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对外汉字教学论文-王宏平

传统对外汉字教学论文-王宏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对外汉字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

传统对外汉字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平[1](2017)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与思维方式有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外国学生运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理解和学习汉语,不仅可以做到提纲掣领、以简驭繁,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秦岭[2](2014)在《传统文化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与文化是一种相伴相生的关系。汉字演化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不断孕育、重组的过程,中国文化在汉字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深深地烙印在汉字上面。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汉字教学需要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和特点重视并积极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以此提升学生汉字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纯正、地道的汉语,并获得流畅地运用汉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4年12期)

李华[3](2014)在《对外汉字教学中传统文字学释义方法的运用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文字学中,训释字义主要有"形训"、"声训"和"义训"叁种方式。这叁种释义方法,亦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汉字教学。本文以对外汉字教学中《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汉字教学为例,拟从形近、音近和义近叁个角度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乔玉雪[4](2013)在《传统“六书”与对外汉字教学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孔子学院及课堂的蓬勃发展,海外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汉语的表意特殊性,"音、形"的不一致性,使很多学生面对汉字产生较强的排斥心理。有些学校和地区也尝试抛开"形"教授汉语,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产生了更大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尝试了以"六书"为理论根据,爬梳《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的800个甲级汉字,使汉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并把汉字的理据应用到汉字教学上,有效的提高了汉字的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3年08期)

苏瑞琴[5](2008)在《对外汉字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汉字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渗透。字理识字法可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且同时也可于教学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外汉字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余国江[6](2007)在《中国传统识字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汉字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和薄弱点,要解决这个难点,需要加强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而过去对它研究不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如何提高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进而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长期从事识字教学研究,对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作过一些探讨,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理论和知识,发现对外汉字教学和我国传统识字教学之间,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因此,本人试图就我国传统识字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某些共性、差异以及如何将传统识字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具体的方案。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概括论述对外汉语和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介绍对外汉字教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从汉字的特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存在的困难等方面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汉字教学的必要性。第叁章,在总结我国传统识字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几种应用较广,流行时间较长,能充分体现我国传统识字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从传统识字方法和对外汉字教学的共同之处,论述传统识字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上应用的可行性,为下面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具体介绍传统识字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进行实验的目标、过程、方法、结果和结论,用具体实例来论证传统识字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创新之处:将我国几千年积累的识字教学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对如何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研究不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还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进行论证,实验的过程详实而具体,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7-04-01)

余国江[7](2007)在《传统识字教学的优点及其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困难的环节。我国识字教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希望将其应用到对外汉字教学中,以促进和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07年09期)

传统对外汉字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字与文化是一种相伴相生的关系。汉字演化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不断孕育、重组的过程,中国文化在汉字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深深地烙印在汉字上面。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汉字教学需要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和特点重视并积极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以此提升学生汉字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纯正、地道的汉语,并获得流畅地运用汉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对外汉字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宏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7

[2].秦岭.传统文化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

[3].李华.对外汉字教学中传统文字学释义方法的运用举隅[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

[4].乔玉雪.传统“六书”与对外汉字教学对策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5].苏瑞琴.对外汉字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6].余国江.中国传统识字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07

[7].余国江.传统识字教学的优点及其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

标签:;  ;  ;  

传统对外汉字教学论文-王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