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甘肃省会宁县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调查分析

2011年甘肃省会宁县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调查分析

李兴泽(甘肃省会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30700)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80-01

【关键词】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全县托幼机构和学校免疫规划工作。根据《甘肃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新生入学、入托时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工作,使儿童在入学前能够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要求完成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儿童的整体免疫水平,建立起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屏障,预防相关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暴发流行。于2011年8月新生入学之际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4所小学,进行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调查对象与内容

1.1调查对象:在28个乡镇随机抽取4所小学,(2所城区小学,2所乡镇小学)。共计完成调查771名儿童。

1.2调查内容:了解被调查学校基本情况,询问儿童的出生地点(医院或家中)。是否开展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查看学校有无查验预防接种证记录,记录预防接种证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对无证的儿童查验接种门诊记录,对即无接种证有没有接种门诊记录的儿童按规定补证补种等。

2结果

2.1被调查小学的一般情况:在2所城区和2所乡镇学校中,共有入学新生782名,因各种因素只调查771名,占应调查人数的98.6%。其中有32名流动儿童,占新生数的4.1%。4所学校均开展了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其中2所学校(城区小学)校长和保健老师参加了县卫生局、教育局联合组织的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培训工作,4所学校都有查验接种证工作记录。

2.2儿童的出生情况:在771名入学新生中,医院分娩的528名,占68.5%。在家出生的243名,占31.5%。在医院分娩的528名儿童中,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卡介苗520人,及时接种率98.7%,未接种4人,不详4人。乙肝疫苗接种513人,及时接种率97.2%,未接种11人,不详4人。

2.3预防接种证持有情况:被调查的771名入学儿童中,有预防接种证的743名,占96.3%,无预防接种证28人,需补证28人,占3.63%。其中有7人在接种门诊(或乡卫生院计划免疫登记册)能查找到预防接种记录,占0.9%,无预防接种证在接种门诊也没有记录的21人,(部分家长回忆有预防接种史,但药物不详)占2.7%,其中流动儿童14人,占66.7%,其次为计划外生育儿童。

2.4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补种情况:被调查的新生中,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合格儿童663名,占查验总人数的85.9%。其中:卡介苗:接种702名,接种率91.05%;卡痕阳性667名,阳性率95.01%;漏种儿童数69名,占8.95%;其中补种54名,占78.26%。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接种者714名,投服率92.61%;未全程接种者43名,占5.58%;不详者14名,占1.81%;漏种57名,占调查总数的7.39%;其中补种51名,占89.47%。麻疹疫苗:接种683名,接种率88.59%;未接种者88名,占11.41%;补种76名,占86.36%。百白破三联疫苗:三针全程接种者672名,全程接种率87.16%;未全程接种者83名,占10.77%;不详16名,占2.07%;漏种儿童1585名,占20.96%;补种459名,占28.96%。乙肝疫苗:首针接种681名,接种率88.33%,其中及时接种679名,及时接种率88.07%;三针全程接种者637名,全程接种率82.62%;未全程接种者105名,占13.62%;不详者29名,占3.76%;漏种儿童134名,占17.38%;其中,补种126名,占94.03%。白破二联疫苗:接种565名,接种率73.28%;未接种者206名,占26.72%;漏种206名,补种183名,占88.83%。

3讨论

本次调查会宁县4所小学的入学新生中,有预防接种证的74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6.3%。无预防接种证,但在接种门诊或乡镇卫生院能查找到预防接种记录的7人,占0.9%,无预防接种证在接种门诊也没有记录的21人,占2.7%,且多为流动儿童,占66.7%,与其他地区报道的一致[1]。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合格儿童663人,占85.9%。其中以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率最高,达到了90%以上,以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最低。通过调查可知:1)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仍然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2)教育部门认识不足:教育行政部门应负责对入托、入学儿童免疫接种及接种证查验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但有些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敷衍了事。3)儿童家长不重视:在接种证查验工作中,有些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认识不足,不及时进行补种。

建议:1)加强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开展定期检查。2)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对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应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补办或补种后再进行登记入学,对出现无证入学、免疫盲点,造成托幼机构、学校内传染病流行的,要依法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3)要把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常规工作,并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4)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由于流动人口他们忙于生机,缺乏预防接种知识,不主动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在疾控中心内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并纳入考核。使流动人口接受并主动的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儿童整体免疫接种率,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在学校人群密集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吴红岩,严胜,林涛,等.浦东新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6(7):303—305.

[2]刘大卫,孙美平,刘维祥,等.北京市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比较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7,2:165—169.

标签:;  ;  ;  

2011年甘肃省会宁县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