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质类型对拖延的应对模式的研究——压力偏好的调节作用

不同气质类型对拖延的应对模式的研究——压力偏好的调节作用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湖北黄石430000)

【摘要】探索大学生主动拖延与气质类型的关系,压力偏好在主动拖延行为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了主动拖延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版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拖延与人格特质“内倾-外倾(E)”的得分存在显著性相关。压力偏好对主动拖延有部分调节作用,有压力偏好的个体更倾向于主动拖延。

【关键词】主动拖延;人格特质;压力偏好;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24-03

1.引言

拖延的拉丁原文是“procrastinatus”,取意“将事情推至明天”。随着实证研究的深入,在大五人格与主动拖延的研究中发现拖延并非总是导致消极的结果,也会带来好处。选择主动拖延的个体有较强的情绪稳定,愿意尝试有风险的活动,具有充分的自信和应对能力。[5]Choi和Chi对拖延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们首次从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主动拖延的构想[2]。主动拖延分为四个维度,本研究主要从压力偏好维度[2][8]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主动拖延行为进行研究。有人认为拖延会导致时间压力,但对某些人来说,时间压力会产生一种挑战的感觉,并不一定会产生消极心理状态[9]。当面对最后时刻的压力时,积极的拖延者似乎更倾向于压力[10],他们倾向于享受被挑战的感觉,增加自身完成任务的动机[2],压力偏好者能够有效的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并能在压力情境下全力以赴工作,使主动拖延对他们造成较小的负面影响。[11]

虽然近年来对拖延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国内拖延研究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3],从被动消极的传统视角探讨,缺少积极拖延的研究本次研究。本研究根据艾森克提出人格的三维度理论来研究主动拖延者的人格特点,以及压力偏好的调节作用。初步探索了气质类型与主动拖延二者的关系。今后可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压力偏好的中介变量使个体在面对拖延时,能够积极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面对拖延的问题。

2.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2.1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的是主动拖延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易版)调查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对于拖延行为的应对模式,以及压力偏好在此的调节作用。

2.2研究的假设

(1)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应对拖延的方式是有差异的,大部分人格气质与主动拖延行为存在显著性相关。(2)压力偏好对其主动拖延有调节作用,倾向于有压力偏好的人格特质与主动拖延有显著性相关。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在校的大学生,发放纸质问卷400份,网络问卷78份,收回问卷后,其中废卷为29份,最终有效问卷为449份。有效率为89.8%。

3.2测量工具

3.2.1大学生主动拖延量表本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大学生的主动拖延。量表共15个测量题项,分为结果满意、压力偏好、主动决定拖延和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4个维度。其信度(α系数为0.84.重测信度为0.82)和效度指标均令人满意。计分方法是使用Liket7点计分。本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15~105分,分数越高表明主动拖延水平越高。一般来用理论中数55分来划分主动拖延水平的高低。

3.2.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是一种自陈式人格问卷,研究中采用简式量表共有48个题目,含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E量表:主要测量外显或内隐倾向;N量表:测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P量表:测潜在的精神特质,或称倔强;L量表:为效度量表,测受试者的掩饰或防卫。本研究采用该问卷中的外向(E)和神经质(N)两个量表。计分结果中E分高表示外向,反之则内向;N分高说明情绪不稳定,反之则情绪稳定。根据E量表和N量表将分为四种人格特质。

3.3统计方法

将回收问卷录入SPSS,录入过程中剔除不合格问卷。运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平均数比较和相关分析。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目前大学生的主动拖延现状

4.4结果

表一可知,不同气质类型与主动拖延根据单因素分析后,两个变量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压力偏好与气质类型之间有相关(P<0.001)。根据相关性分析表二说明气质类型与主动拖延有显著相关(r=0.144,P<0.001)。由表三可知,气质类型与压力偏好相关(r=0.025,P<0.001)。由表四可知,黏液质和抑郁质更倾向于压力偏好(r黏=0.767,r抑=0.627,P<0.001)。主动拖延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维度都达到显著水平(r=0.144,P<0.001)。外向性的维度(多血质、胆汁质)反映了个体在个人特点方面的活跃和乐观。这种人格特质倾向于压力偏好,在压力的调节作用下,主动拖延对个体有积极作用,与主动拖延呈显著正相关。内向性人格特质(黏液质、抑郁质)表现为自我控制的稳定或不稳定的气质类型,个体有计划且能自我控制,有较少压力偏好,与主动拖延呈负相关。

综上可得,压力偏好在气质类型中对主动拖延的调节作用,其证明压力偏好对主动拖延是有影响的。

5.讨论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主动拖延水平较高。一般的拖延特点表现为导致一系列的负性行为后果、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以及对身心健康具有负面影响。拖延本身不是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方式,但是对于已经无法摆脱拖延的同学来说,如何应对拖延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动拖延在不同压力偏好程度上存在差异,积极的拖延者倾向于享受被挑战的感觉,有较高压力偏好程度的个体能够有效的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并能在压力情境下全力以赴工作,使拖延对他们造成较小的负面影响。容易对压力产生焦虑的个体,面对拖延行为造成的焦虑环境不能积极的调节,从而带来消极的后果。

结果显示,大学生主动拖延与人格特质的四个维度都达到显著水平,多血质与胆汁质偏向于主动拖延,这一部分人在任务完成时偶尔将任务拖延到期限之前,从而更好地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务,作者认为由于多血质和胆汁质偏外向性,个体喜欢冒险,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做事果断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面对拖延行为时有积极的态度去完成任务,可以主动选择并较有效的利用拖延行为。相反,粘液质与抑郁质的大学生较少有主动拖延的行为,这两种特质的人对任务有计划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好,习惯在任务下发时制定计划完成任务。粘液质与抑郁质偏向于内向,灵活性不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较少选择主动拖延。这一部分人无法积极面对拖延带来的压力,不能很好的利用主动拖延在完成任务上的优势,拖延反而会使他们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因此,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并在面对拖延时找到适当的应对行为模式,增强识别可以利用主动拖延的情境的能力,在该情境中激发主动拖延,使主动拖延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更好更高效的完成任务,做到事半功倍。

研究表明,多血质与胆汁质的大学生,他们对任务期限下产生的时间压力具有积极心态,能够提升自身的动机水平。尽管他们进行了拖延,但是他们可以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且对任务结果感到满意。所以面对这一部分大学生可以不必强行扭转使他们摆脱拖延。反之,粘液质与抑郁质的大学生,他们并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压力,从而当他们选择主动拖延的同时却无法积极地利用主动拖延的优势,他们为了逃避焦虑情绪,出现拖延行为增多,导致无法及时完成任务。由于内向型比较谨慎,对计划的完成度较高,所以建议他们不要制造因压力带来的焦虑环境,尽量避免自己的拖延行为,在任务下达时制定一定的计划,根据计划内容行动,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据本研究可知,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人格特质与对压力的偏好程度,适应和调节自己的压力,更好的调节面对拖延时的心态及应对模式。本研究初步探索了气质类型与主动拖延二者的关系。今后,我们还要更多的在动机、学业情绪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Ferrari,J.R.(2001).Procrastinationasself-regulationfailureofperformance:Effectsofcognitiveload,self-awareness,andtimelimitson“workingbestunderpressure”.EuropeanJournalofPersonality.15,391-406.

[2]Chu,A.H.C.,&Choi,j.N.(2005).Rethinkingprocrastination:Positiveeffectsof“active”procrastinationbehavioronattitudesandperformance.Th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45,245-264.

[3]王有智,罗静.高低拖延者的冲动性特征与延迟折扣差异研究.心理科学,2009,32(2):371-374

[4]倪士光,李虹,徐继红.主动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462-465.

[5]唐辉,李晓华,王广海.大五人格特质与大学生主动拖延的相关研究.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6]赵守盈.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构效度层面理论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

[7]AvshalomCaspi,BrentW.RebeccaL.Shiner.PERSONALITYDEVELOPMENT:StabilityandChange.AnnualReviews,2005(56).

[8]Choi,J.N.,&Moran,S.V.(2009).Whynotprocrastinat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newactiveprocrastinationscale.Th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49(2),195-212.

[9]Freedman,J.L.,&Edwards,D.R.(1988).Timepressure,taskperformance,andenjoyment.InJ.E.McGrath(Ed.),Thesocialpsychologyoftime(pp.113-133).BeverlyHills,CA:Sage.

[10]Deci,E.L.,&Ryan,R.M.(1985).Intrinsicmotivationandself-determinationinhumanbehavior.NewYork:PlenumPress.

[11]董杰.时间压力和反馈方式对拖延行为的影响.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标签:;  ;  ;  

不同气质类型对拖延的应对模式的研究——压力偏好的调节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