认知任务(听觉PVT, 2-Back和Task-Switching)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研究结果:(1)在听觉PVT任务上,光照操纵方式和认知任务测试模块的交互作用显着,在持续暗光(任务前和任务中均为暗光)条件下,相比Block2,Block1的反应速度更快。(2)在2-Back任务上,光照操纵方式和认知任务测试模块的交互作用显着,在Block2中,持续暗光下的正确率显着高于任务前亮光和持续亮光(任务前和任务中均为亮光)下的正确率。(3)在任务转换范式上,光照操纵方式和认知任务测试模块的交互作用显着,在Block1中,任务前亮光下的转换速度显着快于任务前暗光下的转换速度,较快于持续亮光下的转换速度。结论:亮光对个体的听觉注意并无影响。但无论是哪种亮光操纵方式,暗光下的工作记忆表现均优于亮光。而在光照作用结束后的15分钟,相比暗光,亮光后的认知灵活性更高,但其作用并未延续到15分钟之后。(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汝涛涛,李芸,钱柳,陈庆伟,钟罗金[2](2019)在《环境光照的认知功效及其调节因素与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人类视网膜上发现存在新型的内在光敏感神经节细胞以来,环境光照对个体生理心理功能的非视觉作用备受研究者青睐,其中环境光照对认知功能的非视觉作用结果并不十分一致且内在机理尚不明确。环境光照的认知功效会受到光学参数、光照模式、时间因素、个体差异以及任务特征等的共同调节。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环境光对心理认知功能的作用模式,动态办公照明系统的开发,面向特殊群体的个性化照明以及光照非视觉作用产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视角进行扩展和深化。(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吴彤[3](2019)在《中药X用量变则功效异的隐喻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翻阅本草、方书可以发现,许多医家都有关于同一中药不同剂量导致不同功效的记载。例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蓝花,多用破血,少用养血。”又如《得配本草》中记载葛根:“少用,鼓舞生津止渴。多用,解肌发表退热”。这是历代医家对于中药量效关系的表述。近年来,中医学者对于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中药量效关系认识,并且中药的现代研究多沿用西药的量效研究范式。西药的量效关系是指药物功效不变,但可随血药浓度变化而增强或减弱。对比两类量效关系可以发现,古代医家所陈述的量效关系并非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其中或许蕴含了某种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中药量效关系,而此类量效关系在现代中药的运用中却较少涉及。由此,我们不禁疑问,在丰富的中医古籍文献中,对于类似上文红蓝花、葛根这样中药量效关系的描述还有哪些?这些相关描述是否可以揭示古代医家心中中药量效关系的一般规律?而古代医家又是如何认识发现这一独特的中药量效关系?本研究将这种由于剂量改变导致功效发生变化的量效关系称为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经过初步检索具有这种量效关系的中药发现,中药特色量效关系表述的出现与消失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早期被视为“副作用”的某些功效,在元、明时期出现了转变,“副作用”转变为治疗作用,应用于临床,医家对于此类药物的量效关系进行表述。19世纪中叶,西方医药传入中国后,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与表述方式均发生了转变。现代医药工作者多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相关的量效关系研究,并且对于中药量效关系的表述引入了现代医学词汇。但是这种研究方式与古代医家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为进一步发现古代医家对于具有此类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的认识过程,本研究首先收集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再对其进行一一梳理。经查阅古代医籍,可以发现古代医家在描述此类中药量效关系时,医家的表述方式大体可归纳位两类:一为直接表述,例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蓝花,多用破血,少用养血。”,此类语句所描述中药的量效关系直接符合“中药X多用则功效A,少用则功效B”这一原创性的“量效”学说;二为医家直接将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应用于临床,而并未明确表述。例如: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叁两多为解表和营,五两则多用于平冲降逆。本研究以《伤寒杂病论》为古代医家临床经验书籍的代表,通过搜集历代本草中和《伤寒杂病论》中具有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共整理出15味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通过对此15味中药逐一进行相关的古代文献梳理,发现对于部分药物来说,古代医家通过总结在其之前医家的经验,进而表述药物的特色量效关系。然而,关于此类具有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历代医家多讨论其治病的原因,或直接应用于临床。但却较少涉及分析其剂量不同导致功效不同产生的原因,以及古代医家关于这种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认知过程。通过古代文献梳理,分析古代医家对于这15味中药的认识,发现此类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产生均来自于药物对于人体气血的基本作用,这种基本作用又与中医理论中气血的生理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以药物对于人体气、血的不同作用,将15味中药划分为叁类,以隐喻为工具,逐类进行分析。借助隐喻这一工具,将医家关于人体气、血的相关理论视为目标域S,寻找与其相对应的始源域P,通过类比、映射,发现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医家对于自然界、自身的现象和经验密切相关。这种由于剂量改变导致功效改变的中药特色量效关系是以古代医家对于中医气血理论的理解、自身对于“量”的体会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逐步发展、总结而来。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应用是中医理论“以平为期”“治病求本”治疗思想的体现,而这两种思想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从现有的研究看来,具有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在改变使用剂量时仍是取其基本作用,但所治疗的疾病程度不同。由于中医理论的特殊性,同一基本病机,病情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可能大相径庭。那么是否可以类推其他对于气血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改变剂量也会有类似的功效。研究过程中发现,医家关于药物不同配伍的表述,多与特色量效关系同时表述。但是医家并未解释为何要如此配伍,以及此类配伍对于药物的量效关系是否有所影响?此外,中药的现代研究一直沿用西药的量效研究范式,这种量效研究范式是否能满足指导中药临床用药的需求?西药的量效研究范式在现代的中药临床研究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中药特色量效关系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因此,要进行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研究,首先应该思考中医理论是如何构建的,进而寻求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由此建立的中药特色量效关系学说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发现中药未知的用量疗效规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加以验证,更好地服务临床。而且从长远来看,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中药量效关系学说的建立对于中医理论的探索也具有积极的效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朱淑华,付伟杰[4](2018)在《隐喻的认知功能在文学作品中的功效——以《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仅表现在语言交际层面,也表现在日常的思维和行动层面。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巧妙运用在刻画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作品主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选取美国着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部分语料,尝试从叁个方面论述隐喻的认知功能: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隐喻可以作为类推说理的手段。(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丽彩[5](2015)在《产业政策的功效,是否需要重新定位与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奇迹”的发生曾令世界为之震撼。尤其是二战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日本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了“日本奇迹”,甚至有豪言要买下美国的“帝国大厦”等着名地标性建筑。 而日本政府将取得的成就归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产业政策。 面对日本(本文来源于《现代物流报》期刊2015-05-17)

黄晓冬[6](2014)在《形象色彩义获得方式及认知、语用的特殊功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的形象色彩义是指附着在词语的理性意义上,通过词形引发联想而获得的一种生动的形象体验。人们主要通过造词法和认知模型来产生或获得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对语言系统(词汇子系统)而言,形象色彩词容易完成新词语由扩散到固化为词汇系统成员的过程,形象色彩义具有丰富词义内容、增添形象性体验、表明新义来源等作用。对言语系统而言,形象色彩义有唤起心理体验、完成概念定位等认知功效,语用上具有鲜明、特殊的表达作用。因此,在词汇学研究和语言认知研究中,形象色彩词是非常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个族群。(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4年11期)

郭瑨,庄梅云,贾春华[7](2014)在《麻黄功效的具身认知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蒙医、藏医以及西方药理学对麻黄功效的认识是不同的,为了探讨不同医学理论体系下形成不同观念的原因,本文通过比较中医、蒙医、藏医对于麻黄药性、功效认识的差异;比较现代药理学与中医对麻黄药理作用的认识差异;以及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同时代医家对麻黄的认知差异,探究了其认知的根源,认为中医学的认知方式具有具身认知的特性,其根源是使用了隐喻认知的思维方法,传统医学理论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马艳芬[8](2013)在《认知普拉提的健身健心功效以更好的实践与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体育教学中加入普拉提练习方式对锻炼核心部位小肌肉群、矫正不良形态,重新塑造形体、减缓学习压力,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武魂》期刊2013年05期)

张志奇[9](2013)在《国人对葡萄酒保健功效的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对葡萄酒保健功效的认知。元朝宫廷太医忽思慧在天历叁年(1330年)成书的《饮膳正要》写道:"葡萄酒益气调中,耐气强志。"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葡萄久贮,亦自成酒,芳甘酷烈,此真葡萄酒也。"他对葡萄酒的功效描述道:"主治暖腰肾,驻颜色,耐寒。"康熙皇帝当年也认为"葡萄酒乃大补之物"。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二十五日有上谕曰:"前者朕体违和,伊(本文来源于《走向世界》期刊2013年18期)

敬继红,席永平,闫文凯[10](2013)在《太极拳的认知方式对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功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症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心理疾病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是有目共睹了[1]。通过分析大量抑郁症患者案例,并且参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太极拳由于其松、静、圆、缓、柔的独特运动方式,以及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等于一体的,阴阳辨证、自然和谐的认知方式对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可以从健身和健心两方面同时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3年04期)

认知功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人类视网膜上发现存在新型的内在光敏感神经节细胞以来,环境光照对个体生理心理功能的非视觉作用备受研究者青睐,其中环境光照对认知功能的非视觉作用结果并不十分一致且内在机理尚不明确。环境光照的认知功效会受到光学参数、光照模式、时间因素、个体差异以及任务特征等的共同调节。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环境光对心理认知功能的作用模式,动态办公照明系统的开发,面向特殊群体的个性化照明以及光照非视觉作用产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视角进行扩展和深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功效论文参考文献

[1].王媛媛,汝涛涛,陈庆伟,钱柳,李芸.日间照度认知功效的延续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汝涛涛,李芸,钱柳,陈庆伟,钟罗金.环境光照的认知功效及其调节因素与作用机理[J].心理科学进展.2019

[3].吴彤.中药X用量变则功效异的隐喻认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4].朱淑华,付伟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文学作品中的功效——以《飘》为例[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

[5].张丽彩.产业政策的功效,是否需要重新定位与认知[N].现代物流报.2015

[6].黄晓冬.形象色彩义获得方式及认知、语用的特殊功效[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

[7].郭瑨,庄梅云,贾春华.麻黄功效的具身认知特征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4

[8].马艳芬.认知普拉提的健身健心功效以更好的实践与教学[J].武魂.2013

[9].张志奇.国人对葡萄酒保健功效的认知[J].走向世界.2013

[10].敬继红,席永平,闫文凯.太极拳的认知方式对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功效研究[J].现代养生.2013

标签:;  ;  ;  

认知功效论文-王媛媛,汝涛涛,陈庆伟,钱柳,李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