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

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

程兴梅(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241-02

【关键词】肺炎诊断与治疗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至少48小时以后发生的肺炎,主要是细菌性肺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使肺炎的发生率增加4~21倍,10%~65%的机械通气患者可发生VAP,发生率随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VAP的发生也显著增加病死率。

1.诊断

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为:发热,咳脓性痰,白细胞增多,X线胸片出现新的浸润影。美国有关机械通气专题研讨会提出诊断VAP,X线胸片必须有新的浸润影,并至少具备下列之一表现:肺炎的组织学证据、阳性血或胸腔积液培养并与气管内吸引发现的致病原一致、新的发热和白细胞增多、脓性气管吸引物。为了证明肺炎与应用呼吸机相关,新的浸润影必须在建立机械通气至少48小时后发生。

单凭一般临床资料来诊断VAP不可靠,有一前瞻性研究显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62%,仅有33%的治疗计划符合实际有效治疗。有16%没有肺炎的患者给予不必要的抗生素。诊断VAP时,应考虑到X线胸片上出现新浸润影的众多原因及各种影响因素,并作好鉴别诊断。首先,危重患者常只能照床旁X线胸片,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不理想的胸片质量可能对“浸润影”作出过度评价。胸片上原有的慢性基础病变也可混淆或掩盖新浸润影的X线征象。此外,危重患者出现新的肺浸润影也可由许多其他非感染性原因引起,如肺不张、胃液误吸、肺梗死、肺出血、ARDS、不典型肺水肿、胸腔积液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Meduri等报道,严格符合VAP标准者只有42%有发热和新的肺阴影。而机械通气患者发热也可以是其他部位感染,如鼻窦炎、血管内置管部位和泌尿道感染。更值得注意的是,ARDS患者发热的非感染性原因也十分常见。因此,应将VAP与可引起发热和肺阴影的各种原因进行鉴别。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升高有利于感染的诊断,并用来追随抗感染治疗的反应。

一个颇为困难的问题是,确定培养出的病原菌是否为VAP的真正致病菌或仅仅是定植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推荐应用一些特殊的检查技术,如经纤维支气管镜保护性标本刷(PSB)、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细菌定量培养(细菌定量培养的阳性阈值:PSB≥103CFU/ml,BAL≥104CFU/ml)来明确VAP的致病原。但这些诊断技术尚不能在临床上普遍应用。此外,虽然脓性气道分泌物可能表明存在肺炎,但也可能是其他感染,如气管支气管炎、鼻窦炎、局部气管切口处感染或误吸。

因为临床上鉴别发热和肺新浸润影原因方面存在困难,所以需采用多种措施和技术来帮助诊断VAP,以便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不必要的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降低住院费用。我们推荐应用CPIS评分。CPIS评分根据临床7项指标计分,如果总分大于6分则诊断为VAP,应用抗生素10~21天。

2.治疗

2.1一般治疗给予适当补液,记录出入量,因呼吸道的失水已经气道湿化补充,不应再计入出量。伴胸痛可用少量镇痛剂;体温不过高(38℃)又无并发症,一般不用解热药,但高热者应给予降温。平喘和祛痰药物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痰液的稀释排出,但应禁用强效镇咳剂。

2.2抗菌药的选用VAP治疗的关键是正确选用抗菌药。现临床常用的选药方法是,病原菌尚不明确时经验性的选药,致病菌明确后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选药。

经验性治疗:细菌性肺炎一经临床确诊,即需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因VAP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以上,故所选抗生素的抗菌谱必须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选用抗菌药物的强度和抗菌谱的范围应根据肺炎的轻重程度(轻中度或重度)和有无危险因素而定。有学者根据肺炎致病菌有无多药耐药致病菌的可能性,提出VAP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病原学明确以后的治疗:可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选用对致病原更有效的抗菌药物。调整和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是:初始经验性治疗的疗效和反应,致病原的类型及其抗生素的药敏结果。

2.3综合治疗和免疫生物治疗VAP患者往往有各种严重基础疾病,并可能有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障碍、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情况合并存在。因此,要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在选用高效安全抗生素同时,抓紧对患者基础疾病和合并症的处理,以取得治疗VAP的较好疗效。

有条件,可用具有高免疫性的免疫球蛋白注射剂(IGIV),IGIV含抗铜绿假单胞菌常见血清型的抗体效价比通常市售的IGIV制剂高5倍,临床初步试用可改善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存活率、疗效超过单用抗生素的效果。也可用胸腺肽α1(日达仙)1.6mg,每日1次,皮下注射。酌情输注200ml的新鲜血浆或新鲜全血,对严重感染有一定疗效。

3.讨论

VAP的死亡率很高,初始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失败,是经常发生的,遇此情况应积极寻找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而不能依靠频繁更换抗生素或盲目升高抗生素档次,或大量联合用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VAP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死亡率。常见治疗失败的原因有病原学的诊断错误,抗菌药物选用不当,药物剂量不足,细菌产生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发生继发感染,二重感染,或发生药物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如药物热);没有采取综合治疗,如没有采取措施治疗患者的心力衰竭、糖尿病、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等。

VAP的死亡率很高,VAP患者即使救治后存活,也延长了住院时间,使医疗费用增加。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是保障机械通气取得成功、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2.

[2]刘明华,张庆理,府伟灵.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118.

[3]瞿介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6):326.

[4]康梅,陈超杨,NormanHui,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2):214-216.

[5]叶惠芳,吕苏成,苏丹虹,等.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9(2):146.

标签:;  ;  ;  

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