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取金论文-庞朝霞

浸取金论文-庞朝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浸取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浸取,金,碘化法,电沉积

浸取金论文文献综述

庞朝霞[1](2011)在《碘化法浸取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建立了溶液中金含量的微分脉冲极谱分析方法,确定了采用极谱仪测定溶液中金含量的合适方法:以EDTA-KOH为测量底液,工作电极为DME,定量分析方法为采用标准加入法,误差在5%以内。实验研究了废旧镀金元件上金的碘化浸出方法,采用了I2-KI-H2O2、 KI-HNO3-H2O2、KI-H2SO4-H2O2叁种浸出体系对金进行溶解浸出,考察了各浸出体系中碘化钾质量分数、双氧水用量、温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金浸出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得出金在KI-H2SO4-H2O2浸出体系中溶解效果最好,具有浸出时间短、成本低等优势。同时,本论文对于浸出液中金的回收,分别采用了化学方法和电解沉积的方法。在化学方法中,通过对各因素对金回收率的影响效果的考察得出,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法比采用锌粉置换法回收率更高,可达97%以上;运用电沉积方法回收浸出液中的金,室温条件下得出电解回收金的合适工艺条件为:双室电解槽,以石墨电极为阴极,钛片为阳极,采用阴离子交换膜把阴极区和阳极区分开,阴极液为金的碘化浸出液,碘与碘化钾的混合液为阳极液,阴极液中金的浓度不要低于50mg/L,阳极液中碘与碘化钾的质量比约为1:4,碘化钾的质量分数为0.8%,电流密度为38.10A/m2,电解时间为2.5h左右,金的沉积率可达到93%以上。另外,电解完毕后阳极生成的新鲜碘液可以再次用来从镀金元件中浸出金。(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1-12-28)

Mohsen,HASHEMZADEHFINI,Jana,FICERIOVá,Emad,ABKHOSHK,Behrouz,Karimi,SHAHRAKI[2](2011)在《机械活化对从复杂硫化精矿中硫代硫酸盐浸取金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机械活化提高复杂硫化矿CuPbZn中金的回收。研究研磨时间、球尺寸、球料比和球磨转速对金的硫代硫酸盐浸取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球磨时间1h,球尺寸20mm,球料比15/1,球磨速度600r/min),矿石的非晶化度达到78%,颗粒尺寸从30μm下降到8um,比表面积从1.3m2/g增加到4.6m2/g,金的回收率从7.4%提高到73.26%。(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1年12期)

徐秀丽,李晶莹[3](2011)在《硫脲法从废旧电路板中浸取金、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旧电路板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金属Cu,Au,Ag,Pt,Pb等,其处理处置、无害化、资源化成为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硫脲法对废旧电路板中的金、银进行浸取实验,主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脲浓度、Fe3+的质量浓度、物料粒度对金及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取条件下,金、银都能达到理想的浸取效果,金和银的最高浸取率分别达到90.87%和59.82%。硫脲提金法因溶金速度快,浸出时低毒、价格低廉、高效、有利于环保、干扰离子少等优点而成为取代氰化提金的绿色浸金方法。(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1年02期)

徐渠,陈东辉,陈亮,黄满红[4](2010)在《碘化法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浸取金》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用碘化法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浸取金的过程。结果表明,碘化法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浸取金的合理条件为:碘的质量分数为1.0%~1.2%,n(I2)∶n(I-)=1∶8~1∶10,助氧化剂双氧水的质量分数1%~2%,浸出时间4h,固液比为1∶10,浸出温度为常温(25℃),溶液pH值控制在中性。此时金浸出率可达95%。碘化法浸取金具有环保、高效、药剂易回收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期刊2010年03期)

田晓娟,王艳,杜德平,彭立娥[5](2008)在《微生物氧化脱砷浸取金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了耐砷能力强、具有分解硫化矿能力的氧化亚铁硫杆菌1s、1号和马兰3种菌株作为实验用菌,对DBF矿样做氧化浸出实验,就其氧化过程中砷含量、pH变化和金的最佳浸出条件均做了详细的研究。给出细菌氧化金矿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金的最佳浸出条件。(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08年03期)

张福元,张玉华,俎小凤[6](2007)在《从氰渣中浸取金、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用高酸催化氧化浸出氰渣中的氧化铁,从浸铁渣中用常规氰化浸出金、银等贵金属进行了研究。氰渣高酸催化浸出时保持35%的矿浆浓度、加入1.3倍硫酸理论用量、在100℃下反应2.5h,铁的浸出率可达97.80%;浸铁渣常规氰化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可达87%和80%。该方法可有效浸出回收氰渣中的金、银。(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07年09期)

薛光,唐宝勤,于永江[7](2007)在《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在含砷金精矿焙烧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可大幅度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砷质量分数为0.45%的金精矿,在焙烧时加入矿样量4%~5%的硫酸钠,可使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5%和60%以上,比原工艺方法分别提高5.0%和40%以上。(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07年07期)

张景荣,陆建军,杨帆,吴劲薇,朱法华[8](1996)在《氨基酸溶液浸取金的实验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酸溶解金的实验表明,地质体中广泛存在的氨基酸(或其他有机酸)对Au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其中以组氨酸(碱性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最强;温度、浓度、酸碱度及氨基酸的类型是影响配合金的重要因素。不同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都各自有不同的最佳条件(温度、浓度、酸碱度)。在pH为6-8和80℃的条件下,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最强。氨基酸可将水体和岩石中分散的Au迁移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聚集起来,在扬子板块周边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过程和矿源层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氨基酸官能团中的N、O、S原子可与Au形成易溶配合物。(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1996年02期)

曹昌琳[9](1993)在《用氨—氰化物混合液从含铜金矿中选择性浸取金》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氨和低浓度氰化物混合液试剂对含铜量为0.3~1.5%的叁种不同类型矿石的浸取效果。指出结果与最佳组成随矿石的不同而变。Cu-NH_3-CN_-系的溶解化学表明,Cu(CN)_4~(3-)与Cu(CN)_3~(2-)与浸取机理有关。纯金和纯铜的旋转圆盘实验研究指出,用Cu(CN)_3~(2-)时浸金速度大约为用CN_-时的一半,而浸铜速度与用CN_-时相同。氨的存在还延缓了浸取速度,以Cu(CN)_4~(3-)与NH_3的混合物可以从Teller尾矿中有效地浸出金而不浸出铜。(本文来源于《黄金科技动态》期刊1993年05期)

马尚文,王金中,周克泉,王五成[10](1993)在《难浸金矿石的预处理 Ⅰ.焙烧—硫代硫酸盐法浸取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难浸金矿石目前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这些矿石需要某种预处理使金游离出来,以便于浸取.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矿物学.本文以河南某地难浸金矿石为原料,采用焙烧一硫代硫酸盐浸取,研究了焙烧条件与浸取率的关系.实验表明:在接触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焙烧,可获得97%以上的浸取率.(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1993年06期)

浸取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机械活化提高复杂硫化矿CuPbZn中金的回收。研究研磨时间、球尺寸、球料比和球磨转速对金的硫代硫酸盐浸取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球磨时间1h,球尺寸20mm,球料比15/1,球磨速度600r/min),矿石的非晶化度达到78%,颗粒尺寸从30μm下降到8um,比表面积从1.3m2/g增加到4.6m2/g,金的回收率从7.4%提高到73.2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浸取金论文参考文献

[1].庞朝霞.碘化法浸取金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2].Mohsen,HASHEMZADEHFINI,Jana,FICERIOVá,Emad,ABKHOSHK,Behrouz,Karimi,SHAHRAKI.机械活化对从复杂硫化精矿中硫代硫酸盐浸取金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1

[3].徐秀丽,李晶莹.硫脲法从废旧电路板中浸取金、银的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

[4].徐渠,陈东辉,陈亮,黄满红.碘化法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浸取金[J].有色金属.2010

[5].田晓娟,王艳,杜德平,彭立娥.微生物氧化脱砷浸取金的方法[J].物探与化探.2008

[6].张福元,张玉华,俎小凤.从氰渣中浸取金、银试验研究[J].黄金.2007

[7].薛光,唐宝勤,于永江.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试验研究[J].黄金.2007

[8].张景荣,陆建军,杨帆,吴劲薇,朱法华.氨基酸溶液浸取金的实验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化学.1996

[9].曹昌琳.用氨—氰化物混合液从含铜金矿中选择性浸取金[J].黄金科技动态.1993

[10].马尚文,王金中,周克泉,王五成.难浸金矿石的预处理Ⅰ.焙烧—硫代硫酸盐法浸取金的研究[J].黄金.1993

标签:;  ;  ;  ;  

浸取金论文-庞朝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