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控制论文-谢亮天,乌旭,刘磊传,刘盼,何颖秋

视频播放控制论文-谢亮天,乌旭,刘磊传,刘盼,何颖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频播放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FPGA,光纤传输,Aurora8b,10b协议,主从式视频播放

视频播放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谢亮天,乌旭,刘磊传,刘盼,何颖秋[1](2019)在《基于FPGA的主从式光纤视频播放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超大高清显示屏的播放需求,实现超大高清视频播放的稳定性和实时性,设计了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主从式光纤视频播放系统。该系统采用主从式的结构方式将多个控制器通过光纤连接,使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从控制器与从控制器之间形成级联,利用多个控制器共同作用实现视频播放控制。其中DVI作为高清视频源输入接口,Artix-7系列FPGA控制电路,采用Aurora 8b/10b协议通过光纤对视频进行实时传输,使用Verilog HDL语言对FPGA进行编程设计。通过实验测试和现场调试,该系统可稳定无失真的实现对高清视频的播放控制。(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8期)

路雪[2](2018)在《基于面部视频的多媒体播放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法(Imaging Photoplethysmography,IPPG)能从拍摄的人体面部或指端等身体部位的视频中提取细微的动态生命体征信息。随着IPPG技术的普及,各种不同的信号处理方法从视频中提取各种生理信号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已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自然便捷的、非接触式的人机交互控制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面部视频实现非接触式的人机交互系统。为此,研究了IPPG技术结合时间和空间滤波方法对眨眼、打哈欠以及血容量脉冲(BVP)的检测。为了提高IPPG技术在获取人脸信息的性能,分析比较了基于G分量和基于ICA的IPPG方法。为解决ICA的输出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利用空域特征识别BVP信号与利用频域特征识别眨眼信号的方法。最后,根据基于G分量的生理特征检测方法,开发了一种基于面部视频的多媒体播放控制系统,实现了眨眼、心率与哈欠的检测,并将连续的眨眼转换为控制命令,对多媒体播放器进行控制。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本文分析了眨眼、心率与哈欠叁种生理特征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比较了基于Viola-Jones算法与基于肤色的两种人脸检测算法,并择优采用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算法。第二,本文分别介绍了基于G分量与基于ICA的IPPG方法检测生理特征。提出了利用混合矩阵空间分布特征提取BVP信号和利用频域信息提取眨眼信号的方法。在哈欠检测中,根据哈欠与惊讶张嘴持续时间的不同,对惊讶与哈欠进行有效区分。第叁,比较了在有无光变、戴眼镜、以及存在不同方向的头部运动等场景下基于G分量与基于多通道的两种方法的眨眼检测结果。分析了不同区域提取IPPG信号以及光线等干扰信号对心率检测的影响。比较了惊讶与哈欠的区别,分析了各种干扰信号对哈欠检测的影响。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基于G分量的IPPG方法使用的算法复杂度较低、运算速度快,但是对于不同的生理特征信号需要选择不同的区域;而基于ICA的IPPG方法在有光线变化干扰或存在运动时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在相同区域提取的信号分离出不同的生理特征信号,但是其算法复杂度较高、运算速度较低,不利于实时系统的开发。第四,为了验证连续眨眼动作在多媒体播放控制中的应用可行性,本文根据所提的连续眨眼检测方法,对不同被测者的眨眼脉冲信号特征(如单位时间内有效眨眼次数和眼动脉冲形态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空间分析窗口和滤波参数,对窗内眨眼脉冲进行检测、编码和控制命令转换。在C++环境下开发了基于面部视频的多媒体播放控制系统,实现了眨眼、心率及哈欠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所提的连续眨眼检测方法,用户利用所建人机交互平台,可有效实现对多媒体播放器的控制,准确率达到92.95%。本文所提的眨眼检测方法和利用眨眼控制的人机交互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和应用推广潜力。(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2-01)

刘智浓,张永利,童子方[3](2016)在《基于Authorware实现WMV数字视频的播放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WMV作为微软主推的一种流媒体数字视频文件压缩格式,在模拟仿真、虚拟现实和CAI等多媒体技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实例设计表明,在Authorware中通过设置Active X控件Windows Media Player的属性,响应控件事件或调用控件方法等方式,在保证视频播放流畅性和程序运行稳定性的同时,可实现WMV数字视频的个性化播放控制。(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周敏,刘衍煜[4](2015)在《访谈类演播厅主副可开合LED大屏分路视频播放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LED大屏画面的丰富性、播放的便利性、成本的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日渐显着,LED显示屏在各类演播厅日趋成为舞美和布景的主角。本文就访谈类演播厅内,一主两副、可开合LED大屏的分路视频播放控制系统,从系统设计、设备配置、连接方式及软件控制等几方面做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5年18期)

周敏,刘衍煜[5](2015)在《访谈类演播厅主副可开合LED大屏分路视频播放控制系统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LED大屏画面的丰富性、播放的便利性、成本的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日渐显着,LED显示屏在各类演播厅日趋成为舞美和布景的主角。本文就访谈类演播厅内,一主两剧、可开合LED大屏的分路视频播放控制系统,从系统设计、设备配置、连接方式、软件控制等几方面作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现代电视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马颖杰,谢伟凯,申瑞民[6](2014)在《面向视频播放场景的屏幕编码码率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屏幕中同时出现视频和文字图片时现有码率控制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码率控制方法。以视频缓存检验器和恒定码率因子控制模式为基础,通过视频窗口检测算法将屏幕内容划分为视频区域和非视频区域,并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码率控制算法。结合视频区域识别算法,新的码率控制方法分别对帧层和宏块层采用如下方法实现优化:对于帧层,若当前帧为P帧且在I帧周围一定范围内,则该帧通过采用P_SKIP模式降低非视频区域的帧率以补偿I帧的整体质量,提高屏幕视频序列的整体视觉效果;对于宏块层,则根据当前宏块所处区域(视频区域或非视频区域)对宏块量化参数及其波动范围作一定调整。实验结果表明,与x264原有的VBV+CRF模式相比,新的码率控制方法获得的主观评价评分要高40%。(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孙奇[7](2013)在《安图对在外地的记分驾驶人实行远程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机动车驾驶人审验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吉林省安图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对当地违法记分驾驶人进行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在外地无法返回的安图籍记分驾驶人实行网络远程教育,使驾驶人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参加教育培训,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本文来源于《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期刊2013-12-13)

周体强[8](2013)在《Flash中视频播放控制的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Flash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软件,可以集成各种多媒体素材,实现各种交互功能,但对导入视频没有直接的控制播放功能。为了实现Flash中视频播放控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按钮添加代码,方便灵活地实现了Flash中的视频播放控制。(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教育技术)》期刊2013年07期)

段亚[9](2012)在《多路视频同步播放控制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所采用的视频处理软件不能满足试飞工程师试飞数据分析处理的专用需求,面临现有商业软件所存在的众多局限性,采用解码库和时间戳同步等方法通过VC编程解决了多种视频音频格式解码、多路视频时间精确同步等关键技术。经过试飞工程师实际使用验证表明,该软件满足试飞视频数据分析处理所需的时间同步、精确定位等专用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并讨论了软件的具体实现、技术创新点及软件实现的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2年24期)

褚晶辉,邱润东,宋垣,张力[10](2014)在《视频监控视频流解码播放的速率控制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流解码播放进行速率控制和效果优化的方法。在基本的按帧率解码播放视频流的基础上,针对视频帧率超出解码器处理速率的情况进行了优化以获得尽可能流畅平滑的显示效果,并支持多路视频流的播放画面同步。该方法应用于一个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程序中,经过在一个平台上多次测试程序并观察其播放效果,证明标准情况下视频能按指定帧率播放,而当解码器效率低于视频帧率时,经过优化后的的播放质量也能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4年14期)

视频播放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法(Imaging Photoplethysmography,IPPG)能从拍摄的人体面部或指端等身体部位的视频中提取细微的动态生命体征信息。随着IPPG技术的普及,各种不同的信号处理方法从视频中提取各种生理信号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已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自然便捷的、非接触式的人机交互控制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面部视频实现非接触式的人机交互系统。为此,研究了IPPG技术结合时间和空间滤波方法对眨眼、打哈欠以及血容量脉冲(BVP)的检测。为了提高IPPG技术在获取人脸信息的性能,分析比较了基于G分量和基于ICA的IPPG方法。为解决ICA的输出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利用空域特征识别BVP信号与利用频域特征识别眨眼信号的方法。最后,根据基于G分量的生理特征检测方法,开发了一种基于面部视频的多媒体播放控制系统,实现了眨眼、心率与哈欠的检测,并将连续的眨眼转换为控制命令,对多媒体播放器进行控制。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本文分析了眨眼、心率与哈欠叁种生理特征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比较了基于Viola-Jones算法与基于肤色的两种人脸检测算法,并择优采用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算法。第二,本文分别介绍了基于G分量与基于ICA的IPPG方法检测生理特征。提出了利用混合矩阵空间分布特征提取BVP信号和利用频域信息提取眨眼信号的方法。在哈欠检测中,根据哈欠与惊讶张嘴持续时间的不同,对惊讶与哈欠进行有效区分。第叁,比较了在有无光变、戴眼镜、以及存在不同方向的头部运动等场景下基于G分量与基于多通道的两种方法的眨眼检测结果。分析了不同区域提取IPPG信号以及光线等干扰信号对心率检测的影响。比较了惊讶与哈欠的区别,分析了各种干扰信号对哈欠检测的影响。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基于G分量的IPPG方法使用的算法复杂度较低、运算速度快,但是对于不同的生理特征信号需要选择不同的区域;而基于ICA的IPPG方法在有光线变化干扰或存在运动时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在相同区域提取的信号分离出不同的生理特征信号,但是其算法复杂度较高、运算速度较低,不利于实时系统的开发。第四,为了验证连续眨眼动作在多媒体播放控制中的应用可行性,本文根据所提的连续眨眼检测方法,对不同被测者的眨眼脉冲信号特征(如单位时间内有效眨眼次数和眼动脉冲形态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空间分析窗口和滤波参数,对窗内眨眼脉冲进行检测、编码和控制命令转换。在C++环境下开发了基于面部视频的多媒体播放控制系统,实现了眨眼、心率及哈欠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所提的连续眨眼检测方法,用户利用所建人机交互平台,可有效实现对多媒体播放器的控制,准确率达到92.95%。本文所提的眨眼检测方法和利用眨眼控制的人机交互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和应用推广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频播放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谢亮天,乌旭,刘磊传,刘盼,何颖秋.基于FPGA的主从式光纤视频播放控制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9

[2].路雪.基于面部视频的多媒体播放控制系统[D].安徽大学.2018

[3].刘智浓,张永利,童子方.基于Authorware实现WMV数字视频的播放控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4].周敏,刘衍煜.访谈类演播厅主副可开合LED大屏分路视频播放控制系统[J].西部广播电视.2015

[5].周敏,刘衍煜.访谈类演播厅主副可开合LED大屏分路视频播放控制系统介绍[J].现代电视技术.2015

[6].马颖杰,谢伟凯,申瑞民.面向视频播放场景的屏幕编码码率控制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4

[7].孙奇.安图对在外地的记分驾驶人实行远程教育[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3

[8].周体强.Flash中视频播放控制的实施[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

[9].段亚.多路视频同步播放控制的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2

[10].褚晶辉,邱润东,宋垣,张力.视频监控视频流解码播放的速率控制与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

标签:;  ;  ;  ;  ;  

视频播放控制论文-谢亮天,乌旭,刘磊传,刘盼,何颖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