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熊常敏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408499

【摘要】阅读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眼界,小学生的社会经历有限,但是阅读却能够让他们在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去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够更具有教学意义,让学生在潜心阅读的基础上感受到阅读为自己带来的力量,使自己终身受益。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21-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跃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且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关键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提升小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开拓小学生眼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给予有效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书读了不少,但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都不能进行有效表达,经常会出现“茶壶煮饺子,有理说不出”或“心中纵有千言,笔下却无一物”的状况,这就表明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是无效阅读。因此,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语文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明白,阅读是为了知识积累和应用,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一定要学会抓重点,以杜绝“无效阅读”。

1.明白多读书的含义,“多读书”并非“死读书”。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我是这样给学生解读的:就是指书读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它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对于复杂的、不易理解的内容就要多读。这里要注意的是,“书读百遍”并非指一遍一遍机械地读,而是要带着思考去读,每读一遍都要尽量结合自身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也不是同一天或每一天连续的读,而是不明白可以先放下,也许隔一段时间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你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又有了新的提升,有了新的感悟,对书中所要表达的道理或情感突然就明白了。”

2.阅读时抓住重点的方法。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利用传统的小说六要素,即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抓主线,利用人物对话、情感表达等因素来领悟内涵。例如讲授草船借箭五年级上册时,我先请学生们自行通读课文,依靠“六要素”原则来找出主线,通过找要素的方法,学生可以清晰地明白整篇课文在讲什么,如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区,主要描写了哪些势力,三者什么关系,各自要做什么事等等。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课文内容带领学生深挖细节,如通过鲁肃和周瑜的对话可以明白,十天造十万枝箭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周瑜为什么还要求诸葛亮去做,而诸葛亮为什么只要三天等等。随着剧情的推进,疑问会逐步得到解答,而学生对整篇文章表达的故事以及内在的含义会了然于胸,学习效果非常好。利用这个方法,学生在自行阅读时也会很容易把握故事的主线和想要表达的含义,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但是,有些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容易造成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只是为了教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导致一篇有血有肉的优秀文章被肢解的支离破碎,破坏了文章的意境,让学生无法欣赏体会课文的美。学生只有对课文感兴趣才会想去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以及思路,才会产生兴趣想去深入学习文章。但是小学生阅历少、体会少、经历少,怎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作者的写作心境呢?这就要教师尽可能的还原作者的写作环境和写作条件及内容,让他们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景,让他们有直观性的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立情景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图片甚至是实物,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尽快的进入阅读情景,产生直观、直接、真实的感受。

三、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阅读环境

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等各方面发育得并不是十分成熟,小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耐心是十分有限的。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室外面一个小小的声音都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因此在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效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能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也并不是对学生一味地提出要求,因为如果仅仅是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等,学生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这样也容易破坏学生阅读的氛围。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则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自治。例如可以在阅读课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取一名纪律组长。阅读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监督,这样也能够从最大程度上为学生的阅读营造-个良好的阅环境,学生也安静下心来专心断文本进行阅读,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伟强.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7(12).

[2]关凤.浅谈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

标签:;  ;  ;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