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不同基因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携带不同基因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航空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目的探究携带不同基因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分离出96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给予所有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及PCR方法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8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高于24h药敏结果,其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10株(76.92%)菌株携带AmpC阳性基因,8株(61.54%)菌株携带VIM-2阳性基因,10株菌株(76.92%)携带OprD2阴性基因。结论不同时间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明显不同,其密切关联AmpC、VIM-2、OprD2基因。

【关键词】基因型;黏液型铜绿假单细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4-0010-02

作为人体最重要条件的致病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1]。本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易感染本菌[2]。本菌分黏液型及非黏液型两种,持续性、慢性感染患者易感染本菌,临床很难通过常规药物将其清除干净[3]。基于此,本文笔者通过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分离出96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药敏试验的研究,以探究其在提高治愈率及用药上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分离出96株黏液型铜绿假单细菌。其中,87株痰标本,7株脓液及分泌物,2株其他来源。

1.2方法[4]

通过常规鉴定法鉴定菌株,培养及分离标本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因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形态丰富,且无色,呈黏稠状、露滴状、胶冻状,且边缘不齐,应通过接种环挑取无异味、无金属色泽的菌落,将所有菌落分离、纯化后,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并复测。通过10种常用抗菌药物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恒温35℃下经24小时对第1次药敏结果进行记录,48小时时对第2次药敏结果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所有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及PCR方法检测检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

24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为:亚胺培南耐药8例(8.33%);阿米卡星耐药2例(2.08%);妥布霉素耐药3例(3.13%);庆大霉素耐药3例(3.13%);头孢吡肟耐药8例(8.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0例(0.0%);左氧氟沙星耐药4例(4.17%);头孢他啶耐药4例(4.17%);环丙沙星耐药9例(9.38%);美罗培南耐药7例(7.29%)。48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为:亚胺培南耐药13例(13.54%);阿米卡星耐药10例(10.42%);妥布霉素耐药8例(8.33%);庆大霉素耐药11例(11.46%);头孢吡肟耐药17例(17.7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6例(6.25%);左氧氟沙星耐药11例(11.46%);头孢他啶耐药13例(13.54%);环丙沙星耐药10例(10.42%);美罗培南耐药13例(13.54%)。经统计发现,24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在0.0%-4.5%间;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7.29%-9.38%间。48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在6.25%-13.54%间;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10.42%-17.71%间。

2.2不同基因型黏液铜绿假单胞菌与耐药性的关系

经药敏试验显示,96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中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耐药性的有13株。经PCR检测13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菌株的检测发现,有10株(76.92%)菌株携带AmpC阳性基因,2株(15.38%)菌株携带IMP-1阳性基因,4株(30.77%)菌株携带VIM-1阳性基因,8株(61.54%)菌株携带VIM-2阳性基因,10株(76.92%)菌株携带OprD2阴性基因,3株(23.08%)菌株携带OprD2阳性基因,4例(30.77%)菌株携带KPC阳性基因。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患者,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换气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5]。本文主要分析了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但因只于体外进行药敏试验,并无法真实反映该菌因被生物被膜覆盖而使抗菌药物无法充分渗透到深部而产生的有效浓度,进而易导致24h试验结果出现假敏感情况。此外,临床在治疗时可灭杀被膜表面细菌,从而缓解患者症状;但若生物被膜未经由抗菌药物抑制则可再发感染,从而导致疾病久难医治。因此,临床在记录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时应进行详细标注,并最好选择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以彻底根除病菌。

综上所述,不同时间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明显不同,其密切关联AmpC、VIM-2、OprD2基因。

参考文献

[1]蒋文强;罗军;李芬.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同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7(8):1477-1479.

[2]李代昆;李具琼;余雪梅等.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645-2648.

[3]刘丽娟;任玉国;赵元昊等.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5300-5301.

[4]胡晓峰;孙淑红;凌宗欣等.2010-2014年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多药耐药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3855-3858.

[5]李晓燕;赵杰;赵丽雅等.黏液性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5(8):1247-1249.

标签:;  ;  ;  

携带不同基因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