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周荣杰

(河南省淮阳县新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淮阳4667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TB)、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TB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中可有效缩短DTB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肌梗死;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DTB;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72-01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重症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多以发热、胸骨后疼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将引发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干预,已不仅仅局限于救治方式,还应注重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本研究主要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39-76岁,平均(57.23±3.48)岁。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38-77岁,平均(57.49±3.5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严格按照科室救治程序及主管医师的经验开展救治工作,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医嘱执行各项护理工作。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1)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管理方法:①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组建,团队成员需严格筛选,需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加入;②团队成员需严格按照多学科协作护理流程执行护理工作;③定期开展小组会议,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改进;④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根据部门团队完成时间及质量进行评价。(2)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救治流程: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开启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包括急诊室护师、心血管护师、导管室护师、CCU护师等,通知所有人员20min内到达岗位,并严格按照多学科协作护理流程进行:①5min内,急诊科护师启动救治预案,给予患者吸氧,监测血氧、血压、心电图等,建立静脉通路,做好入院评估;②10min内急诊科护师采集血液标本及心电图监测情况,遵医嘱配合医师救治;③20min内,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做好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并及时处理;④30min完成介入治疗术前准备、备皮、持续心电图监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40min内与导管室护师做好患者情况交接;⑥90min内导管室护师协助医师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⑦住院1-3d由CCU护师与导管室护师交接,入住CCU病房,并持续监测心电图,及时处理并发症,做好切口护理及基础护理;⑧住院4-7d患者转入心血管病房,做好患者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使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⑨住院8-10d心血管护师指导患者经康复训练;住院10d后进行出院指导,随访。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DTB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满意度根据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判定,包括治疗及时情况、护理态度、服务质量等,其Cronbach'sα系数为0.782,重测信度为0.813,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DTB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是指由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建立更加专业、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案,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及护理质量[2]。相关研究指出,多学科团队护理管理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TB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表明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进患护关系,缩短整体治疗时间。分析原因在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包含了多学科专业的护师,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提供了系统、规范的救治流程,护理措施与救治工作同步进行,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间窗。DTB时间通常应控制在90min内,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有效缩短了DTB时间,为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而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同时,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4]。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均采取全方位的护理,且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完成护理行为,拉近护患关系,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此外,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定期开展小组会议,明确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持续治疗改进,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5]。

综上所述,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中可有效缩短DTB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白引珠.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1273-1273.

[2]董书领,董灵芝,任志艳,等.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4.

[3]魏章英,魏大琼,陈红梅,等.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6):766-769.

[4]冯燕,陈水红,程海峰,等.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建立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的效果[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2):1404-1406.

[5]安佩芳.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3):462-466.

标签:;  ;  ;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