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承载力分析论文-侯炜,贺拴海,吴礼杰,闫磊

极限承载力分析论文-侯炜,贺拴海,吴礼杰,闫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限承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弹塑性分析,极限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炜,贺拴海,吴礼杰,闫磊[1](2019)在《基于失效模式的双联塔非对称PC斜拉桥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双联塔非对称PC斜拉桥主梁的破坏形式和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利用其破坏形式和安全储备指导实际车辆合理安全运营。以某在建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有限位移理论,考虑材料、几何双重非线性,采用叁维弹塑性实体有限元法,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作用公路-Ⅰ级和汽车-超20级设计荷载的成桥叁维实体弹塑性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5个最不利荷载工况下结构成桥状态的破坏形式及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在两种设计荷载作用下,主跨最大正弯矩区加载为结构安全系数最小工况,其安全系数分别为2.61和2.79,极限承载状态为主梁受压区破坏;公路-Ⅰ级荷载作用与汽车-超20级荷载作用相比较,5种工况下前者的结构安全系数均小于后者,差值在3.6%~17.2%,且两者的结构安全系数最小工况一致;荷载增量因子小于5时,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结构达到极限承载状态时,汽车-超20级荷载增量因子大于公路-Ⅰ级;由于汽车-超20级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极限安全系数大于公路-Ⅰ级荷载作用下的,因此在桥梁运营阶段,按汽车-超20级的车辆布置形式进行实际车辆的运行管理控制是有效且安全的。分析结果对更好地保障结构的设计承载能力安全设计水平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2](2019)在《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等缺陷的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其优良的承压性能,球壳常被用作深海设备的耐压结构,而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计算是球壳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在非线性屈曲分析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加工了直径1 000 mm的耐压球壳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冲压、焊接等工艺制造的球壳具有明显的初始缺陷,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极限承载力;残余应力中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压应力成分;基于实测数据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接近,且能够粗略预报结构破坏位置,具备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9年11期)

杨超,宋振森,陈行威[3](2019)在《带翼缘十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扭转失稳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翼缘十字形截面构件轴心受压时,极有可能发生扭转失稳。对于此类构件的扭转失稳,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设计时很容易被忽略,在工程应用时存在安全隐患。采用有限元方法,计入残余应力的影响,对带翼缘十字形轴心受压构件的失稳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初始扭转角、扭转长细比、翼缘宽度、腹板高度、腹板厚度等参数对带翼缘十字形截面构件扭转失稳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翼缘十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在扭转失稳后不具备后屈曲性能;初始扭转会加速截面塑性区的发展,降低截面的刚度;在给定初始扭转缺陷和残余应力的前提下,构件的扭转失稳极限承载力仅与扭转长细比λω有关,与翼缘宽度、腹板高度、腹板厚度等几何参数没有直接关系。(本文来源于《钢结构(中英文)》期刊2019年10期)

汪婧[4](2019)在《基于上限分析原理的岩溶桩基破坏模式与极限承载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下伏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提出等截面桩与阶梯型变截面桩的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极限上限法引入摩尔库伦准则,构建圆台状顶板破坏滑裂面,提出岩溶等截面桩的桩顶荷载与顶板厚度的关系式并分析式中参数对桩顶荷载与顶板厚度曲线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算例对比数值解和解析算法的结果,论证该算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极限分析法推导阶梯型变截面桩各变阶处滑裂面的上限解,并寻找最先满足上限解的滑裂面,提出该溶洞顶板破坏模式并推导出桩顶荷载与顶板厚度的关系式,通过模型试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该计算方法对于上述2类截面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均较适用,对岩溶区桩基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完海鹰,李瑭颖[5](2019)在《CFRP加固钢管柱极限承载力正交模拟与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于正交试验的思想,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制作了4组钢管柱试件,得到了试件极限承载力模拟值,并用利正交设计的数值分析方法判断了影响因素偏心距、长细比、CFRP粘贴层数对指标的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邢心魁,雷震霖,李亚,李秦[6](2019)在《腹板开圆孔方钢梁的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腹板开孔方钢梁在工程上应用的增多,为了解不同孔径大小以及不同开孔间距对方钢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腹板开圆孔、跨中受集中力、两端简支的方形截面钢梁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奇数孔时,在孔径相同的情况下,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孔数的增加基本不变;在孔数不变的情况下,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减小;偶数孔时,一般情况下,无论孔径、孔数怎样变化,相比无孔构件,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基本不变,但当开孔位置距跨中较近且孔径过大时,相比于无孔构件,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减小;端部孔洞对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基本无影响。当腹板孔洞位于跨中时,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孔径的增大而降低;当腹板孔洞距跨中较远时,相比于无孔构件,开孔方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黄勇,赵维立,邓洪洲,赵庆斌[7](2019)在《加过渡段输电塔塔腿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陡峻山区立塔困难问题,本文提出用塔腿加过渡段的设计方式来解决塔腿高差过大的问题。通过铁塔内力分析软件TTA和ANSYS有限元软件,从220kV输电直线塔、转角塔塔腿模型和整塔模型层面,分别分析了塔腿分隔数和过渡段长度对输电塔塔腿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塔腿分隔数增多,塔腿稳定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随着过渡段长度增加,塔腿稳定极限承载力变化不大。因此,塔腿加过渡段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塔腿高差过大的设计方式。(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9年04期)

尹越,徐丽森,郑力[8](2019)在《钢管-节点板T形受弯连接韧性断裂及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钢管-节点板T形连接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微观断裂机制的空穴扩张模型(VGM)对钢管-节点板T形受弯连接进行韧性断裂预测,预测的断裂位置及断裂荷载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空穴扩张模型的断裂判据.结合基于VGM的连续损伤模型,编制VUMAT用户子程序,对钢管-节点板T形受弯连接的韧性断裂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连接的最终失效模式为冲剪作用导致的钢管管壁的撕裂破坏,该失效模式及其对应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相符.比较了钢管-节点板T形受弯连接发生过大塑性变形和冲剪破坏2种极限状态对应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钢管-节点板T形受弯连接的抗弯承载力由其变形极限状态控制.(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S2期)

李春[9](2019)在《岩溶区桩基极限承载力有限元上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上限有限元的基本原理,依托Matlab平台编制了有限元上限分析程序,将修正的Hoek-Brown屈服准则嵌入有限元计算程序中;引入参数k来表征溶洞存在对桩基极限承载能力的削减程度,探讨了土体自重、嵌岩深度、溶洞半径、桩与溶洞水平和垂直距离对桩基上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k随着土体自重、嵌岩深度、溶洞半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溶洞与桩端水平距离、溶洞与桩端竖直距离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从溶洞各参数对极限破坏模式的影响展开讨论,极限破坏模式主要有:溶洞顶板的冲切破坏,溶洞侧壁发生破坏,溶洞顶板冲切和侧壁的联合破坏,岩体的整体剪切破坏。最后,通过与无溶洞条件下桩端极限承载力对比,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2期)

张其玉,尹涛,刘彦军,曹胜,陈川[10](2019)在《大跨径PC弯桥极限承载力数值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弯桥主梁抗弯极限承载力,以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为背景工程,采用ANSYS软件,基于Willam-Warnke破坏准则,建立叁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弯桥在不同的汽车偏载工况下的结构抗弯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现行规范提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足够的安全度;由于桥墩偏心设置使得偏载工况下活载系数差别不大,甚至出现外偏载工况下极限承载力大于中载的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4期)

极限承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其优良的承压性能,球壳常被用作深海设备的耐压结构,而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计算是球壳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在非线性屈曲分析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加工了直径1 000 mm的耐压球壳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冲压、焊接等工艺制造的球壳具有明显的初始缺陷,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极限承载力;残余应力中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压应力成分;基于实测数据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接近,且能够粗略预报结构破坏位置,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限承载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侯炜,贺拴海,吴礼杰,闫磊.基于失效模式的双联塔非对称PC斜拉桥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9

[2].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等缺陷的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分析[J].船舶力学.2019

[3].杨超,宋振森,陈行威.带翼缘十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扭转失稳极限承载力分析[J].钢结构(中英文).2019

[4].汪婧.基于上限分析原理的岩溶桩基破坏模式与极限承载力计算[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5].完海鹰,李瑭颖.CFRP加固钢管柱极限承载力正交模拟与数值分析[J].安徽建筑.2019

[6].邢心魁,雷震霖,李亚,李秦.腹板开圆孔方钢梁的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科技通报.2019

[7].黄勇,赵维立,邓洪洲,赵庆斌.加过渡段输电塔塔腿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J].特种结构.2019

[8].尹越,徐丽森,郑力.钢管-节点板T形受弯连接韧性断裂及极限承载力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9].李春.岩溶区桩基极限承载力有限元上限分析[J].中外公路.2019

[10].张其玉,尹涛,刘彦军,曹胜,陈川.大跨径PC弯桥极限承载力数值计算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标签:;  ;  ;  ;  

极限承载力分析论文-侯炜,贺拴海,吴礼杰,闫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