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和谐”数学课堂

改革教学方法“和谐”数学课堂

河南省滑县第二高级中学秦军令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推进素质教育要从改革课堂教学着手,这些观念尽管已深入人心,学校和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形式,教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一、转换教师角色,让师生关系“和谐”起来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生动的教学过程.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二、培养兴趣,让学生“活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学好数学的.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使他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太好,数学的各项能力还较差,他总会想方设法、努力学好数学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教学不再感到枯燥,也能品尝到“新鲜”和“甘甜”,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唱主角,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效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动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眼、耳、口、脑、手等感觉器官动起来,促使学生多思、多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让学生多讲,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思考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自身的体会;教师要让学生多练,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练习,使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让教法“新颖”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知识传播活动,是对学科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书”的观念.在备课、对学科教材知识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等一系列教学的创造性活动,将学科的教材知识激活起来,再依照教师自身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作出猜想,培养他们别具慧眼、独辟蹊径的素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的革新还体现在教学手段上.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日复一日,再精彩的讲解也会大打折扣.实物展示、图形模拟、投影演示、多媒体穿插进行,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要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根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展示新观点、新思路,力求教出自己的风格.

四、联系现实,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学生乐于接触、有价值的数学题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旧格局,给学生阅读、思考、练习的时间,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全面性、深入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签:;  ;  ;  

改革教学方法“和谐”数学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