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论文-孙虎,刘金昊,徐益鸣,杨东海,黄小进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论文-孙虎,刘金昊,徐益鸣,杨东海,黄小进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糖尿病,膝下动脉血管病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论文文献综述

孙虎,刘金昊,徐益鸣,杨东海,黄小进[1](2019)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膝下动脉血管病变患者80例。按照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各项有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7.5%,对照组的显效率72.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间隙性跛行评分分别为(0.57±0.25)分和(0.59±0.97)分,对照组的评分为(0.86±0.45)分、(0.95±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肱指数(ABI)为(0.84±0.34),比对照组的(0.75±0.17)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膝下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使患者的膝下活动能力提高,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9年20期)

崔杰,王豪夫[2](2019)在《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研究对象,在B超引导治疗下,记录患者的在治疗之后,其血管内镜、狭窄处峰值及血流量,并与治疗前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实验后发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效果甚佳,治疗前治疗后的结果差距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的环境。(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8期)

杜鹏飞[3](2019)在《全面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前后下肢周径、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髌上10cm、膝下10cm、踝上10cm周径小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后恢复术前水平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面护理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王藏慧,王伟,徐学灵[4](2019)在《经皮腔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腔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0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腔血管成形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血管内支架治疗。比较两组足背动脉踝肱指数和胫后动脉踝肱指数。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aBi。结果术后两组足背动脉踝肱指数和胫后动脉踝肱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较对照组,联合组上述指标升高水平更显着(P<0.05)。联合组术后随访1、3、6个月的aBi明显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随访1、3、6个月的aBi较术前无显着差异(P> 0.05),联合组术后随访1、3、6个月的aB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皮腔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下肢供血,有利于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0期)

黄元元[5](2019)在《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38例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及疼痛护理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患肢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天津护理》期刊2019年03期)

李伟龙,胡波,黄德绪,尹良红[6](2019)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在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通畅率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找到评估预后的指标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所有患者,并随访1年,计算初级及次级通畅率。结果:54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PTA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为92.6%、75.9%、56.6%。次级通畅率为97.8%、87.4%、74.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瘘使用龄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PTA术后初级通畅率的危险因素。结论:PTA短期开通效果良好,但中长期通畅率低下,该问题仍需要克服。(本文来源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倪志玲,黎晓辉,刘琴,梁艳萍,黄智勇[7](2019)在《超声引导和DSA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和DSA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55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5, DSA引导下PTA术)和观察组(n=30,超声引导PTA术)。比较两组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内瘘口血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内瘘口血流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A的疗效与DSA引导下PTA的疗效相当,但前者的穿刺时间短、手术操作时间短、即时成功率和血流量高,可避免辐射损伤,保护残存肾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江思敏,胡波,余宗超,黄德绪,梁文学[8](2019)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1990~2016年间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及其所致死亡率一直在增加[1]。在肾移植治疗之前肾衰竭患者的常见方式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因为AVF与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相比,不(本文来源于《中国血液净化》期刊2019年06期)

方军,张胜利,李国威,张绿甫,张宏[9](2019)在《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手术与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手术与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LEAO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1例。A组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手术治疗,B组采用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失血量较B组少,手术用时较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B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相比,采取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手术治疗LEAOD患者,可显着优化手术情况,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医院条件合理选择。(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5期)

何剑,秦凯炜[10](2019)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血流量及静脉压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瘘通畅率、总通畅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血管狭窄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流量、静脉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渗血、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显着,创伤小,安全性高,有效减少了血管资源的损耗,尤其对于3处及以上的多处动静脉内瘘狭窄应优先选择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8期)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研究对象,在B超引导治疗下,记录患者的在治疗之后,其血管内镜、狭窄处峰值及血流量,并与治疗前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实验后发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效果甚佳,治疗前治疗后的结果差距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的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论文参考文献

[1].孙虎,刘金昊,徐益鸣,杨东海,黄小进.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

[2].崔杰,王豪夫.B超引导下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杜鹏飞.全面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9

[4].王藏慧,王伟,徐学灵.经皮腔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黄元元.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天津护理.2019

[6].李伟龙,胡波,黄德绪,尹良红.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9

[7].倪志玲,黎晓辉,刘琴,梁艳萍,黄智勇.超声引导和DSA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9

[8].江思敏,胡波,余宗超,黄德绪,梁文学.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9

[9].方军,张胜利,李国威,张绿甫,张宏.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手术与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对比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10].何剑,秦凯炜.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标签:;  ;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论文-孙虎,刘金昊,徐益鸣,杨东海,黄小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